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doc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doc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doc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46doc,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doc波特的钻石模型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doc波特的钻石模型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要长期拉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仅仅是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已经不够了,而将高新技术、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像英国和美国已经占到国家GDP的7%—8%,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当一个产业占到整个国家的5%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产业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那么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而且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整个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 如果谈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我们应该说在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中国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中国,5000年文明的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这些文化资源用现代的高新技术,用现代的管理理念与之结合,是文化成为创造财富的一个部分,将是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那么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竞争优势呢, 下面我们将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为例,并结合波特的钻石理论予以分析、论证。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要具有双向作用,才能形成钻石体系。 ?、生产要素 人力资源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指的是文化产业这一特殊领域的拥有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劳动主体,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复制、浓缩到新的文化产品中人才集合体。 这方面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必须具备高度的文化素养。文化产品是以文化为内涵的产品,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如果创造者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品,将无法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 ?必须具有文化经营能力。文化产业是一种市场行为,只有将文化产品投入到市场,依靠成功的市场交换,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因而需要对大众的文化需求进行预测,对产品策划、生产、销售进行经营,对生产的投入、产出进行计算,对人、财、物进行组织协调,这些都需要经营能力 ?必须具有能将上述两者融为一体的能力。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高技术与高文化高端结合的领域,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既要懂得文化,又要懂得市场,要善于发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将之进行创新、包装、投入市场 电影产业中,新导演的不断涌现 在日益改善的中国电影大环境下,近年来,中国电影新导演不断涌现,尤其是2009年,大量的新导演集体亮相,为中国电影的长久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艺恩分析认为,随着各制片主体对新导演的不断挖掘和培养,新导演在未来几年还将不断涌现,并且在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考验之后,将会出现一批新的导演骨干力量。 ?、需求条件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 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11242.85 元人民币,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为1358.26 元人民币,占比达12.08%。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2009 年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占比进一步增大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总票房62.06亿元,比2008年的43.41亿元增长43%,创下中国电影票房增长速度的历史新高。由此预计,2010年中国票房总收入将突破100亿元,2012年将有望达到200亿大关。 此外,2009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收入16.89亿元,加上电影票房收入62.06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我们预测,未来10 年中国电影产业还有8-12 倍的市场空间待挖掘,年复合增长25%左右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电影院线是电影最主要的传播的渠道,此外,还有电视、新媒体如手机、MP4、iPad 等。

新媒体是电影传播的新兴渠道之一,随着用户对手机、iPad 等手持终端的广泛使用,这部分渠道的重要性也将日渐体现。 一些如食品、电影衍生物等产品的售卖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电影业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霍斯顿?鲍得麦克曾说:“电影即是艺术也是产业。”艺术和产业两者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正如美国电影产业在20世纪所演绎的那样,作为艺术的电影和作为产业的电影都可以达成艺术上和商业上的成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随着各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法规的推动,国际电影业的格局也是复杂多变。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上一直处于几近垄断的地位。美国电影产业源于其精明的商业考虑,好莱坞地区以其完美的拍摄条件确保了全年电影拍摄,而提高好莱坞经济收益的办法就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力。在电影制造业中,他们采用大制片厂制度。大制片制度的运用在于以劳动力分工为重要手段来提高生产力,这种制度中,每个人都不是“万事通”,而每个人都是专业人员。大制片厂制度下专业化力量的提升使得电影制作数量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这些电影的质量得到提高。在当今电影制造业,经营、商业方面的因素对电影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老牌电影王国的法国,近年来,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法国电影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屡创佳绩。2000年,在法国国内电影市场,观众人次超过200万的法国电影还只有3部,到2001年,数量就打到10部,法国电影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达到了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韩国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一股股强劲的“韩流”,不仅成为好莱坞的劲敌,更成为中国电影企业的强劲对手。韩国电影企业在商业电影的发展上,既突出民族特色,又紧跟国际潮流,从而使韩国商业片在与进口商业片的竞争中毫不逊色,为韩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韩国电影产业中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各自目标明确、制作到位,不仅为电影产业的商业繁荣提供了保证,也对电影业的艺术追求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索。同时,韩国电影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注重对东南亚儒教文化圈市场的开拓,把韩国电影用东方文化的样式进行包装,深受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光中的喜爱。 与中国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尽管国民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但被称为“宝莱坞”的印度电影业不仅以年产800左右的影片数量闻名于世,而且电影每年出口收入打到1亿美元左右。

面对好莱坞的入侵,许多国家影片票房收入明显下降,在西欧各国的电影市场上好莱坞影片总收入约占70—90%。在这样的局势下,印度电影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印度电影企业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本地制作的高质量,为了增强其影片的吸引力,印度电影超越了传统的较为单调的歌舞类型,增加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同时,印度电影企业十分重视海外市场以及电影音响产品的开发。 欧美发达国家,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创造了不少的文化财富,例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的拍摄。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电影业的总体态势是日渐活跃。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我们就对引进国外影片的数量和外资进入中国电影业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承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电影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政治环境:电影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 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政策支持 。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规划指出,我国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影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发,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了战略产业的高度。 《指导意见》为中国电影产业提出了2015年底的七大目标和具体十大措施,可看做中国电影产业的“五年计划”。 由此可以分析认为,在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该政策的出台将再次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加速,未来五年中国电影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加蓬勃、更加繁荣的飞跃式发展时期。 中国电影即便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很难具有像好莱坞电影那样的国际性优势,但广阔的本土市场仍然可以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从1905第一部中国电影的出现到至今,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百年的历程,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模式的同时,更应该立足本土,坚持创新,相信中国电影产业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 《棋魂》,这部真香国产剧差点就错过了
下一篇: 推荐一些当下时代人物传记的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