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张良向来被视为运筹帷幄的智慧谋士的典范。从他辅佐刘邦灭秦伐楚到安定汉朝江山,留侯张良总是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智慧为刘邦出谋划策,于危急存亡之际力挽狂澜。
但是张良“功高”而不“震主”,反而谋得帝王的信任,最终得以寿终正寝。张良是历史上少有的功名成就而全身而退的良臣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张良成为后人所一直津津乐道的历史名人。
张良形象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司马迁通过历史叙事将张良描写得摇曳动人。司马迁着力勾画了一个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张良的赞叹之情。“运筹惟娓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的描述中,张良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冲冠一怒刺秦皇;第二阶段,是抗秦伐楚助汉王;以第三阶段,是安定大汉终归隐。
1. 冲冠一怒刺秦皇,机缘巧合得兵书
张良出身于典型的名门望族。据司马迁在《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的祖父、父亲都曾在韩国做官,前后“五世相韩”,家境优渥而身份地位高贵。
但是,“六王毕,四海一”、“秦灭韩”之后,尚且年轻的张良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如其来的国破导致其家族家破的灾祸,他决定复仇。他以全部家财求刺客复仇,凭借着心中的热血和冲动,一心扑在复国报仇的愿望中。但是,刺杀行动失败,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张良只能改名换姓,仓皇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的谋求散财复国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忠”和“孝”的精神,后世之人常常因此称赞张良的热血勇敢与爱国情怀。
张良效法荆柯、聂政,其精神诚属可嘉。但区区匹夫之勇,断断成不了大事。博浪沙一事给了年轻时期的张良以挫折和教育,这成为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在下邳隐匿的10年,是张良隐忍蛰伏的10年,他的性格发生重大转变,契机就是在桥上所谓的巧遇黄石公。
有一天,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又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好人做到底吧,于是就跪着替老人穿上鞋。然后,老人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
其后,老人又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难,张良都坚持依诺而来,忍住了所有的疑问和面对为难时的恼怒,最后,老人赠张良一本《太公兵法》。而张良真正因为偶遇受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确实成为了帝王师式的人物。
在这个戏剧性的故事中,张良是个幸运儿,他得遇黄石公,通过了老人的考验,得到老人的兵书传授,从一个流离失所的落魄公子成为了有智有谋的时代参与者,为日后帮助刘邦建立汉朝政权、谋定天下打下了基础。
2. 抗秦伐楚助汉王,运筹帷幄辅佐臣
张良在得到《太公兵法》之后,潜心研读,深得其精髓。他在下邳隐居的10年,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年后,张良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当陈胜等人起兵反秦之后,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并打算前去跟随自立为代理楚王的景驹,没想到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不仅能够理解,而且还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而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所以张良就从此跟随了沛公刘邦。
刘邦和张良的相遇,真乃天作之合。从小处看,两人的合作成就了彼此;从大处看,他们的合作改变了历史轨迹。
张良是关键时刻的佐邦之臣。战争时期,时局混乱,瞬息万变,天下未定,张良帮助刘邦开辟了基业,几次关系胜败的关键时刻,皆是张良帮助刘邦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
比如,入关之前,张良献计以重利诱降秦将,后又趁秦军松懈大败之,首先取得咸阳。这是张良张“运筹帷帐,决胜干里”的智慧的突出表现。
比如,刘邦入秦宫室后,看到众多财宝美物妇女就想留居于此,樊哙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张良向刘邦进言,秦的灭亡正是由于暴虐享乐的无道无德,自身应该吸取教训,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还军霸上。这表现了张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头脑。
比如,鸿门宴中,刘邦能够从项羽身边全身而退,也全赖张良的安排和辅助,在遇险、留守、引见、解围的紧张变化中,表现出张良轻利重义、勇敢有谋的性格。
比如,沛公被封为汉王时,张良为汉王献“烧绝栈道”计谋,避免了项羽的猜忌,又以齐王反叛,书告项王,项羽无暇西顾,而发兵北击齐,张良这些活动,迷惑了项羽对战略大局的分析,为刘邦保存实力提供机会。
比如,汉三年,项羽在荥阳将刘邦紧紧围困,刘邦与郦食其商议怎样谋夺楚国的势力。郦食其建议发给六国的后代们官印而使他们愿意臣服汉王。张良以审时度势的分析引导刘邦理解了分封六国的不符实际,于毁于一旦的危险中挽救了刘邦的大业。
比如,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韩信不来相救反而要求立为齐王,刘邦怒骂,张良反劝刘邦不要愤怒,如今自身处于劣势,要借助韩信的兵力攻击楚军。隐忍在此时至关重要,狂妄自大之人不能长久。
又如“彭城之战”失败后,张良建议刘邦用黥布、彭越和韩信三人分别在楚军后方攻城掠地,最后依靠此三人的力量,从破荥阳之围到最终实现破楚的目标。这展现了张良高深的识人本领和对时局的洞察秋毫能力。
张良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无怪乎刘邦对他如此的信任和感激。在封功宴上,汉高祖对张良的赞赏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这是他对张良智慧,功勋的最好注解。
3. 安定大汉救太子,功成身退终归隐
汉朝初定,在对群臣论功行赏之际,刘邦分封故将和亲近之人,诛杀的有仇怨的人。同时有功之臣数量多,天下不能尽封,所以功臣们担心得罪过刘邦而被杀,众心不稳,刘邦面临群臣谋反的危机。
对此,张良为刘邦出计解除危机,让刘邦分封最为憎恶的雍齿为什方侯,群臣由此大定,初建尚不成熟的汉王朝实现了安定,巩固了统治集团内部团结。可见张良确有聪敏过人之处。 他洞察危险的征兆,及时敲起警钟,使刘邦能防患于未然。同时,他善于分析问题,抓住关键,一举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张良一直保持内心的清明,在汉王朝中谨守自己身为臣子的本分。汉六年,刘邦大封功臣之时,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是张良身体力行着不居功、不自傲的准则,婉言回绝了刘邦的封赏,只取小小一个留县作为封地,避免了君主对臣子产生居功自傲和功高盖主的疑虑。
在群臣纷纷邀功之时,张良居功至伟,却拒不受禄;在功臣们一个接一个死于非命之时,张良却功成身退,寿终正寝。可见,张良不论是在定国安邦之际,还是在君臣关系的处理上,都成为后世朝臣艳羡的典范。
后来,在汉十二年,刘邦偏爱小儿子赵如意,意欲废太子盈,更立太子。张良本不愿参与皇帝家事,奈何吕后软硬兼施,张良不得不妥协。张良献计厚礼请出刘邦敬仰,却数次都未请到的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后来,刘邦果见四人,见太子羽翼已成,不得不放弃废太子的念头。
此后,张良辞朝而欲从赤松子游,“乃学辟谷,道引轻身”。高祖崩时,吕后感激张良的恩德,就强迫他吃东西,张良不得不恢复饮食。八年后,张良卒,谥为文成侯,与黄石公所说的谷城山下的黄石一块下葬。
在司马迁笔下, 张良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此明代黄震曾概括道:“利啖秦将,旋破崤关,汉以是先入关;劝还霸上,固要项伯,以是脱鸿门;烧绝栈道,激项攻齐,汉以是还定三秦;败于彭城,则劝连布、越;将立六国,则借箸销印;韩信自王,则蹑足就封,此汉所以卒取天下。劝封雍齿,销变未形;劝都关中,垂安后世;劝迎四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维持汉室于天下既定之后。凡良之一谋一画,无不系汉安危得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
诚然,张良慧眼如炬,修得胸中沟壑,炼成腹里乾坤,有着超凡绝伦的智和勇,进能屡出奇计救汉王和汉朝于危难之中,游刃有余地游走于政治漩涡中,退能功成不受爵大隐于朝,从容身退寿终正寝,实乃一个卓尔不群的历史风云人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