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回到家和父母家人以及儿时的伙伴相聚,你是否会想起曾经一起追过的电视剧,翻了无数遍的漫画和积攒的武侠小说。
现在记忆中最难忘的就是那些中二时期我们最喜欢的喊出技能的名字和口令。
北斗神拳:你已经死了!
北斗百裂拳
火遁!豪火球之术:
火遁豪火球の術
十万伏特:
龟派气功:
还有就是被《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无数忍者题材作品用过的九字真言: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所谓必杀技,是不是一击必杀不好说,但肯定是一个人物或者角色的门面招牌,可能一个戏份不多的小配角会因为他招牌技而被人牢记。
很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会忘记卡卡罗特的名字,但绝对忘不了“龟派气功”。
我想肯定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在那个中二的年纪热衷于模仿那些经典动作。
更有甚者会组队尬演,一个负责喊口令发招,一个负责躺倒在地。
这些技能口令,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脑海中的美好回忆(黑历史)。
非常炫酷且尴尬的降龙十八掌
前不久,日本著名排名网站goo还做了一个专题,叫做你最想试一次哪个必杀技?
结果龟派气功高居榜首,得票比其他加起来还要多:
【JUMP必杀技排名TOP10】
第1位:龟派气功 1014票
第2位:青眼白龙喷射白光 202票
第3位:北斗百裂拳 127票
第4位:灵丸 109票
第5位:牙突 108票
第6位:螺旋丸 99票
第7位:世界 84票
第8位:元气玉 80票
第9位:二重劲 56票
第10位:魔贯光杀炮 24票
其实我想,如果能它们能做一个技能的威力排行榜,那真的就能满足我童年时的最大愿望了。
日本书法展览,有人把《北斗神拳》里的必杀技挨个写了一遍
不过技能如何量化威力的大小还是挺不容易的,印象里他们发招的时候,就好像是谁技能口令喊得越大声,谁的技能威力越大,可以说非常中二了。
升龙拳(耗油根——正确读音:syo ryu ken)
超级头槌(油尾——正确读音:doskoi )
但是我们听到的都是日文どすこい。
其实是相扑中的喊声,放马过来吧的意思,并不是技能的名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在使用招式之前,必须要先喊出招式的名字呢?
难道真的像程序员朋友们所说,是因为要先声明函数,之后才能调用函数吗?
其实这是由于剧情需要、文本限制和流行趋势决定的。
无论是热血动漫,还是武侠小说,最吸引人的,也是着笔最多的部分就是双方过招相互战斗的部分。
从最早的漫画开始,由于纸上只能画出一个定格的动作,需要有一些炫酷的技能名字才能形成完整地体系。
然而在剧情中,很难加入一个作为旁白的第三人来讲解这个技能的名字,所以只好安排出招人自己喊出招式的名字,或是使用技能的口令。
这最初只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即不得不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说出作者想要在这个情节中说出来的旁白。
这种剧作上的不得已,就类似于为了向观众们解释剧情,而不得不打破叙事逻辑而加进去的人物台词。
例如大话西游中,几个人物见面,先莫名其妙地先向对方介绍对方的身份。
二郎神来捉拿紫霞仙子见面先说,“你与青霞本是佛祖缠在一起的灯芯,要你们苦练修行化解这段恩怨..........”
而这种没来由的对话,逐渐演变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反而体现了紫霞调侃的语气和二郎神例行公事的形象。
然而在动漫和武侠片中,这种形式却演变的愈发吸引人,并能让观众对角色留下深刻地印象。
这种喊出技能口令的段落,反而成了一个角色的招牌动作加台词的集合体,使得这个人物更容易被人铭记。
这种形式便开始流行起来。
你还记得这招叫啥吗?
但多年之后,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再想体会一下大声喊出口令的乐趣,会不会太老土,太幼稚了?
我想并不会。
今年,口碑APP推出了一个“春节喊红包活动”,肯定能让你体验到这种乐趣。
只需下载口碑APP,进入活动页面,点击喊红包按钮,正确地喊出口令,就能得到相应金额的现金红包,声音越大,红包金额越大。
红包总额1亿元,每个人每天最多可喊出4次红包。可以用于线下消费时自动抵扣。
13号上午11点整,TFBOYS每人会发200万红包,大家可以上口碑APP喊出口令领取。
除夕春晚期间,上口碑喊固定口令,还可以抢TFBOYS发的100万专属红包,2月15日跨年零点整,上口碑喊固定口令,每人有机会抢到100元大红包。共10000个,口慢无。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这个喊红包的新技能,祝愿大家春节都能抢到大红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