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自黄帝曾孙高辛氏帝喾。帝喾为部落首领时,部落有个大臣叫咸邱黑,因为佐助帝喾有功而传之史志,被咸姓后代尊为咸姓始祖。
②、出自商朝大臣巫咸。商代有贤臣名巫咸,因为以卜祝巫事为职业,故称巫咸,其后代以祖先名字为姓,分为巫氏、咸氏两姓,从此形成了咸姓的一支。
③、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献公的王妃骊姬发难,欲立奚齐为嗣,驱逐公子重耳和夷吾,导致晋国内乱。奚齐后被废除晋国公族,称为咸氏。
④、出自楚国芈姓。芈姓之裔熊严,成王封之于楚,是谓粥熊,又号粥子。生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紃嗣为荆子,或封于夔,或封于越。夔子不祀祝融、粥熊,楚伐灭。公族有楚季氏、列宗氏、斗强氏、门氏、侯氏、季融氏、阳氏、无钩氏、申氏、沈氏、贺氏、咸氏、吉白氏,皆芈姓也。箴氏,楚大夫箴尹斗克黄之后,子孙以官为氏。
二、迁徙分布
咸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早期活动于山东、河南一带,汉代以后在汝南郡形成名门望族。后因战乱、仕宦等原因,逐步迁徙到江苏、山西等地。目前咸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今北京市的东城区,山东省的潍坊市景芝咸家庄、德州市平原县、惠民县、烟台市、青岛市莱西县大河源村、潍坊市安丘县景芝镇、诸城市昌城镇、东阿县咸集村、临沂市莒南县、平邑县武台镇咸家庄、蒙阴县、泰安市、枣庄市、滕州市,河南省的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咸庄、新乡市,江苏省的盐城市大丰市、徐州市睢宁县,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市、甘南县,吉林省的四平市、四平市、白山市、长春市农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南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隆德县,安徽省的亳州市,辽宁省的葫芦岛市绥中县、沈阳市,重庆市,河北省的沧州市,日本、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地,均有咸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咸丘蒙 :战国时期的学者,师从亚圣孟子。
咸 宣 :西汉大臣。河东杨(今山西洪桐东南)人。初为河东佐史,办事干练,武帝征为厩丞,迁御史及御史中在职近二十年,屡治大狱,常枉杀无辜,号称“敢决疑”。
咸 冀:字廙业,唐朝名臣。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是“十八学士之一”。
咸惟一:明学者。山东莱阳人。他勤奋学习,精通五经。因战乱多年,导致大部分人失学,他大力宣传提倡读书,讲解伦理,剖析经义,使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咸怀良: 祖居莱阳,其后裔于清代迁居莱西市马连庄村。明嘉靖四十三年中举人,隆庆二年中进士。历任南直隶霍丘县 知县、陕西省 平凉府 同知、南直隶凤阳府 知府、山西大同兵备道、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职。
咸默:明义士。字大咸。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诸生,侍郎左懋第之门客。
咸成:号澜峰,满州人。道光末年任厦门海防厅同知。时禾山文灶社黄姓多人参加小刀会起义,事平后,省府欲剿社,他竭力反对,只惩办参与者而已。
四、郡望堂号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江陵郡:这里指韩国江陵市,原本为古秽国,是高句丽的阿瑟罗,后属新罗国。位于岭东地带,为海边防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为州郡,而置郡时间尤长,尝委重臣驻守。朝鲜半岛三国统一后,江陵更成为高丽宗室藩封之地。
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咸、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
江陵堂:以望立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