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意大利炮(意大利炮是什么玩意)

意大利炮(意大利炮是什么玩意)

意大利炮(意大利炮是什么玩意)在热播的抗战剧《亮剑》中,有一段十分脍炙人口的桥段。团长李云龙用一门意大利炮,一炮干掉了平安县城城楼上的山本。意大利炮(意大利炮是什么玩意)大家都知道,二战时期能造枪造炮的国家屈指可数,而能对外出口武器的国家更是只有美英德法意这5个国家。那么,这门“意大利炮”到底是什么来头?什么型号,多大口径?有着怎样的服役历史?在二战中它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其实在电

在热播的抗战剧《亮剑》中,有一段十分脍炙人口的桥段。团长李云龙用一门意大利炮,一炮干掉了平安县城城楼上的山本。

意大利炮(意大利炮是什么玩意)

意大利炮(意大利炮是什么玩意)

大家都知道,二战时期能造枪造炮的国家屈指可数,而能对外出口武器的国家更是只有美英德法意这5个国家。那么,这门“意大利炮”到底是什么来头?什么型号,多大口径?有着怎样的服役历史?在二战中它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其实在电视剧里出场的那门炮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货,,而是大名鼎鼎的素有“七五小姐”美称的法制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战炮,也叫法国M1897型75mm加农炮、法国75快炮、法国75毫米速射火炮、法国M1897型75mm炮等等。

M1897型75mm野战炮

M1897型75mm野战炮细节

19世纪20世纪之交,火炮大革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法国在1897年研制成功的M1897型75毫米火炮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实M1897型75mm野战炮的射程和弹重都很一般,但是其射速却是逆天的,十九世纪欧洲列强陆军的标准武器阿姆斯壮后膛炮的平均射速是每分钟两发射速,而M1897型75mm野战炮的射速却达到了每分钟15发,极限状态可达到每分钟30发的惊人火力。为何如此,因为其首创使用了新型的火炮液压驻退复进机构。

M1987型炮炮栓特写

在此之前,无论是十五世纪时土耳其人围攻君士坦丁堡所用的巨炮,还是十九世纪的英国阿姆斯特朗后膛炮,无论是前装后装、滑膛线膛,它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后坐力。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会将炮身往后推离炮位,不仅需要士兵费力将它推回原位,还限制了火炮阵地的选择,同时更得反复计算弹道诸元进行瞄准,极大的影响了炮兵的射击效率。法国人进行了一个划时代的改良,他们给火炮加上了一个液压驻退复进机构———如此一来,火炮的后坐力便由驻退机吸收,而减轻了传达到炮架上的后坐力。这意味着火炮射击后,炮位不会有明显的移动,因此不需要重新瞄准,只需重新装弹即可再次射击,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的射速。

加上它拥有的8550米的高射程,能够压制当时所有同等规格的火炮。可谓技压超群。这样优秀的火炮怪不得法国人会给它“七五小姐”的美称。

M1897型75mm野战炮的宣传图,上面法语GLOIREAU’75,意为荣誉归于75。这足见法国人对75的偏爱

法国人迷信M1897型炮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到一战爆发时,法军装备的全部野战炮均为M1897型!这包括1000个炮兵连和4100门火炮。军属炮兵是4营制48门M1897型炮,师属炮兵是3营制36门M1897型炮。

法国75的四种陆轮配置方案状态设计图

由M1897型75mm野战炮改装的高射炮

但是M1897型炮的高射速也给后勤带来了困难。有时候全部的炮弹储备仅够M1897射击2小时。为了解决炮弹的供应问题,法国政府不得不引入大量私人企业甚至手工作坊来生产炮弹。

凭借优越的性能,M1897型炮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产销量高达20000门以上,但是这样的辉煌很快就过去了。德国虽然在中口径速射炮上比不了法国,但是德国人很快就研发了大口径火炮,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全面压制M1897型75mm野战炮。于是前线众多M1897很快就被大口径榴弹炮所取代。

关于“亮剑”中为什么会叫意大利炮呢?网上给出的解释是中国政府购买的M1897型75mm野战炮是从意大利购买的二手货。一战时期意大利确实曾经从法国进口了一批M1897型火炮,一战结束后,淘汰下来的旧货被卖到了中国,最终在抗战战场上出现。由于炮身上刻有意大利文,所以在一些记载中便有了"意大利炮"的称呼。

但这样的说法笔者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手中的法国75不过几十门。其来源分别为滇系军阀龙云从法国获得数量不详的原版M1897;中央军在1932年购买了几十门法国M1897。当时由于75mm野战炮优秀的射速,中央军甚至想将所有火炮都更换为M1897型。但是由于财力有限,加上后来引进了英式火炮、德式火炮,更换计划并未得到实现。

一张罕见的国军正在拖运M1897型75mm野战炮的照片

此外,中国还从前苏联手中获得了部分其在俄国内战时期使用过的M1897型野战炮。所以没证据显示有意大利人的参与。

小说《亮剑》一直被业内评价为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八路军敌后抗战的场景,但实际上和史实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小说里是在晋西北作战,可事实上其原型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应该是在太行山脉的河北山西交界处活动,属于晋东地区。这一地区面朝平原背靠太行山,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所以一直是敌我争夺的重点地区。当时,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战术,沿公路铁道线修建大量炮楼对这一区域进行封锁控制,而八路军要想打破封锁就必须拔掉炮楼。

抗战时期日军修筑的炮楼

这种炮楼多为两层的水泥砖木结构,实际上防护能力很差,大部分仅可抵御普通枪弹的攻击,而用火炮则可以轻松攻克。这样的防御,放在二战中任何一支中等强国的军队面前,就是送上门的菜。但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八路军的火炮极度匮乏,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因炮楼封锁而陷入被动。

其实,不仅仅是八路军,整个中国军队的火炮也缺少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整编预备炮兵部队,发现全国可用于野战的火炮仅有456门,而实际上,抗战期间能够发挥作用的火炮数量长期仅仅维持在两百门左右,在日军强大的火力面前自然相形见绌。一个战区火炮能力甚至不如日军一个师团,一个军的炮火能力还不如日军1个大队。

博物馆展出的M1897型炮

由于火炮数量与日军差距巨大导致战场火力处于绝对劣势,所以中国军人在抗战战场上往往只能付出更多的流血和牺牲,以视死如归的勇气迎着炮火冲锋或者在猛烈的炮火下坚守阵地成了无数战斗中最常见的画面。我们今天国歌中都是"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样的歌词。我们翻阅抗战史发现,几乎每一场战役,中国军人的死伤都要远远大于日军。可以说,整个抗战史是一部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的历史,这种悲壮、落后以及痛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

M1897型75mm野战炮

外文名:Canonde75modèle1897

口径:75mm

倍口径:36

有效射程:8500m

射角:-11°~18°

炮口旋转角度:6°

初速:529m/s(米/秒)

射速:4s/发(理论上)(极限状态2s/发)

炮长:2.7m

炮重:1160kg

弹丸重:(6.3--7.8)/5.5公斤(高爆弹)

6.4/6.1公斤(穿甲弹)

7.24/7.98公斤(榴霰弹)

驻退机:液压驻退复进结构

上一篇: 桓齮将军(桓齮将军与华阳太后)
下一篇: 王栎鑫女儿(王栎鑫儿子和女儿叫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