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24】包育华:祖孙三代皆名医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24】包育华:祖孙三代皆名医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24】包育华:祖孙三代皆名医龙岩历史悠久,秀气钟灵,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本期刊发闽西历史人物研究系列报道【24】《包育华 祖孙三代皆名医》,敬请关注。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系列报道

【编者按】龙岩历史悠久,秀气钟灵,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唐置汀州以来,历代都曾出现一些对龙岩有重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的杰出贡献,已积淀成为龙岩历史文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激励后人团结奋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融媒体中心在“报、网、微、端”等全媒体平台开设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闽西历史人物研究”专栏,为“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加快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史志力量。本期刊发闽西历史人物研究系列报道【24】《包育华 祖孙三代皆名医》,敬请关注。

《包育华 祖孙三代皆名医》

在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村,有一个以名门姓氏为名的小自然村——包屋。包屋虽然只有几十户人家,但历来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名人名家代不乏人。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耕心堂”包育华、包识生、包天白祖孙三人。他们谨记“勤耕心田、多多种德”祖训,子承父钵、接续相传,一生悬壶济世,以精湛医术治病救人,受人景仰,流芳后世。包育华“性嗜学、精医理”,善治奇难杂症,被称为“神医”“近世伤寒大家”,与杨士瀛、苏颂、宋慈、陈修园等一同位列福建历史上十大名医;包识生“宗仲景、尚经方”,是民国时期海派名中医、海派中医伤寒名家,一生致力于中医学教育,为近代中医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事迹载入《中医大辞典·医史分册》;包天白“精研医理、见病知原”,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是民国时期上海百名名医,与父一道推动中医学教育事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医后继人才。

名人姓氏_户姓历史名人_姓的历史名人故事

三世医宗:包育华 包识生 包天白

福建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包育华

包育华(1847—1908年),字桃初,能文工算,在“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观念影响下,能文不赴试、能算不经商,惟存济世活人之心,淡泊名利,究心医学。他常于“诊暇即阅医经,得要处辄自批解而长歌”,并认为“医必宗《神农本草》《黄帝内经》、扁鹊《难经》《仲景全书》,乃能见病知原,更宜参阅历代名医学说以扩其识”,因而他既重视学习我国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也重视学习历代医学名家学说,深得中医学术要旨。因其“治疾概以经方变化,用之皆齐中”,被当时医学界称为“近世伤寒大家”。

包育华精研医术,贯通古今,但在诊治病人时,他宗法却从不盲从,以“时出新意、智圆法活”临证,精当辨析,异病同治,拯救危难者甚多。他在自己著的《医机辩论经方借用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医案:

邻乡有一男子因家贫母弱,幼失所养,患癃闭症多年,大小便不通,溺管及两睾上连,小腹下坠,双腿水肿,四肢厥冷,经多方诊治均无效果。经我辨证后,认为是“胃气下泄,溺管气闭,以致湿热熏蒸,蓄溺结砂”,遂以治疗妇人阴吹方用药一剂,患者即便通,癃闭渐愈,厥冷亦除。再经辨证施治,用“保元汤”加减连服两剂后,第二天肿处破裂、蓄溺盈盆,取出一枚枣核大小的淋石,连续治疗一月后痊愈。人问其理,我说:“凡事以理言,何泥书。为女人胃气下泄,得泄故成阴吹;男子胃气欲泄,不泄故成癃闭,形虽异,源则同也。”

壮年以后,为博采众家,包育华曾遍游闽、粤、赣及两湖地区,并久客潮州,以“立方神奇,多法外法”,善治奇难杂症而远近闻名。时有一村妇,患疟疾多年,群医束手、百药无效,慕名前来找包育华诊治。他望其色切其脉,诊断为“水藏病也。水一破,则百病除”,于是重用利水渗湿的茯苓先攻水肿,果然立竿见影,后再用他方调治,病妇痊愈。许多外地的患者听说后,纷纷前来请他医治。当时的厦门同知张赓扬、顺昌知县徐洪业,都曾延请他前去治疗重病,他“治辄效”,被大家称为“神医”。

包育华不但自己精于医术,还重视中医事业的传承。为发扬《仲景全书》,他在对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无妄集·活法医书》五卷,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刊于潮州。此外,尚有医学著作《问切从原》《宋本集注》等。他还将其研究仲景全书方法授予子侄后辈,使他们得承家传,精通伤寒之学。其曾长叹云:“吾道已传,吾书可不传矣!”

民国时期中医保卫战领军人物:包识生

包识生(1874—1933年),字德逮,名一虚,包育华之子。聪颖好学,得承家传。自幼即抱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之志,他在卧室抄贴“存心师范老,笃心效仓公,药尚神农法,方宗仲景观”,自勉自励。

12岁时,他的父亲包育华将其带在身边学医。每天白天,他跟在父亲身边给病人看病抄方,晚上则捧着中医经典《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等医学著作,孜孜不倦地边学习边思索。他的父亲则在身边不时地进行指点、答疑。“听诵六寒暑,研究八春秋”,为积累中医学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岁时,包识生开始独立应诊。他在潮汕一带开设“耕心堂”药店,以“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为宗旨,治病济世、丹散救人,名声渐著。临床实践中,他潜心专攻仲景之学,经过十余载的反复钻研,在深谙医治伤寒等症精髓的基础上,写成《伤寒论章节》一书,纠正了以前一些医家的谬误,引起了当时医学界的重视。

1912年,包识生应著名中医余伯陶的邀请,离开潮汕,北上上海。当时,西学东渐、国学日衰,中医药深受排斥歧视。到沪后,他与余伯陶、颜伯卿、葛吉卿等人,慨然以振兴中医为己任,组织成立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中医药社团——“神州医药总会”,并在四川、福建、广西等省区设十几个分会,会员达数千人。随后,又创办神州医学书报社,发行《神州医学报》,与余伯陶一起担任主编。

1912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各科学校规程,但在颁布的两批医药学教育规程中,均无中医药方面的内容,引起中医界人士的警觉,史称“民元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随后,一场“中医保卫战”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余伯陶、包识生是领军人物。在他们的领导下,由“神州医药总会”带头提出抗议,之后又联合其他省市中医药同业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先后得到“同仁堂”“西鹤年堂”等19个省市医学团体的响应,并纷纷派出代表加入。1913年11月,请愿代表团带着余伯陶、包识生修改审定的请愿书启程赴京,进行中医近代史上首次抗争请愿活动。几经曲折后,在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北洋政府国务院、教育部才先后答复并无“废弃中医之意”,撤销了关于不准成立中医中药学校的议案,抗争请愿活动以胜利告终。

1917年,包识生来到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开启了中医教育生涯。次年,他创办神州医药专科学校,自任教务长,自编《伤寒论讲义》《诊断学》等教材,并主讲《伤寒论》等课程。尔后,为解决学生实习场所问题,又创办神州医院和粹华制药厂。不久,因经费拮据,学校停办。1919年,与王祖德创办沪南神州医院及时疫所,十余年间,医人无数。

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消息传出,举国震惊。“神州医药总会”与上海市中医协会共同发起“三一七国医抗争活动”,联合15省132个中医药团体,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体”。包识生被推举为监察委员,投入到反抗南京政府卫生部消灭中医药的抗争洪流中,为保护中医药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

1930年,包识生担任上海市国医公会执行委员,创办了中国医院。1931年,又与他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央国医馆,并参与中医教材统编工作,“开了中医教材之先”。

户姓历史名人_姓的历史名人故事_名人姓氏

包识生著《包氏医宗》

作为一名中医学教育家,在沪20余年期间,他一面行医济世,一面培养造就中医人才,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等均出自其门下。著有《包氏医宗》4集传世。

1933年,包识生在上海病逝。

民国时期上海百名名医:包天白

包天白(1901—1986年),名贞孚,字天白,号曼郎。幼即随父包识生学医,子承父业。中医名家程门雪赞其“秉趋庭之严训,别具手眼,自有会心。”

1918年,包天白从江苏公学中学部毕业后,进入神州医药专门学校学习,成为该校首届毕业生。毕业后,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并任上海市国医公会执委。1930年1月,任上海中国医学院院长秘书。1936年,一代名医朱南山出资创办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包天白任首期教务长,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他教课认真,对伤寒原条,特别是六经提纲,十分熟悉和重视,学生印象极为深刻,在以后诊治病人时,常因而形成六经辨证的首选理念。

当时,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中医教育从以师带徒、家传世袭的方式,逐渐转向了以学校式教育为主、师徒授受方式互为补充的新模式。中医界为谋求中医教育的改进和创新,将规范课程设置、统一教材编写等作为中医教育重点,编写了许多教材。这段时期,包天白除了参编其父亲的《包氏医宗》外,还先后参与中国医学院的证象学、伤寒、瘟病、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14门课程讲义和新中国医学院医经、内经、医学史、通论等25门课程的编写,为推动中医学教育事业,培养造就中医后继人才不遗余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8—1939年间,包天白在上海创办“新中医研究社”,其夫人朱志成(上海人,擅长妇科)也在该校担任药物学教师。1943年,他们夫妇一起复转执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

在沪期间,他们一边教学、一边行医。临证时,包天白擅用经方却不拘泥于常法,常以“法外法”治疗疑难杂症,药简效宏,立起沉疴。当年,上海神州中医院遇到一个特别怪的病例。这个病人耳朵一听到声音就会有回音,医治多年无效。包天白听闻后,另辟蹊径。他找了一本药书,对病人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认真读一遍,读到哪种药耳朵没有回音,你就告诉我。”病人将信将疑,捧起药书从头开始一字不漏大声读起来,读到其中一味药名时,耳朵竟然没有回音。病人兴奋地告诉包天白。包天白就以此味药为君药辨证施治,不久即愈。

1946年,包天白挈眷回到家乡,居于上杭县城,一度在稔田和省立中学(今上杭一中)任教,空暇悬壶救世,并采集民间秘方和青草药方。解放初期,举家移居香港,创办“香港中医专科学校”,为港、澳、台培养中医人才。1950年,在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力邀下赴台湾,继续行医济世。1976年,受聘为台北中医学院教授,并任系主任。同时,协助创建医学院,任副院长。中国港澳台地区乃至日本的不少名家,皆出其门下。

1986年,晚年犹有还乡之志的包天白,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踏上返乡旅途,经香港时因心脏病猝发去世。

户姓历史名人_姓的历史名人故事_名人姓氏

包天白著《伤寒发微》

包天白“学力深、经验富”,一生勤于学术,著作颇丰,有《基本诊断》《汤头歌诀》《家用医方五百条》《实用医方集成》《最新考正经脉经穴挂图》等存世。他的文学功底亦深,曾任上海《工商新闻》主笔、华社出版部主任,以曼郎笔名发表诸多作品,有古体诗词作品《天白诗词选》刊存于世,上杭琴岗诗社曾节选收入《琴岗诗词》。

(执笔:中共上杭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袁志先 赖建连)

上一篇: 海安县海陵中学:中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下一篇: 由30家名人展馆组建的南通市名人馆联盟成立——挖掘名人资源 打造文化品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