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红色旅游|系列
《慕遇城迹·文旅行》|出品
郑望学|作者
开国将军题名的名人故居
|南宁亭子一匹马,邕州津头两声雷
在南宁红色革命史上,红七军英雄辈出,涌现了许多仁人志士。其中,犹为称道的莫过于“南宁亭子一匹马,邕州津头两声雷。”
“一匹马”指的就是开国中将莫文骅(作者在上一期文章详细介绍过),而“两声雷”指的则是雷经天和雷沛鸿。这两人什么来头?对于南宁人来说,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雷经天故居
雷经天是中共党史上为数不多的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和“长征”的革命家,更是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周恩来手下做过宣传科长,还担任过地下党广西特委书记和右江苏区主席,与张云逸、邓小平共过事。
红七军红八军领导人
对于雷沛鸿,其知名度可能会高一些,因为在南宁有不少学校以“沛鸿”命名,如沛鸿小学、沛鸿中学。不过,很多人不知的是,作为近代广西知名的教育家,他创办了著名广西大学。建国后,官至广西政协副主席。
雷沛鸿故居
这两位雷姓名人还是叔侄关系,雷沛鸿乃雷经天的堂叔。他们的故居位于南宁市青秀区津头村雷屋16、17号,两屋紧邻,颇为壮观。
|走进津头村雷屋,寻访名人故居
在南宁市青秀区津头村江北大道边上,靠近白沙大桥北,有一座青砖青瓦的古宅,隐藏在城中村低矮的民房与高楼大厦之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津头村四组雷屋小巷
这座古色古香的老宅就是津头村雷屋16号(雷沛鸿故居)和17号(雷经天故居)。单从外观上看,这两栋民宅仍保留着最初的模样,墙上分别挂着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广西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经天故居)”和“雷沛鸿故居”。
文物介绍写道:
旧址原为广西早期共产党员雷经天同志的故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清末民初重建。原为七进六天并布局,抗战时期由于日军1939年和1941年两次进驻,拆走大量的木门、板墙,解放初期拆除临江的后三进,后又因临江公路扩建拆陈第四进,现存前三进。整个建筑坐南向北,抬梁兼穿十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1929年2月初,中共广西省委秘书处设于此,成为联络、宣传革命的阵地,召开了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雷经天故居介绍
雷沛鸿故居位于青秀区河堤路雷屋16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坐南向北,四进三天井布局,青砖青瓦清水墙,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雷沛鸿(18 87-1967年),字宾南,南宁市津头村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国民基础教育的倡导者,是广西第一批公派哈佛的留学生,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曾出任广西教育厅厅长、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创办了广西大学、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西江学院。
雷沛鸿故居介绍
在雷经天故居大门上,还悬挂着南宁首任市长、开国中将莫文骅题写的“雷经天故居”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时间为1999年元月,将军在为其正名后不久与世长辞。
据说,莫家与雷家是故交,其祖上是宋朝平南大将狄青的部下。此外,两人都出自红七军,作为故交、同乡加老战友,一起走过长征,革命友谊弥足珍贵。
雷经天(左)与战友莫文骅(右)
在雷经天故居里,陈列着“风雷乍起、革命征程、坎坷征途、铁面公仆、转战南北、建设祖国”等六个部分内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载,书写了广西优秀儿女雷经天同志光辉的一生。
雷经天故事被改编为话剧
|以擎天之志,谱写共产党人的伟大
雷经天(1904~1959),广西南宁人,原名荣璞,号经天,出身于邕州名门望族,其父雷沛洋(孙中山的秘书)、其叔雷沛鸿均是反帝反封建的新知识分子,乃南宁辛亥革命元勋。
少年时代的雷经天
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暴动”,革命生涯曲折坎坷,一生三起三落,曾三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但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
青年时代的雷经天
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学生运动领袖(南宁市学联会会长),后到广州求学参加革命,由恽代英、贺昌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时任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参加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中年时代的雷经天
1927年12月,时任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的雷经天在观音山的浴血奋战中掩护战友撤退。随即中共广东省委却作出“雷荣璞同志临急欺骗潜逃,应即以开除党籍”的决定。幸而周恩来代表中央撤销决议案,才使雷经天重新获得党籍。
雷经天与董必武等
1928年春,24岁的雷经天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回家乡南宁,负责重建当地党组织。当时正值白色恐怖之际,到处都在搜捕共产党人,雷经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自家老宅为革命据点开展工作。
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津头村雷家大屋雷经天家里秘密召开。党中央特派员邓小平主持会议,将广西省委改为广西特委,雷经天任特委书记,着手开展武装斗争,发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
雷经天与邓小平等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爆发,秀丽的百色山城斧头镰刀红旗冉冉升起——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正式成立,雷经天当选主席。在广西壮乡的左右江,雷经天与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发动百色起义,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雷经天在华政(左二)
1930年,因反对全部红七军撤离右江及大部分地方干部随军北上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张,被免去党内外职务和开除党籍,直到次年得以平反。不久又因肃反扩大化,被以国民党改组派的嫌疑逮捕,第三次被错误开除党籍,并移送政治保卫局审查,险遭错杀。
周总理签署的任命书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雷经天被编入中央军委干部团当战士,后做文书,干伙夫,背着一口大铁锅跟着战友们翻山越岭,任劳任怨。过雪山时他曾一度因寒冷倒下,恰好战友莫文骅路过,给了他两块生姜擦身体,擦出热气后他又顶着一口硬气爬起来跟上队伍。
长征胜利后,他担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被边区人民称为“包青天”,获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工作者,列席“中共七大”。
两广纵队政委雷经天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两广纵队政委兼党委书记;建国后,担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上海社科院院长等职务。
1959年8月11日,正值壮年的雷经天不幸在上海病逝,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定为革命烈士。
1952年,雷经天在武汉与家人合照。前左为妻吴树琴,前中为其父雷沛洋,前右为雷经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