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为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纯洁的白银,须经数十道工序,涉数百件工具,历数万次精敲细击,由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始成银器。中国银器看云南,云南银器看鹤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融合了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镌镂、镶嵌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融合变通,创造出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鹤庆银器工艺,代表了中国当代制银工艺最高水平,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极高的艺术造诣。
5月21日,"豫见大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大展"在上海豫园华宝楼开幕。展览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宣传展示为主,以图文、视频、实物等方式展现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各种精品和代表性作品。李福明、段六一、李金福、王华藻、杨生、寸煜坚、寸光伟7名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开展制作活态展示和体验活动。展览从“境”“形”“神”三个主题,分别展示了鹤庆银器的历史与传统、匠心与艺术、未来与哲思。全面为大家展示了鹤庆银器的东方神韵和人文关怀。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一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手工艺,2014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千年以来,一代代鹤庆匠人将自己的激情与心血倾注在制银工艺中。鹤庆银器手工艺人技术精湛,以纯银为主料,与镂雕、鎏金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在制作中只用木墩、小手锤、小凿子等工具,凭着娴熟的技巧、精湛的工艺敲打出一件件具有较高观赏和使用价值的民族手工艺品。
目前鹤庆县从事制作与销售银器的达3000多户,从业人员约1.8万人,从业人员数量和集中度全球独一无二,沉淀了一大批技艺娴熟的手工艺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鹤庆银器从最早做少数民族饰品或者生活生产用具发展到今天做更高端的茶道具、定制类饰品、艺术品。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入,让这一古老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次展览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华宝艺术中心、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承办,东家文创集团、上海豫园文化商业集团协办,展期将持续至6月10日,欢迎广大市民观展。
展览展出的部分作品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3.5.22-2023.6.10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00-20:00(19:00停止入场)
场馆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65号华宝楼三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