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姓名人介绍
南朝书宗羊欣
羊欣(370~442),字敬元,泰山人。羊权之孙。其父羊不疑,仕晋历官桂阳太守。羊欣历仕晋宋,为当时书坛之一代宗师。
羊欣少时容貌、风仪俊秀为人沉默寡言,与世无争。髫年时便泛览经籍,尤擅长隶书(今楷)。年十二时,从王献之学习书艺,得王体真传,书法益善。羊欣入仕初任辅国参军,因隆安年间朝廷渐乱,遂退居不仕。时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每每命羊欣为其作书,欣不愿谄媚权贵,屡辞不书,元显恚怒,命羊欣出任其后军府舍人。当时皆视舍人为卑职,而羊欣欣然就职,不以官职清贵与卑下系萦于怀。世人于羊欣之胸襟无不服膺。羊欣曾去拜望领军谢混,混闻欣造访,急忙拂拭几席,改易礼服,然后相见。时混族子谢灵运在座,回去后告族兄谢瞻道:“望蔡(混字)见羊欣,遂易衣改席。”羊欣由此声名更著。桓玄辅政,以羊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其机密要事。羊欣不愿与玄为伍,便时常外泄其密事。桓玄觉察其意,更加器重,任其为楚台殿中郎。羊欣就职后不多时日,即称病自免,退居里巷十余年。
入刘宋之后,羊欣历任新安(今浙江淳安)太守,在郡四年,为政简惠。后历除辅国长史与咨议参军,羊欣皆辞不就。宋文帝即位后,再次任命羊欣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羊欣喜爱新安山水,时常出游,以适性情。转任义兴,非其所好,遂称病自免归里。宋廷授其为中散大夫。元嘉十九年(442)去世,年七十三。
羊欣不仅为书法名家(详见本书《羊姓文化》篇),而且“兼善医术”(《宋书》卷六二《羊欣传》),著有《医方》十卷、《羊中散药方》三十卷、《杂汤丸散酒方》一卷。《太平御览·方术部》论称:羊欣所撰药方, 为后世所宗。惜今俱已失传。
“一时美器”羊徽
羊徽,字敬猷,泰山人。羊欣之弟。晋末朝柄渐归大将刘裕,羊徽以其才干深为刘裕所器重,裕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乃任其为记事参军掌事。因参预刘裕代晋谋画,成为刘宋心腹重臣。义熙十一年(415)晋宗室司马休之起兵反对刘裕,刘裕率兵进讨,临行任命羊徽为中书郎,代直西省,以掌握朝中的机要政令。后出任刘裕之子刘义隆西中郎 长史、河东太守。时人誉称羊徽为“一时美器”(《宋书》卷六十二《羊欣传》)。
羊徽还是颇具才思的诗人。其文今传《木槿赋》一篇。其诗今传两题,其一为《答丘渊之》。丘渊之,字思玄,宋初散骑侍郎、侍中,博学有才识。是诗为羊徽酬和渊之之作,今录其诗第二节,以见一斑:
王路威夷,戎役孔勤;昔从经略,方难之殷。
悠悠岱阴,滔滔江濆;绸缪成说,与子夷屯。
羊徽之子羊瞻,宋元嘉末年为皇子刘骏南中郎长史、寻阳太守。父子蝉连仕宋,为刘宋开国重臣。
青州良牧羊穆之
羊穆之是东晋末期著名的将领和循吏。他初为兖州刺史辛禺长史。晋元兴三年(404),北青州刺史刘该叛乱,辛禺受命率部进讨,但暗中却与叛党勾结,军次淮阴,密谋为变。羊穆之潜知其谋,当机立断,斩杀辛禺,并传首京师,平息了一场未遂兵变。晋廷以穆之为宁朔将军,驻军彭城(今江苏徐州)。义熙元年(405),北魏遣豫州刺史索度真等进犯徐州,羊穆之帅师抗击,彭城得以固守。
大将刘裕领青州刺史后,羊穆之为其长史,参加了北伐南燕的战争。义熙六年(410)刘裕大军拔燕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俘燕帝慕容超,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晋军班师之际,刘裕简拔良牧,任羊穆之为青州刺史,镇守新占领的南燕旧土。羊穆之因广固旧城已为晋军所毁,遂于青州阳水之北兴建东阳城(今青州市区北),以为青州治所。羊穆之在任上励精图治,使青州战争疮痍得以平复,百姓渐得安居。《宋书》卷六五《申恬传》中曾称:“自义熙至于宋末,刺史唯羊穆之及 (杜)骥,为吏民所称咏。”从这条记载中,可见羊穆之的卓著治迹和赫赫声名。
羊门两琴师——羊盖、羊景之
古琴演奏在中国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在南朝刘宋之世,乐坛上又涌现两位羊姓援琴名手,他们是羊盖与羊景之。
羊盖早年学琴于名师戴安道,传其法度,技艺高超,与琴坛高手嵇元荣齐名。后来名士柳浑拜羊盖为师,学习琴艺,穷尽其师之妙。一日齐竟陵王萧子良召柳浑预文酒之会,拿出晋相谢安的鸣琴,请柳浑献艺。柳浑手抚七弦,调奏流水,一曲奏罢,坐客无不动容。萧子良赞叹道:“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辰。岂止当世称奇,足可追踪古烈!”(《梁书》卷三一《柳浑传》)其盛誉之辞中以羊盖为比,又称之为“羊体”,足见羊盖在琴苑所享之芳名。
另外一名琴师羊景之,是江夏王萧锋的弟子。萧锋工于抚弦,景之立雪其门,得萧邸真传,兼之慧心勤学,后来声名远过本师。当时人谓:“江夏王有才行,以琴道授羊景之,景之著名,而江夏掩能于世。”(《南史》卷四三《齐高帝诸子传》)两位羊姓琴家接连名噪曲坛,反映羊氏“南朝风流”盛况之一斑。
康乐诗友羊璿之
以谢灵运为首的“康乐四友”,在南朝诗坛享有盛誉。羊璿之便名列“四友”之一。
羊璿之,字曜璠,泰山人。仕宋历官临川(今江西临川西)内史。璿之与谢灵运相交莫逆,灵运去官东归后,与东海何东瑜、颍川荀雍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谢灵运集中有《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一诗,即与羊璿之等人酬唱之作。可惜璿之诗歌皆散佚不传,惟《诗品》所引“羊曜璠论汤惠休、鲍昭”一节,从中尚可窥见璿之诗歌品评之见解。
羊璿之以其才识受到临川王刘诞的赏识,两人时有过从,不幸却因此卷入刘宋宫闱之祸。大明三年(459)临川王因为宋武帝所忌,被迫据广陵起事,最后兵败被杀。羊璿之虽未参与临川之谋,却被坐以“附诞”的罪名,遭株连入狱,死于罪室。
围棋圣手羊玄保
羊玄保(371~464),南朝宋时泰山人。祖楷,仕晋为尚书都官郎;父绥,曾官中书侍郎。羊玄保初为宋武帝镇军参军,后见知于宋文帝,频授名郡,历守宣城(今安徽宣城)、丹阳(今江苏南京)、会稽(今浙江绍兴)、吴郡(今江苏苏州)。居官清慎,为政宽大,在宣城任,曾上表请求废除前任太守所立吏民亡叛连坐之制,百姓称便。玄保历任虽没有显赫的政绩,但去官后时常为乡人所追念。玄保从不营求财货,产业俭薄,深为文帝所器重,尝向臣下言称:“每有好官缺,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宋书》卷五四《羊玄保传》)孝武帝时,玄保官金紫光禄大夫,大明五年(461)加散骑常侍、特进。卒谥定子。
玄保之所以闻名于世,除了他的如水官声,更多缘于他的高超棋艺。围棋起于春秋,至六朝时盛行于朝野,玄保便是此时世间公认的围棋圣手。宋文帝酷好弈棋,尝召玄保对阵,并以域中之名郡为赌注,结果玄保局胜,于是得补授宣城太守。“赌郡”遂为棋坛趣话。又玄保在朝时,一日文帝遣使宣召甚急,玄保不知入宫何事,其子羊戎言道:“金沟清泚,铜池摇飏,既佳光景,当得剧棋。”结果真如戎言。玄保弈名,从这则趣谈上亦可见之一斑。
为山泽立法的羊希
在中国法制史上,南朝宋大明山泽法令深有影响,制定这一律令的大臣,乃是羊希。
羊希,字泰闻,为羊玄保之侄。少有才气。刘宋大明初年,出任尚书左丞。当时律令规定山林湖泽皆属国家所有,严禁私人占有开发,违者以盗律论处。这一律令沿至南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山林私占开发日趋普遍,原有法令的限制已日渐不切实际。因此羊希上言宋廷,议称:“(晋咸康)壬辰之制,其禁严刻,事既难遵,理与时驰。而占山封水,渐染复滋,更相因仍,便成先业,一朝顿去,易致嗟怨。”(《宋书》卷五四《羊希传》)羊希并详列所拟山林弛禁条款:凡私人已种植竹木杂果与修建渔场的山泽,国家不再追回;各级官员可依照品级,各占有山泽若干顷。宋孝武帝批准此议,羊希山泽法得以在南朝推行。当代史学家唐长孺指出:“羊希立法反映了魏晋以来大族经济之发展与皇权之削弱,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从平地扩展到了山林川泽。” (《山居杂稿·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泽占领》
羊希在尚书左丞任上,因卷入益州刺史刘瑀与建平王刘宏之倾轧,而被“坐漏泄免官”。大明末年,再起为始安王征虏司马、黄门郎、御史中丞。泰始三年(467),出任宁朔将军、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在广州任上,适逢俚族为乱,羊希派遣部将刘思道率军讨伐。思道因违抗军令而导致失利,羊希乃遣人将其收捕。不意思道抗命,并举兵攻打广州。羊希所部先拒战于朝亭,继防守于州西门,皆为思道所破。羊希越城出走,不幸为叛军捕获,遇害身亡。思道之乱平定后,羊希被宋廷追赠为辅国将军。
“重开褒斜”话羊祉
羊祉(458~516),字灵祐,泰山梁父(今山东新泰西)人。他是晋初大将羊琇七世孙。其父羊规之,先仕南朝刘宋,后降北魏,封钜平子。羊祉少年袭爵,后历任显职,成为羊氏在北朝的第一名臣。
羊祉性格刚毅自信,尤“好刑名”,入仕后,先任辅国长史,再除征西大将军司马,太和六年(482)北魏南征襄樊,羊祉持节为统军,他在战役中治军严明,尝有诏使突至,羊祉因其真伪莫测,坚不开营,受到魏孝文帝称誉,羊祉由此崭露头角。后因“侵盗公资”而获罪,被罢职远徙。世宗嗣位,羊祉被再次起用,除将作都将、左军将军。
景明四年(503),梁州(今陕西汉中)氐人杨会起事,魏廷诏羊祉与行梁州事杨椿合兵进讨叛氐,至五月,所部大破氐众,斩首数千级。羊祉以功擢黄门侍郎。翌年南梁行梁州事夏侯道迁据州降魏,魏军乘胜攻蜀,羊祉以假节龙骧将军、益州刺史之职,参加了征蜀之役。伐蜀班师后,魏廷即用羊祉“以本将军为秦、梁二州刺史,加征虏将军”(《魏书》卷八九《酷吏·羊祉传》),统治新占领的梁州地区(秦州为侨置州)。羊祉下车伊始,便励精图治,使梁州百姓“襁负 (团)聚”,并上表魏廷,重新开通了湮废已久的褒斜道,改善了中原与巴蜀的道路交通(详见本书《羊姓盛事》)。
羊祉在梁州五年,后因“掠人为奴”,为御史中丞王显所弹,被罢藩任。延昌三年(514)魏军伐蜀,羊祉复起为光禄大夫,假平南将军、持节,领步骑三万,作为先头部队,攻打涪州,旋因宣武帝去世而班师。回军途中,羊祉因军士迷路,斩队副杨明达,为中尉元昭所劾,因逢大赦而免于追究。后加平北将军,羊祉尚未到职,便于熙平元年(516)病逝于洛阳,年五十九。卒后魏廷追赠为镇军将军、兖州刺史,谥曰“景”。后归葬于泰山梁父故里。
由于后来羊祉之子羊侃叛魏投梁,故《魏书》出于政治原因,将羊祉列入《酷吏传》,隐善扬恶,语多诬蔑。1964年在今山东新泰天宝镇境内出土了《魏镇军将军兖州刺史羊祉墓志》和《魏镇军将军羊使君(祉)夫人崔氏墓志铭》,两方墓志,为辨清史传曲笔,了解其“全人”,提供了极好的史料。
《洛阳伽蓝记》作者羊衒之
羊衒之,北平(今河北保定)人。南北朝时文史学家,《洛阳伽蓝记》一书著者。
羊衒之于北魏末期历官秘书监、奉朝请、期城郡太守及抚军府司马。北魏分裂后,羊衒之随东魏孝静帝至邺,官至秘书监。北魏之际,举朝崇佛似痴若狂,羊衒之对此嫉之如仇,尝上书魏廷,论称“佛言有为虚妄,皆是妄想”,“释教虚诞,有为徒费”,可见他是一位具有远识的坚定反佛者。
羊衒之于东魏武定五年(547)重游洛阳,忆及旧都昔日盛时“昭提栉比,宫塔骈罗”,“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与阿房等壮”,而今却“寺宇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不禁油然而生“麦秀之感,黍离之悲”。为了揭露北魏王公“侵渔百姓”、“不恤众庶”,争建寺塔,终致国家败亡,因而发愤撰述《洛阳伽蓝记》一书。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载北魏时期洛阳佛寺建筑、园林风物的著作。其书以寺院为主线,系以当时的政治状况、佛寺经济、名人活动、地理沿革及掌故轶闻,从中寄寓了作者对国家治乱兴亡、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北魏统治者奢侈浪费、不恤人民的抨击。《伽蓝记》被认为是生动反映了一个时期、一种宗教、一座京师、一代王朝的历史著作,具有非凡的史料价值。而其书不仅史料丰赡,文笔亦浓丽秀逸,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故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后世将此书与《齐民要术》、《水经注》并列为北魏三大名著。
注:关于衒之姓氏,《史通·补注篇》、《郡斋读书志》作“羊”,《新唐书·艺文志》作“阳”,《广弘明集》作“杨”。
南梁骁将羊侃
羊侃(495~548),字祖忻,泰山梁父(今山东新泰西)人。南北朝时代的著名将领。
羊侃自幼雅爱文史,且武艺超群,长矟无人能敌。他少年时即随父魏将军羊祉出征梁州,立有战功,累官至泰山太守。羊祉生前常有弃魏投梁之思,羊侃乃承父遗志,率众南奔,梁武帝授其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此后羊侃在梁平定闽越之乱,从征北魏,全师而归,以功累进都官尚书,深为梁武帝所倚重。
梁太清二年(548),降将侯景举兵叛梁,直逼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羊侃受命守卫台城,他多方筹策,指挥若定,屡屡击退叛军的进攻,使建康城得以坚守百日之久。而羊侃却因此积劳成疾,病逝军中。梁廷追赠他为侍中、护军将军。现代史家陈寅恪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论称:“台城被围时,守御的良将,唯羊侃一人,可以证知。”(《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高度评价了羊侃守城却敌的伟功。
南梁贞臣羊鸦仁
“侯景之乱”中,除涌现了抗贼英雄羊侃,还有一位与之齐名的忠贞之臣羊鸦仁。
羊鸦仁,字孝穆,泰山钜平(今山东宁阳北)人。少时便胆识臂力过人,骁勇无敌,初仕北魏,任泰山郡主簿。南梁普通年间,率兄弟弃魏归梁,梁廷嘉其忠义,封鸦仁为广晋县侯。后来征战讨伐于青、齐之间,累有战功,官至都督、北司州刺史。羊侃、侯景率军投梁,羊鸦仁皆受命接应。
侯景举兵叛梁后,羊鸦仁统兵入援建康。太清二年(548)三月,羊鸦仁与赵伯超及南康王诸军共攻叛军于东府城北,由于举事仓促,营栅未立,反为叛军所袭,官军落淮水而死者数千人。台城沦陷后,鸦仁见大势已去,被迫开营迎降。侯景任命其为五兵尚书。
羊鸦仁虽身辱贼庭,仍心怀忠贞之志,常思奋发反正。他曾对身边亲信感愤言道:“吾以凡流,受宠朝廷,……社稷倾危,身不能死,偷生苟免,以至于今。若以此终,没有余愤!”(《梁书》卷三九《羊鸦仁传》)说罢捶胸恸哭,涕泪被面,见者无不为之感动哀伤。
太清三年(549年),羊鸦仁乘侯景不备,出奔长江西岸,将往江陵投奔湘东王萧绎。其旧部闻知鸦仁渡江,纷纷前来投奔,多达数百人。行至东莞(今江苏宝应西南),为叛将荀晷所害。临终前,羊鸦仁以报效国家不能终其事,感慨流涕。后世史家以羊鸦仁与羊侃并称,谓两人同“值太清之难,并竭忠奉国,侃则临危不挠,鸦仁守义殒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梁书》本传 史臣论赞)!
羊鲲长矟刺叛贼
给南朝造成严重劫难的叛将侯景,虽猖獗一时,最终却难逃泰山名将的长矟。刺毙此元凶的一代英雄,便是羊鲲。
羊鲲(一作鹍),字子鹏,羊侃之第三子。侯景围攻台城时,鲲随父在城内抗击叛军。台城沦陷,鲲突围逃往阳平(今江苏宝应西南)。侯景因掠得鲲妹为妾,乃遣使招鲲还京。鲲为报国仇,只得先降志辱身,伪降于贼。侯景欲笼络人心,待鲲甚厚,任其为库真都督,而鲲不为所动,密谋除贼。梁承圣元年(552)四月,梁军与侯景战于松江(今江苏县),景军大败,惟余三舸。侯景仓皇自沪渎入海,欲往蒙山(今山东蒙阴西南),身边仅羊鲲等数人相随。鲲觉诛贼时机已到,乘侯景昼寝,便向海师(船夫)言道:“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南史》卷六十三《羊侃附羊鹍传》)遂令将渡船直驶京口(今江苏镇江)。至胡豆州(今江苏南通附近),侯景醒来,发觉有异,惊慌失措,意欲赴水逃命。羊鲲见状,拔刀拦住,侯景只得折回船舱,想用小刀抉开船板入水。这时羊鲲执矟追入舱中,奋臂一击,将侯景刺毙。历时五年的侯景之乱,至此终被扫定。
羊鲲以击杀元凶,英名四著,梁元帝以其为青州刺史,封昌国县侯,又领东阳太守。此后率军征陆纳,破郭元建,援江陵,攻萧勃,屡建勋劳。官至散骑常侍、东晋州刺史。梁绍泰二年(556),羊鲲从岭表还军,时梁军发生内讧,鲲军被江州刺史侯瑱袭击,羊鲲遇害,年仅二十八岁。
尽忠北魏的羊深
羊祉诸子之中,以二子羊深、七子羊侃声名最著,两人分仕南北,但同为“志等松筠”之贞臣。
羊深(476~535),字文渊,泰山人。史称其“早有风尚,学涉经史”,少与陇西名士李神儁同怀大志,结为知己。自司空记室参军,再迁为尚书驾部郎中,才干远出同列,而深为尚书仆射崔亮、吏部尚书甄琛所敬重。此后羊深屡赴戎机,先是从北海王元颢进讨北地羌胡与高平叛军,继之又与大行台长孙稚会师潼关,策划共讨叛将萧宝夤。宝夤平定后,羊深以功赐爵新泰男。魏灵太后巡幸芒山,公卿皆在座,独召见羊深,加以慰劳,并向左右称赞:“羊深真忠臣也!”满座无不称羡。
魏庄帝登基后,任命羊深为太府卿,又任二兖行台。羊深处理军国事务,多根据情况进行增减,亦受到时论称誉。起初,羊深之弟羊侃因痛恨尔朱荣入朝后屠戮大臣,举泰山郡叛魏投梁。当时羊深正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忽接羊侃投书,约其一道起事。羊深痛愤流泪,斩杀使者,急向魏廷上表告变。庄帝下诏褒奖羊深之忠烈。羊侃被击败后,羊深遭株连去职,后起为金紫光禄大夫,又因依附自立之元颢而被免官。
普泰初年,羊深出任散骑常侍、卫将军、右光禄大夫,监起居注。魏廷冗官堆积,羊深受命选贤遴能,沙汰平庸。不久复兼任侍中,深为节闵帝所倚重。当时因时局动荡,学校衰败,教育荒废,羊深乃慨然上疏,请“修立国学,广延胄子”(《北史》卷三九《羊深传》)。魏帝对其奏议十分称赏。
孝武在位之初,除羊深为中书令,后又兼任御史中尉、东道军司。孝武帝为权臣高欢所迫,西奔关中,羊深与大臣樊子鹄不附高欢,起兵以应孝武。羊深称齐州刺史,于泰山博县商王村(今泰安市岱岳区北望村)结营,抗拒高军。天平二年(535)正月,羊深军为高欢所破,羊深于阵中慷慨殉国。后人论羊深曰:“羊深可谓忠于魏者矣!……(其)拒郡,以拒东魏也,非拒静帝也,拒高欢也。欢逼逐出帝,拥立静帝,虽奉以号令,实同囚縶,拓跋之祚,危若累卵,故拒高氏者,以不忍背魏者也。惜举事无成,……魏鼎既迁,静帝亦霣命鸩羽焉,悲夫!”(咸丰《宁阳县志》卷十二)
“藕根太守”羊敦
羊敦,字元礼,北魏泰山人。京兆王长史羊灵引之子。羊敦自幼学涉经史,性情崇尚俭素。灵引在京兆王元愉叛乱中遇害,羊敦以节臣后裔被召,除给事中,出为本州(兖州)别驾。他为官公平正直,遇到不合法度之事,终不肯屈从长官,为之判署。其从弟羊侃叛魏投梁时,羊敦不从其谋,坚守兖城。后历擢至卫将军、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东南)太守。
羊敦在广平任上,政尚威严,奸滑属吏皆被摄伏,不复敢擅作威福。这时忽岁遭饥馑,羊敦署无担粮,而家中的接济又未送到,只得遣人到郊外寻找陂塘,采择藕根充饥。他虽食不果腹,但遇到困于疾苦的百姓,仍为之解衣质米,以济其急。魏廷以其居官清白,赐谷绢用作奖励。东魏兴和(539~542)初年卒于任上,年五十二岁。其溘逝之日,官吏百姓奔哭于途,没有不悲恸的。魏廷追赠其为卫大将军、吏部尚书、兖州刺史,谥曰贞。
在贪酷成风的元魏宦庭,羊敦可谓出污不染的皎皎之辈,其操守赢得朝野的敬仰。武定(543~549)初年,东魏丞相高欢奏请追褒羊敦,以砺官风,魏廷因下诏旌录,赐以帛粟。羊敦“食藕”与其祖羊续“悬鱼”,遂同成为廉吏清白自守的美谈(见《氏族大全》卷八羊氏各条)。
羊肃修书文林馆
羊肃,字子慎,泰山人。羊深之子。北齐学者,大型类书《修文殿御览》编者之一。
羊肃早年“以学尚知名”(《北齐书》卷四三本传),羊深卒后,他袭爵新泰县开国男,初仕为司空府长流参军,武定末年官大将军府东阁祭酒。乾明初年,任冀州治中。时齐廷以赵郡王为巡省大使,巡视纠察各州郡官员,权柄甚重,而羊肃不相依附。赵王不快,于是具奏称羊肃“迟缓不职”。齐主遂将羊肃解职。时朝中大臣皆为羊肃鸣不平,群议其实无罪咎。羊肃得以复职。天统初年,迁任南兖州长史。
羊肃在北朝以文学擅名,著名文士祖珽、颜之推皆与羊肃交好。颜之推自南入北,羊肃曾前往拜晤,询访其“第七亡叔”羊侃在南朝之轶事。之推记羊肃事迹入《颜氏家训·风操》篇中。祖珽辅齐政后,于武平三年(572)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北齐书》卷四五《祖珽传》)。羊肃亦膺此文林之选。齐后主好文艺,从祖 珽奏请,命文林馆诸臣按集经传,分门别类,汇为典册。是书于武平三年(572)二月开纂,至同年八月成书,共三百六十卷,定名为《修文殿御览》。《修文殿御览》是继《皇览》、《华林遍略》之后的又一大型类书,对后世类书编纂具有重要影响。其书久已失传,近世在敦煌发现一古类书残卷,据考即是《修文殿御览》的劫余遗存。羊肃作为《御览》的主要编纂者之一,亦由此得附名于《北齐书·文苑传》所列文林馆诸贤之中。
《修文殿御览》全帙告成后,羊肃出馆外任武德郡守,官终于此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