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蓝田县的文化名人

蓝田县的文化名人

蓝田县的文化名人敬请关注【滋水美文】\x0a打开一扇通往美的窗\x0a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滋水美文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蓝田的历史名人_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有什么名人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47期

中国●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

「 蓝田县的文化名人」

文/杨少敏

乱世佳人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为避魏权臣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蔡伯喈)的女儿,文姬确切的生卒年代不可知,据多数学者考证,大约在东汉灵帝喜平六年(177年)前后出生。

蔡文姬生活在一个政治黑暗、战乱频仍的年代。东汉王朝经过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政权、黄巾起义、董卓乱政后,已名存实亡了,形成了军阀割据,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

文姬的父亲蔡邕博学多识,擅长词章,精通音律,对书法、数学、天文都有精深的研究,并在朝担任议郎之职。汉灵帝喜平六年,蔡邕因议事得罪朝廷,被判处死刑,经多方营救,被流放到五原安阳县(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戍边,家属随同流放,文姬便在这时期出生。多灾多难便伴随她一生。蔡邕的流放因朝廷大赦而结束,又因为得罪了小人而不敢回朝,只得流亡江南,远迹吴会12年,文姬随父流亡1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作恶多端的董卓被杀,蔡邕因被董卓胁迫做过祭酒的官职,被司徒王允认为是董卓一党,被下狱处死。文姬失去父亲,十六岁嫁给河东卫仲道,一年后,卫仲道死,文姬因无子,回到家乡。

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傕、郭汜,互相攻伐,中原一片混乱,引起匈奴人的入侵,文姬在丈夫墓前被匈奴兵所俘,最后被迫嫁于匈奴左贤王为妻。开始了更艰难的人生之旅。文姬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阿吉拐、一个叫阿弥拐。文姬在匈奴大约生活了十二三年,至汉献帝十二年左右,文姬大概三十岁左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治了北方,念起和蔡邕的友情派人用金璧去匈奴赎回了文姬。文姬日夜渴望回到中原,回到父母之邦,但又要别儿子,撕心裂肺的痛苦,最后随汉使回到了洛阳。回到中原后,由丞相曹操指婚嫁给屯田都尉董祀,董祀年轻貌美,又富有才华,无端被丞相指婚,娶了再嫁之后的蔡文姬,心有不甘,犯法当斩,文姬不计丈夫平时对自己的嫌弃,蓬头跣足,求曹操放了董祀。这次事件后,夫妻和好,看破红尘,双双西去,到蓝田县王顺山下的蔡邕别墅定居,文姬在这里从事文化活动,终老后,葬在蓝田。

文姬经历了父丧夫亡、远嫁异域、骨肉分离,这一切充满悲剧色彩、惨痛经历,让她心灵伤痕累累。她以一个亲历者的感触,用文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流传于世的脍炙人口的骚体抒情诗《胡笳十八拍》五言古体诗《悲愤诗》。

文姬的家就是蔡邕的别墅,位于普化镇的蔡府庄,蔡文姬的梳妆台在蔡府庄附近,叫烟粉台。文姬死后葬在今县城西北,有户王姓家人给文姬守陵,今发展成为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子,叫“蔡王村”。蓝田县为了纪念这位才女,为文姬陵修了墓园博物馆,三里镇初中叫“文姬中学”,学校西面的南北走向的宽阔马路叫“文姬路”。

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

辋川诗画诗佛王维

王维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山西蒲州,王维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身官宦世家,祖业曾有乡间别墅。他母亲崔氏信佛,信仰佛门维摩诘居士,对他取名“维”,字“摩诘”。王维二十岁中进士,在朝先后担任大乐承(皇家乐队队长)、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尚书右丞等职。他是盛唐田园派诗人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被称为“诗佛”。王维一生以诗画闻名,与蓝田县秦岭深处的辋川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购置了初唐诗人宋之问的辋川别业,于唐天宝元年(742年)迁居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辋川两河桥以北到辋口二十几里的范围内,建造了“辋川二十景”,吟诗作画,直到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去世。

王维在辋川南北二十多里的范围内,营造了“辋川二十景”,这是一个别树一帜的山水园林别墅群,在中国园林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王维的“辋川二十景”赋予王维以诗情画意,他与裴迪在这里“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王维作,裴迪和,为“辋川二十景”写下了四十五首绝句诗,王维取名《辋川集》,这是两位诗人对同一景物的共鸣,为“辋川二十景”绘制了一副色彩绚烂的画卷。其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欹湖》:“清波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清波卷白云。”《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更是脍炙人口。这样的大型绝句组诗,唱和组诗,是王维独创。王维的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给人以美感。王维处在唐王朝由盛转衰期,王维去世后,唐王朝动乱不断,王维诗中所反映的那种崇尚自然、远离尘嚣的思想,对人们厌恶动乱、渴望和平的思想是一种慰藉,因此中唐以后,王维的诗颇受欢迎。其中“竹喧归浣女,连动下渔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漠漠稻田飞白鹭,荫荫夏日啭黄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长期在民间流传。

王维在辋川隐居的日子,曾在长安留学,长期在唐王朝任职的日本学者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要回日本,专门到辋川与王维话别。他回国后,把王维的诗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把王维的诗选进了中小学教材,日本人从小学开始,就知道中国西安蓝田县有个辋川。可见,王维的诗对宣传辋川、宣传蓝田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工草隶,善画,名盛开元、天宝间。”《旧唐书·王维本纪》这样评价:“笔综潜思,参与造化”“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涯,非绘者所能及。”明代董其昌推崇他为“南宗绘画之祖”,誉为“文人画”的创始人。王维的画开一代山水画的先声。

一千多年过去了,由于风雨剥蚀、地质变化、人为改造,“辋川二十景”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还能根据王维的诗画,找到当年痕迹。一代诗画大家让辋川名垂千古。

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

画马圣手韩干

韩干,中唐时期著名画家,白鹿原人。少时家贫,在酒店当佣工,经常去王维的辋川别墅送酒。一天,韩干到王维家收酒账,恰好王维外出未归,韩干等得无聊,就在地上戏画人马,正好王维归来发现。王维认为韩干很有绘画天赋,便资助韩干每年二万钱供他学画。韩干按照王维的指点,画技逐渐成熟,善画人物、花竹、菩萨、鬼神,尤其擅长画马,被誉为“画马神手”。

韩干画马,初以曹霸为师,但重视写生,遂自成风格。天宝中,唐玄宗召入宫中为供奉,官至大府寺承。当时,陈闳画马有名,玄宗命韩干拜陈闳为师,韩干拒不奉命,玄宗问其故。韩干曰:“臣自有师,陛下厩中之马,皆臣师也。”于是取材内厩名马,画《玉花骢图》《夜照白图》《拳毛骢图》等,皆骨肉亭匀,健壮雄峻,形神毕似,超出陈闳,因而名重当时。他的松石画别具一格,画古松挺拔雄劲,枝干麟纹层次分明。生平所作名画有《吴王出游图》《宁王打球图》《对鉴仕女图》《明皇射鹿图》《明妃上马图》,皆以写真出名。

韩干每日对马写生,形神兼备,他的画当时被推崇为“神品”,有一幅稀世珍品《牧马图》尚存在台湾。

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_蓝田历史文化名人

一门四进士蓝田四吕

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是北宋人,四人是同胞兄弟,祖籍河南汲郡(汲县),祖父吕通,曾任北宋太常博士,因爱蓝田山水,迁居蓝田,死后埋葬在蓝田。父吕贲,曾任刑部四司比部郎中,到吕大忠一代,在蓝田定居已久,其住址就在今三里镇桥村。他们兄弟四人都学业有成,考中进士,一门四进士,这在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历史中,只有眉山“三苏”可与之媲美。

吕大忠,字进伯,皇祐年间进士,曾任华阴尉、晋城县令、陕西转运副使,受命提举永兴军路(今西安市)义勇军,后改任秘书承、检校枢密院使、兵房文字,后奉命出知代州、石州,多次同辽军谈判,据理力争,保卫了国家利益。元丰年间,调任河北路转运判官,元祐初,知秦州(今甘肃天水),力主对西夏用兵。绍圣二年,知渭州(甘肃平凉)后因与宰相不和,调知同州(陕西大荔)不久致仕,终年70余岁,著有《前议论》《辋川集》《奏议》等。

吕大忠一生正直,为政清廉,言行诚恳大雅,是北宋名臣。

吕大防,字微仲,皇祐元年进士,起家冯翊主簿,迁永寿县令,后任青城县知县,青城县是抵御外族入侵的前哨,大防加强了防务,被认为有“王佐之才”。后又任太常博士、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开封知府、尚书右丞(宰相)等职。吕大防相貌清秀,一表人才,声如洪钟,为人持重,正气铮铮,为官处世纯朴正直,不植党羽,处处守儒家传统之教,事事以忠君爱民为己任,因而当时名儒重臣司马光、吕光著等人对他十分看重。他著有《文录》20卷、《文录拾遗》1卷、《文献通考》一册。

吕大钧,字和叔,嘉佑二年进士,以父丧丁忧,守孝期满后,不赴泾阳知县任。初学于横渠张载,卒业于二程(程颢、程颐)门下,甘居家中授徒讲道。会伐西夏,驻守肤施的鄜延路经略使幕府征召他为从事,参赞军务,卒于道。著有《乡约》等,其中《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吕大临,字与叔,号芸阁,初学于张载,受业于程颐,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元祐中为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著有《考古图》20卷、《孟子讲义》14卷、《论语解》10卷。吕大临在“四吕”中,学术成就最高,为宋代金石学家,中国考古学鼻祖。

《吕氏乡约》是中国第一部成文的《乡约》,是乡党邻里互相勉励、共同遵守的、以互相救济为内容的、乡民自治的一种教化性制度。《吕氏乡约》的四大内容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约》由吕大钧制定,其他兄弟参与传播、执行。这对当时和以后中国基层社会的稳定和谐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四吕”在科举、为政、学术和社会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被称为“四贤”,民国时设“四贤乡”,建国后,把长坪路向东到“四吕”故里桥村的通村公路叫“四贤路”。

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

大明监察御史荣华

荣华,字公美,号双溪,蓝田县焦岱镇荣家沟人。晚年迁居县城西关。荣华自幼聪明过人,读书作文,非常用功,往往通宵旦旦,彻夜不眠,明成化年间,中两榜进士。他先担任河南巩县知县,在治理黄河水患,确保旱涝保收方面得到百姓好评,他又举办学校,教化民众。

后又调任洛阳知县,巩县民众挽留不舍,洛阳民众又执意请他到洛阳任职,两县民众在道府衙门争执不已,府尹无奈,只好派荣华任嵩县知县。嵩县社会秩序混乱,盗贼如毛,荣华到任后除盜安民,用教育来改变民风民俗,效果显著,后因父丧,解官归里,守孝三年。

三年后任无锡知县,他铲除强暴,扶助贫弱,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无锡境内有四个恶霸苦害良民,被称为“四虎”。荣华一天内就逮捕了三个,剩下一个也前来自首。后升任湖广监察御史,巡按两淮,锄奸革弊,建树颇多,被称为“名御史”。

明成化16年(1480年),荣华中举,明成化17年(1481年)中进士。擅长诗文,著有《双溪小草洗冤录》《南巡西巡录》《两巡奏议》《蓝田县志》《辋川集》等。荣华是蓝田籍首次参与修县志的学者,从此蓝田县有了县志。

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

维新志士阎甘园

阎甘园(1865----1942),字培堂,县城北门人,清同治四年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明过人。光绪六年(1882年)考中秀才,当时只有18岁,后来到关中书院求学。在此期间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和一批变法志士创办了陕西第一家宣传维新变法的私人报纸----《广通报》,自任总编辑和社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三原参加乡试,因其有维新观点,遭清廷忌讳,仅考中“副贡”。但由于他才华出众,又被特准赴京会试,打破了惟有贡生才能会试的常规。

光绪34年(1904年),全国各地举子云集北京参加会试,慈禧和光绪庚子流亡回到北京后,提倡“回銮新政”,“吏治民主”“维新改良”,故出题“治国新策”。一些只读四书五经的举子不知从何入手。而阎甘园早已成竹在胸,笔下如飞,考官见此,拿起他的考卷,勃然大怒:“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按八股行文?”阎甘园从容道:“请息怒,今番考试,不在行文体例,贵在上奏治国安邦、振兴大清的良策。”监考官言道:“三纲五常、先王之法,怎能改动?”阎甘园道:“新政上论,已做说明,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的法则”阎甘园和监考官唇枪舌剑地辩论起来,考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时陕西籍考官宋伯鲁制止了事态发展,对监考官说:“让他作下去。”说罢离开了考场。第二天,宋伯鲁带上阎甘园的试卷进殿,让光绪帝御览,光绪帝阅后,龙颜大喜,立即召见阎甘园,对他说:“阎卿才识过人,废除八股,力兴教育,以达国人之警醒,振兴中华的见解正合朕意。”

阎甘园除热衷维新变法外,建树颇多。光绪26年(1900年),关中大饥,阎甘园和牛兆濂一起赈灾;民国18年(1929年)关中遭遇百年大旱,夏秋无收,阎甘园在上海发起义演,将义演收入和自己的画展收入一并汇回家乡,赈济家乡灾民。阎甘园在陕西首创私学,叫“甘园学堂”,他又提倡女学,在西安以其夫人杨雅阁之名,在自己创办的“甘园学堂”附设“雅阁女校”。阎甘园还是全国著名的书画家、金石考古行家,晚年,潜心著述,著有《史籍篇》《古籍标准》《晚照楼书画集》。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由上海返回西安,继续从事论文写作和古籍研究,终日不懈,1942年8月,因脑溢血病故。

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有什么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

名驰三秦牛兆濂

牛兆濂(1867-----1937),蓝田县华胥镇新街村鸣鹤沟人,字梦周,号蓝川。清同治六年生,卒于1937年,享年70岁。清末民初誉满三秦的理学家三秦关学代表。被尊为“关中大儒”“横渠以后关中一人”,又称“蓝川先生”。

牛兆濂出生于一个清寒的耕读之家,出生前其父梦见周濂溪(北宋名儒周敦颐)来家,故取名兆濂,字梦周。二十岁中举,期间求学于关中书院。有一次同几位同窗游骊山、华山,无奈盘费用尽,但游兴甚高,来到玉泉院,进入大殿,。一位同窗跪拜老祖时说道:“老祖在上,我等众弟子拜见老祖,本应奉上香火钱,无奈途中用尽,愿老祖见谅。”这些话坐在旁边的老道却听得十分明白,老道见这几位都是读书人,有意试他们的才学。故意说:“空手拜祖不合礼数,不过,我这里有一上联,如能对出,有铜钱五百相赠。”

老道曰:“李耳以木子为姓,生而知之;”

牛兆濂脱口而出:“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老道见此人应对如流,遂另出一联要求用眼前之事应对。老道说:“啥啥喜?啥啥恼?啥啥多?啥啥少?”牛兆濂上前向老道施礼道:“借钱喜,还钱恼,小人多,君子少。”老道笑着把五百钱赠与牛兆濂,从此“牛才子”的美名传遍关中书院。

牛兆濂9岁入私塾,17岁肄业关中书院,光绪十四年(1886年)补廪膳生,同年戊子科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因父丧母病“不赴公车(进京会试)”。按例削去功名,后陕西巡抚端方因重其才,以孝奏请,免削功名,且授“内阁中书衔”。

牛兆濂曾为白水彭衙书院山长,讲学于关中书院、三原清麓书院、及晋、冀、鲁、鄂、浙诸省。晚年讲学于蓝田县北的吕氏庵(芸阁书院),讲授《吕氏乡约》,教化乡里,学生遍及国内各省和东亚、东南亚,影响巨大。是理学的最后一人。

牛兆濂有许多故事流传在蓝田民间。

一能掐会算,有一天中午,一个小伙急急忙忙跑到芸阁书院,找牛兆濂,牛兆濂问小伙是不是丢了牛,小伙说是。牛兆濂随口说:“要想小牛有,出门朝南走。撞开女人的手,小牛自然有。”小伙出门急急忙忙向南跑,把两个青年妇女的手撞开了。两个妇女大喊:“抓流氓”,村中农民拿着农具在后追赶,小伙情急之下跳到一个坑里,小牛正好在一个窑内。小伙说明了情况,大家齐称赞先生神机妙算。

二是拯救西安,1911年,辛亥革命时西安响应武昌起义,发动了起义,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镇守西安。清朝陕甘总督升允率领10万大军从陇东出发要血洗西安。牛兆濂应张凤翙之邀,赴礼泉十八里铺,后至乾陵甘军大营,说服升允率甘军返回甘肃,使西安免除了一场战乱。

牛兆濂在《白鹿原》里被塑造成“朱先生”的形象,广泛流传。

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的历史名人_蓝田有什么名人

卓越的地质学家赵国宾

赵国宾(1899----1934),字次庭,孟村镇北水磨村人,14岁应清华大学童子试,以第一名入学。因对当时的封建教育不满,被校方开除。后转入北京大学学习采矿专业,得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教诲,获工科学士学位。

毕业后,任陕西延长石油官厂经理,后任陕西省建设厅技正,中央地质研究院研究员,1833年,任中央实业考察团主任。他在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煤炭开采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19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柳亚子为他撰写墓志铭,于右任书丹。

关于作者

杨少敏:蓝田县城关中学退休语文教师。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蓝田的历史名人_蓝田历史文化名人_蓝田有什么名人

上一篇: 杜康简介-酒圣,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下一篇: “蓝田”为什么叫“蓝田”?有什么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