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物形象,拓展阅读空间
——尤立增《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评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善于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王熙凤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如何运用人物外貌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点。
将人物形象的性格分析,以及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表现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既捍卫了语文的体性,又突出了小说的类性。教学重难点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并未像有些老师另起炉灶,华丽而玄虚地铺排,朴实而严谨的教风、精准打击目标的实干精神立见。
但,目标中并未见出篇性特征(独特的形式秘妙)的揭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是共性的文学表现方法,并非作者独特的创作匠心。
另,一节课真的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吗?这与想通过一篇《归去来兮辞》“感悟陶渊明身上蕴藏的道家思想及其思想渊源”,通过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了解《论语》及其孔子思想”一样,是否不切实际呢?想让教学实现尺幅千里的效果无可厚非,但不加节制地贪大求全,很可能是对教学的一种伤害。不能做还硬要做,出现教学夹生饭现象就会成为必然,也会将博大精深的文学遗产简单化。即使要培养,也得明确是什么样的文学鉴赏能力,开口必须要小。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动作主体是教师,无法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尽管教者后面的设计突出“学情核心”,但形式上必须注整体的意统一。
还有人物形象分析,为什么独独将王熙凤的分析作为教学重点,却将第一女主角林黛玉悬置?若论作者的笔墨分布,贾宝玉的绝对盖过王熙凤,精致度亦然——先是众人的丑化以造势,继而是黛玉的惊奇衬托,再是贾宝玉的发痴摔玉,真是一波三折。光是服饰描写,就有两处之多!从教者后文的问题设置量来看,重点确是落在了贾宝玉身上——4个问题,其他两人都是3个,这种内在的龃龉不知出于何因?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课“环境”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人物”
评 析
咬定“类性”不放松,睿智!一课一个切入点,一课一个专题,可贵!然,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情节亦然,单纯地赏析环境描写肯定不可取,若结合人物塑造赏析,与本节课的区分度又在哪里?
二、讨论疑难问题,分组合作学习
1.分组讨论“预习作业”中发现的关于“人物”的疑难问题。
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采取交流探讨的方式,组织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自我完成理解消化过程。小组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尽量达成共识。记录不能解决和有争议的问题。
按照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顺序讨论。
2.每组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并提出尚未解决和有争议的问题,全班交流、辩难,自由发言,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教师适时点拨。教师点拨要有针对性。这一环节,着力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并发现新问题,促进学生高层次赏析。
这一环节是课堂最重要的环节,按三个人物分步骤安排。
关于林黛玉
1.为什么林黛玉进了贾府会“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备答:①初进贾府的复杂心态。虽为亲人,但首次见面,总有“寄人篱下”的阴影。②敏感谨慎的性格特征。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2.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刚念了《四书》”。为何宝玉问她时,她却改口?
备答: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表现她的留心与在意。
3.为什么对林黛玉的穿戴“竟无一字提及”?
备答:作者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还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特别是宝玉眼中眼波脉脉、体态袅娜、聪明灵慧、超凡脱俗。
总结: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小说通过黛玉婉言谢绝邢夫人“赐饭”、在王夫人房中注重座次、在贾母房中吃饭十分推让、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等典型细节表现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又通过“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和“宝玉眼里的黛玉”三个角度描写其外貌、神情和风韵。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黛玉的肖像描写部分,体会对偶、比喻等手法描写人物的好处。
关于王熙凤
1.与那些“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王熙凤为什么“放诞无礼”?
备答:王熙凤精明能干,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2.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描写其服饰?
备答: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
3.贾母称王熙凤“凤辣子”,哪些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辣”?
备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形式,放诞无礼的语言方式,贾母的戏谑调笑等。
总结: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刁钻狡黠、精明能干。从四个方面展示她的性格特征:出场、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
关于贾宝玉
1.从本文的描写来看,贾宝玉似乎很是不堪,这该如何理解?
备答: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本阶级的叛逆者形象。
2.黛玉乍见宝玉为什么会一“惊”?
备答:黛玉看到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与以前的介绍形成反差;二是照应“木石前盟”,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3.贾宝玉为什么摔玉?
备答:浅层次看是“这个妹妹没有玉”,表现其任性;深层次看,他“衔玉而诞”,玉是天命的象征,他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违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
4.两首《西江月》为何要对贾宝玉贬斥?
备答:似贬实褒,正文反作。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总结: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评 析
赏析三个人物形象,教者基本上紧扣矛盾进行,有以少总多,癯而实腴之效。
矛盾的发掘,大体遵循了文本的情节线索,如王熙凤形象分析中的三大发问围绕“声音”“服饰”“个性”展开,这也是文本中关于王熙凤文字的叙述脉络。此种设计的好处是:明里,激发了学生审美认知的冲突,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便于动态、立体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复杂内涵;暗里,让学生对文本富有张力的情节结构和叙事手法也会有所体悟,可谓一石多鸟。
不过,张力在教者的问题设计中表现得尚不自觉。如果按下述的方式强化,使问题的张力与文本表现的张力达成内在的一致,或许会更具思维冲击力:作者对林黛玉的服饰未置一词,为何对王熙凤的服饰却浓墨重彩地加以描写?王熙凤在初来贾府的林黛玉眼中“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恍若神妃仙子”,为什么在老祖宗的嘴里竟是“泼皮破落户儿”,是“凤辣子”?
矛盾有的是内蕴于文本人物的关系间,比如别人的“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和王熙凤“放诞无礼”;有的诞生于文本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比如同是面对“念何书”一问,黛玉对贾母和宝玉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有的隐身于作者轻重不一的笔墨分布中,比如写王熙凤没有任何铺垫,写贾宝玉却极尽铺垫之能事……能被师生共同开发出来,的确需要一定的审美敏感和卓见。亚里斯多德认为情节有简单、复杂之分,复杂的情节是他所欣赏的,即通过“发现”或“突转”,或通过此二者而到达结局的行动。但“发现”与“突转”必须由情节的结构中产生出来,成为前事的必然的或可然的结果。教者引领学生发掘的矛盾为什么颇为精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契合了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如黛玉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回答,王熙凤的笑-悲-喜转换——用教者的话来说是“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刁钻狡黠”,正是作者在尺幅之中展现的性格纵剖面。
但是教者的设计中,对“突转”或“发现”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认为小说通过黛玉婉言谢绝邢夫人“赐饭”、在王夫人房中注重座次、在贾母房中吃饭十分推让、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等典型细节表现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此说看到了黛玉的性格之“恒”,却未发现她的性格之“变”。客观地说,黛玉初进贾府,见到三等仆妇 吃穿用度都已不凡,出于尊贵身份的自尊——母亲是贾母史太君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江苏盐政,曾祖父、祖父皆袭过列侯,名副其实的钟鼎之家,书香之族,的确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但是,在受到老祖宗的顶级优待、管家王熙凤带有巴结色彩的美夸,特别是与宝玉相逢,一见钟情的潜意识策策而动时,原先“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其实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化,甚至可以说消失了——即使有,也是贵族小姐的礼数使然,而非寄人篱下的阴影使然,如见王熙凤时的纳罕、赔笑,笑着婉拒邢夫人赐饭,而见宝玉时的吃惊、出神更是谨慎消失的表现。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流动之美、变化之美、精致之美。倘若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加以一劳永逸地定性,并用其他细节来佐证,这完全是论文的写法而非文学的笔法。
对王熙凤服饰描写的解读——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新则新矣,但值得商榷。黛玉眼中“恍若神妃仙子”的女子,怎么会和俗气沾边?如果说王熙凤大红大绿的穿戴是贪婪、俗气,那么贾宝玉的大红大紫是否也可以这样定性?和黛玉初见时的王熙凤正大权在握,春风得意,何言空虚?说服饰描写体现她的尊贵、自信、张扬,庶几还可立得住脚。
三、拓展探究问题,训练思维发散能力
问题设计:有的同学在“预习所得”中提到“王熙凤是个人才,如果她生活在当下,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强人”,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各抒己见,教师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不轻易否决,以此为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基本策略。
评 析
依然是紧扣小说的类性特征而问。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一以贯之。令人钦敬的是,这些努力多着眼于学生认知的困惑处、愤悱处、却又能无一例外地指向篇性特征的审美开掘,从而使预设与生成,规范与开放达致完美的统一。
不轻易否决,以此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出发点是对的,但当学生的人才观出现不良倾向,如肯定“人才”的以自我为体,以他人为用;只注意外才(知识、能力方面),不关注内才(品德、情感方面),且八面玲珑,无所不用其极时,则要挺身而出,果断地加以否定,并指点。
【设计反思】
怎样了解学情,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学情核心”,大家都在探索。
我的做法是布置预习作业。在教授某一篇文章之前,提早一周给学生下发“预习作业”纸,作业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字词积累”“预习所得”“质疑问难”四个板块。
“作家作品”“字词积累”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总结积累;
“预习所得”是学生在其认知能力基础上对文本的理解的“原始”收获;
“质疑问难”是重点,即学生在预习时发现的问题——不知不解处见疑,似知似解处有疑,已知已解处生疑,甚至大胆质疑文本的缺陷和错误。
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两个板块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并将这个起点作为教师安排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逻辑起点,这也是最重要的“学情”依据。与此相关,教学目标定位,就是先明白学生对文本“知”和“惑”,站在“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背景下去设计或规划“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学生预习《林黛玉进贾府》,关于王熙凤、林黛玉和贾宝玉三个人物形象,主要提出10个问题(详见前文“设计”),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预习发现的所有问题,而是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学情”,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广泛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写出教案。教案可以是“实操型”,也可以是“资料型”。这是“学情核心”的第一个层次。
“学情核心”的第二个层次是课堂流程。在课堂推进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放的课堂互动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合作分析问题、探究解决完成问题,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课堂,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情核心”。
在“学情核心”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把探究消化的权利交给学生,采取交流探讨的方式,组织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自我完成理解消化过程:小组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尽量达成共识;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讨论,辩难,自由发言;疑难问题,采取小组探究与全班讨论相结合的办法,灵活处置。发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质疑问难”应该是阅读教学中提高转化率的核心。“带着问题听课”必然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就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新问题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过程。
运用本设计,有以下关键:
第一,教师需要通过预习作业整体把握“学情”,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充分备课(因为课堂上教师要“应答”)。需要思考清晰、准确、合适的目标定位,规划课堂流程。
第二,教师要预设课堂如何组织学生交流,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流;要预设在环节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思维转换,学生质疑,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更多的果子。
第三,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教师本该承担的角色。
评 析
反思中,有三点思考颇有价值:
一是俯就与引领的意识。
针对学情而教,教者有一套颇为成熟的路数,即让预习中完成“作家作品”“字词积累”“预习所得”“质疑问难”这四大板块的任务。充分放手,让学生磨砺自我探究的能力,也为有的放矢地教学积极蓄势。这比脱离学情,一厢情愿地向壁虚构,再自说自话地教学,肯定强之百倍。教学中,采取交流探讨的方式,组织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自我完成理解消化过程,更是昆体良倡导的“俯就学生能力”的思想的体现。但是,教者绝不会袖手旁观,陷溺于“非指导性”教学,一任学生暗胡同里摸索——设计中里呈现的10个问题,有的就是教者提炼出来的,是最有价值的“学情”,更是教者的精心引领。教者的备答、总结更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