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大家介绍了几首辛弃疾的词,很受喜欢。
辛词的风格沉郁苍凉,雄浑悲壮,重在抒发希冀统一河山的豪情壮志,倾诉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今天介绍的这首词,是辛词中的一首名篇,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重温此词,不知大家会有怎样的感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读来苍劲悲凉,豪视一世。
这是1205年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因感时事而怀古所作的词。
全词流露出作者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体现作者坚决主张抗金,同时反对冒进误国的正确思想。
因此,此词被选入高中课本,成为当年青年吟诵在口,念念不忘的历史名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登临高亭,面对波涛滚滚的长江,词人心潮澎湃,追怀往事,感慨油然而生:
如此壮丽的江山,延续至今,千古永存,但又从何处寻找如独霸江东的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来保卫此江山呢?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自然是难得的,但转而一想,英雄业绩,又存留有几?当年的舞榭歌台、当年的风流英雄,不是早已被历史的风风雨雨冲洗得踪迹全无了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孙权既如此,南朝不可一世的宋武帝刘裕又如何呢?
听说镇江城中斜阳映照下的。那条丛生草木掩蔽下的极平常的街道上,就曾居住过当年的刘裕。
这里用到了一个典故:
“寄奴”,宋武帝刘裕之小字,刘裕先世曾随晋室由彭城南迁京口,并在京口长期居住,词人由京口北固亭而念及曾在此居住之刘裕,亦在自然情理之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三句由刘裕而生发感慨,写其在世时创下的英雄业绩:
想当年,刘裕兵强马壮,大军驰骋万里中原,气吞敌虏有如出山之猛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这三句理解起来稍微有些困难,因为其中用到了两个典故:
史载,元嘉二十七年(450),宋文帝刘义隆派王玄谟率兵北伐。由于未做充分准备,王玄谟冒险贪功而进,结果大败而归。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胜追至长江边上,扬言要渡江灭宋。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是为“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用汉武帝时霍去病之典。
《史记·霍去病传》记霍去病北击匈奴单于于狼居胥山,功成后举行封山典礼而还。词人用此典,意在说明刘义隆本想建立没世奇功,但结果事与愿违。
所以,这三句由刘裕业绩复及其子刘义隆,表达自己对刘裕功业未成的遗憾之情:
可叹宋文帝行事草率,梦想建立没世奇功而仓促北伐,结果落得大败而逃。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词人由古人突转而下,写到自己:
抗金归南到今,回顾自己的历程,四十三年前战火纷飞的扬州景象,犹历历在目。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对岸的佛狸祠下,人们正举行祭神的大典:锣鼓声与前来争食的乌鸦的聒噪声混杂在一起,乱糟糟地响成一片。
这里,又用到了一个典故: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史载他打败王玄谟大军后,追王军到达长江北岸之瓜步山,并在山上为自己建成行宫一座,即后来的佛狸祠。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里面的典故,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了。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晚年遭人谗害出奔魏国,后赵王欲起用他,选遣使者探其健壮与否。
廉颇当使者面食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以示尚能作战。
但使臣受贿,归而谎报赵王,说廉颇“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大便三次)矣。”
赵王认为廉颇已老迈,于是不用。
这里,词人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不被人关心理解的苦闷:又有谁来问过这样的话:“廉将军您老了,但还能如从前那样吃饭打仗吗?”
作者言外之意是说:我虽然年纪已老,但有如廉颇,壮心不减,尚思为国出力有所作为呢。
关于这首词,前人的评价不一。
明代杨慎《升庵词话》认为:“辛词当以京口北固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另一种观点则批评此词“微觉使事多耳”,即使用的典故过多,有卖弄才学之嫌。
私以为,这首词的典故多固然是事实,但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与京口有关,虽用古人古事且错落有致,并能一气贯注,浑然构成艺术整体,用事虽多,并不影响故事的表达。
杨慎《词品》认为辛词当以这首《永遇乐》为第一,确实名副其实。
不知,这首词是否让大家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你对它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