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复姓人物:星河灿烂留芳名
南海网2023.11.1310:18
■ 金满楼
最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洪渎原发现一处北周墓。根据墓志内容,确定墓主为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宇文觉(542—557)是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在堂兄宇文护的操控下成为北周开国君主,但很快被贬为略阳公继而被杀,去世时年仅16岁。作为鲜卑族人,“宇文”氏虽在后世不多见,但在北朝时十分鼎盛。而类似的复姓现象,在中国古代史上并不罕见。
北周宇文觉墓的墓室。新华社发
复姓由来纷繁
中华姓氏以单字为主,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被称为“复姓”(又称“复氏”),这类姓氏在百家姓里是比较特别的。据清朝时编定的《百家姓》,当时我国有单姓444个、复姓60个,复姓的数量不算少。
然而,我们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复姓的概率并不算大。倒是金庸、古龙等人的系列武侠小说中,令狐冲、慕容复、东方不败、西门吹雪、独孤求败等复姓人物,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一些文艺明星,如上官云珠、欧阳奋强、东方闻樱等,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端木赐(子贡)。
复姓现象,古而有之。孔子“七十二贤徒”中,复姓者就有23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端木赐(子贡)、澹台灭明(子羽)、南宫适(子容)、公冶长(子长)、颛孙师(子张)、司马耕(子牛)、公西赤(子华)、漆雕开(子开),其他还有公伯缭、公晳哀、公良孺、公孙龙、漆雕哆、漆雕徒父、叔仲会、巫马施、公祖兹、壤驷赤、奚容葴、句井疆、罕父黑、公西舆如、步叔乘等人。(注:也有人认为,步叔乘并非复姓)。
从形成历史看,复姓来源比较复杂,有的从官名而来,如司马、司徒、司空、太史、巫马、乐正等;有的来自封邑名,如令狐、上官等;有的出自居住地名,如东郭、南郭、闾丘等;还有些来自职业名(如漆雕)、先祖名(如颛孙)、族系名(如叔孙)等。此外,还有很多复姓来自少数民族改姓,如赫连、拓跋、尉迟、宇文、长孙等,情况各不相同。
2020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曾对姓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复姓中,“欧阳”是第一大姓,有111.2万人;其他较为常见的复姓,姓“上官”者8.8万人,姓“皇甫”者6.4万人,姓“令狐”者5.5万人,姓“诸葛”者4.8万人,姓“司徒”者4.7万人,姓“司马”者2.3万人,姓“申屠”者1.9万人,姓“夏侯”者1.1万人,姓“贺兰”者1.0万人,姓“完颜”者0.6万人,姓“慕容”者0.5万人,姓“尉迟”者0.4万人,姓“长孙”者0.3万人。
北周宇文觉墓的志石。新华社发
复姓名人辈出
在中国历史上,复姓可谓名人辈出。如当下第一大复姓欧阳,最早起源于夏朝的姒姓,后在战国时期被楚国封为欧阳亭侯,其后代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当然,中国复姓人物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还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据说,诸葛氏起源于夏朝皋陶之子伯益的后裔葛伯,后由单姓“葛”演变为复姓“诸葛”。汉文帝时期,为追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勋,葛婴之孙被封为诸县(今山东诸城)侯,其后嗣称为诸葛氏。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
诸葛亮。
诸葛亮声名远播,无疑与《三国演义》广受欢迎有关。在这本名著中,司马氏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司马懿和诸葛亮斗智的故事,常为人津津乐道。“司马”源自西周官职名,三国前已有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等名人。晋朝时期,司马成为“国姓”,一时风光无两。北宋时期,又有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其著作《资治通鉴》流传千古。
司马光。
《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复姓人物不少,如长期跟随曹操的名将夏侯惇、夏侯渊等,还有东吴名将太史慈、曾与袁绍抗衡的公孙瓒等。公孙氏源自轩辕一脉,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公孙鞅、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都来自这一姓氏。此外,孔子门徒、卫国人端木赐(子贡)也源于轩辕氏,据说其先祖是周文王姬昌之师鬻熊的后人端木典。
古代复姓中,有几个姓氏目前已不多见,但因武侠小说的影响力,名气也不小。如《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据说“东方”这一姓氏形成于上古伏羲创立八卦时,其先祖世掌东方青阳之令,由此得姓。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东方朔,以有谋略、言语滑稽闻名,是汉代东方氏的代表人物。
和“东方不败”类似的有“西门吹雪”,“西门”是一个源自居住地名的姓氏。战国时期的西门豹,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再如“令狐冲”,其姓源自姬姓,也有人说“令狐”是古地名。据《水经·冻水注》载,令狐即猗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的西部),晋国大将魏颗(周文王之后)打了胜仗,晋景公把令狐一带赏赐给他作封邑,魏颗之子魏颉以封地为氏,称令狐颉。后世有唐代诗人令狐楚、学者令狐德棻等。
因少数民族改姓出现的复姓也有不少。除了上文提到的“宇文”,其他如“赫连、慕容、尉迟、耶律、拓跋、独孤、长孙、哥舒、呼延”等也为人所熟知。从族源上看,这些姓氏大多起源于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后来因为南迁建立政权而汉化。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如源于匈奴的赫连勃勃,开创前、后燕国的慕容氏,北魏皇族拓跋氏,北周时期的独孤氏,还有隋末逼死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唐代大将尉迟恭、哥舒翰,唐初宰相长孙无忌及其妹长孙皇后,宋代名将呼延赞、呼延灼等。宋朝以后,还有女真首领、金国开创者完颜阿骨打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等。这些著名人物,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
复姓的新变化
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的复姓不下一两千个,但目前留下来的仅200多个,其中常见的只有几十个,有许多复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比如,清朝《百家姓》中记载的仲孙、公西、壤驷、宰父、东门五姓,目前已较为罕见;起源于匈奴的复姓原本有20多个,现在只有呼延、赫连、万俟、单于等几个还在用;起源于鲜卑的复姓曾接近200个,目前常见的只有慕容、拓跋、宇文、长孙等几个。
那么,古代那些记载在册的复姓为何会越来越罕见乃至于消失呢?其中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多数复姓原本就是小姓,而姓氏的演进规律类似于滚雪球,大的姓氏人口越来越多,小姓则正好相反;其次,在过往的几千年中,小姓因为人口少,在各方面难以和大姓抗衡,最终被逐渐边缘化乃至湮灭;再者,复姓在书写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因而也有部分复姓人口改为了单姓,例如“欧阳”改为“欧”,“漆雕”改为“漆”,“轩辕”改为“轩”,“申屠”改为“申”或“屠”,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近年来,姓氏也有一些新变化。例如,一些家长在给子女取名时会同时冠以父姓和母姓,由此形成与复姓类似的“复合姓”。据统计,1990年底我国“复合姓”人数不到12万,但到了2018年底,“复合姓”人数已突破100万,而且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这种“复合姓”能不能算复姓,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