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雷姓历史名人录

雷姓历史名人录

雷姓历史名人录社会责任

雷姓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或源自于自然崇拜。据《中国少数民族姓氏》,当今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二十四个有雷姓。经查阅文史、雷姓族源资料,自有记载至今,雷姓名人至少有两千余人。

姓氏之学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生不息的传承性。隋唐之后,科举制的盛行使得讲求郡望门第之风稍衰,但传统的惯性使姓氏之学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此前的官谱、郡谱、宗谱已不再流行,但家谱、族谱这种新形式的姓氏之书却迅速地流行起来,直至帝制时代的结束。

雷姓源流之方雷氏“以国为氏”是大多数雷姓人认定的得姓始祖。嫘祖、女节是轩辕黄帝两个妃子,相传分别发明了养蚕和梳子。雷公精通医术,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为上古名医。《楚辞·天问》中的“雷开”、《左传》中的“累虎”是不是雷姓人,均存在不同说法。汉代淮南王手下郎中雷被,豫章郡鄱阳人官拜侍御史的雷义,南郡(今湖北荆州)屠山蛮雷迁,庐江(今安徽庐江) 雷绪,《玺印姓氏征》戎狄姓氏中的雷比平、雷比干,以及三国下辨(今甘肃成县)氐帅雷定(包括西羌雷氏和襄阳蛮)等,说明雷姓又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豫章记》所载西晋时期的雷焕为地方名宦,江南大部分雷姓人以雷焕为始祖。江西永修和南昌火车站出土晋代古墓中的雷天有、雷婥、雷陔等,印证了“鄱阳雷氏”是汉晋时期豫章郡大姓之一。《华阳国志》中的雷逢、雷炤父子活动在南中(今云贵川毗邻) 地区。前秦“南安羌”雷弱儿,“新平羌”雷恶地,《邓太尉祠碑》《广武将军□产碑》中的雷夫龙、雷道、雷蹉屠、雷丘耳等,为雷氏南安郡(今甘肃陇西)、新平郡(今陕西彬县)、冯翊郡(治今陕西大荔)三个地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南朝宋豫章雷次宗精于《三礼》《毛诗》,是一代帝师名儒。雷教对药物炮制研究颇深,撰有《雷公炮炙论》。《魏书》所载广陵侯拓跋衍母雷氏,披露北魏时期雷姓与鲜卑族阳平王的一桩婚姻。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 雷绍善骑射,通《孝经》《论语》,《北史》有传。北朝造像碑(记)诸多雷氏人物,以“民望土豪”雷标家族影响最大,家族中的雷标、雷支油、雷汉王等人皆有重要官职。《雷标造像残碑》发愿文曰五十人,实际可辨认家族男性成员四十六人。本文中的造像碑(记)等发现出土地点主要分布在陕西耀州、富县、蒲城、白水、富平等渭北地区。立于曲阜孔庙的《张猛龙碑》碑阴题名新阳县族望雷天宝、雷僧强等为石刻文献记载最早的山东雷氏。

隋唐争霸唐军第一个攻入长安城的勇士叫雷永吉。“安史之乱”期间,雷万春面中六矢神色不改,雷海清掷琴于地宁死不屈。京兆进士雷咸官居秘书少监、左庶子,为已知史料雷姓进士第一人。唐代中后期,蜀地“雷氏琴”制作世家,以雷威成就最高,他制作的古琴至今尚有十余床存世。陕西、河南出土墓志铭志主雷廓、雷氏、雷海、雷询、雷况、雷定真、雷讽等人的籍贯与唐代敦煌《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雷姓为同州冯翊郡八大姓之一完全吻合。唐末五代武陵“洞蛮”雷满父子名噪一时,朝廷曾封其为“冯翊郡王”。潮州“山越人”雷万兴反抗朝廷,是各族百姓敬仰的英雄。南汉雷岳能词章,尤工骈偶文,《南汉书》有传。

宋代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雷德骧家族是皇室认定的亲戚。雷德骧、雷有邻、雷有终、雷孝先、雷简夫一门“四世五杰”,历经太祖、太宗、真宗和仁宗四朝“其有家传义声,世济直气”为千载望族。开封雷允恭官居内侍省押班权势炙人,警示世人得意不可忘形。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 雷孚清白为官,十一世以来未尝讼人于官,时以为积善之家。雷孚与子孝友词赋闻名于世,人称“雷家夫子”。郴州雷应春以诗擅名,著有《洞庭》《玉虹》《日边》等集。潭州长沙雷津建学宫,有善政,民间立祠祀之。“雷州雷氏”是苏辙贬谪雷州的房东,揭示这里最迟在北宋时期就有雷姓人生活。四川青城雷延赋、雷延谊惨遭酷刑而亡为千载之冤。同州白水(今陕西白水)雷祥能医善陶,所造瓷器精工绝人,世称“雷公器”。宋末丰城雷宜中父子、清流雷三益父子、建安雷龙济等舍生取义名垂青史。

金代坊州(今陕西黄陵)雷琯博学能文,作诗典雅,多有佳句。金元时期,山西浑源雷思、雷渊、雷膺祖孙三人被誉为“文学世家”。雷膺母侯氏含辛茹苦教子有成,堪比孟母。河中府河东县(治今山西永济) 关辅学者雷复始为饱学之士,时辈称之。雷德润、雷机、雷杭父子以精通《易经》,人称“雷门易”。雷机、雷拱、雷杭、雷燧、雷灿、雷埏等一门三世六进士,为建安世家大族,文脉数百年延绵不衰。陕西高陵雷贵、雷禧、雷裕、雷祯、雷德诠、雷德谊等“高陵雷氏,族华且盛,善积德累,介膺多庆”。秦州雷天作积德行善福泽延绵,其后裔雷清以秦州万户府万户义归明朝。

明代江西“丰城雷氏”雷诚、雷礼、雷逵、雷梦麟等政绩卓著,以雷礼为最。雷礼官至工部尚书,督修北平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且擅长书法,工于诗文,著述颇丰。陕西泾阳人,寓居江南江都的诗文家雷士俊,攻古文经史,潜研理学多有建树。山东恩县(今属平原县)雷稽古先后巡抚云南、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甘肃等地,民间传说为“八府巡按”,铁面无私享有清誉。武昌府嘉鱼(今湖北嘉鱼)雷上儒做官为民,免造冤狱。夷陵(今湖北宜昌)雷思霈是晚明荆楚文学一面旗帜。湖广宁远(今湖南宁远)雷复端恪守法,得军民心。巩昌(治今甘肃陇西)雷龙,祖籍秦州,都督佥事,镇守宁夏总兵官,其功勋可与西汉陇上名将赵充国、唐代军事家李晟相提并论。安徽“太湖雷氏”雷演祚授刑部主事,擢武德道兵备佥事,为人陷害,含冤离世。南明澄江府新兴州(今云南玉溪)雷跃龙入阁宰辅,后隐居山林,著有《昆明篇》等。

清代江西“永修雷氏”雷发达、雷金玉、雷声徵、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雷景修、雷思起、雷廷昌、雷献彩等“样式雷”建筑世家,为中华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一百个家族之一。顺天府通州(今北京通州)雷学淇治学态度严谨,好求会通,学术成果今天仍可借鉴。山西平遥雷履泰是晋商票号鼻祖,中国票号业创始人。辽阳雷兴,清初为陕西巡抚,与民休养生息,荣获朝廷嘉勉。江苏“华亭雷氏”英才辈出,其中雷补同为雷姓驻外大使第一人。江苏“吴县雷氏”雷大升为中成药“六神丸”创始先祖,他创办的雷允上药业至今昌盛不衰。钱塘(今浙江杭州) 雷汪度,历官知县、知州、知府,时人评之为“志在爱民,去任后民伐石以纪其德”。福建宁化散文家雷鋐为文坛“桐城派”杰出人物。陈州淮宁(今河南淮阳)雷显宗,孝行闻名天下,祀乡贤,入国史。湖南新宁雷再浩为湘桂边区瑶族农民起义首领。“井研雷氏”自明季雷嘉祥之后,以科第世其家,清代以雷畅、雷翀霄、雷腾霄、雷轮等为代表的“井研雷民”位列地方四大望族之首。同州朝邑(今陕西大荔) 雷榜荣、雷棣荣、雷镇华个个通经史工诗文,勤政爱民多有善政。

清代“样式雷”家族掌案人:

一、雷发达(1619-1693)字明所。清南康府建昌(今江西永修)人。逝世后,葬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长子金玉继其业。支祖起龙,元代延佑初,移居北山。有三子:洪,进士,官吏部右丞;溥,进士,任峡州儒学教谕;源,任陵路东山书院山长。洪之子善性,善性之子宗正,宗正之子文远。文远二子,本端,本庄。本庄子景常,景升。景升子仲安,仲安子中义,孙正轰,曾孙永虎,玄孙玉成。明代末,玉成与子振声、振宙迁金陵。振声子发达,清初与堂弟发宣(振宙子)以艺应募赴北京,为“样式雷”家发祥之始祖。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一一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按《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雷发达,清代人。本为南方匠人,于十七世纪末来北京,应募参加营建宫殿,因为技术高超,提升担任设计工作。此后七代,直至清代末年,凡主要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均由雷氏负责,此世袭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子雷’。《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0期。‘样式雷’最早由古建筑学家朱启钤先生命名,当代专家普遍认可。”雷发达1987年版《永修县志》、《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中华万姓谱》、《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图解姓氏:画说百家姓》等书均有载。近年关于“样式雷”的文章很多,并有《建筑世家样式雷》《样式雷建筑文化新论》《雷礼与“样式雷”建筑文化-一纪念雷礼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宫巨匠:样式雷》专著。以“样式雷”为代表的“永修雷氏”被《中华遗产》杂志评为中华历史上“一百个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一百个最具影响力的家族》刊登于《中华遗产》2013年第11期。有话剧《样式雷》登上舞台,见《光明日报》2016年3月11日第11版教科文新闻刊登的牛梦笛、王前《话剧(样式雷):再现匠人世家传奇过往》。

二、雷金玉(1659-1729)字良生。清南康府建昌(今江西永修)人。雷发达长子。先以监生考授州同,继父业营造所长班,后投充内务府包衣旗,供役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以内廷营造功钦赐内务府七品官,并食七品俸。年七十时,蒙太子赐“古稀”二字匾额。初娶刘氏,无出;继娶柏氏,生长子声沛;又娶潘氏,生二子声清、声洋;又娶钮氏,无出;继又娶吴氏,生子声浃;及张氏,生子声澂。蒙恩赏盘费银一百两,奉旨驰驿归葬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安德门外西善桥。声沛、声清、声洋、声浃初均遣归,惟张氏所生幼子声澂独留居北京海甸槐树街。张氏抚幼子继其业。故《雷氏家谱》以金玉为迁北京之支祖。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也。刘氏、柏氏、潘氏、钮氏俱合葬江宁,张氏殁葬北京。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 年。《雷金玉及妻张氏德政碑》《雷金玉墓碑》拓片图收编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83册。

三、雷声澂(1729-1792)字藻亭。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金玉幼子。出生三个月,其父金玉离世,奉旨归葬金陵,诸子尽室南行,独张氏抚幼子留居北京,继承父业。声澂曾为国学生。初方声澂之幼孤也,样式房掌案为其伙伴所攘夺,其母张氏出而泣诉于工部,迨声澂成年,乃得嗣业。按其生卒年而定其生存年代,则知彼承值内廷,正在乾隆中叶土木繁兴之际,而《谱》中于声澂一生遭遇及所执艺事,略无记载,亦可异也。唯其孙景修笔记云,同治四年(1865)与张氏墓上立石,表扬祖妣盛德,或有所本欤?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

四、雷家玺(1764-1825) 字国贤。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声澂次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承办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园庭工程及热河之避暑山庄。中间因办昌陵工程出外,以弟家瑞领圆明园掌案,其长兄家玮则时赴外省查看行宫、堤工。兄弟先后继武供事于乾、嘉两朝工役繁兴之世。又承办宫中年例灯彩及西厂焰火、乾隆八十万寿典景楼台工程,争妍斗靡,盛绝一时。其家中藏有嘉庆年圆明园东路档案一册,手纪承值同乐园演剧,鳌山切末、灯彩、屉画雪狮等工程。汉宫旧事,犹见一斑。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一一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雷家玺及妻张氏墓碑》《雷家玺及妻张氏德政碑》。拓片图收编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83册。

雷家玮(1758-1845)字席珍。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声澂长子。乾隆中曾奉派查办外省各路行宫及堤工等处及滩内盐务、私开官地等事。随銮供奉或一年二载,不时归还。盖南巡盛时,各省备办行宫,样式雷氏奉派南行,事所必然。而淮上盐商竞献供《申张,沿途点景,争艳斗靡。清客匠作奔走于其间,皆有奇赢。李斗《扬州画舫录》之《工段营造录》师承出于内廷工程作家,可为斯时确证也。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一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

雷家瑞(1770-1830)字征祥。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声澂幼子。其兄家玺因昌陵吉地出差办理陵工,家瑞在样式房料理一切官事,蒙内务府苏大人添派为样式房掌案头目。后因嘉庆中大修南苑工程,家瑞承办楠木作内檐硬木装修,至南京采办紫檀、红木、檀香等料,并开雕于南京。家玺陵工告竣仍归圆明园办楠木作事。

家瑞雕工完,亦回京办理料木归公安拢,工竣始辞退堂差回家。盖当乾、嘉盛时,样房工作内外兼营,家玮、家玺、家瑞兄弟三人通力合作,是以家道繁昌。家瑞又于南行时赴江西建昌祖籍重修《大成宗谱》。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按《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雷家瑞、雷鸣盛等也是嘉庆十九年(1814)编纂《雷氏重修大成宗谱》的重要参与者。

五、雷景修(1803-1866)字先文,号白壁,又号鸣远。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家玺三子,年十六即随父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世传差务,奋力勤勉,不辞劳瘁。道光五年(1825)父故,以差务繁重,唯恐办理失当,谨遵遗言,将掌案名目倩伙伴郭九承办者十余年而自居其下。后于咸丰二年(1852),郭九逝世,乃争回自办。迨至咸丰十年八月,圆明园被焚,档房停止,乃移居西直门内东观音寺。景修一生中工作最勤,家中裒集图稿、烫样模型甚夥,筑室三楹为储藏之所。经营生理,积资数十万。并修谱录,茔舍规画井然,世守之工。家法不堕者,赖有此耳。子思起、孙廷昌于同、光之间因缘时会以陵工,蒙异数得貤封通奉大夫赠二品封典。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雷景修墓碑》《雷景修及妻尹氏(雷延昌之祖父母)告封碑》《雷景修及妻尹氏(雷思起之父母)告封碑》拓片图收编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83册。按《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据《雷氏重修迁居金陵复迁居北京世系图》卷贰前言记载,样式雷第五代雷景修“道光二十一年至同治四年(1841-1865),廿余年,苦心苦志,雷景修将雷氏历代大成总谱、支谱、世系图、支分派衍皆录纂。本京各支,班班可考,实公一生德政耶”。

六、雷思起(1826一1876)字永荣,号禹门。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景修三子,同治四年(1865),以定陵工程出力,以监生赏盐大使衔。思起自记,同治十三年因园庭工程进呈图样与子廷昌蒙召见五次。盖其时有修复圆明园之议也。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

七、雷廷昌(1845-1907)字辅臣,又字恩绶。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雷思起长子,光绪三年(1877),惠陵金券合龙、隆恩殿上梁,廷昌适供差样式房。以候选大理寺丞,列保赏加员外郎衔。后纳资为祖父母、父母捐请二品封典,匠家子孙遂列在缙绅。斯时大工,正当普祥、普陀陵工方起,三海、万寿山庆典工程又先后踵兴,内而王公贵胄,外而疆吏富商,捐资报效,辇金请益者,踵接于门,样式雷之声名,至思起、廷昌父子两代而益彰,亦最为朝官所侧目。见(朱启钤(样式雷考〉与雷氏传人》。本文刊登于《〈圆明园)学刊第七期一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年。

八、雷献彩(1877-?)字霞峰,清京师(今北京)人,祖籍江西建昌(信江西永修),雷廷昌的长子,第八代样式雷。未满20岁便接掌样式房,他与兄弟献光、献瑞、献春、献华参与圆明园、普陀峪定东陵重建、颐和园、西苑、崇陵、摄政王府、北京正阳门的工程等。见《样式雷家族传奇》。按《样式雷家族四百年传奇》:“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人侵,北京城和城内外各类皇家建筑再度罹劫。雷廷昌及长子雷献彩主持了大规模修复、重建工程,如北京正阳门及箭楼等城楼、大高玄殿、中南海以及颐和园的重建等。雷廷昌去世后,清末的崇陵、摄政王府等重大工程设计,均由雷献彩主持完成。据雷氏族谱记载及雷家后裔口述,献彩曾先后两娶,却皆‘无出”,他在失业的忧愁和没有子嗣的悲哀中默默地告别了人世。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传承就此终结。”《样式雷家族传奇》刊登于《海内与海外》2010年01期。《样式雷家族四百年传奇》刊登于《中华遗产》2005年04期。

近现代湖北恩施土家族雷世兴参加了林则徐在广州的抗英杀夷战斗,立下战功受到朝廷嘉奖。四川中江雷正绾、雷正芳战功彪炳,雷正绾官至提督,是德阳近代史上官爵最高的人物。湖北咸宁雷以诚首创税收“厘金制”。湖南“嘉禾雷氏”清代以来诸多贤达,其中雷照雄、雷飞鹏、雷沛泽、雷忠等最为杰出。广东“台山雷氏”雷洁琼、雷砺琼,广西“邕宁雷氏”雷在汉、雷沛涛、雷经天,四川“富顺雷氏”雷铁崖,福建“上杭畲族雷氏”以及开国将军雷震、雷永通、雷绍康、雷钦、雷起云、雷英夫等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湖南“长沙雷氏”雷悦、雷恺、雷恪三兄弟,绘画、篆刻成就被称之为“湘史三杰”;“最美奋斗者”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家喻户晓的道德楷模。贵州修文雷振瀛热心教育,敬恭桑梓,至今邑人缅怀。陕西耀县(今铜川耀州区)雷天一收藏北朝造像碑六十余通,并全部捐赠创建“耀县碑林”博物馆,为现代历史和民族学家研究北朝姓氏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石刻文献。

通过这些人物,可以看出雷姓的源流、族别,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分布和民族融合留下的痕迹。姓氏二字在词典解释为姓和氏。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家谱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吉在《中国人的姓氏文化》中说:“‘姓氏’是人类个体与生俱来的第一符号,也是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家庭或宗族的群体标志,是人类社会维系血亲、区分族别的重要依据。”姓氏是表征每个人及其家族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使具有这个符号的人们能找到自己的根源。同一姓氏不同源流的人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通过这个符号彼此认同。在人类繁衍过程中,由于不同姓氏相互通婚,姓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和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基石。我们所收录的人物,无论是国史列传或者其他人物,还是旧方志中的名宦、乡贤、儒林、忠义、孝友、义行、方技人物,新方志中的先驱、英贤,以及碑铭中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深深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

上一篇: 《八佰》:爱国主义的战争史诗
下一篇: 洋县历史文化名人.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