《银龄风采》专栏卷首语
《银龄风采》专栏由市教育局老干部管理股倡议开设,旨在引领教育系统广大老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栏主要展示教育系统老干部各类原创艺术作品,追溯洪湖历史文化,讴歌红色革命传统,描绘美丽水乡风光,礼赞伟大新时代,欢迎老同志们不吝赐稿。
本期选用稿件是原湖北省洪湖师范学校退休干部李良锷同志的《洪湖历史文化名人之傅卓然》。李良锷同志现为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洪湖市作家协会顾问,退休后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切热爱,多年来走访洪湖各地,考证洪湖历史文化、名人轶事、特产风物等,并结集为《洪湖历史文化名人录》,本期特别推出“傅卓然”。
洪湖历史文化名人之傅卓然
儿时便听大人们念叨一句顺口溜:“小港莲子溪,二十五里到新堤。”虽然离新堤很近,但却从未去过,心里一直很向往。因为那里是清代著名文化名人傅卓然的故乡。
2022年8月9日,烈日炎炎,骄阳似火,迎面的熏风似热浪扑来,我慕名来到莲子溪村。没想到,此行意外见到了傳卓然的七世嫡孙傳登华,还有幸见到了傅氏家族编修族谱的傳业新老人。他们二位听说我要写他们的先祖“傅举人”,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更令我感动的是,傳业新老人还捧出了珍藏几十年的《傅氏族谱》,帮我查找与“傅举人”有关的章节。目睹这些真实的历史文献,我顿时豁然开朗。细细品读,不知不觉,一个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之中。我迫不及待地一边抄录着,一边品味着那些珍贵的史料,并暗下决心将傅卓然的故事写出来,以飨洪湖人民。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举成名入仕途
洋圻湖畔,绿柳成荫。湖中荷莲飘香,鱼虾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条小河流入湖中,这条河就是傅家河,因小河沿岸住着傅氏家族的几十户渔民而得名。洋圻湖盛产莲子,一到冬季湖水枯竭,遍地都是莲子,大家习惯性地将这一带称作“莲子溪”。莲子溪距新堤约二十里,他们说一口新堤话。渔民们在洋圻湖捕的鱼虾、抽的藕带、挖的鲜藕,都要运到新堤集市卖掉,然后换回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莲子溪的傅家河畔有一户清贫渔民家,在嘉庆六年(1801年)九月二十三日子时诞生了一个男婴。这孩子出生不到一个时辰,便睁着一双明亮的眸子,环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注视着陌生的亲人们。这个男孩,就是后来乡亲们引以为荣的“傅举人”——傅卓然。
傅卓然名玉田,号立斋,别号半溪,官名卓然。
傅卓然从小就天赋异禀,勤劳的父母、懂事的兄长整日劳苦奔波,白天忙农活,晚上下河搬罾捕鱼,他们省吃俭用、拼命挣钱,供老二小卓然读书。小卓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立志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以报答父母、兄嫂的恩情,决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那年初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小卓然心想,大哥白天下田劳作,晚上还要到河口去搬罾捕鱼,太辛苦了。于是对哥哥说:“哥,你每天这般辛苦,我心里好愧疚!不如今晚让我去替你搬罾捕鱼,你好好休息一晚吧!”他哥心想,弟弟整日读书习字也很辛苦,不过让他搬罾捕鱼也可以放松一下,活动一下筋骨,于是立即应允,并叮嘱他:“要按常规放罾、收罾,并把捕的鱼放到鱼篓子里。你把马灯挂在棚架上,眼睛时刻盯着罾网,见有鱼进网就赶快搬罾收网。”
卓然接过马灯,顺手拿了一本书,信心十足地去了罾棚。
他将马灯挂好后,便将罾网放到水中,然后把书翻开,就着微弱的灯光看起来。过了一会,他放下书,拉着罾架上的绳索,将罾网浮出水面,只见鱼儿在网里乱蹦乱跳。他兴高采烈地操起网兜,将鱼儿收起,投进鱼篓中。这鱼篓泡在水里,捕的鱼放在里面不会死,而且这种鱼篓的上部口小,鱼放进去后跳不出来,篓网下端用绳子系紧,取鱼时将鱼篓拉上来,把兜底的绳子一解,鱼就倒出来了。他再把罾网放到河水中,在等待鱼儿游进网中的间歇时间,就坐下来继续读书。就这样,放罾读书,收罾捞鱼,不觉已到半夜。渐渐地,他的心完全沉醉于书中了。
第二天,天刚亮,大嫂来到河边,关心地说:“他二叔,昨夜辛苦你了,不知捕了多少鱼啊!”
卓然胸有成竹地说:“昨晚每网都有鱼,我估计,大概有二三百斤鱼吧!”于是大嫂将鱼篓提到岸上来,一看哪里有鱼啊?大嫂拿过鱼篓仔细看了看,原来是鱼篓网底的绳子没有系紧。一整夜劳心苦力搬罾捕的鱼,又从没封底的鱼篓里回到了河里。卓然见状,非常懊悔,自己太粗心了,只顾读书,忘了检查渔具,白忙了一通宵。
后来,傳卓然功成名就后,回到故乡,听到孩提时的小伙伴编的歇后语“傅二爷搬罾——一夜尽忘系总筋”后,他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二年冬天,莲子溪一带气温特别低,北风呼啸,裹着雪花,铺天盖地笼罩住了傅家河和洋圻湖。尽管如此,傅卓然仍在书房秉烛夜读。已到三更天了,他仍没一点睡意。大嫂一觉醒来,见他还没睡觉,便起床穿好棉衣,到厨房煎了几块糍粑,又用小碟子盛了一些红糖,送到书房来。
大嫂说:“他二叔,天寒地冻,夜半三更,还在用功,你太辛苦了!我给你煎了几块糍粑,趁热蘸糖吃了,早点休息。”
卓然感激地说:“大嫂,谢谢你!”
第二天清晨,嫂子来到书房收拾碗碟。只见糍粑都吃完了,可小碟子里的红糖一点没动,不免感到疑惑。等卓然起床后,嫂子便问他:“二叔,昨夜的糍巴好吃吗?”
卓然回答:“糍粑又糯又软还很香,很好吃。不过这糖却不甜,还有点咸,好像还涩口。”
这时,嫂子朝他嘴巴看去,只见他嘴边墨迹斑斑,于是恍然大悟,忍不住笑了。卓然见大嫂望着自己笑,不知何意,便急忙回到书房。一看,昨晚大嫂放在砚台边的一碟子红糖一动没动,而砚台里的墨汁已蘸干了。“难道我昨晚蘸的是墨汁而不是糖?”他一边想,一边跑到房里拿起镜子照了照,只见自己满嘴墨痕,忍不住自嘲地笑了。
嘉庆二十年(1817年),傅卓然踌躇满志地走进了童子试考场。他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答题。一次赴考场,竟然一举考中了秀才。这一年,他才16岁。
在清朝,考中秀才,便取得了功名,而且有资格设馆教书。傅卓然十年苦读,终于踏进了追逐仕途的大道。此时,同窗们见他如此小的年纪便顺利地过了一关,心里既羡慕又嫉妒。几个同窗私下议论说:“傅卓然只不过碰上了偶然的机会,才得中秀才的。我们也用了功,怎么没考中呢?”这些话传到了卓然的耳朵里,他不以为然,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也不生气,心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们等着瞧,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考中举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少年苦读终受益。道光六年(1826年),傅卓然经历九年的披荆斩棘,苦读深钻,终于如愿以偿,他以湖广第七名的佳绩中了举。这一年,他才25岁。
在清代,只要中了举,便算进入仕途可以为官了,称呼也将改变,应称“举人老爷”了。当高中举人的捷报传到莲子溪傅家河时,全村轰动,祝贺的人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傳氏家族全体出动,张灯结彩,鞭炮声不绝于耳。卓然内心很激动,但表面上十分淡定。此时,他没有忘记当年在童子试考取秀才时,被同窗误解、奚落的事。他觉得此时应该是澄清是非,还自己清白的时候了。于是,他趁儿时同窗好友登门道贺之时,写了一首诗:
人曾说我是偶然,我今偶然又偶然。
功名本是偶然得,诸君何以不偶然?
傅卓然将这首诗贴在门外墙上,那些曾奚落他考取功名“只不过是偶然”的同窗见到此诗,羞愧不已!
同年,傅卓然被任命为沔阳州教谕。在清代,“教谕”属文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负责沔阳地区的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和督导。
创建书院育人才 扶持花鼓登平台
傅卓然走马上任后,对教育工作十分上心。他常走村串巷,深入到各地学馆(私塾)督察,考核塾师的资历,检查教授的科目,考核教学的质量。他想让每所私塾都正规化,为孩童的学业打好基础。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傅卓然被提升为沔阳州新堤衙门同知助理。这年,他决定在新堤办一所书院。于是,他带头捐出薪俸,并在新堤士绅和商会中募捐,在他的多方筹措下,书院终于办起来了。
《沔阳志》载,沔阳共办了6所书院,而且成为官办的教育机构,接受儒学生员入院学习。书院看重个人自由研究,无班级教授方法,实为服务科举考试的补习学校。比如,从曹市镇谢仁口艾家湾走出来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张锡谷,就曾任聚奎书院的山长。入院读书的生员,每个月月底考一次,考试科目多为八股文和近体律诗。考试后,按成绩等第发给生活费。优等生发十两纹银,一般发五两。
傅卓然在新堤创办的书院称之为“江峰书院”。这所官办的书院为新堤的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的这一善举,赢得了新堤各界的称颂。江峰书院建在新堤西正街关帝庙左侧,民国时改名为“江峰小学”,后又升为“江峰中学”,解放后改为“洪湖初级中学”,后来改名为“洪湖市第一中学”。
1851年,太平军攻占武昌。八月,清廷派重臣胡林翼率军前往镇压太平军。在汉阳奓山战役中,官兵大败,撤退到新堤螺山,傅卓然立即向胡林翼上书止战。据《傅氏族谱》记载,“卓然上书文忠公备陈利害止之,当夜收集缗钱七千串犒军”,文忠公就是胡林翼。他拿到钱便率部撤出新堤,为新堤人民免去了一场战火摧残。
为了感谢傅卓然及时筹措军饷,胡林翼提升他为沔阳州新堤衙门同知(知州副职,从六品),兼木关道道台(道台也叫道员,是巡抚和知府之间的地方性长官,正四品官职)。
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沔阳花鼓戏(即荆州花鼓戏)活跃在各县乡村、城镇,她是江汉平原上人们最热爱的戏曲,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早在明朝正德年间,时任沔阳州知州的李濂在他著的《沔阳风俗志》中写道:“沔阳坐夜陋习,击鼓铙歌,不过僻壤愚民,踵《蒿里》《薤露》《晚唱》之余风而已……而士大夫亦有从之者。”
至清朝道咸年间,花鼓在沔阳(今洪湖地域)已盛行。傅卓然对花鼓戏的创作、演出十分关注。他在《茅江夜话》一文中说道:“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织戏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人谓之平台花鼓。”有诗云:
湖边古柳陆家庄,平台花鼓正作场。
沔阳三伶谁晓得,水乡争看贺四郎。
后来,傅卓然建议将原先的二人唱发展为三人唱,并分出生角、旦角、丑角三个行当来。再后来,他又力举将原来的沿街演唱形式改进为“平台花鼓”,这就是后来农村的“草台”演出形式。不久,他又鼓励贺四郎从汉剧中移植大本头剧目,并将角的行当扩展出老生、老旦、刀马旦、花脸,丑角又分文丑和武丑;还将伴奏乐器进行扩充,增加了京胡、二胡、三弦;再把渔鼓换成板鼓,保留了简板,并增加了打击乐器。从此,沔阳花鼓戏成为一个特有的剧种。应该说,傅卓然对家乡的“沔阳花鼓”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晚年隐居莲子溪 赋诗著文留古今
新堤江峰阁在清代乾隆年间,是由时任同知杨和主持修建的。江峰阁建在新堤长江之畔的大码头,就是现在的江滩公园起点处。
傅卓然在升任沔阳州同知兼木关道道台后,曾多次登阁赏景,写诗感怀。其中有一首《九月登江峰阁》,诗曰:
一峰天际俯尘嚣,回首官僚旧酒飘。
水落苍江秋又老,花飞故国客偏遥。
河山铁骑雄三楚,烟雨铜驼泣六朝。
闻道东征频转战,浔阳戈舰下如潮。
这首诗其实是对那场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的反思。当时,朝廷大军压境,他皇命难违,不得已卷进了这场战争,为清廷镇压太平军,以高压手段推行军捐,为胡林翼筹措军饷,损害了新堤人民的利益,因而为人民所怨恨。
晚年,傅卓然隐居莲子溪,彻底脱离政界,专心著作。他所写的诗文隽永清秀,充满田园乡土气息,比如这一首《赠黄伴莲》:
江峰青到槛,庭树碧过邻。
此地数椽屋,今时一古人。
论诗家有法,藏药室生春。
白发贫交友,间来独与亲。
他的《半溪草堂诗稿》入选楚北征文集。他编辑的《诗文汇抄》,集洪湖历史文献之大成,共五十卷,到民国初期遗失了三十卷,现仅存二十卷。他还创作了《石矶记》,其弟子创作的《绿洲志》,则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
总之,傅卓然一生笔耕不辍,作品颇丰,可惜没有保管好,失散文稿很多。
据《傅氏族谱》载,傅卓然“殁于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二月二十八日,享年七十一。葬三里胡家墩,后迁虾扒脑南。”他的后人为什么要将他的墓迁到虾扒脑,族谱中没有说明。只是莲子溪的人有句顺口溜一直流传至今:“有人葬在虾扒脑,子子孙孙背稻草”。莲子溪傅氏家族人丁兴旺,但传到第四代后,都在当地务农、养虾、植莲,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文人出现,更没有从政当官的了。
洪湖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底蕴厚重,历史上名人辈出。仅在清代,像傅卓然这样的文化名人和政界要员就有很多,如张锡谷、刘心源、陆建瀛、王柏心等等。他们以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天赋,在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成为我们引以为骄傲自豪的洪湖先贤!
微信号 : HHSJYJ
洪湖市教育局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