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汤”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汤”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汤”姓汤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一位,在江苏、湖南地区比较常见。当今汤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总人口大约在227万。

汤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一位,在江苏、湖南地区比较常见。当今汤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总人口大约在227万。

汤的名义

古代姓汤的历史名人_姓汤的古代名人有哪些_姓汤的古代名人

汤的本义是热水也。作为姓,汤出自成汤,也即商朝的开国君主,也称唐。唐的甲骨文的象形字,好象在陶缶之上有一个枝条编织的盖子,使缶内煮物时,不会因汤沸而翻滚出缶外。汤沸时,响声很大,故唐与汤音义可通。确实,古代唐、汤、荡相通也。汤即唐,以陶煮汤之本义,亦即原始社会所称陶唐者。汤人以此为氏族崇拜的原始图腾,作为氏族名和族徽,最终成为姓氏。

汤姓起源

汤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出自成汤

汉族汤姓出自成汤。成汤即商汤,先商族为黄帝之裔帝喾之后,始祖契的氏族是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是东夷化的一支氏族,子姓。据说,契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从契开始,我国的世袭部落的方式改为男系的传递。契氏族始居河北平山,后南迁河南安阳,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在今河南商丘。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末代王夏桀时期。履字汤,也称武汤、武王、天乙,为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甲骨文中又称唐、大乙、高祖乙。原为夏时方伯,商族领袖,专管征伐之事。与有莘氏通婚,建都于亳,在今山东曹县南,任用伊尹和仲虺执政,积极力量,准备灭夏。陆续攻灭临国葛,夏的联盟韦、顾、昆吾等国,经十一次出征,成为当时的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成汤之后以先祖的名为氏。子姓汤氏的历史至少有36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商朝自成汤至盘庚,传十代,迁都5次。大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由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在今河南安阳,这以后的商朝史称殷商,也是商朝后期的开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武王大封同姓和异姓诸侯国,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于宋,以奉汤祀,不得封的殷商子孙以商、殷为氏。所以,汤、殷、商为同一血统的三个不同支系的姓氏。北宋是我国避讳最严重的朝代,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之名讳,命改殷姓为商姓或汤姓。五代南唐的右仆射殷崇义,安徽人,南唐亡后投奔宋,全族改姓汤。汤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清朝时开始发生与外族基因互相交流的事件,清初世居辽宁沈阳的满洲八旗有汤姓,满族的汤姓原系汉人入旗所带进的姓,后满化成为满族的一员,进入清朝后,与汉人混居后又汉化为汉族。

汤姓分布

姓汤的古代名人有哪些_古代姓汤的历史名人_姓汤的古代名人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汤姓人口由19万增到227万,增加了近12倍,汤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汤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汤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湖南、安徽三省,大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江西、浙江、四川,这五省又集中了30.5%的汤姓人口。江苏为汤姓第一大省,占汤姓总人口的13.6%。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汤姓分布带。在近600年,汤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和四川的移动成为汤姓迁移的主流。

汤姓血型

姓汤的古代名人有哪些_姓汤的古代名人_古代姓汤的历史名人

汤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4.3%,A型占29.4%,B型占27.7%,AB型占8.6%。

汤姓名人

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将领。其为人谨慎,沉敏多智,曾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随朱元璋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后被封为信国公。1395年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汤应曾

汤应曾(约1530—约1588年),南直隶邳州右石榴(今江苏省邳州市石家村)人,外号“汤琵琶”,明朝万历年后的南方著名琵琶演奏家。据王猷定《汤琵琶传》记载:汤应曾一生贫困,未曾娶妻,对母亲极为孝顺。幼时对音乐就很敏感,听到歌声就哭,等学会了歌,唱完又哭,母亲问他为什么这么悲伤,他说是为歌所动。汤应曾早年随军在嘉峪、张掖、洒泉等地,熟悉军旅生涯,弹奏《楚汉》(即《十面埋伏》)时表现非常深刻。

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于万历年间考中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遂昌知县等职。他的剧作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主要作品有《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等。

汤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汤姓的郡望主要有中山、范阳两地。汤姓的著名堂号有临川、玉茗等。“临川”和“玉茗”堂号均出自明朝汤显祖。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所以后人以此为堂号。他的书房叫 “玉茗堂”,又为族人作为堂号。汤显祖性格直爽,敢于向皇上提出和坚持自己的意见,为此而罢了官。归田后,力著戏曲和剧本,著有《玉茗堂集》,成为一代名家。

汤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飞星应兆;治圃隐居。

文庙从祀;孝感动天。

长沙挹湘水之情;彭蠡毓鄱阳之秀。

星坠盘中,彩笔生辉光祖泽;圃治山下,窦峰垂训裕孙谋。

家训格言:汤氏家训首推清朝名臣汤斌。河南睢县人,其母入载《明史·烈女传》。汤斌为顺治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其教人,以为必先明义利之界,谨慎区别真伪之线。认为理论和实践是两不同事,笃守程朱理学之道,也采王阳明之说,造诣深粹。汤斌家训的思想旨在存天理,守王法,孝亲敬长,讲信修睦,敦尚朴实,修身齐家。认为,齐家之道最难在教子弟,主张齐家在礼,教子弟在化,“教子读书非望子弟早贵,而在定志,将来不失足”。告诫子弟“读书明理,切忌学问未足。见识未到,一生吃亏”;“发愤为学,必要实心改过,默默检点自己心事,默默克治自己病痛”。并提出16条修身齐家之道。临终戒子要常养“怵惕恻隐”之心,久之可达“天德”。不要只在外表下功夫,“袭取于外,终为乡愿,无益也”。

上一篇: 如何绘制Q版角色?q版动漫人物手绘教程
下一篇: 【学姐带背】当代文学 冲刺必备(二)——50、60年代小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