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小时候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人物,原来都坏到骨子里,骗过了很多人

小时候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人物,原来都坏到骨子里,骗过了很多人

小时候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人物,原来都坏到骨子里,骗过了很多人【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还记得儿时的课本里,我们学到很多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初的指引和榜样。以至于每每想起这些人物和典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还记得儿时的课本里,我们学到很多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初的指引和榜样。

以至于每每想起这些人物和典故,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对他们有个非常正面的印象。

可谁知,长大后了解更多历史,懂得更多人性后,发现这些课本里的励志名人,长大后竟然成了作恶多端的坏人,人品恶劣到令人不齿。

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一、匡衡:儿时“偷光”,长大“贪赃”

小时候每当我们不认真读书时,家长老师都会搬出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勉励我们。

说是匡衡小时候家里穷,他只能白天干活,利用闲暇时间和晚上看书。匡衡想趁着晚上多读点书,可是家里点不起灯,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背书时发现墙壁透出光亮,他过去一看,原来是隔壁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

于是,匡衡灵机一动,把墙缝挖得更大一点,然后在透过来的灯光中如痴如醉地读起书来。

这个故事确实很励志,让人忍不住对小匡衡艰苦环境中坚持读书的精神感染。

只是课本里没有把匡衡长大后的故事说完,因为这个勤奋读书的小朋友黑化了,还黑化到人神共愤的地步。

匡衡发奋学习,长大后被汉元帝重用,一度官至丞相,成了百官之首,可以说是寒门子弟逆袭的典范。

可是当了大官之后,匡衡越来越膨胀。他被封为乐安侯,本来他的爵位已经有了31万亩的封地,但他利用郡图出错这个空子,非法扩占了4万亩。

到汉成帝时被查出来了,他最终以“专地盗土”的罪名被贬为庶民,身败名裂。

除此之外,他还嫉贤妒能,曾勾结阉党陷害民族英雄陈汤,因为陈汤战功赫赫匡衡担心危及自己的地位就下手诬陷。

为了逃避责任,他甚至隐瞒黄河堵塞的消息,最后导致黄河决堤,民不聊生。

这一桩桩、一件件,简直让人恨得牙痒痒。

现在再回看“凿壁偷光”的故事,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匡衡从小就养成了薅羊毛的习惯呢,以至于长大后为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百姓和国家的利益。

二、李绅:“悯农”变成“啃农”

小时候每当不好好吃饭,浪费粮食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苦口婆心搬出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家喻户晓的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二首》,他也因此被誉为“悯农”诗人,青史留名。

在我们印象里,能对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如此体恤的诗人,一定是个关怀民生的大好人。

可谁知,恰恰相反,当官后的李绅却成了个搜刮民脂民膏,骄奢无度、花天酒地的腐官酷吏,”悯农“之心荡然无存,变成了往死里”啃农“。

据说,李绅吃一顿饭就要花掉几百贯甚至上千贯。

刘禹锡去李绅家时看到他的糜烂生活,都忍不住写诗讽刺:“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意思就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李司空(也就是李绅)早已习以为常,可我刘禹锡却于心不忍。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也就是出自这里。

李绅不仅生活奢侈,而且性情也是无情无义、爱耍权威,对百姓严酷残暴。

李绅当淮南节度使时,当地百姓都担惊受怕、苦不堪言,甚至很多人渡江外出逃难。

在李绅死后,他被定性为酷吏,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严惩。

三、司马光:从灵活机智到迂腐守旧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在我们小时候的印象里,司马光就是灵活机智、勇敢变通的好榜样。

这样懂得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的一个孩子,长大后肯定也是勇敢的开创者吧。

结果特别意外,进入官场后的司马光顽固、古板,特别迂腐,固守成规。

司马光倒是没有像前两位坏得那么明目张胆,甚至可以说他为大宋鞠躬尽瘁。

但他的很多错误决策,确实也让宋朝越来越衰弱,直至走向灭亡。

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特别反对王安石变法。虽然变法有一些问题,但他无论好坏、一律废除的决定,就太刻板迂腐,不仅让王安石急怒交加中痛苦离世,更让国家军事、经济衰败,最终导致“靖康之耻”;

他还任用奸臣,让党派之争愈演愈烈,这其中就包括以蔡京为代表的奸佞小人;

为了排除异己,他是无差别攻击,即使如苏轼这样中立的人士发表一些理性观点也被他不容。

有人评价说,司马光是大宋王朝的"掘墓人",还有的说,靖康之祸始于他。

后世评价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司马光的迂腐自私,确实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很多不可挽回的后果。

看过这几个人的人生道路,不禁感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年少时的勤奋、悲悯、智慧,到了后来却都变成了骄奢、堕落、迂腐。

一个人一旦被权力和欲望腐蚀,遗忘本心,就会变成另一副被人鄙夷的模样。

历史的颜色并非只有黑白,很多人物都有多面性。我们了解一个人,不能单单从一个故事去评判一个人,我们更要学会观其全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上一篇: 【博看听书】这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你能猜对几个?
下一篇: 小学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人物,长大后都坏到骨子里,骗过了很多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