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会时间】5月12日
【营会地点】武汉大学
【参营对象】8岁+独立参营
【交通方式】自行接送
【收费标准】228元/人
【报名咨询】婷婷老师18140666352
课程背景
Course Background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
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这里,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
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涵盖12个学科门类、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现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课程亮点
Highlights
01探寻历史——
听名校人文历史,传承自强精神
张之洞:“清末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1893年创办自强学堂,现武汉大学。
1898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现武汉理工大学。
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现华中农业大学。
此外,他还创办了师范学堂、政法学堂、两湖大学堂(原两湖书院)等。
此外,张之洞还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28年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时,将罗家山(又名落驾山)改名为珞珈山。如今闻名海内外的“珞珈”,便出自他之手。
李四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09)
时任武大“建委会”委员长,是他勘探并最终选定了当时的“罗家山”作为校址。
李达:新中国成立后的武大首任校长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武大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并亲自授课,为武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还有王世杰、叶雅各、周鲠生、梅汝敖、易中天、雷军......还有好多好多的故事,等你来探索。
武大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又一个杰出的人物,他们是武汉大学的见证者,创造者,继承者,为武汉大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到“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
最后,一场心灵的洗礼之后,谁是你心中的NO.1呢?
让我们继续旅程... ...
02登珞珈山——
探寻珞珈山历史,了解珞珞如石精神
东湖的东边,有一座郁郁葱葱的独立山峦,名字有多种传说。相传观音菩萨路过此地时,遗落一件袈裟,袈裟落地,化为此山,是为“落袈山”。又传春秋战国时期,楚王曾经在此“落驾”,是为“落驾山”。还传罗成拜访尉迟恭暂居地,是为“罗家山”。也有说山主姓罗,所以叫罗家山。而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江夏县志》则记为“逻迦山”。
好在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1928年在此建造国立武汉大学时,山名为落袈山。
《老子》有云: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登过珞珈山,才能亲眼看到山上的石头有多坚硬;才能懂得当年武汉大学成立之初是多么的艰难;也才能明白为什么武汉大学用珞珈山上坚硬的石头,来形容自己坚韧不拔有如石头般坚硬的精神。
在山上,还可以看到十几个大坑,据说是当年抗战时期留下的防御工事,矗立在坚硬的石头山脊上,百年来未曾改变。
还有防空洞、围墙和指挥部等建筑,无不诉说着那段历史。
03探访十八栋——
了解武大的学术大师和历史名人
很多人不知道美丽的武汉大学有一个十八栋——它背山临湖、错落有序,数字恰好合了个吉利数,人们开始称它为“十八栋”,也希望它如十八青春般焕发。
它与那么多的学术大师、历史名人休戚相连,积淀了那么多有关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史、学术史息息相关的历史信息,注定要成为后人永远探寻、追忆的胜地。
在上世纪30年代,它的环境之雅、门槛之高是有名的,是当时“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的一部分。郭沫若曾誉称其为“蜂窝水涡”、“物外桃源”,“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尤其教书的人,是有福了。”
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为携手共谋抗日大计,进行了国共合作,周恩来和邓颖超下榻“十八栋”27号。在此周恩来会见了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国际友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部分工作人员。
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也在珞珈山半山庐居住了一段时间。此外,还有诸多名人大师都在此住过。
04走读经典——
打卡校园标志性建筑,探寻背后故事
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校园秋天的美丽,更深入的了解百年名校的专业、学科,探寻人物和建筑背后的故事,从而不枉做一次武大人。
老图-源于上个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
老斋舍-樱花城堡,每栋每层分别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命名。
六一亭-建1948年,是为纪念1947年6月1日武汉大学学生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张之洞是一名“学霸”,热衷教育,湖北农务学堂(华农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武科)、湖北师范学堂...
主题邮局,在这里可以直接寄明信片。
武汉大学是遥感技术学科的“冠军高校”,连续四年排名世界第一。
2022年2月27日11时06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满载着珞珈学子航天梦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顺利起航。
化身武大的宝贝们~
本次走读中,你最喜欢那一个经典呢?
请你写上你最真实的感受!
打卡完毕,记得让给你专属的手册盖章哦!
05参观万林博物馆——
激发艺术兴趣,培养鉴赏水平
博物馆由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先生在母校武汉大学2013年120周年校庆之际,出资一亿元人民币捐建,以陈东升先生父亲的名字命名。
博物馆的落成,成就了一个"国内第一"的建筑难度。建筑的外立面用铝合金一块一块人工浇筑、敲打而成,通过光线的 漫反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其凹凸的手工感,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因此有人把这座建筑称为"飞来石"。
固定展厅馆内展示了武汉大学120多年办学历史积累下的文物、艺术品和动物标本,以及武汉大学以两次"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代表的考古与博物馆学学科成果;流动展厅展示武大教职工、 校友、社会捐赠的藏品和公益性的临时展览。
野生动物标本。
全国最全的鸟类标本。
考古挖掘展厅。
营会行程
The itinerary of the camp
一日行程安排
09:00前 抵达武汉大学(建群发定位)
09:00-09:30建立营规,破冰行动
09:30-11:00登珞珈山
11:00-12:00探访十八栋
12:00-13:00午餐(梅园/桂圆)+休息
13:00-14:00樱花邮局
14:00-15:00走读经典(老斋舍、鲲鹏广场、老图、六一亭)
15:00-16:00参观万林博物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