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姓
黎姓,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姓氏。在其南方迁入地——广西玉林,便有10多万黎姓人口。他们是先进耕读文明的传播者,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者,坚持民族大义的爱国者。黎氏英才辈出,引人注目。
黎氏图腾
释义:黎姓图腾由黑牛、耒、禾、黍合成。黑牛或杂色牛为牲畜,又为农具,黍禾为黎民图腾,是其社会的经济特征,黎民又是发明、发现牛耕、耒耜、黍稷的农耕之族。
北正黎是颛顼帝之孙。其父老童,以父亲帝号“高阳”为氏(颛顼为庙号,伯称支系姓颛顼氏),封老丘国(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部),生二子:重、黎。留居中原的蚩尤“九黎国”族众,下传到少昊帝金天氏时代造反,少昊帝无力镇压,到颛顼帝高阳氏时代,“九黎国”被颛顼的两个孙子重与黎消灭。黎因战功,得颛顼帝赐名为“黎”,复姓高阳氏,任颛顼帝时代(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78年)火正祝融别称北正之官,主要职责是预测夏季物候节气兼任南方诸侯长,史书及族谱所载“北正黎”者即指此人。其孙黎阳以祖父北正黎之名为氏,为汉族黎氏正宗本源始祖,于尧帝元年受封耆国,为区别于蚩尤“九黎国”的“黎氏”,将“黎”字左边的“禾”旁与国号“耆”字合起来,作为耆国国君的姓氏符号“黎”。
黎姓人口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黎姓在玉林辖区内户籍人口为121780人。
▲年代久远的黎氏族谱影印件。
语言习俗
玉林黎姓语言有二:一是桂东南粤语方言,二是客家话。
家风家训
重书香继世,持克勤克俭。
治家以孝悌,因孝而养忠。
养子切须教,莫言家内贫。
手拈一管笔,到处不求人。
凿山通大海,铺石补青天。
世上无难事,只怕人心坚。
▲黎氏肇祖北正黎公塑像。
在玉部分宗支分布及迁徙路线
玉林黎姓10多万人口中,兴业县占了一半左右,博白、北流、陆川、容县四地每地黎姓人口在1万至2万人左右。
01
兴业县黎俊一公后裔讲石南土话,分布该县石南镇、葵阳镇、城隍镇、山心镇、蒲塘镇、高锋镇、大平山镇、龙安镇、卖酒镇,其中超过2000人的黎氏大村有石南镇的塘格村、葵阳镇的中江村、蒲塘镇上寨村、龙安镇六西村。另外玉林的玉州区南江镇、福绵区的新桥镇、福绵镇、樟木镇、沙田镇及陆川县、博白县等地亦分布有其后裔。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表明,玉林黎氏中,俊一公最早居玉,其支系也是人丁最兴旺的,后裔英才辈出,堪称名门望族。
02
博白县黎姓人在博宗支共9个,黎姓聚居地分布在博白镇、径口镇、双凤镇、英桥等15个乡镇、32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屯。共19800人。
03
北流市黎氏,城区有街巷黎、城肚黎。其中街巷黎是清代北流著名家族,其居宅坐落在北流市城区大兴街水浸社附近。其始祖黎融正,于清明康熙年间,从广东肇庆府高明县迁来北流。城肚黎始祖黎羽生于清同治年间由广东迁来,该系名人有民国时期北流教育界知名人士黎三林、黎汉炤。
大坡外的远兴黎宗支,始祖黎德深,号远兴,原居容县,明嘉靖年间,因避战乱而迁北流大坡外,五代单传,至6世分为泰民、帝民、天民、济民四房,由此人丁旺发。
东庄支系,始祖黎东庄,号严江,约明宣德正统年间,于广东三水入籍于北流,原居县城的沙街,其后裔在第六世迁至北流沙垌雷冲、文良及隆盛六固。历经四朝,人达千余。
胜严公支系,约公元16世纪迁入北流,现有山围谢甲村、山围铁炉村、民乐万冲村、西埌木棉村4个分支后代,共有800多人。
04
陆川县黎氏,有官塘宗支,开基始祖黎官塘,字八佾,大概于明永乐年间游学定居陆川,此宗支陆川县境内目前分布在温泉、米场、马坡、平乐、沙坡、乌石、大桥、沙湖等镇,约占陆川黎氏人口90%。较大宗支还有:古城宗支,开基始祖是来自广东化州黄竹坡黎;清湖黎是福建搬迁来的;此外还有珊罗黎。
05
容县黎姓9000人左右,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以黎村、六王、灵山较多。容县很多黎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广西平南黎氏始祖正一公。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多次南迁。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玉林黎氏,俊一公宗支迁徙路线比较有代表性。据考,该宗支黎氏始祖在今山西黎城,黎城后裔一支迁陕西长安,长安后裔一支迁江西于都,于都水头里黎文任公后裔待宏公迁广东南雄府珠玑巷,其玄孙之子生俊一公,自幼父故,俊一公随母迁居广州府高基寨瓦子街猪屎巷存庆社,后到鬱林州(今玉林市)为官,1339年弃官经商,移居兴业县城高第街,1359年购地卜居于塘格村。北流黎东庄系迁徙路线是从南雄府珠玑巷至广东省三水,再从三水迁居北流。容县黎正一系,则是从江苏—江西—广东珠玑巷—广西平南县大安镇,其后裔再从平南又迁至玉林市的容县、北流等地。这三大支系都是从黎城县发出,然后交于广东南雄珠玑巷,再从粤入桂,这应该也是玉林黎氏迁徙的大致路线。
▲迁徙路线。
家族名人
黎聪
黎聪(1489—1554),陆川县黎官唐五世孙,号两峯,为明嘉靖四年乙酉科岁贡生,公元1538年授江西省南昌府武宁县主簿,适遇旱灾凶荒,公爱民如子,以救灾为己任,遂捐俸发栗施粥,使数万饥民得以救活。1545年兑运期迫,民穷无措,公再捐俸并代于宗室,得银千两补之及额完兑,历任九年德泽洽于武民,政绩载诸国史。1545年后任抚州府崇仁县县丞。武民遮道挽留,声呼父母,德大如天,恩深似海。年劳时艰,遂萌隐志,解组归家,言行足式,邑人共仰。
黎伯宽
黎伯宽(约1510—1580),两峯公子,号方塘。事亲至孝。及父年老归家,公即辞官归里,侍奉父母。母先父而去,他更是对其父每食必侍,每出必告,每返必面;凡致养、致忧、致哀,无不致其极。其父终于嘉靖三十三年。两年后(公元1556年),与母合葬于县东之凤山。黎伯宽又在塘地旁通一门,朝夕进以洒扫,不使尘土粘棺,所供食品如事生仪,哀泣涕泪,渍树皆枯。庐墓三年不美食,不洗浴,形容憔悴,面目黎黑。祥禫归家,余哀未已,复往,再孝三月。适本县狱犯逃亡,差役追捕,误传到署,询之,乃悉其为廪膳生员黎伯宽孝子也。朝廷闻之,即予旌表,在县署之东建起“孝子祠”。
黎洪模
黎洪模(1918—2003),妻子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女儿徐静斐,两人都是安徽农学院(现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学者,两人抚育的子女个个成为栋梁之才。
黎蒙
黎蒙(1907—1978),兴业县石南镇大黎村人,民国元老于右任的女婿、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的契儿、法国巴黎大学博士、抗日战争时曾任广西省政府顾问、《广西日报》社社长、香港《新生晚报》社社长、《珠江日报》社社长。
黎德武
黎德武(1925—1992),福绵区新桥镇人,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曾率团分别对湖北省的神农架、药姑山进行科学考察,在神农架共发现鸟类190种,珍稀类34种,兽类66种,并证实药姑山是鄂东南最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
本姓人自评
玉林市黎氏文化促进会会长黎庆宏:
黎氏是个古老并且有着辉煌历史的姓氏,同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远走他乡的姓氏。千年战乱,让他们不得不颠沛流离,一次又一次远离故土,南迁他乡。然而多难兴族,黎姓族人在以后的时间里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他们坚忍创业,尊崇孔孟文化,在曾经的南蛮荒夷之地播散文明的种子,以家族的力量承接向社会推送精英的重任。黎氏在中华历史上可谓星光灿烂,光是近现代就有著名外交家黎庶昌、曾任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语言学家黎锦熙、主持设计建成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大桥的黎亮,还有史学家黎杰、画家黎冰鸿、音乐家黎国荃,中国电影开拓者黎伟明等。黎氏人物辈出,人才济济,在中华古今社会中是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姓氏之一。
玉林10多万黎氏也继承这个姓氏的光荣传统,团结勤劳尚德好学贤孝,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黎氏子女。他们秉忠直,为官勤政爱民,刚正不阿;他们重才学,历史上金榜题名无数,现当代博士生、研究生、大学生一大批,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教授及军政要员;他们务实干,认为“耕读商皆可成业”,于是工农商等各行各业屡出领军人物。
肇始先祖,传承文明,相信玉林黎氏族人会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前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接见参加中越黎氏文化交流会的玉林黎氏文化促进会会长黎庆宏,并互赠书及礼物。
专家点评
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副会长胡富光:
远古时代,神农在黎城百谷山发现了嘉禾,这种嘉禾即是今天的农作物黍,用刀割黍即是今天的黎字来源。黍是当时的主要粮食,黍的大规模种植是人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黎氏的先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开拓者,推动了华夏民族文明的进步发展。黎姓人的诞生地在古黎国,天下黎氏出黎城。这个古黎国以前一直存在于古籍中,2006年在山西省黎城县城西关村塔坡水库发现了西周黎侯古墓,墓中出土了有“耆”“黎”铭文字样的青铜鼎,黎城之古黎国“庐山真面目”才得以重现世人面前。商朝时期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地方国是古黎国(耆通黎,又称耆国),古黎国首都在今山西长治一带,疆域包括今山西省长治、壶关、平顺、黎城四个县。
▲上图两件物品是玉林北流市民乐镇万冲村黎氏文物。
西伯戡黎的“两次战争”彻底地摧毁了古黎国,黎姓人也遭受到空前绝后的大屠杀,后来又遭遇多次灾难。但是黎姓人基因里从来就是顽强不屈的,他们就像先祖种植的黍一样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南迁徙,远离故土,勇闯天下,繁衍发展,生生不息。以至这个原来发源于北方的姓氏成为中国南方主要姓氏,现在国内黎姓以粤桂为最多,黎姓也是中国的邻国——越南的主要姓氏,发源地之一的山西黎城反而没有黎姓了。黎姓人聪明勤奋、坚韧不拔、爱国爱家、人才辈出,屡受磨难屡次奋起,为中华文明的崛起作出了很大贡献。
▲山西省黎城县东阳关镇曲后村商周古黎国内城墙遗址。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黎姓,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姓氏,黎氏的先祖在中华文明起始阶段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然而在顶峰时期遭遇灭顶之灾,后来又多次横遭国难,以至于这个姓氏的人们就像当年离开故土的犹太人,不得不离开北方的原住地,四散远走异乡;这个姓氏的人们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们聪明、勤奋、坚忍,屡受磨难屡次奋起,继续在中华文明史续写辉煌;在其南方迁入地——广西玉林,他们是先进耕读文明的传播者,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者,坚持民族大义的爱国者,黎氏英才辈出,引人注目。
▲南雄珠玑巷天下黎氏大聚会。
强大黎民惨遭血洗
黎字有非常丰富的字义,《辞海》(1999年版)黎字第二条字义解释:通旅,众多。《诗·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祸以烬。王引之卷七:黎者,众也,多也。言民多死于祸乱,不复如前日之众多。第六条字义解释,古国名。在今山西黎城县,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为周文王所灭,春秋时入地于晋。
字典的解释言简意赅,浓缩了众多的内容,真正理解并不容易!其实它揭秘了华夏大地上一个曾经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耆(黎)国,国民以国为姓,在商周王朝更迭之际,遭遇惨烈的血腥大屠杀!
北流始祖为黎东庄支脉的十三世孙昌先1866年修族谱时序言:谨黎氏书载,吾黎氏颛顼帝之后,帝以其孙为火正,称祝融,传至夏商,封祝融之后为黎国,子孙以国为氏。这个古黎国以前一直存在于古籍中,2006年在山西省黎城县城西关村塔坡水库发现了西周黎侯古墓。墓中出土了有“耆”“黎”铭文字样的青铜鼎,黎城之古黎国算是有了真正的“身份证明”。这也是当年国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天下黎氏出黎城。然而今日之黎城却鲜有黎姓人,黎城为什么没黎姓?要想解开这个谜,还得从黎城的历史说起,追溯到商周时期的“两次战争”。首先要追溯到的是商朝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地方国——黎国(耆通黎,又称耆国)时期。黎国首都在今山西长治一带,子孙分封,又分支出都邑在今山西省黎城县的小宗国。
黎国在商纣时期,人口众多,国力强大,耆国王侯——靖远侯黎恭,任商末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掌兵符虎符。由于黎国人口众多,古人竟然把“黎”字作“众多”之义解。面对商纣残暴荒淫,黎侯自然不像小国那样服服帖帖,引起商纣不满。而由于黎国强大,西伯(周文王)以及西伯的儿子西伯发(周武王)认为纵然克纣,也难以克黎。所以,借“黎侯不从王命”之机,冠冕堂皇地采取了替纣伐黎的办法,对黎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杀戮。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西伯戡黎”。
西伯戡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无辜的杀戮,惨到可谓鸡犬不留,黎恭及其国人惨遭血洗,于是有了《诗经·桑柔》中“民糜有黎,俱祸以烬”的哀叹。北魏时期,人们感慨西伯戡黎的惨烈,于今黎城县故县村设立刈陵县治。刈:杀割也,意指当年黎国惨遭“斩草除根”;陵:坟墓者。
当然黎人不可能全部被杀绝。西伯戡黎后约十七年,即公元前1050年前后,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分封诸侯时,黎之遗民及其故地一分为二:北部封给殷高宗时宰相祖已的八代孙、原商朝太庙祭礼官祖伊,赐侯爵,称黎侯国,国都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十八里;南部封给尧帝祁姓后裔的一支,仍沿用黎国的国名,定都于今山西长治县西南三十里。黎侯国及黎国的国民姓氏仍然沿袭黎姓。
这两小诸侯国时常受欺凌、甚至亡国。黎民的人口恢复,因多次遭遇国难而被打断,重新凋敝。例如祖伊的黎侯国曾经被灭了两次又复国。祁姓黎国则被西北毗临的潞国所灭,其后人在失国一百余年后又在春秋时期被晋国请了回来。虽然晋国帮助黎国复国,但过后不长时间,黎国同它的邻居黎侯国命运一样,被晋国吞并到了自己的版图。
一次次的战乱、国难让幸存的黎民从先辈繁衍生息地四散逃亡,不断南下、南下、再南下,以至这个原来发源于北方的姓氏成为中国南方主要姓氏,现在国内黎姓以粤桂为最多,黎姓也是中国的邻国——越南的主要姓氏,发源地之一的黎城县反而没有黎姓了。
▲孝子记念馆上头那个是仿原圣旨做的木模旨,真旨年代久远保留不了。
奋发自强浴火重生
在《辞海》中,黎字第一条解释是,古时用黍米作成胶质,用以粘鞋。黍米是古中国的人们主粮,当时耕作技术落后,人们想食饱而不得,谁发明出黍米粘鞋的技术?记者大胆地推测,黎民可能是这个技术最早发明者!
这个推测有间接佐证。黎民以种植棃(黎米、黄黏米、粘糜子)为主的农耕文明曾经极其发达。古黎国所在地是滁黎。滁,即今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带地区,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浊漳河)。而古滁黎是古代该地区最早培养和种植棃的地方。黎民以“首黑”而异于其他地方人,估是长期日晒雨淋劳作缘故。《孟子·梁惠公上》:“黎民不饥不寒”,说的就是黎民的丰衣足食,没有饥饿的现象,这也是古黎国在商朝人口众多的物质基础。而古滁黎位于太行山腹地,山多川少,人们出行当然需有一双好鞋子。粮食足够有余,黎民就有黍米粘鞋这样的“奢侈发明”。
掌握农耕时代先进技术的黎民就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虽有离乱之难,然而每迁新地,只要这里有水有地适合农耕,他们就定居下来,先是惨淡经营一段较长时期,又开始了人口较快的恢复增长。
而玉林黎氏的人口增长始于元末明初时。元朝人黎俊一为玉林很多黎姓人的始祖。他生于1296年,自幼丧父,随母迁居广州府高基寨瓦子街猪屎巷存庆社,元朝1321年辛酉科进士,历任广西鬱林州正堂、博白县知县、兴业县教谕,65岁时定居兴业县石南镇塘格村。元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这位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也许看透了元末腐败,所以官越做越小,最后辞官经商,晚年醉心教育。
他播下文明的种子惠及后人,其子孙不断从塘格村走出,学优则仕退而耕。现在兴业县黎氏人口5.8万人,大多是俊一公后裔。据兴业县黎氏文化学者黎开文研究,现在俊一公后裔连外地分支在内有近35万人之众,近者在广西各地,远者分散到广东、贵州、云南等全国各地,甚至在海外。
例如其支脉福绵新桥镇霞山村延清公系。黎延清,1647年生,因家贫,11岁时从玉州区南江镇入赘霞山村唐姓户。经三代艰苦创业,黎家在第三代黎相甫等人手中已经非常兴旺,广置田业屋宇,兴办学堂。黎相甫兴建的祠堂——见闻堂保存至今,占地近千平方米,共四进,雕龙画栋,建筑精美,号称玉林黎氏最美祠堂。见闻堂的柱梁刻录不少文字,劝后人“念祖维艰,勤俭持家”。例如长联“籍诗书方能免俗子孙见闻克正虽中才不至为非,惟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尤即外侮何由而入”,大意是劝导子孙要爱读书明事理,兄弟要孝顺友善团结,这样才不被外人欺负。里面的劝导还有“事业本无穷”,“须勉为辅世完人”传达出“生命不止,奋斗不停”的观念。
明清时,各支黎氏不断入玉,涌现不少大家族。例如北流有街巷黎、城肚黎、东庄黎,博白三滩济明公系等。他们都是克服重重困难才最终在玉林立稳脚跟。其中黎济明原居粤西,1354年天大旱,作物颗粒无收,夫妇逃难至博白东平,日出而作,省吃俭用,渐人丁兴旺、家有余粮,然而又遭官府盘剥,于是迁至三滩,重新创业。其后人不断繁衍,又分为三滩、水鸣、宁潭、英桥、旺茂支系,2015年统计约有人数7000人左右。北流的东庄黎系,始祖黎东庄原籍广东,跟随为官的大哥于明宣德正统年间来到北流发展,原居城区的沙街,其后人又因国时动乱,于康熙初年迁今北流市沙垌镇雷冲、文良居住。他们能艰苦而创业,持克勤而克俭,重书香而继世,成为北流之名族。
玉林黎氏由此辈出名人,陆川黎伯宽,以孝行闻名,明万历十二年敕建陆川县孝子祠;北流黎世典,生于乾隆年间,候选布政司经历衔,诰封奉直大夫,为清代北流捐资办学的名人。玉林现当代优秀黎氏子弟更是层出不穷:兴业豪绅黎仲丹是位传奇人物,先后与民国多位大文豪、军政显要交往,他的名字曾经多次出现于《鲁迅日记》中,鲁迅记载了黎仲丹在广州救其经历,他还是李宗仁贵人,帮助新桂系崛起。著名学者黎洪模、黎德武等,著名报人黎蒙,当代著名商贾有桂林福达集团公司董事长、广西工商联副主席黎福超(陆川人),创办牛大叔牛巴系列食品的黎宏健、广西最大饮料企业的黎庆宏及黎红、黎泽盛等北流中和村企业家群……
▲黎氏公益积极人士留影。
▲玉林京兆文化发展研究会积极推动各类公益活动。
▲玉林京兆文化发展研究会爱心资助优秀学子。
▲博白县黎氏宗亲会举行高考学子奖学表彰大会。
▲陆川黎氏宗亲的奖学活动。
▲陆川黎氏宗亲的中秋爱心活动。
▲容县黎氏宗亲联谊会经常组织捐资助学及孝慈敬老等活动。图为联谊会会员给103岁黎氏老人送去慰问品。
热血儿女敢于牺牲
《诗经·式微》留下这样的诗句:“式微,式微,胡不归”,这是春秋时期赤狄灭黎后,黎国臣僚随黎侯逃到邻国后所作。再次被灭国的黎民承受压迫和蹂躏,他们悲叹:“倒霉啊倒霉,为何我们不能回黎国啊?”这样的悲鸣回响数千年,至今还让回到黎城县寻根的玉林黎氏子孙感慨不已。“有国才有家,国之不存,家将焉存?”玉林京兆文化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黎帆如此说。
这样的家国情怀已经深深沉浸在黎氏人的血液中,每当面临民族危难及发展的重要抉择时,总有黎氏热血儿女挺身而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里面也有不少黎氏玉林人。
记者在参观原中共广西省特委机关办事处——北流黎家庄大宅院时,一位青年才俊的身影似乎就要从那斑驳围墙走了出来。他叫黎衍(1906一1929),北流县陵城镇人。他生于书香世家,家庭富渥,却同情劳苦大众,走上工农革命道路。1928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派一批同志回到北流开展工作,黎衍无偿提供自家庄园黎家庄作为办事机关,提供活动经费并做好防卫和接待工作,保证朱锡昂、俞作豫等领导顺利开展工作。1929年冬,黎衍自己掏钱到广州为特委机关购买印刷设备,途中得急病去世,年仅23岁。
1940年,兴业县黎姓村民正筹钱准备大修石南乡塘格村“俊一公黎氏宗祠”,适逢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国家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而桂系军队的军费严重不足。重修黎氏宗祠理事会经过广泛的商量讨论,决定“缓建宗祠,捐资抗日”。他们将14个县80多个黎氏村庄族众已捐上的修建宗祠的捐款、捐谷,全部捐献给当时的广西省政府,支援抗日前线!
广东化州人黎济武(曾任玉林地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黎允武(曾任玉林行署专员)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被党派往桂粤边境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来两人长期在玉林工作,并在改革开放初期先后担任玉林地区主要领导,启动、推动了多项改革,其开拓创新的精神让人钦佩。
▲福绵新桥镇霞山村黎氏宗祠。
▲霞山村村口大榕树,见证了村中黎氏兴旺发展。
采写:邹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