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三则小众人物 | 读了他们的故事,阅卷者激动不已

三则小众人物 | 读了他们的故事,阅卷者激动不已

三则小众人物 | 读了他们的故事,阅卷者激动不已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曾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我们在素材选择时应尽可能往人迹更少的地方寻觅。

在大规模的作文阅卷中,阅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的评判必然受前期阅读过的其他作文的影响,因此同学们在选择素材时应考虑到素材的小众化。

所谓“小众素材”,是与“大众素材”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次写作中所选用的能满足读者积极阅读期待的素材。

要积累“小众素材”,需要斟酌比较,尽量避开其他同学常用的素材,即使是同一素材,也要尽可能比其他同学更全面深透地掌握。

今天,壹图君就为大家带来三则小众人物,让你的素材故事以小见大。

清风慕竹:一生刚直不阿

◎许孟容

历史人物敢于以死进谏的是_敢于谏言的历史人物_人物敢于历史谏言的事例

唐贞元十八年,浙江东道观察使裴肃去世,判官齐总代理执掌留后事务,为了能够转正,他给皇帝进献大量财物。唐德宗很高兴,果然颁下诏书,任命齐总为浙东观察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诏书下达门下省时,却被给事中许孟容扣下,并退了回去,他还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说明了反对的理由。

很快,德宗也听到了群臣的议论,诏书也就留在了宫中,没再强行下发。随后,他召见了许孟容,并表扬他敢于直言。

虽受到表扬,但皇帝的颜面仍不容挑拨。果然,过了不长时间,许孟容就因为批评朝政太激烈,被改任为太常寺少卿。唐宪宗元和四年,他又被调任地方,官拜京兆尹,处理京城长安的政事。

许孟容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一个叫李昱的神策军吏,向一户长安富人借贷了八千贯钱,满了三年仍不偿还。禁军的首领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历来京兆府及属县衙门都不敢管。但许孟容不吃这一套,立刻派属吏将李昱拘捕,并要求他按期归还。

禁军将领听说此事,十分愤怒,立刻向皇帝投诉,要求放人。宪宗皇帝随即派太监传旨,命许孟容将扣押的军士送还神策军。圣旨是接了,但囚禁依然。皇帝听完汇报,脸上有些挂不住,再次派太监前来督促放人。许孟容从容上奏说:“臣确实知道不遵圣旨该当死罪,但臣在朝廷奉职,理应为陛下抑制豪强。”

皇帝为许孟容的正直而动容,同意了他的做法。不可一世的神策军吏们,赶紧凑钱替李昱还清了欠款。

从此豪强贵族们,无不闻声色变,再也不敢飞扬跋扈,做违法的事了。许孟容也因他刚直不阿的“大臣风范”受到后人尊敬。

适用话题:正直、责任、敢于直言

速记角度

许孟容敢于谏言,敢于除恶,无论身居何位,一生都尽忠尽职,为国家和百姓着想。

运用示范

许孟容正直的“大臣风范”受到无数人敬仰。可何谓大呢?俗语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仁者医心;臣之大者,天下苍生。大是一种正直,大是一种无畏,许孟容这样的人历经千古,也不会磨灭内在的风范,只会闪耀仰之弥高的迷人光彩。

清宫的耶稣会士:为康熙做翻译

◎欧阳哲生

历史人物敢于以死进谏的是_人物敢于历史谏言的事例_敢于谏言的历史人物

1688年法国耶稣会士进入清宫,张诚、白晋两人被留京使用,后来获得皇帝信任,对帝讲解几何学。

张诚和白晋是最早进入清宫的法国耶稣会士。1690年康熙接见了张诚、白晋等耶稣会士,并命他们讲授几何学方面的数学知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康熙不断请教,有时接连数日听课。

为了便于讲授,康熙在皇宫内赐给他们一个房间。他们就在那个房间度过白天的一部分时间。康熙会指派两位擅长满语和汉语的内廷官员协助他们准备进讲的文稿,并令书吏把草稿誊写清楚。上课时,康熙认真听讲,反复练习,亲手绘图,有不懂之处立刻提问。

康熙这样勤勉地学习了四五年,政务也丝毫没懈怠,而且他不会把所学的东西停留在思辨上,而是将其付诸实践。

通过与耶稣会士的密切接触,康熙对外的态度大有改观,白晋对此印象深刻:“康熙帝在研究艺术和科学之后,认识到无论在科学还是艺术领域,中国并非唯一的文明国家;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也拥有文明开化的科学家以及善于制作精美艺术品的能工巧匠。”

康熙和国民的排外陋习大相径庭,他曾谕令赐予使节以破格的优待和礼遇。如果说张诚、白晋是观察康熙前期的历史见证人,那么巴多明则是康熙后期随侍左右的主要翻译。

在18世纪上半期出入清宫的传教士中,巴多明历时最长,其地位也最为突出。康熙对其颇为重视,亲自选择老师为他教授满、汉语言,巴多明很快精通满、汉语、拉丁语、法兰西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在欧人中无人与之比肩。

在康熙在位期间,清宫里出现用满语教几何,用外语做翻译这些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康熙对自己的知识面不加任何限制,向他介绍新知识,就是对他的奉承和讨好。

适用话题:求学、谦虚、文化交流

速记角度

在康熙在位期间,出入清宫的法国耶稣会士用满语教几何,为康熙做翻译。康熙每天认真学习,并对耶稣会士们优待和礼遇,体现了康熙对新知识的渴求。

运用示范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个教授的过程是一种文化交流。耶稣会士们在教康熙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中国文化,而康熙不仅学到了西方的文化知识,还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各国文化在传授中得以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发展。

艾略特·厄威特:照片背后的幽默大师

◎Adam Gopnik

敢于谏言的历史人物_人物敢于历史谏言的事例_历史人物敢于以死进谏的是

艾略特·厄威特,大名鼎鼎的纪实摄影师,以捕捉日常生活中幽默、诙谐的瞬间而知名。他的创作完全是关于“做”纽约的。没有一个城市摄影师像他一样拍下了这么多动作,这么多谜一样的情节。

当我们看到与博物馆的埃及猫头神像排成一队,站得笔直的小女孩时,可以感受到他的幽默出自于瞬间的隐喻:它们永远站在那里,而她只是停留一会儿。

厄威特的主题是快乐的意外——由于机缘巧合落入你视野中的那个瞬间。它是一种乐观的精神,呈现在厄威特拍摄的一张张面孔上。

他钟爱的拍摄对象不是决定性的瞬间而是愉悦的瞬间,不是重大的时刻而是机缘巧合的时刻。厄威特时常被视为“一伙人”,即所谓的“纽约学派”中的一员。厄威特照片中展现的是经典的卓别林式的闲逛者,有点像一个在城市中寻觅警句和情感的游荡者。他照片中的幽默源于机智——关于人和事物的奇异双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有人情味。

厄威特的视觉笑话可以给人们带来由衷的欢乐,这是因为,它们呈现了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那些突如其来的伤感瞬间——从一面后视镜中捕捉到的一位闭着眼的女子;一位忧伤的男孩站在地铁最后一节车厢末尾——与他的双关语似乎只有一下快门的距离,这也是它们之所以伟大的佐证。

他有卓别林式的风格,他的幽默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冷淡忧郁的诗意。每一幅照片都在定格的瞬间成为一首挽歌,不是源自任何深刻的形而上学思考,而是和任何曾历历在目却已不复存在的事物一样平常。

尽管如此,他呈现给我们的纽约是一个突然之间正在远去的纽约。厄威特成熟观察和记录的六十年,当我们回首看去,正像是这座城市的黄金时代。

适用话题:艺术、幽默、观察

速记角度

厄威特是纽约那座城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的镜头刻画出无数生动形象的画面,他的一张张照片就像行走在纽约的人的生活投影,经历着悲伤和欢乐。

运用示范

厄威特的照片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这背后来自于清醒的观察。厄威特用他敏锐的观察力拍出无数幽默的照片,那些照片就像诗歌一样,所描绘的时间很短,我们却可以在画面中寻找到永恒的生活启示。

上一篇: 历史上背水一战人物主人公是谁-UFO110线索网
下一篇: 安阳与历史名人之——曹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