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名人辈出的萧山长巷沈氏

​名人辈出的萧山长巷沈氏

​名人辈出的萧山长巷沈氏金鹅鸣,沈氏兴,代代出公卿。\x0a萧山长巷沈氏风云人物,还看今朝!

01

长巷沈氏 名人辈出

提起浙江萧山沈氏,往往以长巷沈氏为自豪,名人辈出。

西周时期,文王分封姬姓诸侯国,其第10子季载(又称聃季)封于沈,称沈子国(今河南平舆县)。公元前506年,蔡国灭沈子国,季载子孙遂以国为氏,改姓沈,奉季载为得姓始祖。东汉初,沈戌辞海昏候不受,徙居吴兴武康(今湖州德清武康镇),卒后葬于金鹅山。后人请立其宅为寺,宋文帝赐名“怀德”,北宋时改名为“皇觉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沈氏以“吴兴”为堂号,有“金鹅鸣、沈氏兴、代代出公卿”的童谣传世。

沈氏图腾

季载之78世沈衡,源自吴兴沈氏,其祖世居姑苏(今苏州)长巷。北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任台州、临海、钱塘三县知县,累官至兵部职方郎。迁家于萧山凤凰、吹楼间,即以长巷名其居地,以示不忘其本。沈衡疾终归葬于航坞山麓长巷村,为萧山长巷沈氏始迁祖,至今已延传千年。(《萧山县志》载:“沈衡墓在凤仪乡开善寺后西山之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自宋代以来,长巷沈氏登科人士世代不绝,成为萧山望族。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沈荇编纂《萧山长巷沈氏宗谱》40卷,自宋至清有230多个名人,60多道圣旨,15个文武进士和数名英雄人物。

萧山长巷沈氏宗谱

明代女将沈云英,父亲沈至绪武进士出身,时任湖南道州守备,因战事血染沙场。云英年方二十,即率数十骑冲入敌营,英勇杀敌三十余人,夺回父尸,守卫道州,保护民生。因功封为将军。回籍后在沈氏小宗祠设账,招收本族子弟传艺讲学,今存“云英将军讲学处”石碑一块。沈云英事迹曾被京剧名家程砚秋先生,搬上京剧舞台,广为流传。

近代以来,沈氏家族世代出才俊。沈受谦(1836-1916),字牧卿,号江梅。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先后任工部主事、福建德化县知县。光绪六年(1880),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为振兴文教在赤崁楼北侧修建了蓬壶书院、文昌阁、五子祠等。后任同知直隶州知州、永春知州,告老还乡后定居衙前。

沈定一(1883-1928),谱名沈宗焕,字剑侯,号玄庐,沈受谦第三子。1920年8月,在沪参与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4月回家乡衙前,创办衙前农村小学,成立衙前农民协会。1925 年,与中共分道扬镳。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参与国民党“清党”活动。1928年春,辞职返回衙前试行地方自治,建立东乡自治会。8月,在衙前车站遇刺身亡。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与激烈的社会斗争相脱节,最终死得不明不白。衙前农村小学校、衙前农民协会旧址及沈定一故居,至今仍存。

衙前农村小学校旧址

沈肃文(1881-1958),浙江省著名教育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在绍兴县钱清创办浙光中学。1923年,在绍兴担任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校长。1926年后,担任浙江大学总务主任、浙大农学院院长。1944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恢复浙光中学(今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前身),任校长。1947年5月,任民盟杭州区分部主任委员,这是民盟浙江省级组织的开端。1948年底,他通过中共地下党组织将浙光中学的革命青年分批输送到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新中国诞生后,曾任轻工业部政务司司长。

沈肃文亲侄沈志远(1902-1965),原名沈会春,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2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12月回沪,任中共江苏省文委委员、中央文委委员和社会科学家联盟常委。1933年,失去了组织关系。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2月20日,民盟上海市支部筹备委员会成立,被推选为召集人。1949年,参加新政协第一届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和出版总署编译局局长。1952年初,调任民盟上海市委主任委员,及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参事室主任、华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当选为哲学科学学部委员。毛主席曾当众称赞他是“人民的哲学家”。

沈肃文半身像、沈志远像

另一位亲侄沈霁春(1903—1978),现代著名生理学家。1928年复旦大学心理系毕业。1936年留学比利时,获博士学位。1940年返回上海,在雷氏德医学研究所为研究员。1945年6月到华中解放区,任新四军军医学校教授。抗战胜利后,任白求恩医学院教授。解放后,先后在济南白求恩医学院、华东生理研究所主持教学和科研工作。1953年调任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调任海军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病逝,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02

古村老街 韵味犹存

瓜沥镇长巷村是萧绍平原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依山临水,村北的航坞山海拔299.1米,为萧山东部第一高峰。境内河道纵横,池塘星罗,盛产河鲜。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为萧山县凤仪乡长巷里。自沈衡从苏州长巷迁来此地定居,繁衍生息,渐成村落,被称为“将军故居”“进士故里”“一寺三庙六祠堂”。

长巷主街是渔巷路西段,村口是村委会、昭东警务室。向前数十步有沈肃文、沈志远故居的指示牌,到达挂着指示牌的小院子。前排门房内挂着沈肃文、沈志远等人的照片,中间天井,东厢房居住着沈氏后人,主楼和西厢房已经拆除。沈肃文后人沈雅仙热情地接待了我,如数家珍地作了生动介绍:沈志远11岁到杭州求学,住叔父沈肃文家,叔父对侄儿少年时代的影响很大,后共同走上民主进步的道路,分别为浙江民盟和上海民盟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保留的门楼和东厢房,已经规划建设沈肃文、沈志远故居纪念馆。

沈肃文、沈志远故居

沿着故居河边残存的石板路,向北走向通济桥,又称东升桥,单孔石拱桥,东西横跨窑前江(又称东井河),是瓜沥镇长巷村东井自然村通往瓜沥老街的交通要道。桥南北两侧有对称桥栏,桥栏望柱有12只石狮子,现存8只,雕刻精细,神态各异。两侧桥额镌刻“通济”二字。桥西南角建有石古亭一座,当地人称为“避雨亭”。南侧石方柱上有楹联:“由遗教遗风遗言成兹小筑,是民有民治民享来此稍休”。

据说,通济桥最先称肃文桥,是乡民对沈肃文先生捐资建造的肯定。桥落成时,他认为修桥乃乡民之事,本不应徒有此名,逐令石工将其改为通济桥,意为河之通济甚便,往来通达。他还在东升河畔筑有一条石板路,宽约一米,长数百米,残存的石板路仍在。萧山民间曾有三大善举,就是修桥、铺路、造凉亭。如今,桥亭之侧建有沈肃文半身铜像一尊,充分表达了人们的敬重之情。

通济桥

沿渔巷路向西至长巷桥,从两侧河岸向南可以走到张家河沿岸的长巷老街,原东起万盛桥,西至长巷庙,长300多米,店面临河,屋披出檐较深,有几处过街廊棚,具有水乡街市特色。岸上店铺林立,河里船只如梭,水乡渔民农民将船停靠岸边,依街出售蔬菜、瓜果、鸡蛋、鱼虾等农副渔产品,换回棉布、南货、农作用具,水面岸上,人声鼎沸,颇为繁荣。今仅存100余米,尚存沈氏宗祠、“云英将军讲学处”遗址、长巷庙等老建筑。

沈氏宗祠,始建于宋元,屡毁屡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建,清乾隆六年(西元1741年)改造。嘉庆、光绪年间修葺增饰。宗祠坐北朝南,横宽16米,纵深56米,三进五间,两侧围墙。跨入第一进门楼,迎面是祠堂桥,桥梁为没有踏跺的平梁桥,南北朝向,直通宗祠门台。两墩三孔的桥型,东西两边各砌长方形的水池,水源互通。桥面由五块长石梁铺设而成,桥栏为青色栏板,并有四对石狮望柱相隔。

二进承裕堂稍高,为旧时族内议事聚会之享堂。石柱镌联:“苕水织芦思雾隐,柏台补衮见霜清。”三进原为寝堂,构制恢弘肃穆。宗祠现存大小石碑10通、匾2幅、学馆石刻1块、石烛台1座,其中乾隆九年(1744)工部尚书海宁陈世倌撰文的《萧山沈氏重建祠堂碑记》最为珍贵。“云英将军讲学处”遗址在宗祠西侧,旧址改建为明德学校(大门在渔巷路)。

沈氏宗祠承裕堂

长巷庙,清代古建筑。南面有万年台,又称庙台,始建于清代,1999年重建。古代戏曲演出场所,宋代城市戏曲演出场所为勾栏的露台,农村则为庙台。这类农村固定的戏台,因与寺庙联系在一起,故名。长巷庙西北荷花池上,还有一座明代古建筑大宗桥,数百年间静静的长卧此地。荷花池畔渔巷路上有新建的长巷文体中心,内设图书馆,其中珍藏着新编的长巷沈氏家谱。长巷老桥向东百米有锁秀桥,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桥身全长12米,宽近2.5米,额镌阳文“锁秀桥”三字,恰似一道彩虹横卧在张家河上。

锁秀桥

03

昭东水乡 何日重现

长巷村周围一带,历史上称为云英乡,因明代女将沈云英而名。1950年10月,因地处坎山东面,取名“朝东”,后演变为“昭东”。1992年5月撤乡并镇,并入瓜沥镇,与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安昌镇接壤。系水网平原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集盛产河鲜,“昭东水乡”之名恰如其分。这一片有长巷、大义、渔庄、东湖、群联、如松、低田畈等7个行政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

大义村杭甬运河

大义村原名大义里,约有千余年历史,因村内大义弄得名。这是清代“绍兴师爷”汪辉祖故里。汪辉祖(1730—1807)字焕曾,号龙庄。清乾隆四十年 (1775)中进士,在地方行政幕府佐治长达三十四年,后为州县官五年,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是一位难得的清官良吏,又是一位著述宏富的著名学者。在大义村与东湖村交界的小河南侧找到汪辉祖故居,门前还有青石板小路,但是没有任何标记。据说,这是村里出资修缮的。我觉得还是金家桥边的一幢古建筑更有味道。汪的嫡系传孙有著名画家六世孙汪谦、“世界级心血管大师”著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博士。还有古庙会龙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龙江桥。大义村与绍兴钱清镇顾家荡村交界处的万缘桥,东西横跨下沙湖,是早年大义通往顾家荡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座萧山境内桥孔最多的古桥。雁荡湿地有河流、湖荡、水田、养殖塘、林地,占地面积约80公顷,是第一批“浙江省观鸟胜地”。

大义村古建筑

东湖村,因村中湖的东西,有东湖头、西湖头两个自然村,驻地东湖头自然村得名。毓秀桥坐落在龙潭之上,建于清代,当地人习惯称“歪桥”。“毓秀”两字,就是钟灵毓秀之意。钟:凝聚;毓:养育,桥的含义就是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南北走向,桥长度有近8米,由3块厚厚的、长长的石梁架在两桥墩上,桥堍南端有10级踏跺,桥北有5级踏跺,然后踏跺就急转向西,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歪桥”。还有鲶鱼滩、八字桥关帝庙等名胜古迹。

东湖毓秀桥

渔庄村,驻地渔池头自然村而名。村民以沈姓为多,由长巷村沈姓分支析居到此,住户多数以捕鱼、培育鱼苗为业为生,故名。村中有飞腾桥(也称歪桥)、渔庄第一桥两处清代古桥梁。渔庄的“歪桥”是因桥北有楼房的墙体挡着,桥的踏跺没有地方延伸,才不得不往西成了“歪桥”。

渔庄第一桥

群联村,驻地芙蕖湾自然村,座落在河湾道上,地形象荷花,故名芙渠湾。又因此地原盛产荸荠,故亦称荸荠湾;如松村,以境内如松庵得名,杭甬运河东西穿村而过;低田畈村,因村处地势低洼的田畈中,故名。

群联村益秀庵

昭东依山怀水,交通顺畅,航坞山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发达的水网布局,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处拥有航坞山南麓的1.4万亩江河湖泊自然水面资源,有鲶鱼滩、渔家池、西湖池、瓦泥池等大型淡水湖泊。“昭东”牌鳜鱼、甲鱼在萧绍地区声名远播。“昭东鱼”产自长巷村的渔家池自然村,水面无工业污染,水质肥度适中,含硒等多种微量矿物元素,所产鳙鱼的特点:背黑、腹白、头大、腥味轻、无泥土味、肉质鲜美,是最有特色的鱼品种。渔庄村西湖池农庄、东湖村鲶鱼滩农庄、大义村乔森农庄等临湖而建,是集垂钓餐饮等服务于一身的休闲垂钓中心,基本上是鱼塘老板自己开设的餐厅,都是本塘鱼,虽不起眼,但新鲜实惠。

渔庄村西湖池农庄

据规划,以水乡观光和生态休闲建设为主线,与航坞山旅游开发相呼应,打造昭东水乡湿地公园。结合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农业体验等,形成山、水、城、田交融的生态格局,再现江南水乡美景。

当地有人讲:要将昭东水乡打造成西溪湿地公园!

我大声疾呼:错!西溪湿地公园仅仅是一个旅游公园而已,没有了原住民,就失去了水乡的灵魂。昭东水乡,应该是游客与原住民共生共享的共同体,可以一起观日赏月、捕捞鱼虾、游水划舟,充分享受水乡的乐趣;可以坐观光车、乘乌蓬船、骑自行车或者信步闲逛,处处享有农村特有的新鲜瓜果、精美的土特产和美味的佳肴;可以深入体验农村风俗及农耕渔乐生活,沉浸在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之中。希望昭东水乡能够早日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渔家新乐园。

昭东水乡风光

衷心感谢刘大培、钟妙明老师、长巷村委及沈氏后人沈雅仙、沈红卫等人的大力帮助。

往期推荐:

上一篇: 【姓氏百科】带你了解沈姓源流
下一篇: 黄姓名字大全_黄姓的来源_姓黄的名人有哪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