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唐有一位饱受争议的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挣扎于党争的夹缝,在恩主家与岳父家的对立关系中进退维谷,直至潦倒而死,他就是李商隐。
打开史书,无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唐才子传》,除了他诗歌取得的成就无法抹杀外,对李商隐个人操守的评价无疑是虚伪浅薄、背恩负义,没有品行,受到人们的耻笑、谴责与排挤。
这个今天我们所崇拜的大诗人究竟做了什么事?竟然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集体攻击,而且还完整无缺地记载到了史书之中。
李商隐一生遭人误解,生活中充满了艰难与困惑,而这艰难与困惑竟可以说是它与生俱来的。
约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于获嘉县县衙,父亲李嗣额手称庆,作为家中长子,父亲自然希望他将来能光耀门庭,遂取名商隐。商隐之名取义于秦末汉初之际隐于商山的四位高士,即后世所谓“商山四皓”,四人后来因张良之荐出来辅佐汉高祖的太子安定储位,李嗣给孩子取名商隐,是企盼他如四皓待时而出,成为帝王之佐。
宋金鼎:李商隐出生在一个小官僚的家庭,他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县令、县尉,他的父亲李嗣做获嘉县令,李商隐就是在获嘉出生的。
唐朝虽然实行科举制,但是考卷并未糊名,所以终究还是一个讲究门第的社会。衰微的门第不能给李商隐的事患带来帮助,以至于后来他对外宣称自己是大唐皇族血亲,但最终也没有得到官方认可。
公元815年,任期已满的李嗣被聘请为浙东观察使幕僚,从此李商隐跟着父亲走上了离乡漂泊的途程。这时他还是个三岁左右的幼童,根本不会知道这次远游的意义。在了解他一生糟际的我们看来,他儿时的这次远游似乎竟成了他一生命运的象征和预演。
于赓哲:我们说的这个幕府,其实这个幕府这个词出现得很早,甚至有人说史记里边就已经出现了,它指的是军事将帅,底下的幕僚班子,到了唐朝中晚期,这个时候的幕府就相当重要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央权威衰落,地方势力做大,这个时候就开始与中央争夺人才了。而且那个时候很多年轻的士人他们想当官的话,他们往往选择的就是先到地方上,就是给这些地方的长官当幕僚,也就是进入幕府,然后由这个渠道然后再正式的授予他们官职来当官。
李家从李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李商隐约10岁时,父亲李嗣病逝于幕府,一家人失去了在浙江生存的条件,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家乡荥阳。
——待更——
如需整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解说台词,可找公众号【小小台词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