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胶州故事会”,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故事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大同村位于阜安街道办事处东南部,距办事处驻地1.5公里。东靠海尔大道,西邻比华丽公寓,南与水寨隔云溪河相望,北邻向阳村。云溪河横卧村南,福州南路纵贯南北。全村面积3000亩,现已无耕地。全村共56个姓氏,690户,1980人,有李、王、张、刘、孙、管、韩、高、胡、郭、匡、陆、陈、姚、翟、姜、柴等姓氏,李、王、张姓人口较多,分别有420人、328人、280人,各占21%、17%、14%。
大同村旧貌
大同村的传统范围为旧胶城正东隅,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东关,包括原大同的八蜡庙街、匡家街、孙家街、姜行街、金沟崖街、春场街6条老街以及新划定的东小窑、李家小庄、东花园街、石头街、大同新村5个村(街)。东小窑位于大同东部,由窑业立村,有3个姓氏,为王姓、管姓、李姓。王姓约于乾嘉年间由崂山枣园一担筐篓迁来,以烧窑为业;管姓、李姓随后迁来。李家小庄靠近东小窑,以姓氏命村为李家小庄,开始只有李、韩、胡3姓。
李姓迁入最早,传于清初康熙、雍正年间,李姓兄弟2人由山西洪洞逃荒来到山东,走到胶城东关,老大因扁担压断,就此住下,以开垦荒滩为生,后来就形成了李家小庄。韩姓随后迁入,胡姓因招亲落户该村。
拆迁前原石头街旧宅
东花园街位于孙家街孙大同家族花园东侧,遂以花园加方位命街。该街上共4个姓氏,为郭、匡、陆、王。郭姓最早,但来处失考;匡姓6兄弟180年前由胶城内城鞑子莹迁入,已历6世;王姓140年前由挪庄迁入,已历5世;陆姓是一位海庙看庙道人,于100多年前来此定居。
石头街位于东关大街东端,东面有驴市,有个小桥叫下驴桥,下驴桥东西一段路,路面用石头铺设,遂取名石头街,该街有高、陈、姚、翟、王、李、胡7个姓氏高姓、王姓、李姓均为地主,来处失考;姚姓、翟姓,号称“老东关”;陈姓稍晚,
来处失考。大同新村是改革开放以后陆续迁入的居民。
金沟崖街为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因神泉湾旁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沟,名叫金沟而得名,传说沟中有“金狗”,遂名“金狗崖”,相沿谐音为“金沟崖”;南头东崖有庙,名铁瓦殿,据传邓姓在此居住,经营粮食,由此发迹而成为巨商大贾
匡家街位于金沟崖以东,以姓氏名街,匡姓居多,属于“大匡”,即胶城西关嘉树园主人匡翼之的后代一支。
孙家街又称“麒麟街”,以瑞兽命名,有说地形似麒麟,后以胶州四大姓之的孙姓名村。据传孙姓始迁祖为孙瑛,于500年前由洋河宾贤村迁入,由经商而发迹,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21世。
姜行街南北走向,为胶城古老商业中心之一,店铺多经营南姜和毛竹,故称为“姜
行街”,后南姜为当地姜取代,因曾经售黄县香,又被称为“香店街”,街南有向东的小巷,因地势高,称为“摩天岭”,住户有姜、李、柴等姓。姜姓于明永乐年间由昌邑迁入,始迁祖姜全,以做小买卖为生,后来成为胶州世家旺族。
春场街东西走向,清雍正四年(1727)后为春天耕精试牛的地方,故名“春场”此街建有先农坛,故又称“先农坛街”,居民和农户杂居。八蜡庙街南北走向,以庙宇名街,为居民区。
明清两朝,在胶城孙家街居住的孙姓家族,是当时胶城的名门望族。其后裔孙大同,清末人,他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深受人们爱戴,居民遂称孙家街一带为“大同家”。孙大同每逢灾荒之年,就在街头支棚设义粥周济穷人,并兑换零钞,分给一些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穷苦之人;他出资招募工匠修建了金沟崖通往姜行街的两孔石桥。街坊邻里为念其恩德,遂命村为“大同”。此后行政区划又将东关一带划为大同乡,之后又有大同生产队、大同村委会,一直沿用“大同”之名。
在老大同村的旧址上新建的中央公园小区
大同村明朝属胶州正东隅,附于利民乡;清朝仍为正东隅;民国时改为胶县大同镇:日伪期间为第一区同德乡;1947年改为胶县一区大同镇;1950年为第一区;1952年改属城区大同乡1957年归阜安办事处1958年2月改为城关镇阜安管理区。1958年9月改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同生产大队:1962年改属阜安办事处;1968年改阜安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胶县城关镇街道办事处;1984年5月改属阜安街道管理处,大同大队改行政村,成立村民委会;1996年4月属阜安街道办事处至今。
大同村比较知名的古迹有唐湾港码头、高丽亭馆、天后宫、先农坛等。
唐湾港码头。为我国自唐朝至明朝北方重要的贸易口岸,地址在诚意桥(长尾巴桥)河段,即今云溪河拱月桥附近。码头控东南海道,“风飘信宿可至吴楚,三日可抵明州(今宁波)”。“永乐八景”中“唐湾秋潮”即指此处。
高丽亭馆。位于今福州南路与福州支路交叉处,有碑。北宋时为高丽官船和商船特设的亭馆。北宋治平四年(1067)高丽王朝文宗王徽第四子义天大师,因求法而由高丽开城渡海来中国,于板桥镇登陆,即在此停留,并由此转赴汴京(今开封)。元丰六年(1083),高丽国王文宗去世,宋神宗派杨景略使团前往吊唁,即由此出海。
先医庙。原址位于今大同村委院内,是纪念古代名医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的庙宇。明崇祯六年(1628)建,清光绪十四年(188》)重修。
八蜡庙。位于八蜡庙街,为祀八蜡神以祈求四方无蝗灾,故逢腊八日祭庙。建于明朝以前,年代不详,明天顺六年(1462)重修,已废。
关帝庙。亦称武庙,位于今胶州人民医院南面。胶城的关帝庙很多,以此处名气最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自建庙始与文庙同享春秋大祭。前殿为关帝,后殿为十八罗汉,院内曾保存大钟一口,大刀一把,刀重百斤以上,武生考试,首先要举起此刀,然后才能考其他科目。民国时期庙被毁坏。
僧王庙(忠亲王庙)。位于天后宫东侧,祀主为忠亲王僧格林沁。清同治四年(1865)建
玉皇庙。位于旧崔家牌坊东街,亦称“天老爷庙”,每年正月初九为庙会,来上香的甚多,解放战争时期废。
天后宫。位于东关大街东段,今大同小学院内。始建年代不详,祀主为妈祖,据说是宋朝航海船员集资兴建。建筑雄伟、精巧。有戏楼,东西有看台,有后楼门前牌楼写有“威镇咸孚”,北面是“海不扬波”,为书法家冷文炜手笔。南方商贾来此朝拜极多,曾盛极一时。青岛开埠,胶州海运渐衰,此庙亦年久失修。日伪时已满目荒荑,但尚留有一副楹联:“大海茫茫,到无海无边,观于天,天高在上,飘风发发,正可畏可惧,徯(xi)我后,后来其甦(su)。”
天后宫
先农坛。位于原春场街,清雍正四年(1726)由知州黄之瑞建。每年立春时节在此行耕藉礼,知州在此象征性地扶犁耕地,以示封建官吏对农业的重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德国入侵胶州,坛废。
王母宫。位于东花园街,祭祀王母。始建年代不详,抗日战争时期神像尚存,但庙已坍塌。
王母宫
十(施)不全庙。位于春场街西侧,为纪念清官施仕伦而建。群众传说此人腿跛、手勾、眼斜、耳聋,身患十种残疾,因此他能体查人间疾苦,遇到腿痛、腰背痛、脚歪、落枕之类的小病,周围群众大都到庙内求拜。建庙年代不详。
铁瓦殿。佛庙,位于孙家街西头,尚不知祭拜那位佛家弟子,亦不知建于何年传“长毛”(捻军)进城,许多庙宇俱被焚毁,只铁瓦殿无恙,此殿实则只有3片铁瓦而已。
东关四眼井。位于东花园街,井很大,口沿盖以石条,置四孔供提水,据称有近200年历史,倡建人无考。四眼井水源旺,水质好,用这里的水煮粽子特别香,故每逢端午节,周围二三十里的人,连夜到此排队挑水。原井边有一棵参天大树,传说“东海老龙王”也闻名远来,栖树伸颈,于井内吸水品尝。
明清时期东关大同村一带在京城做官的颇多,清雍正间,一位胶州籍京官告老还乡,带回一批八角鼓段子,内容多为传奇故事或公案小说。为抒发失意情绪,他结合胶州乡土特点,自编自演了一批有胶州特色的八角鼓段子,被称为“学士戏”“财主戏”,后这个戏种在全胶州广泛传播,称为“东关八角鼓”。
村中名人
大同村名人较多,其中以姜行街、孙家街比较集中。
姜主:明初朝廷官员,初荐光禄寺署正,以政绩升兵部员外郎,后以拥戴明英宗复辟有功,荫一子世袭锦衣卫。
姜周辅:字名世,明弘治进士,初任大理寺评事,后迁任陕西按察司佥事,政声颇佳。
姜润身:明朝名臣,嘉靖进士,授南直隶盐城知县,擢监察御史,迁北直隶顺天府丞。
姜长植:字季直,一字立斋,号梅石,明末清初书法家。
姜館:字器山,姜长植从子,清初著名书法家。
姜如璋:字淑斋,姜长植女。清康熙年间著名女书法家、诗人。18岁嫁胶城望族宋家,公爹宋可发任广东布政使,丈夫宋世显任南平凉州知府。她的楷书端庄秀丽,草书矫劲洒脱,故宫博物馆藏有她的草书绫质立轴。《香咳集》《闺秀正始集》均载有她的诗作。
柯培元:(?-1852),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历任福建瓯宁知县,龙岩知州,台湾葛玛兰通判,为官廉洁明察。龙岩州民为其立生祠纪念。所著《玛兰志略》,,至今传行于台湾。
柯蘅(1820-1887),柯培元子,少年随父居闽,父亡,扶柩回胶州,是著名的诗人和经史家。
李长霞:柯蘅妻,掖县名儒李图之女,博学工诗,是著名的女诗人。
柯劭忞(1850-1933),柯蘅之子,字凤荪,号蓼园,清光绪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代馆长、总纂,主持撰写《清史稿》:任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长,主持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撰《新元史》、《遗史补》、《春秋榖梁传注》、《文献通考注》等。
柯劭憋:柯蘅之子,柯劭忞之兄,光绪十四年(1889)进士,任知县,著《二珠山人诗集》。
柴勤唐:清末靠捐资获官籍,任福建海康知县,广东番禺知县,有口碑。民初历任开滦矿务局监督、黑榷运局长、长春道尹、吉林财政厅长、山东盐运使、济南道尹等职。
王路丁(1914-1977),女,1937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八路军文工团、延安中
央保卫部、陕甘宁边区保卫部、滨北地委工作,1949年任青岛华侨管理科科长、书记。“三反”蒙冤,“文革”再受摧残。1980年12月平反,恢复了党籍和政治名誉。
孙家街居住的大多数为官员和商人,他们当中很多人热心慈善事业。
孙汶,清嘉庆进士。任刑部云南司郎中、陕西道监察御史、福建乡试主考官
京畿道尹等。
孙彝训(?-1865),孙汶之子,授户部郎中,擢陕西凤翔知府。为官以礼,御民以慈,声誉昭著。
孙彝政,字芦舟,号梅农。晚清官员、胶州慈善家。清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养亲告归。清道光、咸丰年间,县乡屡遭天灾,孙与诸兄弟倡议捐赈,开仓平抑粮市。捻军攻胶,数千人被杀,城内外尸骸遍地,孙出钱雇人埋葬。州衙备案请恤者少,孙彝政自行采访调查,历时8年,走遍州内各村,查清遇难者姓名及情况,使其遗属得相应抚恤。清光绪五年大水,灾民露宿街头,孙亲自安置于文庙庑下,煮粥济之,并出巨资补贴灾民。晚年主持灵山和珠山两书院,一时“登贤书者,多出其门”。卒后乡人念其德,私谥“孝端。
孙荣升,字晓帆,出身于商人家庭,以援例授直隶霸州、无为州知州,以善断疑案闻名当时。
孙友于,字鄂亭,清胶州商人、慈善家。清嘉庆举人,以援例授兵部员外郎,升御史,又迁宝源局监督,辞不就,以兄亡告归。清嘉庆十六年(1812)胶东大旱,兵民断粮,社会动荡,孙独出银数千两赈灾,以乐善好施而誉满胶城。
孙大同,清末人,著名商人和慈善家,其曾在北京琉璃厂购得玉玺一方,篆文“绣鐘堂”,后又在其家开挖养花地下室时,挖出一只古钟,正合“绣鐘堂”意趣,便以此为堂号。
大同村历史上最残酷的二次灾难
一是捻军之灾:据记载,捻军分别于清咸丰11年(1861)辛酉八月初七日、九月十六日,两次围攻胶城。当时富裕之家逃往内城,各门紧闭,捻军攻不进城,便在周围四关放火尽烧民房,抢掠财物。东关孙家街孙家,当时号称三十六当铺,被捻军烧杀抢掠一空,孙家从此败落,一蹶不振。
二是抓壮丁之灾:当年国民党占据胶城后,因兵员不足,便强行抓丁。国民党五十四军从1946年12月27日起,将城门紧闭,严禁出入,逐户搜查,壮丁抓去500多人。又在城郊附近,以开会为名,10天抓兵2000多人,大同村一带的壮劳力几乎被抓帕尽。这些被抓壮丁不甘心当炮灰,集体越墙逃跑,遭武装追捕,被机枪扫射致死30余人,惨状令人发指。
神医匡氏父子
大同村至今还流传着神医匡氏父子的故事。金沟崖匡严共、匡崇略父子医术闻名遐迩。
匡严共的故事:一日,匡严共外出就医回家途中,他见群童嬉戏于月下,心情格外欢畅,突然看见群童旁边有一小儿神情呆滞,审视良久,走向前去,趁其不备于其背后猛击两掌,小孩吓得哇一声大哭起来。家长闻声赶来,匡严共连忙解释道:“我乃匡郎中,此儿患天花已数日,如不赶快表出,将危及生命,今猛击两掌,明晨当可表出,如此便可得救。”翌日,预言果验,家长登门叩谢。
匡崇略的故事。一次匡崇略随父出诊,路遇出殡,见棺木下滴鲜血。匡崇略见血色鲜红,嗅之有羊水味,父子略作商量,便急追丧主。丧主言妻子难产,已死去两个时辰。匡崇略要求开棺诊治,丧主不肯,匡崇略亮出名医身分,丧主只好勉强同意。匡崇略贴棺静听,断定胎儿已下,产妇已苏,急令开棺,果然母子皆无恙。当时观者如堵,人们无不惊叹。
如今的老大同村影子已经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而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商业金街。但老大同村的故事却永远的印进胶州人们的记忆里。偶尔的漫步在古老的云溪河畔,从一座座竖立在河边的文化古迹文物保护的石碑上去寻找源远流长的记忆长河里胶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故事,也不妨是从喧嚣、浮躁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出来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吧!
关于·About
手指上的胶州故事
历史故事 微小说散文 当代故事 图片故事 漫画语音等
投稿邮箱:2123937357@qq.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