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历史上的织里 | 老街上流传的故事——顾氏家族

历史上的织里 | 老街上流传的故事——顾氏家族

历史上的织里 | 老街上流传的故事——顾氏家族老街上流传的故事——顾氏家族伊人撰文织里老街的顾姓,在原住居民口里有“东顾”、“西顾”和“中顾”一说。据史传:“江南无二顾”,意思是说,江南姓顾的人都是同一个祖先。

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

老街上流传的故事

——顾氏家族

伊人撰文

织里老街的顾姓,在原住居民口里有“东顾”、“西顾”和“中顾”一说。据史传:“江南无二顾”,意思是说,江南姓顾的人都是同一个祖先。织里老街一支约于清代道光年间,自江苏昆山迁徙至老街西村头,现已有11代。有关资料记载:1821年,夏大疫,死者无数。顾氏先人或许是那时从人口密集的昆山逃荒至相对人口稀少而土地肥沃的太湖南岸织里西村头,也符合顾氏先辈告知子孙“先祖是挑着箩筐抵达西村头的”这一说法。

“东顾”先前与“西顾”同居西村头,清末年间,顾氏兄弟开豆腐店迁至街东村头文湾里,被称为“东顾”。按顾氏辈分,“西顾”是长辈,现年85岁的“东顾”后人邵定良(小时长住奶妈家,即为邵姓)称现年91岁的“西顾”后人顾树军为“公公”(爷爷辈);而“中顾”是“东顾”的分支。

顾的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

“中顾”支脉后代

旧时织里集镇(村)有一约定俗成的划分,以狮子桥为中心,桥东为东村头,桥西为西村头;又曾称西市、中市、东市。不管怎么称呼,以前的顾氏,在老街人眼里有人物,有财气,有故事;还有点神秘,甚至有点传奇。

一、英才辈出

青年才俊顾国民。顾国民生于1905年,为顾氏第八代顾陆泉长子,他的名字在族人中代代相传,又令人扼腕。顾国民从小读了私塾,跟着父亲见过世面,1929年,年方24岁的顾国民即担任了织里镇镇长,管辖织里、谈港、大邾、麒麟等村,镇所共3人,下属2人。顾国民长得玉树临风,常带着下属穿行于乡村田野,为民排忧解困,深受村民拥戴。1935年,顾国民身染疾病,自感体力不足,即请辞,后病情加重,于1938年病故,年仅33岁,为“西顾”之大不幸。他的行为正是顾氏“做人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家风的体现,为族人铭记。

商业英才顾槐庭。“西顾”顾阿相之子,生于1900年,为顾国民堂侄。青年时在上海一绸缎庄学做生意,聪明机灵,深受老板喜欢,后做丝绸营销,风生水起。《织里镇志》记载:“1933年9月25日,织里集镇成立商会,会址设于织里街西市,乡绅顾槐庭等负责商会事务。”实为上海织里商会会长。抗战爆发,上海沦陷,顾槐庭回织里开酱油店,1950年,积极响应政府公私合营政策,酱油店并入织里饮服商店,后织里大众食堂工作至退休,1973年病逝。

国家干部顾树尧。“西顾”顾庸夫之子,生于1921年,为顾氏“树”字辈。从小到上海金城绸缎庄学做生意,后做跑堂伙计。解放初期,任上海税务局公兴路税务所所长。作为上海代表之一,顾树尧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财税工作会议,代表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5年至1956年顾树尧被派往中央财政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后上海奉贤县税务局工作至退休,2003年去世。

顾的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

顾树尧老宅

幸福同胞四兄弟。“西顾”顾陆泉次子顾觉民(1908-1952)所生。他们是:老大顾树人,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毕业,山东兖州矿务局供运处处长退休,现年94岁,中共党员,居住上海;老二顾树军,1955年任太湖初级社会计起至高级社、乡镇企业、私企等,至2013年退休,共任会计55年,现年91岁,居住织里;老五顾树敏,织里饮食服务商店工作退休,现年85岁,居住织里;老六邱慈雄(小时送瑞祥兜邱家),就读湖州师范,1962年精简回乡,“改革”开放后,为织里个体童装先行者之一,喜爱文艺,为镇宣传办创作织里镇镇歌建言:“一根扁担闯天下。”参加庆香港回归织里人大合唱、市文化馆老年人合唱团等,现年81岁,中共党员,居住湖州。四兄弟皆享受政府退休金,子孙满堂,颐享天年;兄弟四人,常常相聚,畅谈过往,回忆美好,分享幸福。

顾的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

幸福四兄弟,左起老五、老二、老大、老六

织里名人“三条桥”。即“东顾”顾金桥、顾银桥、顾义桥,为顾氏第九代子孙,是清末时期织里镇上有名的三兄弟,时称织里“三条桥”。三兄弟名字寄托着父母无限希望,望儿子齐心合力创家业,既能生财又讲仁义。三兄弟牢记顾氏口口相传的祖训: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做生意,讲信誉;做人,讲义气。三兄弟名字响当当,说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皆家业兴旺,儿孙满堂。长兄顾金桥有三子:顾应权、顾杏权,顾顺权。二弟顾银桥,有子顾六权;三弟顾义桥,有三子:顾松权、顾掌权、顾幼权。可谓“芝兰玉树生庭阶”啊!

抗日青年顾新偕(“东顾”“偕”字辈,或许误读半边字,方言为“阶”,“偕”字辈约定俗成为“阶”),顾松权(1893—1955)之子。1937年11月,日本鬼子沿嘉湖公路向湖州侵犯,晟舍、织里皆遭烧杀抢掠,村民被杀者无数。时年17岁的顾新阶就读中学,爱国而上进,面对日寇暴行,热血沸腾,和同镇青年沈虎成等人,结伴到湖州参加抗战组织,据传为“忠义救国军”。当年冬天,在湖州南门一带与日本鬼子打仗,被抓,活埋于南门。顾氏后人牢记他的名字,牢记他被鬼子活埋的仇恨。

顾的历史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

顾幼权及子女,民国廿一年(1932)

顾老三与屠申女。顾老三,本名顾幼权(1896—1957),妻子屠申女(1896—1971)。开豆腐店,兼营桑蚕真丝,上世纪40年初开“中华洋货店”;有二位顾家姐弟称之为 “纪祥哥”和“六时哥”的伙计。乱世之时,夫妇二人可谓“夫唱妇随”,顾老三如外遇小混混(杂牌军)欺负,屠申女一到,小混混逃之夭夭。屠申女会下象棋,时有棋逢对手;顾老三会唱京剧,时常共赏京戏;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共养育四个子女。

顾老三巧遇屠申女的故事,在当时乃至后来广为流传。据说,那年顾老三年方二十,长得帅气英俊,风度翩翩;家境又好,媒人踏破门槛。但顾老三深受戏曲爱情故事影响,向往自由恋爱。初夏的一天,顾老三到乡村购买真丝,途经李家坝,忽见一人家前的场地上,梳着一根长辫子的姑娘在打拳,不由止步欣赏。只见她形如飞燕,面如芙蓉,让顾老三想起了《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此女子乃是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的“拳脚师”独女屠申女。顾老三一见钟情,不管“拳脚师”要为独女招上门女婿 ,还是此女不裹小脚长着一双大脚,紧追不舍,非“女神”不娶。“拳脚师”见猛追女儿的小伙子是具有豪侠之气的顾义桥小儿子,不仅长得帅气,且识文断字会做买卖,便答应将独女出嫁。而顾义桥果然是具有新思想的新派人物,极力支持儿子自由恋爱,大办婚事。屠申女一嫁进顾家,恰似“如虎添翼”,顾老三媳妇更是远近闻名。

顾老三夫妇生育的子女,是“东顾”同胞四姐弟,除长子外,个个与文艺结缘。

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

顾丽蓉表演京剧

长女顾丽蓉,为织里名医徐振华夫人。生于1925年,在父亲喜爱戏剧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对戏曲,可谓“不学以能”。少女时代,受中共地下党影响,积极参加抗日宣传队;解放后,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演出,演话剧,唱越剧、京剧,深受百姓喜爱;积极支持丈夫的诊所公私合营,为“织里人民公社联合诊所”,一人身兼四职:挂号、收费、发药、打针,以分担丈夫工作。一生喜爱戏剧,80岁高龄时,还参加了织里老街民间京剧协会组织。

长子顾煜阶,又名顾超常。1949年进织里粮管所工作,会经营,懂会计业务,被调往湖州城南粮管所任所长。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下放,“改革”开放后湖州粮食局工作至退休,是四姐弟中唯一未接触文艺的人。

次子顾楚阶,自幼受家庭影响,会唱戏曲,会多种乐器。1949年5月织里解放,顾楚阶成为宣传新社会积极分子,吹拉弹唱,皆能上台表演,活跃又能干,即被推荐就读湖嘉公校(培养青年干部培训学校),成为省新政府第一期学习班学员。1950年毕业,到平湖剿匪,1951年任湖州第三镇镇长(当时湖州划分三镇)。可顾楚阶对文艺情有独钟,主动要求去文化部门工作,1956年调任县文化馆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被聘任湖南长沙越剧团团长。“改革”开放后,顾楚阶和老街一批京剧票友自发组织成立了京剧协会,得到镇政府大力支持;协会多次去南浔、吴江等地演出,颇具影响。顾楚阶多才多艺,人生经历丰富,晚年沉浸在戏剧的韵律中,为传承发扬中华国粹京剧甘之如饴。

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

左起:楚阶、丽蓉、定良、煜阶

三子邵定良,养父为郑港第一任农会主任邵鼎生,受养父影响,立志为百姓谋事。1960年首任郑港大队支部书记,后续任新联大队书记、织里公社工办主任、区工办主任等,任基层领导共43年。期间创建了织里镇多个第一:郑港村民亮起了电灯;引进首台礱谷机,供应镇居民口粮;全大队村民免费用电;购买2台电耕犁(同拖拉机);建郑港小学,办耕读小学;建水闸,造机埠,使郑港水变活水,使全大队农田得到灌溉;发起建造织里人民路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地。1999年退休后,有着顾氏文艺遗传基因的邵定良,对民间艺术投入了极大的热诚,集资建造人民路公园文化大舞台,2020年组建“吴兴区织里振兴艺术团”,艺术团成员共32人,平均年龄66岁,最大85岁,他自任团长。2021年3月,艺术团在公园大舞台举行首场演出,轰动全镇。近年来,共岀演三十三场次,多次到周边县镇演出。

顾的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

邵定良为长兴县兴欣艺术团授旗

一、传奇故事

“顾半天”与织里老宅

顾氏先辈给后代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吃苦和勤奋,创下的产业也颇为丰厚。织里老街顾氏有多支支脉,旧时老街人称之为“顾半天”。

在“西顾”后代顾树军老人的记忆里,祖父(顾陆泉)常背一个包裹,自带一碗冷饭,2块豆腐干,一早出门,晚上回家。顾陆泉在在湖州黄沙路口有钱庄,有伙计2人,账房先生1人,钱庄因抗战而倒闭。但顾陆泉为子孙在织里创下的产业(“存古堂”),使子孙在战乱年代衣食无忧。共有房屋3幢,其中三间开三进深1幢,三间开七进深1幢,一间半开五进深1幢;另有店面房2间,田产10余亩。

顾的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

“西顾”后人顾树军

“东顾”文湾里房产,朝南一大间是店铺,进店堂后中间有一天井,再有二开间共三进深。房子西面有对子门,走岀西门有弄堂,弄堂西有东西朝向十二米左右的六开间横屋,放养二张蚕种(抗战期间顾老三夫妇常在此安排抗日队员吃住);田地有四五亩。

“中顾”房产坐落在狮子桥北堍西侧。临街朝南,有墙门堂,进门大天井,厅堂,东西两边是走廊,上有厢房,后是六间开五进深的房屋,后门即是吴家塘;另有东街水阁和对岸饭店(后为东大众食堂)房产;田地五六十亩,在安全兜至虹桥一带。

顾氏老宅在老街整修和计划重建中基本拆除,现仅存老宅为“西顾”第九代顾树尧一支拥有的三开间三进深“敬德堂”房产,位于老街西村头。据顾树尧儿子顾锦民回忆:“小时听爷爷(顾庸夫)说,房屋是爷爷9岁那年建造的。”顾庸夫生于1896年,9岁时即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2017年镇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拆除老街旧房时,“敬德堂”被作为古宅加以保留。

顾的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

敬 德 堂

顾老三跟抗日组织

俗话“家有弟兄老三头最活络”,真不假,“东顾”顾义桥幼子顾幼权脑子最灵光,时人称“顾老三”。顾老三为人正直善良,豪侠仗义,声望颇高。抗战期间,以洋货店老板的身份,时常接待抗日组织成员。

《织里镇志》记载:1940年8月7日,织里“抗日反汪军”队长熊飞(又名熊志谦,化名宋新),相约吴兴县自卫队二中队长刘庆云在顾老三家见面,刘庆云是熊飞妻子孟慎的“姑父”,熊飞想拉拢他带机枪参加“反汪军”队伍。但是,没想刘庆云是个铁杆汉奸,自己带着百余人到大塘兜袭击“抗日反汪军”队部,让区长王哲夫带人到顾老三家抓捕熊飞。此时,熊飞正在顾老三家焦急地等待刘庆云,突然发现警卫员宋元林在前门被人绑了,立即从西门撤离,至虹桥,泅水过河,溺水牺牲,时年25岁。顾老三长女顾丽蓉清楚记得,熊飞大哥走时,左手拿一把雨伞,右手还在她头上亲切地摸了摸。说起此事,晚年的顾丽蓉还为当时百姓受特务鼓动而误认为熊大哥是“贼”,不让其上岸,致使其被淹死而流泪。

屠申女跟地下组织

屠申女故事颇有传奇色彩。在屠申女小儿子定良老人的记忆里,远房堂弟顾阿天说曾见母亲双手各抓起每坛50斤的黄酒,轻松地走过邱家塘桥;又一次,母亲在灶间忙碌,忽听外屋一儿大哭,她即以两个大拇指按住窗台,一跃而出。听来令人拍手称绝!

屠申女对孩子的教育可谓耳提面命。定良老人回忆说:“母亲特喜爱二哥楚阶,想把武功传授给他。二哥要到莲花兜上学了,母亲即开始教他基本功。可上学不久的一天,多位家长找母亲告状,说楚阶一人打倒了多位同学。这可把母亲吓坏了,从此,二哥就再也学不到母亲的武功而跟父亲学唱京剧了。”

顾的历史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

屠申女(二排左二)

抗战期间,屠申女受丈夫影响,接触交往抗日队员,颇似《沙家浜》阿庆嫂的角色。1940年至1943年,织里中共地下党成员许世云(化名马青),以顾家“干亲”为掩护,称屠申女为“干娘”,常住顾家(据有关信息证实,许世云14岁离家,参加郎玉膦部队,曾在太湖一带开展游击战) ,受到屠申女多方照顾,和屠申女女儿顾丽蓉同床,称为姐妹。解放后,许世云多次通过有关途径寻找顾丽蓉,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取得联系,即互通信息。1973年,顾丽蓉和二弟夫妇三人前往南京与许世云见面。许世云工作于南京军区,在军区大院跟他们见面,感慨万端,激动之情无语言表,遗憾未能见到干娘。也就是这次见面,得知许世云老家为湖州小西街40号。

三、“中顾”简史

顾氏第九代子孙顾萃生有三子,因居住老街中市,称为“中顾”。何时迁至中市,不详,跟“东顾”辈分近。据“西顾”后人 顾丽琴女儿谢芳芳说,她母亲和顾丽蓉为远房堂姐妹,她称顾丽蓉为姑妈。

老大顾纯麟,清末就任于上海南洋桥加泰南货店账房先生。儿子顾松山,于上海电焊机厂退休;女儿顾丽琴,嫁谈港谢信良(1956年9月至1958年9月任织里乡副乡长)。

老二顾龙鏸,生一子二女。上世纪初到湖州骆驼桥太和坊开店,为“瑞泰南货店”,1928年在东街崔家弄建造中式走马楼一幢;织里安全兜田产二十余亩。儿子顾伯英,和父亲一起开南货店,1949年关闭后进湖州豆制品厂工作至退休;长女顾怡芳,上海南洋女子中学毕业,为湖州在教堂举办西式婚礼第一人,于湖州三一小学(后名为衣裳街小学)任教至退休;次女顾怡馨,早年加入共青团,结婚不办婚宴,解放初期这是很超前的事,后长兴木器厂会计至退休。

三子顾杏泉,有一子一女。儿子顾如松为小学教师,抗战期间加入秘密组织,“中顾”后人说:“跟着郑至平和宣小桥打鬼子了。”《织里镇志》记载:郑至平为织里抗日反汪军队长,1940年5月,为筹集装备供给牺牲,宣小桥为反汪军一班班长;抗日反汪军队伍1940年8月解体,组织成员或被抓,或逃亡。据现年87岁的顾兆雄(顾如松外甥)回忆,那年夏天,顾如松逃至出嫁在湖州的姐姐家,因国民党紧急搜查,为不累及家人而服毒身亡,时年二十。为顾氏后辈叹惋!

顾氏历史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_顾的名人

顾如松和他母亲

1940年,顾兆雄四岁,为延续舅舅香火,到织里与外婆生活,改姓顾。顾兆雄浙江中医学院毕业,1997年被评为省级名中医;湖州一院工作退休后受聘于湖州华圣大药房中医诊所专家门诊,迄今仍坐堂为市民看病。

后 记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织溪河水依然欢快地向着宽阔的太湖流淌着,长流不息;在溪水河岸居住繁衍了200多年的顾姓家族,支脉众多,他们的子孙早已分散在广袤的祖国大地;在那悠远的历史行程中,老街顾氏家族的众多人物和故事,已随着织溪河水的流逝,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今日,唯能从近当代找寻到部分顾氏后人和他们的故事,以飨读者,也以顾氏纪念。

顾的名人_顾的历史名人_顾氏历史名人

作者采访邵定良

上一篇: 顾氏起源 ( 顾氏百科 )
下一篇: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