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望族世家 三代诗书继世
许尔忠(1569年----?),字贞尔,别号葵日、全生。明代井陉旧城河东村人。
许氏是井陉望族。多集中于县西部及西北部一带。
井陉旧城河东许家阁许姓,明初自山西洪洞县移民到陉,初居县西北洪河漕,后移居台头村。明嘉靖间,有秀才许咨者,别号林泉。父早亡,乃携母搬迁至县城东关厢租房读书。后娶河东杜氏女为妻,遂到河东村居住。河东是井陉建村较早的村庄之一,至迟建于西汉初年。明时已有高、杜等姓居于此。许咨来后,始在村南西坡间建房居住,后人口渐旺,成为街巷,称作“许家巷”。
井陉旧城河东许家巷前的临河阁(又称许家阁,现已不存)
( 梁 三 绵 供 稿 )
许咨之子许得化,娶妻武氏。许得化后在村中开设家塾,教授子弟及村人读书习举子业。弟子中多有成为秀才举人者,如许得化之子许尔忠、许尔孝兄弟二人,相继考中万历二十二年及万历四十年乡试举人。这在明清两代井陉科举史上是唯一的一例。为此在万历间,朝廷拨款还特意在井陉城内大南门里建了一座石牌坊,上镌刻“兄弟连科”四大字,以为褒彰。
二、首任山西夏县教谕
许尔忠中举时年仅二十六岁。之后又数赴礼闱以图考中进士,但都未能如愿。遂到吏部选官,选授山西夏县教谕(主管教育事宜,相当现在教育局长)
夏县在晋南,明代属平阳府解州所辖。许尔忠约在万历三十年到夏县任职。在夏县期间,其以“简默自持,宽洪待士;赋性孝友,砥志读书”著称(清代《解州全志》);《夏县志》也载:许尔忠“居家孝友,多士信服。下唯读书,寒暑不辍;不炉不扇,尤人所难能者”;清雍正《井陉县志》也记载,许尔忠任夏县教谕时“揭‘正义明道’四字书于亭。日进诸生课文”。
《夏县志》所记教谕许尔忠
三、升任朔州知州 留有德政
万历三十四年许尔忠经上宪考课,以政绩优良由八品官直接升任五品官,到山西朔州任知州。时年三十八岁。
朔州在晋北,明代为北边重镇,属大同府管辖。
朔州所在山西位置图
许尔忠在朔州任职四年。理朔期间“桃李成蹊。公义不面台官(指上司官衔较高官员)。盛暑不挥扇,隆冬不带暖耳(明朝规定官员冬天可以佩戴动物皮毛做成的暖耳以保护耳朵不被冻伤)。应门之外,传命之童闻其声不见其面。内外严肃,古之遗直也!治多善状,为诸邑冠……”(清代《朔州志》)。
而许尔忠为人,当时朔州人称“其自奉俭,暑不挥扇,寒不围炉;衣不厌浣濯,食不厌淡泊;其居家孝友,严慈因贵迎养承欢,俾弟专心于举业。其御内肃,其治外严。应门之童、阍人或不识其面,吏抱牍侍廊下,非招不得辄至前。其获上以诚,其率属以和,其裁贵倨以义,其绳奸宄以法,其遇大夫以礼。于时尊于己者不猜,同于己者不争,卑于己者不忌。”
翻译成白话即是说,许尔忠为人崇尚节俭,以致夏天再热也不搧扇,冬天再冷也不围坐于取暖炉前。以免有失儒官风范;其穿的衣服经常洗涤,以保持干净整洁,而吃的饭食则以清淡为主;家居时节,对父母极尽孝道;在外为官时节,则把父母接到任上以尽承欢之心,而使在家的弟弟许尔孝能一心读书以备考取举人;其对内严肃不苟言笑,对外则规矩威严。以致看门的司阍人根本见不到其本人,其下属的吏员常抱着一大堆文件站立堂下,等待许尔忠传唤才敢上前汇报;其对上司则以诚相待,对属下则和睦相处;对权贵傲慢之人以义制裁,而对作奸犯科的坏人则绳之以法,遇到为官的官员则以礼相待。对于比自己有才能的人不猜忌,对于与自己水平相等的人不去相争,而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不小看忌恨。俨然一副以“正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之儒官风范。
朔 州 古 城 门
许尔忠治理朔州四年主要有以下成就:
1、修水利 除弊端 造福于民
朔州城东南有贾庄村,附近有泉水汇集成河,名沙楞河。“朝夕三潮,大旱不涸。引以灌田。计昼夜可溉田一顷。”贾庄一带沿用多年,获利颇大,成为沃壤之地。河水流至马邑县双碾村后,变为暗河。当时,下游一带村人以贾庄饮水灌地、影响下游饮水以及影响道路通行为由,将贾庄浇地之水沟强行以石堵塞。贾庄村人上告至州县官,州县派人勘测以后,拟立石阻止堵塞灌溉之行为。而当时因有他地村民不许立碑石致使未果。后朔州贡生陈朝相、白日宣等又上告有关上司,上司有批准道路改行、贾庄依旧用水浇地。
时逢许尔忠刚到朔州,接到此批示后,当即命令州中捕役协同有关人士到贾庄,现场勘测,依照上司批复,仍旧允许贾庄村人用水灌田。并树立碑石永为条令以示后人遵守。许尔忠在所立碑文中称:“苏长公有云,‘天地间物各有主’。楞严之水,朔所有也。而山阴人争之。虽楚弓楚得,不若人弓人得之为利。溥顾贾庄据水上流,纵上流不用,伏流灰河。则在下流者,亦不获涓滴之用也!凡我士民,毋登垅以专利,毋激水以害成。触造化之所深忌,犯众人之所必争。顺天地自然之利,为子孙经久之谋。使知作祖者只为谁。”
2、重文兴教 重修《朔州志》 重修学宫
朔州明以前无志书。到明代成化年间,知州、山东曹州人李邦直,始修《朔州志》,历半载而修成。嘉靖间,朔州知州毕鸾又续修。到许尔忠任知州时已历经百余年,远不能适应当时的各项需求。且旧志中也有许多被称为的“蛊”即让人迷惑难解的记载。于是许尔忠便有重修《朔州志》念头。而编修各地方志,也是古代井陉人任外地地方官时所多为之举,诸如武文编修《淅川县志》、于瑞临编修《沅州志》、许自严编修《陵川县志》以及后来的清初刘应中编修《辰州府志》等。
为此许尔忠感叹道:“忠,陉山竖儒也!承乏知朔。去毕郡守之世,阅六纪间。其无振蛊其人者而俟忠矣?忠甫入境而见朔若余也,此即事而见朔实不足也!”
万历三十五年,许尔忠即着手编纂重修《朔州志》。其组织人力,参阅李邦直与毕鸾的旧州志,历年余而修毕。许尔忠并亲自为新修的《朔州志》编写了序言。
在编修州志的同时,许尔忠即多方筹集资金、纠工庀材,重修朔州儒学。历年余而竣工。
昔 日 的 朔 州 文 昌 阁
当时,许尔忠同乡、井陉城内人霍鹏霍都堂,正在大同巡抚的任上。而朔州属大同府管辖,霍鹏曾多次到朔州视察。并写有“登朔州城楼”一诗。在千里之外的塞北遇到同乡——尤其都是城厢一带人,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许尔忠重修州学竣工后,当时朔州分守兵备道张中鸿、分巡道杨一葵,会同通判郭如崧,欲立碑以记其事。便通过许尔忠委派朔州绅耆陈朝相等赴大同,恳请霍鹏为此撰写重修碑。
鉴于同乡缘故,霍鹏“义不能辞”,遂撰写了千余字的“重修朔州儒学碑记”。文中道:“朔州许知州尔忠,莅任逾年。诵制台大司马马公《校士录》序,又奉按台吴公督学条约。一旦重修儒学。余方闻而美之……”;文后霍鹏又做铭诗而赞美之:“圣帝垂旒御九重,偃武修文万国同。朔郡蟠纡沙漠中,诸君鸠匠构学宫。谁谈圣道开群蒙,或为绣虎与雕龙。他年髦士得登庸,好持儒术伐天工。”
除此之外,许尔忠又相继改建了朔州的官办仓廪以利储粮;重新设置并修建了朔州的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以及城隍庙等一批官署坛庙建筑。
许尔忠在朔州四年间,德政显著,清正有为。深得上宪褒扬以及百姓爱戴。以致作为上司的大同巡抚、年长许尔忠十五岁井陉同乡霍鹏霍都堂,也认为许尔忠给井陉人争了光,遂与其结为“朱陈之好”——即结为儿女亲家(应该是霍鹏的儿子娶了许尔忠的女儿)。
《朔州志·名宦》中所记许尔忠
万历三十八年,许尔忠经考满政绩优秀。上宪拟让其继续留任。但不久接到吏部通知,调任许尔忠到江南苏州府任同知。时霍鹏也已因病离大同回乡。许尔忠告辞朔州绅耆百姓,远赴苏州上任。
许尔忠离朔州后,朔州绅民即请于继任知州寇某,拟为许尔忠建生祠以为怀念,而寇某不许;又过了两年,复请于继任知州茅某。并向茅某详叙许尔忠在朔期间种种惠政。茅某也非常赞许之。遂由当地绅耆陈朝相撰文,立去思碑于州署中。
许尔忠之父许得化获明廷
敕封五品奉直大夫
四、任苏州府同知 治理漕运 置买学田
万历三十九年,许尔忠到达苏州,担任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手,相当今天的副市长。官阶是正五品。
在江南期间,许尔忠“委督浙漕(浙江一带运河官粮运输。编者注),浃旬(即十天。编者注),漕艘并进”旋又奉命“檄治浒墅钞关”。浒墅关,位于苏州城西北,距苏州城二十四里,濒临京杭大运河,“上接瓜埠,中通大江,下汇吴会巨浸以入于海”。旧时号称“十四省通衢之地”,是驰名全国的商贸繁华之地。北方的棉花、小麦、杂粮,南方的闽广海货、苏杭嘉湖的丝绵制品及其他手工业品,都通过浒墅关进行中转贸易。当时商贾骈集,贸易繁盛。“每日千百成群,凡四方商贾皆贩于此。而宾旅过关者,亦必买焉”。故在明朝宣德四年,户部即在此设立钞关,依船只大小、货物多寡折银征收纸钞,故称钞关;景泰元年,正式在浒墅关设立官署。当时浒墅关号称“吴中第一大镇”,也是全国著名的七大钞关之一,每年的商税收入非常可观。
由于事关明廷财政收入,管关官吏向有清廉与贪污之别。所以明廷非常重视浒墅关管理人选,故派出的官员也非一般。有明一代,共有146位任钞关官员中,有119名出身进士,仅十余位是举人出身。这其中就包括许尔忠。
许尔忠在苏州“檄治浒墅钞关。清宿蠹、减苛额,余金悉籍在官(指多出的银钞全部登记上缴国库。编者注)”。
之后许尔忠又奉命相继管理苏州、常州、镇江以及松江四府税收管理。并以多余银两为各府属下州县学校置买学田,以资助各地教育。据资料记载,其在万历四十年时,曾以耗羡银340两(耗羡银即是于正税之外额外多收的碎银熔为大银锭时的损耗银。340两约折合现今人民币224,500元。编者注),为苏州府吴县县学置买学田187亩。
许尔忠在苏州四年多。由于其“厘奸剔弊”为官清廉,以致得罪同僚。遂构罪诬陷其。旋被降职,远调到陕西南部的兴安州担任知州。
五、在兴安州重修公署坛庙 编纂州志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秋,四十五岁的许尔忠远赴陕西兴安州上任。
兴安州位于陕西东南汉中东部,今天称作安康市。其北距西安四百五十里。州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为一河谷盆地,有汉水东西流过,原称金州。明万历十一年,洪水淹没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修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
明代兴安州(即今安康)位置图
依清雍正《井陉县志》载,许尔忠在兴安州“修举废坠,严行保甲。除死亡丁千八百有奇”减轻百姓苛额负担。
到万历四十七年,许尔忠在兴安州任职三年。任职期留有诸多惠政。主要有:
1、重修州署 改建坛庙
●重修州署
兴安州州治署,金元时在城中十字街东西。明洪武四年知州马大本迁建于十字街东。成化十四年知州郑福重修。万历十一年大水将县城冲毁,遂将州城迁至旧城之南,踞南面北。并重建州署等。
到许尔忠任职时已历经三十余年,新州署建筑多有残损。而旧州址尚留不少残破建筑。许尔忠见现状乃道:“囊波臣肆虐,城市为沼。此奇变也!移州南原汉之隩,徒遗坍岸残町,依依不任转徙。将无虑再葬鱼腹乎?议者谓:砌波岸以御冲溃,坚东堤以障黄洋,诚为当务之急。乃竟以费侈旋寝,何其不虑害而仅计利也!”(清代《兴安州志》)
于是许尔忠乃筹资重修新州治公署,并将旧州城所剩未搬迁之家户全部搬至新州城中。
●重修舜帝庙
兴安州汉江以北,有姚墟。传是远古舜帝陶冶之所。明隆庆间土人在此掘出砖瓦等物以及残碣一方,上依稀有“大舜陶于河滨处”。“时当事者闻于朝。并建庙崇敬祀,春秋享献,先孔庙二日。州守主祼,将一如孔庙仪。”(许尔忠撰《舜帝庙记》。详见《明清井陉名家诗文选注》一书)
到万历十一年,庙被大水冲毁。唯剩余残迹及石碣。万历末,分守关南兵备道吴愈见之,乃命知州许尔忠重修。
许尔忠遂纠工庀材,委托州判储至谋、吏目王邦化监督施工。经一月有余,重修完毕。许尔忠亲为撰碑文以记其事;
今天的陕西安康市(河水为汉江)
●改建社稷坛及风云雷雨山川坛
兴安州的社稷坛原在旧城西一里半处。万历十一年大水冲毁后,随新建州治迁移到西门外官堰中。
该处“地势淤下,雨辄为水所浸”(许尔忠《兴安州重建社稷坛记》)。分守少参李麟遂在城西建主庙三间,另建有祭祀虫王的八蜡以配祀。
到万历四十五年夏天旱无雨,许尔忠随上宪分守道吴愈祷雨于社稷庙外。
吴愈对许尔忠道:“异哉!此不欲神之露处也!不坛而庙,罔思非制乎?社稷其屋,春秋伤之。”遂下令撤庙,按制度规定建立坛壝。
许尔忠乃奉命向西百余步处,选择势高之地,“垒土为坛,植石为主。筑以缭垣,竖以坊表,厨库各三楹。一如会典制”。之后撰文立碑以为纪;
兴安州风云雷雨山川坛,原在旧城南门外,依制祭祀风云雷雨山川诸神。州治搬迁后随州城迁建到新城南门外。但该坛靠近城墙,且常有放牧之人在上放牧牛羊。
在重修社稷坛时,许尔忠遂请吴愈批准,将此坛一并修葺。并请风水先生选择于旧坛西南百余步处,按照风云雷雨山川坛的规制重新修建。
时有人对许尔忠建议,不必迁新址重建,旧坛重修修就行了。
许尔忠道:“不然。古公迁岐,周公营洛。未尝不考慎密允臧。矧风散雷动,云行雨施山川,实通气焉,坛壝叶吉,则神居歆而怨恫消矣!”(许尔忠《兴安州重建风云雷电山川坛记》)而按自己的规划重建了风云雷雨山川坛,并撰文以记其事;
除此之外,许尔忠还重修了兴安州的厉坛等祭祀坛壝。完备了《大明会典》所要求的地方机构的所有祭祀设施。
2、重修兴安州志
兴安州的州志,创始于明代成化间。由当时的知州、太原人郑福所编修。到万历二十二年知州、山东人胡天秩又重修。
万历四十四年秋,许尔忠到兴安州后,“观披峦带堑,广轮千里。比即事百废猬集,环睹蒿目。思与百姓更始,唯无以道髋。因取州志阅之。庶几得其肯窥。而旧事不载,新事且缺。”为此其叹息道:“嗟呼!一州之不知何以治?”“于是集群书,咨耆宿,付学博士李正芳编纂之。缺者葺略者详,芜讹者厘正。”
经半年余,由许尔忠主编、州学正李正芳执笔纂修的《兴安州志》终于修纂而成。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七月十五日,许尔忠亲自为新修的《兴安州志》编写了序言。这是继《朔州志》后,许尔忠主持编修的第二部地方志。
由于许尔忠在兴安州的卓有成效的的治理以及规划兴建新州城等贡献,近年新出版的《安康历代名人录》一书中,其宗旨“搜集、整理、发现安康本土或外籍,为安康政治、经济、文化等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而许尔忠有幸被列入对安康历史有影响的人物。
近年新出版安康文史丛书
《安康历代名人录》目录所列许尔忠名
另外,兴安州地处秦岭腹地,山高林密。旧为华南虎的重要生息地。到明代后期虎患严重,老虎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历任知州等地方官员均无能为力。有关史料记载,万历四十四年许尔忠到任后,面对虎患也只能“忧心如焚地说道:‘今平利(县名,现属安康市辖)虎患为祟’、‘虎豹歹噬,小民捐生于爪牙之间!’”深表同情而已。
昔日活动于陕西秦岭一带的华南虎
六、曾在陕西布政使任职 后丁忧回乡 曾协助防守城池
依有关资料,许尔忠在兴安州任满后,曾担任陕西布政使司理所理问。时在天启年间。
明天启间许尔忠重河东村
其祖母所创建观音堂时所立碑
不久,因其母去世,遂回乡丁忧。时许尔忠年五十五。
崇祯间,许尔忠年逾花甲,闲居乡中。
适逢流寇“一盏灯”张有义,率人由山西侵扰井陉县西北一带,县城闻警戒严。井陉知县杨攀桂因许尔忠在外在外任职多年,颇有经历与能力,便委派许尔忠组织百姓防守城池。
许尔忠“躬率士民,多防守御。居民获安”。
居乡时,许尔忠还积极参与县城公益事业。诸如花会演出——每逢正月十五城厢花会、以及四月十八雪花山庙会之际,许尔忠便组织城厢一带各村的花会节目,齐聚东关北城壕街东侧的台子处。尔后许尔忠与其弟、曾任直隶新城县训导的许尔孝一起,安排各村花会队的先后演出顺序及地点。并督导各花会队按指令分开演出,避免了混乱并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一直到300多年后的今天,旧城一带老者每提及花会演出,仍会搬出当年河东许尔忠、许尔孝兄弟如何组织演出并赞扬不已。
崇祯末年,许尔忠病逝于乡。葬于河东村许氏祖茔中。
【相关链接】
郡守许公去后思碑记
明代 陈朝相
许公讳尔忠,字贞尔甫,别号全生。直隶井陉人。岁甲午举于顺天。由夏邑博超迁来守朔,凡四阅岁。公习民,民亦习公。方蕲上久任之法,俾得长惠于兹土。当奏绩考功氏廉之,于是有姑苏之行。朔之人请借寇公弗许,请建祠,公弗许。
越二年,朔之人思不置。属父老子弟咸造于继守茅公,请立石以永厥思。茅公曰:“君之设官以牧民也。岂其假之为立名地?虽然施实德于民而有爱征一碣之砻。夫岂有靳焉?”
佥曰:“今之朔非复昔之朔比也。公之惠朔也多矣!公在朔其养湛如禾鸡,其展采如威凤祥鸾;其保民如保赤子,有害者辄除之,如鹰鹯之逐鸟雀而不少贷。其坐堂上而辨堂下人之曲直,洞若观火,决若流水,庭无留讼,狱无冤民。民以神君呼之。其自奉俭,暑不挥扇,寒不围炉;衣不厌浣濯,食不厌淡泊;其居家孝友,严慈因贵迎养承欢,俾弟专心于举业。其御内肃,其治外严。应门之内,阍人或不识其面;吏抱牍侍廊下,非招不得辄至前。其获上以诚,其率属以和,其裁贵倨以义,其绳奸宄以法,其遇大夫以礼。于时尊于己者不猜,同于己者不争,卑于己者不忌。胥吏不敢舞文,厮吏不敢骫法。农工商贸不易其业,鳏寡孤独不失其所。里无追呼之吏,境无聚啸之徒。种种善政,更僕未易。数其大者,若纂修我郡志,壮丽我学宫,改建我仓廪,变置我坛壝,昭昭耳目,有百世不斩之泽。”
公曰:“善哉!郡志之修举废典也,朔始有乘;学宫之状,培间气也;朔始有仓廪之建,备缓解也;朔始有坛壝之改,禳水旱也。朔如有年于纂修,知能立言;于建置知能立功;居家孝友,施于有政,处置得宜,能服其心,知能立德。传承大三不朽,公兼有之。可以思矣!”
客有不悦者,茅公问其故。则以公尝调停民差而量加之卫州之民,见德。卫之人不无怨言焉。
茅公为解嘲曰:“唯唯,否否。昔公孙侨为政,我与谁嗣德怨交作?仲尼曰:‘古之遗爱也’!谓怨不掩德。君子称物以平施,不任受怨,亦不任受德。乃若奉天成命,职专子民。以民之故任怨,觉爱民之心转真;而民之爱之,其情转切。《书》曰:民罔常怀,惟惠之怀。此之谓也。况乎公当在夏,业立丰碑于胶庠;此守苏,早有口碑于道路。爱遗甘棠,名垂竹帛。将蛟龙字之碑不足磨,燕然石之名不足勒,羊太傅岘山之泪不足堕。又奚羡乎?何武有去后之思!”
客谢过曰:“河伯哉,局于见也!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憾,何足为天地病!?”
遂购贞珉,悉其事为记。
许老师今天的文章又让人涨了不少知识,
想不想立即拥有整本的《井陉古今名人》?
在大陉网就可以订购
《井陉古今名人》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添加生活通客服为好友
支付购书费用50元即可
书本可在大盟传媒三楼领取
地址:井陉县微新路45号 大盟传媒三楼
热线:0311—82030777
《井陉古今名人》一书是由许力扬老师自费出版的。是井陉本土历史文化方面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欢迎大家来支持许力扬老师!
欢迎大家来支持《井陉古今名人》!
欢迎大家来支持我们井陉本土的文化事业!
不一样的体验
回复“电影”二字,查看华夏影城最新影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