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镇
古称隆都,位处岐江河以西,狮滘河以南,中山著名侨乡,美食之都,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沙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史迹遗存,包括狮山海蚀、虎逊龙岩、探花及第坊等,又有沙溪凉茶、“三月三”、“四月八”、龙狮凤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头环村位于沙溪镇北部,其因屯军“九姓十三丁”而形成聚落、和谐共处,又有华侨大力捐建家乡,曾获民国时期中山县模范乡、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卫生村以及“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等称号。
引言
民国模范县,隆都模范乡
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功绩, 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1929年孙科、吴铁城等向南京政府提议,改中山县为模范县,设中山训政委员会,直隶中央政府,以孙科为训政委员会主席,唐绍仪为名誉主席。此举开启了中山在唐绍仪主政“民国唯一模范县”的辉煌,这也是民国时香山文化繁荣的缩影。从《中山县政季刊》这本囊括了1929-1934年间模范县时期政务公文汇编文件可知,模范县规划把中山县定位为国际新型都市,建设大港口、大铁路,决心将中山县建设成为全国模范。
虽然中山模范县建设因战乱而昙花一现,当年设想无法一一实现,但到了1936年前后直至二十世纪中叶,在中山的不少乡村由族众和乡绅主动提出建设组建乡村建设委员会的建议,延续“模范县”建设的余温,大力建设家乡。当中包括了沙溪镇的龙头环村、南朗镇的翠亨村以及南区的竹秀园村。在隆都龙头环村,因村中族人乡绅以及爱国华侨鼎力支持,组建“龙头环建设委员会”,乡民团结一心,华侨出资出力,一改乡村面貌,在民、财、建、教各方面有了较大发展,龙头环村被誉为“民国模范乡”。
01
双龙环绕,首尾聚居
“两龙分界街中间,二环合史屯村乡”——《隆都乡姓路程歌》佚名
龙头环村原称屯村。明初,为平定匪贼,实行屯兵制度。明军在洪武年间(1368-1398年)曾在村后山冈驻扎屯兵,后屯兵撤遣散,9个不同姓氏的13人选择定居于此,称为“九姓十三丁”,初名屯村。至乾隆初年,屯村南北二寨以村后山冈首尾聚居,婉若游龙之意,定北寨为龙头环,南寨为龙聚环,因此,清乾隆香山县志才开始有龙头环记载。
《香山县志》(清乾隆版)中关于龙头环的记载
现村中仍保留不少屯村的历史遗迹。例如村口牌坊、村中店铺等。
龙头环村位于沙溪镇北、狮滘河南,北靠凤岭山,有依山傍水之势。凤岭北麓山脚下有一口天然水井,井水从石缝渗出,发出“滴、滴……”声响,村民称作“滴滴井”,清澈甘甜的泉水引来隆都周边居民取水,用作泡茶或制作豆腐俱佳。上世纪90年代建有凤岭公园,是沙溪具有一定规模的乡村公园。复兴街、山水街和华强学校侧均有通往凤岭公园的入口。
龙头环村以北的狮滘河,从河道形状上看刚好是一个U型位置,在民国时曾是鱼栏业的买卖中心。隆都乃至石岐的鱼贩、渔船聚集,曾经蓬勃一时,其间埗头络绎不绝,海傍街留下米店、果栏和菜栏等店铺。但由于渔船后来直接运往石岐,这一带临河商铺现已改建为住宅。
海傍街一带的传统民居
龙头环大致分为街巷脉络各异的三片。第一片南部是沿凤岭山脚分布,这一片是早期屯军时期各族姓定居的地方,祠堂林立,有着沿山而建的明显特征,一条主路龙头环上街顺着山路蜿蜒。该片是最早聚居地,建筑历史最长,灰塑和壁画装饰特色的传统岭南建筑居多,聚落排列紧密有致。第二片西北部傍山面河,靠近北极殿,海傍街以北近狮滘河,街巷成行、成列,整齐分布。第三片村东北角,不靠山,但有沿河涌分布的特征,周崧学校设于此。
龙头环村落形态分片示意图
龙头环上街和下街仍保留的店屋
02
九姓十三丁,人丁兴旺
“重有龙头环一脉,刘吴王侯周陈杨。”——《隆都乡姓路程歌》佚名
龙头环立村的九姓分别为周、王、杨、刘、侯、陈、谭、欧、黄。
周姓始祖名子明,字子高,原籍湖广道州营道县人,先世已定居于东莞凹头乡,明洪武四年(1371年)从军来香山屯田官拜总旗,至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定居于此,今已21传。龙头环的周氏是北宋五子之一的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后裔。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所著《爱莲说》脍炙人口。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开始,周敦颐曾在广州为官四年,如今广东珠三角、潮汕和粤西地区均有其后裔分布。
龙头环周氏世家谱(不分卷)世系图中关于周敦颐的记载
千百年来,龙头环周氏族人以莲为鉴,至今仍保持着“爱莲风尚”,周氏大宗祠门口一副“道源衍派,理学流徽”对联是其家风文化之证。
龙头环周氏世家谱(不分卷)关于龙头环周氏始迁祖周子高的记述
周氏大宗祠
王姓始迁祖名王先,原籍北京河间府沧州长卢镇人,明洪武四年随军来香山守戍屯田,以军功封赠屡代世袭叠封广海卫,生一子,名忠,定居此地开族,今23传。王氏大宗祠前厅为传统中式祠堂格局,后座为“三槐堂”,呈中西合璧风格。
王氏大宗祠
杨姓始居祖名杨仲本,明洪武三年(1370年)随军廖永忠镇守广东时官任总旗,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分拨香山屯田立寨,至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来此地定居,今已21传。
刘姓始祖明刘禘,原籍南京人,明洪武初年从军有功,官拜武略(昭武)将军,随军入粤,后任香山卫守府,先家于榄都,后定居于此,今已21传。
刘氏大宗祠
侯姓始祖名侯裔轩,原籍韶州府曲江县桂林村人,明初随军守戍香山,后定居于此,今已22传。
侯氏大宗祠(宗祠正门保留着完整的“五子登科”灰雕)
由此可见,龙头环的先祖来自五湖四海,大多因屯军迁徙定居,军籍永充。六百多年以来,这些族姓始终以龙头环为家,各族姓和谐共处,以宗祠与族谱为载体,族姓繁衍、家风长存。村中现存祠堂7座,分别是周氏大宗祠、刘氏大宗祠、王氏大宗祠、侯氏大宗祠、光辰刘公祠和陈氏大宗祠。
村中名人辈出。有南京国民政府中将参议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刘汉华,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官员王容华,20世纪30年代中山二区区长、20世纪40年代省、县参议周守愚,岭南画派画家、香山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黄霞川、中国麻醉学专家王树荣、人民解放军军医、神经外科专家杨中坚等。
《航空月刊(广州)》 1928 年
周守愚写周崧先生(来源:《中山华侨》 1947年)
03
民国遗风,侨建家乡
“和平”、“博爱”门楼
1949年《竹秀园月报复兴版》载一篇名为《龙头环素描》的文章,里面写道:
“龙头环”一个毗邻石岐镇的村落。属第二区管辖,新县制实施后,是乐群乡的一个最大联保,这一个十保大的村落,虽然不是名门望族,可是提起了“龙头环”,如果你说中山人,或且是老于中山的话,相信你一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生疏的名字吧,这大约是在此负时盛的模范县里,有了模范乡之称的缘故吧。
民国廿五年,龙头环村中热心公益的乡侨、慷慨好施的乡民以及为大众服务的建委会推动组织了“龙头环建设委员会”,在县长杨子毅的批准下,乡民照拟定建设计划,修筑了全保道路、下水道、堤围。1937年,当时的二区(现沙溪镇)龙头环乡在爱国华侨周崧资助下,把大街、大巷沟渠整建成有规划的下水道,共长约四公里,深约4米,沙井铁盖约有80多个。盖面上铸有:“严拿重罚,龙头环乡建委会。民国廿六年陈村宏兴厂造”文字。同时设置水泥钢筋建造的垃圾箱约100个,规格是120x80x80公分,外模凸出有“民国廿六年”文字,被称为中山县模范乡。
龙头环村的复兴桥,为中山境内较早建成的水泥桥,建成于解放前。抗战胜利后,村民又开展了建乡运动,共同打造康乐富足的家园。
龙头环村中散落的民国遗存
龙头环大街两侧的精美侨房
龙头环作为国民政府模范乡时期,以村中旅美侨商周崧为代表的一众华侨大力支持乡村建设,出资出力,一改龙头环村容村貌。周崧先生一生对家乡龙头环乃至中山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龙头环村中的街道、医疗以及教育都有其痕迹,尤其是他对村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曾指出“中国之积弱,由于教育之不普及”,大力主张教育人才。村中的周崧小学、周崧中学均为其所创办,学校免收学杂费,一切经费除了由周崧在香港铺租支付外,还靠其按月从美国汇款维持办学。
区人助学新闻:周崧捐资增建中学(来源:《中山华侨》1947 年)
嘉奖周崧兴学令(来源:《国民政府公报(南京1927)》1934 年 )
周崧不仅建设龙头环,也捐资到大环、小隐建校。1948年参会发起筹建岐隆大铁桥时,郑道实参议长函致乡侨周崧倡建。1981年,龙头环旅美乡亲王达雄捐资兴建笑来幼儿园,以其夫人周笑来命名。
民国报刊中关于周崧捐资建设的报道
周崧学校开幕
周崧先生为保证周崧学校正常运转,特将海外物业经营收入用作周崧学校经费。
中山县私立周崧中学民国 38 年(1949 年)秋季招生名册及报告表
村内保留的碉楼
04
三月三 出狮场
村落精神地标与公共空间、传统仪式节庆以及特色品牌美食等要素构成了乡村的独特文化。
龙头环现存有北极殿,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 年),坐西向东,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麻石脚,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三进三间,为中山现 存规模较大庙宇建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村民会在北帝殿前开坛建醮, 恭请禾谷夫人、真武玄天大帝和华光大帝三位神灵进行飘色大巡游,从北帝殿起游遍全村并游到龙聚环村的龙环古庙返回北极殿。现北帝诞建醮发展成“三月三民间艺术大巡游”,2013 年举办沙溪镇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龙头环“三月三”民间艺术大巡游。2015 年“沙溪三月三”风俗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龙头环三月初三巡游 夏升权摄
▲2012年龙头环村北帝诞巡游活动,图为村民正在整理北帝神像。(来源:市档案馆藏 文波 摄)
龙头环村上街38号为圣帝殿,始建于清同治流年(1867年),中设香亭。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村民还在圣帝殿前开坛建醮,各会友设宴庆贺,餐后捡炮并有醒狮助兴送炮。
清光绪年间,洪拳传入龙头环村,至今成为村中重要传习活动。村中设有武术协会、武术馆、龙狮队等。村里的洪拳师傅经常到其他村切磋武艺,举办“出狮场”活动。
龙头环豆豉为村中名优特产。龙头环豆豉原创者林成多次前往阳江拜师学艺,潜心研究,成就了媲美阳江豆豉的龙头环豆豉,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国家优质产品”称号,畅销省港澳。
龙头环豆豉(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龙头环因屯军驻扎而形成聚落,其立村建成有其特殊性,反映了军事驻扎后人的活动与聚居成就村落的基本形态。后来经过寨分南北、水陆变迁以及华侨对乡村建设产生的影响,成就了龙头环模范乡。模范乡建设至今已七十多年过去,是由华侨和乡贤发起并实施的民国版“乡村振兴”,涉及制度建设、环境提升、教育发展等多重内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无尽的乡愁。模范乡建设充分激发华侨、乡贤的共同参与,提升环境的基础上注重制度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为我们如今的历史保护和乡镇、乡村更新、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三处带有“喜喜”字的历史建筑
傍晚时分的龙头环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