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9-2020.7.20
◎王源(演员、歌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记录时光的家书
环球人物王源说合集¹ ·时间顺序
31篇
一个总结,方便观看与回忆,不妥删!
作家王源☞☜作词王源
旅行、音乐、工作、成长、随想、家乡、生活、学习、四季
那些你看过却不知道出处的优秀文句
挪威的雪
我们小小的,好似融化在了这远离尘嚣的地方。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一直是在美景里如履薄冰。
雪花的存在短暂而绚烂,雪中的生命脆弱亦坚强,雪的美与残酷,都像是我们走过的路,会在天寒地冻里实现最遥远的梦。
2018.2.9
巴黎,日落之前
每每穿行在石板路铺成的小巷里,冷色调的建筑带来庄严的气息,我都能感到巴黎与巴黎人对文化和历史的拳拳之心——这是为祖先铺好的回家之路。
落日的余晖洒下来,我在巴黎的行程也画下了句点。短短几天,如同一场穿梭之旅,模糊了国度,也模糊了时间。
2018.3.21
凌晨随想两三事
最深的夜,最适合去回望来时的路。
这些不需言明的默契,都是我走下去的勇气。
2018.4.18
和时间的比赛
所以,人如果一直敷衍地生活,很容易觉得时间飞逝而自己一事无成;如果偶尔经历一些难熬的瞬间,就能稍微抓住些时光的痕迹。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为坚持的事情努力,看到自己的进步,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也正因为这些辛苦,才让人察觉白驹过隙,才知道自己没有浪费光阴。
和时间的赛跑,可不能输啊!
2018.5.15
旅行的意义
摄影师调试镜头的时候,我还有时间到海边走一走,看着碧海蓝天,觉得视网膜被涂上了一层滤镜。
但有时,在窗边看看海上烟火,在船上钓半天的鱼,或者在海边骑骑车,也是另一种忙里得闲的快乐。所以说,我旅行的意义,就是那一点点小确幸。
2018.6.16
剧组里的舍与得
人如果在做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事,即便是千篇一律的工作,也会拥有很大的动力,并且在完成后感到满满的收获。
我们或许没有办法像牧尘一样成为大主宰,但至少可以通过每天的工作、努力、取舍,主宰自己的人生,不留任何遗憾。
2018.7.18
再见,牧尘
3个月的时间,我在演他,他也在影响我。我们互相磨合、修正、同行,最终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少年;我们一同走过大江南北,从无名小卒到登上江湖之巅,一路披荆斩棘,荣辱与共。
福祸总是相互转换的,美好的东西不可能永远美好,当下的痛苦也可能是你未来最心心念念的幸福——苦与乐,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在矛盾与纠结中成长,在反复的情绪中自我检讨、不断摸索。
每一天都是限定日,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轻的时刻。万事终有一别,既然时光无法倒流或提前,那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珍惜当下了。
所以,要记得看路上的风景,记得消化不快乐,记得收藏片刻欢喜;要记得思考,记得坚守,记得辨认方向。
2018.8.16
你来听我的演唱会
荧光棒星星点点,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挥舞时就自动流淌成一条“银河”,构架起关于音乐的小小宇宙。
2018.9.15
成长的量变与质变
记忆涌来,积攒许久的情绪传到笔尖,每一段旋律都在倾诉,每一个音符都是表达。
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我想这种改变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是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蛰伏,量变引起的质变吧。虽然仍不能独当一面,但我知道那些走过的路,那些笨拙而缓慢的生长,会让生活变得独立而丰富;那些咬牙坚持和日日锤炼,那些身体与心理的疤痕,会成为我赖以战斗的力量。
学着慢一点,学着忍耐与等待,学着一步一个脚印,这是通往梦想最坚实的路。
2018.10.15
写在18岁的十字路口
生而自由,爱而无畏。
我总觉得,人生路上许多一时的决定,日后都可能蝴蝶振翅,不知何地何时卷起肆虐狂风。
如果不去做,如何知道怎样才会犯错,又如何知错就改呢?
世间最可怕的禁锢,从不是物理禁锢,而是内心的彷徨与恐惧:害怕试错成本带太高,害怕蝴蝶效应太强,最终选择留在原地。而世间最可贵的自由,也从不是毫无约束,而是一路跌跌撞撞犯错受伤,经历“无名之辈”时的疲惫与挣扎,最终冲破禁锢肆意飞翔。
“生而自由,爱而无畏”,这是我在夜路里对抗害怕的哼唱,是吹开迷雾追随月光的奔跑,是在18岁时给自己最好的期许。
2018.12.4
冬夜回望
旅行让人意识到世界的辽阔和自己的渺小,于是视线变远了,心里的舞台变大了。
原以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足够震撼,后来渐渐发现人类内心也蕴藏着不逊色的力量。
在还可以放肆的年纪,要有坚定的、磊落的倔强,年少轻狂也好、特立独行也罢,不要畏惧。
满天繁星,有我想成为的那道光。
2019年,希望年少轻狂的自己,依然步履不停。
2018.12.18
长大这件小事
害怕一丁点不完美的事情发生,害怕内心的成年跟不上身体的成年,害怕无法实现昨天预设下的明天。于是,审视自己就成了每天任务清单上的常见项,焦虑就成了不时浮现的签名版。
果然啊,唱歌是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的事。
长大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探究每件事情的结果和真相,长大也必然伴随着焦虑与敏感,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站起来、走出去,去做自己该做的、喜欢的、能做的事。行动就是最好的消化法。
2019.1.15
我家的年味
虽然年岁更迭,万物都在自我更新,但是家的味道始终根植于记忆深处,时刻牵绊着我。在我的心尖上,永远承载着最浓重的年味和最深厚的乡愁。
2019.2.18
重逢在柏林
腥咸的海水味道仿佛还在鼻腔,我迈一迈步子便能从这艘船跳到另一艘船,舷窗外的天空湛蓝纯粹,阳光炽热闪耀。
也许父母的一生,都在和孩子告别。
2019.3.17
定格春天
南方空气总是潮湿温吞,往乡间深处走走,只觉得春天是扑面而来的。这个季节特别拥有的色彩也纷纷映入眼帘,鼻子也嗅到了大自然馥郁的芬芳。
在都市,一场雨可以让人们陷入离愁别绪,在乡村,一场雨只会让顺应“四时之变”的庄稼人更加明了“春雨贵如油”的意义。
站在高处时,眼前的浓雾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在一个又一个腾起的云浪中,青山时隐时现,它们从峰峦之间盛开,在远处翻滚,直奔我而来。仿佛伸一伸手便可触到柔软云端,随意一捧就能把这人间仙境揽个满怀。
我想,人类的双眸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定格每个央然的春天吧。
2019.4.17
一个无法复制的春夏
我想,音乐能在某个瞬间打动听者,能一下子触及到人们心中的伤痕和柔软,或撕裂或愈合,凭借的应该是一种综合感知力。
在我的生命中,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春夏,我希望这是我“滚烫的青春”里,永远沸腾的一章。
2019.5.16
万物有声
山路蜿蜒十多里,车辆缓行,初夏的味道在满目葱茏中蔓延。不知名的小果子“啪塔”一声落进车窗,一面是日光,一面是果香。
它们歇角在电线上,像流动的音符谱出躁动的曲。
流浪的月亮和繁密的星辰姗姗来迟。
银河如果有声音,会是什么样的旋律?
在一片蛙声中沉沉睡去,又在阵阵鸟鸣中安然醒来。
突然意识到,我们习惯了车的鸣笛、人的嘈杂,习惯了耳机里的曲调、乐器的节奏,对自然的声音却陌生起来。城市里的水泥森林像重金属摇滚,而此刻雨后的山间,碧空无云,反而让人感到隽永和自由。
2019.6.15
运动教会我的事
小小的球可以牵动起巨大的紧张气氛,运动者要在高速旋转中把握最佳时机和力度。
美好的运动都是有智慧的。
我开始觉得,运动也是自身勇气的一个重要来源。
2019.7.15
18岁的一份答卷
“源”意味着从复杂回归本真,回归自我。
在我的理解中,“圆”就是世界和生命的最初模样,也是生活的常态。如何在常态中保持棱角,在风光旖旎中保持清醒,从青春到垂暮,这是人们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人们往往在深夜潜入内心深海,又在天明前想念陆地灯火,于是一生都是这样打转,我深以为然。
18岁的我,想透过音符和字句,说出一些热烈与孤寂。
2019.8.15
写给8月的最后一天
2019年8月31日,我在南京见过最缤纷的星海,也听过最真切的呐喊,像是所有人陪我做了一场盛大的梦,不想醒来。
在飞机上度过十几个小时后,到达时却还是“今日”,仿佛12个小时的时差是我偷来的光阴,用来延长心中美妙的光景。
原来,这是一种横亘宇宙、打破时空的共感与交流。
现在,我把你们12个小时之前看过的月亮,又看了一遍。新生活正徐徐展开,以此轮皎洁的明月,共祝我们拥有长久的欢喜与美梦。
2019.9.18
波士顿的雨
相较于夏雨的猛烈冲刷,秋天的雨倒是温柔许多。雨丝淅淅沥沥的飘着,随意地蹦上窗沿又落在地上。
有人等烟雨,有人怪雨急,好像潮湿的水汽能渗入心底,汹涌的暴雨能让城市颠倒。
2019.10.16
不一样的19岁
永远不要忘记爱与被爱,不要忘记那一刻的感动。
在我们冗杂又枯燥的日常中,是一个个小小的仪式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标定了我们的存在。
2019.11.16
按下生活的切换键
我的身体是一台录音机,生活是一盒可以双面播放的磁带。
会后登上帝国大厦顶层的观景台,心中一片豁然,仿佛曲子空了几拍,而后渐渐悠扬起来。
有那么一分钟,我望着玻璃窗外的城市森林,目之所及鳞次栉比。华灯虽未上,但是如织的人潮和车流也见证着都市的溢彩流光。
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2019.12.15
留住时间的碎片
那是一种由衷的自由,江边疯长的野草,迎面吹来的暖风,都在对我释放愉悦的信号。那一刻,时间不必被精确计算,它完全属于我自己。
还原过四季轮转,也收藏过生活碎片,庆幸在注意力常被牵绊,表达力常被弱化的今天,我还有这样一块秘密基地,可以交付自己最真切的心情。时光不可复制,但我们一定有方法留住它、记录它。
2020.1.16
不完美的下厨记
如此说来,每一次尝试,每一次经历,每一种情绪都像这些看似简单的食材,慢慢加工和吸收后,恰如其分地构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那些鲜为人知的角落里,我们饱满、沸腾,也喑哑、沉默。这些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食材,最终被烹成人生的美味佳肴。
这吹不出褶的平静日子也在闪光。
如今既然来到了这个年岁,就不必缠绕在过去的梦境中,我只希望未来的自己想起此时此刻,不必为过往感喟,内心完整而充盈。
2020.2.18
和牧尘的第二次告别
与其按着参考做题,等待被赋予价值,我们更应该去寻求新的思路,发现和创造价值。“山不过来我过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将裁量生活的权利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心。
如果我们注定无法拥有斩破苍穹的力量,生活里也要灯火可亲、有梦可做。只有这样,人生才经得起时间的反复雕琢,才能长久以盛开的姿态,迎接每个春天的来临。
2020.3.17
独处的时光
春风缱绻,花照旧开,我们的生活却被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改变了。
实际上,独处并不是一种逃离行为,它更像是一种回归,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独处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用最轻松的状态与自己对话,不必在意周遭的目光。我们只需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享受一种最纯粹的自由。
当生活被按下暂停键,我们不如顺其自然,一边放空,一边“充电”。等到生活重启那一刻,那时的我们,不仅拥有独处的能力,也有了更多拥抱世界的勇气。
2020.4.17
天台上的落日与晚风
休息时,我抬头望天,天空好像被落日烧的滚烫,西沉的太阳临近坠幕,霞光四溢,满城铺锦。
它出现得悄然,也消融得迅速。
2020.5.17
此心安处是重庆
似乎很难用单一的色彩去形容重庆,在我心中,它常常是云烟氤氲的模样,时而也有浓墨重彩、流光四溢的瞬间。
脚步虽远,对故土的情结却从未改变。
2020.6.15
夏日垂钓
如果钓鱼的初衷只是渴望收获,那么我们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垂钓的乐趣。
回程路上,忽然下起了太阳雨,天边尽头,一道彩虹弯弯架起,像是远远垂钓着远山的绿意。
2020.7.20
每一篇文章全都是由王源亲笔书写,杂志社只是在早期简单改过的地得的用法。(有记录,不必怀疑文章真实性)
黑色加粗部分是比较出圈的句子。
手打,可能会有错误。
图片内容来自微博@环球人物杂志,不妥请提醒一定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