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开国将军,安徽籍的总共有了133位,其中上将4位,中将12为位,少将117位。
他们分别是:
王克上将安徽宿县人,1944年参加了萧县武装工作队,解放战争的时期参加过胶济路反击战和淮海战役。1953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团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
洪学智上将,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革命,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的主要战役,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1955年和1988年曾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去世。
温宗仁上将安徽巢湖人,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006年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丁文昌空军上将,安徽宿县人,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6年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1998年带领广大官兵,守护荆江大堤。
中将20人,他们分别是:
1,邬华扬海军中将,安徽金寨人。
2,齐连云中将,安徽太和人。
3,刘亚洲空军上将,安徽宿县人。
4,孙大夫中将安徽金寨古碑镇人。
5,李伦中将安徽芜湖人。
6,李长才中将,安徽合肥人。
7,汪志远中将安徽明光人。
8,辛明空军中将安徽萧县人。
9,陈传阔武警中将,安徽淮南人,
10,沈荣骏中将,安徽合肥人。
11,郑贤斌中将,安徽庐江人。
12,周衣兵中将安徽巢湖人。
13,段曙光中将安徽潜山人。
14,徐承云中将安徽肥东人。
15,徐承栋空军中将安徽芜湖人。
16,高春翔中将安徽人。
17,董万才中将安徽肥西人。
18,董宜胜中将,安徽萧县人。
19,温春光中将,安徽肥东人。
20,韩德彩空军中将,安徽凤阳人。
少将117人
1,王章少将安徽阜阳人,2,王开贵少将安徽寿县人,3,王先金海军少将安徽巢湖人,4,王汝群少将,安徽刘安人,5,王传友少将安徽来安人,6,王建俊少将安徽凤阳人,7,王清葆少将安徽太和人,8,王登平海军少将,安徽肥西人,9,方大愚少将,安徽南陵人,10方心江少将安徽寿县人..........等
这些将军都为保护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安全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他们奋斗在前线,才换来我们大部分人民的幸福生活,向英雄们致敬!
最近在很多地方看到这样的问题“XX省、XX市曾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一份长长的名单上,密密麻麻的罗列了许多人,上至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下至当代的演艺明星,可谓是包罗万象。看着看着,就觉得有些问题,首先远古时期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行政划分吧,就以安徽为例,安徽建省肇始于清康熙六年,当时清政府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取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首字,设立了安徽省,这之出生在这块土地的历史名人算安徽的么?其次,历朝历代地名都有很多的变化,以秦代设郡县制为例,当时设置的地名,留到现在没几个了,安徽全省沿用秦代地名也就歙县、黟县等几个县,改来改去的,就出现了乌龙事件,如老子,有的人说是安徽人,有的人说是河南人,到底是哪里人,现在也很难说清了。
安徽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徽”便不难看出,上下山水,左右人文,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涌现出多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浓重的一笔。那下面呢,我呢就给大家介绍几位比较确定的“土生土长”的安徽历史名人。
政治家:
1、管仲
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人,今天安徽阜阳颍上。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六工商乡,分野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按士乡之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 成为五霸之首。
2、曹操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也就是今天的亳州人。在历史上,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历史上对后人他的褒贬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有着非一般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他在担任东汉丞相期间,以天子的名字征讨四方,同意了中国北方地区,后来又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后来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封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除了军事上的才能,曹操还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3、包拯
包拯,字希任,庐州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被后世誉为“包青天”“黄河清”等等,很多历史故事、戏剧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中,都有包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故事,将他奉为神明,认为他是“魁星”转世。为了体现包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后世还将形象进行了演绎:面黑如碳,额头还有月牙,所以又有了“包黑子”的说法,不过历史上真正的包拯则是一个白面书生的形象,和影视剧中的相差甚远。
4、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这位皇帝出身草根。朱元璋幼时家贫,曾为地主放牛,后来为了生存,加入了郭子兴组织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的统治,经过多年的经营,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这也是安徽历史上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位帝王。
5、李鸿章
说到安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李鸿章是绕不过的。李鸿章,字渐甫或子黻,安徽肥东人,是晚清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臣。他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也是洋务运动的统帅,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但是因为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历史上一直遭人诟病。
思想家文学家
1、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若若的问一句,这些古代名人是一个人画的么,为啥这么像?)
2、吴敬梓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方苞
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4、胡适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书画家
1、渐江
字六奇,安徽歙县人,著名画家,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
2、梅清
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3、黄宾虹
黄宾虹,徽州歙县人,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暂且先为大家介绍这些安徽名人,如果大家对安徽历史文化感兴趣,推荐大家去安徽名人馆看看,里面展示了800多位安徽历史上的名人。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可谓是人杰地灵,曾培育出道教文化、桐城派、建安文学、龙城画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皖江文化等。
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曹操、华佗、包拯、朱元璋、李鸿章、陈独秀、胡适、邓石如、赵朴初、吴作樟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他们对安徽文化的形成都作出卓越的贡献。
下面归类重点介绍一些安徽历史上名人:
(一)三个帝王
明太组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 朱棣。要感谢安徽人和安徽的文化,没有安徽就没有现在的故宫。没有安徽人朱元璋建立明朝,没有他儿子朱棣迁都北京,就不会有现在的紫禁城。
(二)三个仕人
分别为清朝著名的父子宰相,来自安徽桐城的张英、张廷玉父子。还有张苞。后者创立了“桐城学派”。张英之家是书香门第,他们家出了24位进士,这在清代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家庭环境多么重要。
(三)三个军人
徐达、常遇春、和戚继光。前两人都是跟着朱元璋打江山的发小。后者虽出身威海,却老家在安徽怀宁。戚继光是中国抗击外国侵略第一人!如果你要问“如果戚继光是第一人,那文天祥、岳飞、史可法应如何看?”
回答这个问题要分清是内部民族纷争还是外部国家纷争,抗金、抗元其实都是“一个中国”内部的斗争。不管对否,只代表本人的观点。
(四)三个女人
大脚马皇后、朱棣原配徐皇后、宰相张英原配姚氏。三个女人,都留有很多贤惠勤俭、一心辅君的动人故事。
说明,图片转自网络,与文字无关,起配图作用。
您知道的您家乡的名人还有哪些?请在留言区留言分享。
往期热点回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