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学习历史名人故事是为了学习名人的精神,下面是YJBYS我为大家精心搜集的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一
魏源是近代史上出色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人们经常称赞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
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主考官发现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都属上佳。由于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最大的喜好就是读书,甚至由于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本人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本人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场琢磨,本人该怎样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
石昌化开场给本人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
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由于过分苛求本人,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时机,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绝对成不了魏源,石昌化过于努力,却只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无名小卒。
你知道大树最高能长多高吗?科学家讲,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本人撑不起本人。在130米的极限,再长一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本人压垮本人,轰然倒塌。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特别努力,却不可超出本人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本人一定要到达的高度,否则往往不成功,却逼苦了本人。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二
1897年8月,在安徽怀宁,一场门当户对的浩大婚礼正在举行,宾朋欢呼中,18岁的陈独秀和时任安徽统帅部副将高登科的女儿高群众三拜九叩成亲了。俗话讲,女大三抱金砖,作为将门闺秀的高群众恰好比陈独秀大三岁,无论家世和相貌都无可挑剔,而少年得志的陈独秀也前程似锦。这是一段被格外看好的婚姻。
最初,年少夫妻倒也讲得上琴瑟和鸣。十年间,高群众为高家添了三男两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婚后,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杭州求学的陈独秀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因受通缉,最后逃亡日本。回国后,陈独秀就成了高群众眼中的怪咖,而在陈独秀眼里,妻子高群众也成了彻头彻尾的古董。自从母亲逝世后,陈独秀就很少回家,为了本人的`人生理想,他几乎放弃了平常人世的天伦之乐。聚少离多,再加上个性和才情的天渊之别,夫妻之间越发人疏情薄。
作为一个接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妻子,高群众希望丈夫能安分守己,所以她对陈独秀的所作所为极为排挤,甚至加以阻拦。得不到理解和安慰的陈独秀,偶然回来面对的也是无休止的唠叨和数落,这使得他更对这份包办的婚姻和旧式的妻子充满厌恶。于是,家庭失和,口舌之争在所难免。日复一日,家,再也不是让人栖息安生的场所,情,冷漠之后就成了禁锢自由的监牢。
就在他们的婚姻陷入僵局之际,一天,高家迎来了位意外之客高群众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高君曼本名小众,小姐姐10岁,从小接受新式教育,性格活泼,热情奔放。她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对姐夫发表的作品尤其钟爱,带着仰慕和崇拜,她走进了陈独秀死水般的婚姻生活。
陈独秀本来对这些世俗的亲戚关系并不上心,但高君曼时髦的打扮、灿烂的笑容、新潮的思想和不凡的谈吐还是让他耳目一新。于是,高君曼借着各种时机与陈独秀单独接触,或促膝谈心,或小径安步,在密集相处中,陈独秀被她新式女性的一切行为惊喜着。在高群众眼里,妹妹的到来也许能给这个家庭带来生机,她从不怀疑丈夫和妹妹的交往会出现任何问题。可感情是一把燎原的火,稍有风助,则不可遏制也难以浇熄。
一颗请教上进乃至产生爱慕的粉丝之心,一颗急于冲破藩篱寻找慰藉方向的自由之灵,在一来一往的碰撞中,讨论变成了约会,亲情转向了爱情,情感在一爱一慕中升华,日子在分分秒秒中难舍,等他们警惕到危险性时,相互已泥足深陷,难以自拔。
面对接踵而至的风言风语和世俗家族的压力,思想前卫的高君曼毫不在意,而乐于打破束缚的陈独秀也不顾人言,非议反而让离经叛道的两个忤逆者抱得更紧。各种打压扼杀无效后,高调自由恋爱的他们被逐出家门。
1910年,怀着对爱情的向往,他们一同来到杭州,正式同居。彼时,陈独秀在杭州陆军小学任教,打扮入时的高君曼陪伴在侧,他们出访高朋,听琴作诗,徜徉在湖山之间,相得甚欢。
新欢良宵短,旧爱寂寞长。面对丈夫的背叛,妹妹的掠夺,在老家遵守妇道的高群众饱受锥心之痛但又无计可施,只能忍辱负重,如往常一样上孝公婆,下抚子女。她没有大吵大闹,更不想家丑外扬,只是整天悲郁呜咽,闭守房门。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陈独秀被任命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高君曼陪他重回安徽。很快,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面对追捕不得不再一次逃离家乡。在辗转逃命的岁月里,高君曼不离不弃,饱经风霜,承当了全部家务和养育子女的重任。只是动乱的生活击垮了她的身体,她患上了肺结核,整日咳血不止。但她并不懊悔,真正让她心寒齿冷的,则是陈独秀对家庭关系的偏执。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群众所生的两个儿子前来谋生,作为姨母和继母,高君曼想把孩子们接到家中食宿,没料想陈独秀坚决不允,并骂她妇人之仁。见陈独秀如此不近人情,两人开场争吵,后来,竟然动了手。
由于长期生病,从1922年起,已转战北京的陈独秀开场对高君曼逐步冷淡,并且外面盛传他另有红颜,心高气傲的高君曼怎受得了如此对待,心灰意冷之下于1925年带着儿女移居南京。自此离别,一南一北,他们再也没有相见。
1930年9月,高群众在老家走完此生的第55个春秋。高君曼带着两个孩子为姐姐奔丧,光阴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但家族照旧对她鄙恨难泯。一年后,孤立无援的她旧病未愈又添新疾,最终病殒南京。
在陈独秀的一生里,一共有四段感情,高君曼离开后,他与一名女医生施芝英渐生情愫,并公开同居。晚年落魄之际,陪伴他走向生命终点的则是一位相差30岁的女士潘兰珍。1942年,陈独秀在重庆病逝,弥留之际他也许才终于明白夫妻间安危与共、永不言弃的意义。只是,面对陈独秀情感的过往,那一对风姿卓绝的高家姐妹花,固然个性截然不同,但殒灭的悲惨命运又何其类似。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三
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很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致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拟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十分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历。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经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说明深入的道理,他也经常借助历史的经历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四
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讲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气力,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竭力向刘邦推荐韩信,以为刘邦要获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实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宁百姓,征收赋税,供应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以为萧何功绩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逝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推荐曹参接替本人,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