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年俗大联播 | 过年的点点滴滴(1)

年俗大联播 | 过年的点点滴滴(1)

年俗大联播 | 过年的点点滴滴(1)过年的点点滴滴...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年俗与时俱进

会计学院林丽婷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过年前,人们会把烟熏好的肉满满当当地挂在厨房,寓意着年年有余,早早地便为新的一年做着准备。说起年俗,当然少不了贴春联放烟花及年夜饭的茶余饭后啦。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当房子里的灰尘逐渐被清除,房子贴上春联变得焕然一新的时候,也意味着“年”在逐步向我们走来。春节贴春联于明代开始盛行,最初人们描绘门神像木刻人形挂于门旁桃木上用以辟邪,再简化为题写门神名字,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封建迷信的破除,后人开始在立春日贴“宜春”二字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春联。春联意味着“年”的到来,也表达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听长辈们说,他们小的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杀一只鸡,才能有肉吃。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鸡鸭鱼肉再也不是“奢饰品”了。如今,在饭店吃年夜饭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潮流,但最有年味的,仍然是一家人一起忙活的年夜饭。生活水平变好使得饭桌上的菜肴更加的丰富,但对于各个地方而言,一定是有几道菜是年夜饭上必备的,而烟熏鱼肉猪肉、猪肘、老母鸡、发肉则是湖南地区年夜饭饭桌上不会变的菜肴。在吃年夜饭之前,会先在院子里放上鞭炮,落得满地红,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而根据年俗,这满地红是过了初二才能扫走的,因为人们希望红红火火的运气和财运留在自己家里扫出去,这也代表了人们对自身的美好愿望。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年夜饭后,过去人们会围在火炉旁喝口茶,品品小酒,与家人们聊聊家常,一起守岁。科学在进步,互联网世界也越来越广阔,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也开始一起坐在火盆旁一起守着电视看联欢晚会,与微信好友们互道一声“新年快乐”,也会在家族群中发几个红包活跃一下气氛。虽然新鲜事物变多了,但人们与移动设备的互动更亲近反而忽略了身边人,怎么说都是少了些年味。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过年少不了的,一定是烟花炮竹。过去,当春晚倒数到十二点时,家家户户都会燃起灿烂的烟花。现如今,为了有效防止城市噪声和大气污染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许多城市都发出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这大大减少了人们燃放大型烟花的数量,午夜时分也显得更加地安静。

祖国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人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地改变。但无论如何改变,我坚信,不变的,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春节人们忙碌了一年重聚的“家的味道”;是家人们互相关心的温暖。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年俗随着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开创湛江新时代

会计学院文怡可

广东湛江,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广东省西南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北与茂名市相连。全市人口830多万,面积1.32万平方公里,辖4个区、3个县级市和2个县,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3个功能区。国务院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湛江被列为城市群“一核两极”之一的中心城市;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湛江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2019年1月15日,《我们的中国梦-2019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在湛江成功录制。经了解,湛江滨海景观美不胜收,央视导演团队和众多著名歌星、艺术家竖起大拇指,纷纷为湛江点赞。

节目筹备前,湛江籍央视著名导演杨东升极力推荐湛江,这两三个月来,他多次和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导演团队来湛江选址、节目策划等。湛江首次登上《我们的中国梦-2019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将比在《魅力中国城》有更出色、更全面的展现,因为《魅力中国城》是在录影室里边摄制的,而《东西南北贺新春》是在湛江的碧海蓝天实景当中进行的,内容、色彩更丰富,不仅有许多大明星前来湛江,又有富于湛江特色的非遗文化、文艺节目和人文景观等等,这都将得到一览无遗的展示,2019年春节将是湛江最亮丽的一个节日。”杨东升导演感慨地说:“这次录制,湛江向全国人民乃至全球观众呈现了最好的一切,作为湛江人,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在过去的这一年,你是不是一直在路上,背着背包的路上,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湛江这座港城,每年都有很多人走出去旅行。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可能就会听到一句耳熟的家乡话。“湛江过年港城吃年例”。真心诚挚地邀约,只为等待您来到我们的家“湛江”,一起赏春,共同吃年例。

纵然,你看过了世间繁华,我们依然希望你来湛江过年。不单单因为邓小平同志说过:“北有青岛,南有湛江”,更是因为在湛江过年真的很舒服。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湛江入冬”,都可以刷爆朋友圈、微博,对于湛江来说,入冬是要经历几次的。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粤西非遗文化的坚定传承者,湛江一直致力于粤西非遗文化的发扬传播。2月2日,粤西非遗文化亮相纽约时代广场LED屏幕,全球400家媒体争相报道,世界各地见证粤西非遗文化的魅力。粤西非遗,世界共享。粤西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林的一块瑰宝,应得以更好地挖掘传承,让更多人了解粤西文化、喜爱粤西文化。纽约时代广场是世界闻名的商业中心,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跻身广场,涌动的是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流,这里,是全球文化交流、融汇、碰撞的一个缩影。

潮汕年俗

会计学院 郑海娜

1、潮汕年俗,从农历腊月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是“老爷上天”的日子。所谓的“老爷”,是一位长驻在家庭、保佑合家平安的神明,必须在腊月廿四到正月初四,上天“述职”。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拜老爷”,求老爷“上天言好事”。而这一天拜的必备粿品就属“搭烙粿”再配上一碗黑糖,那就是这一天最主要的祭拜品了,每一位神明前都要摆上一碗烙粿。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它的传统吃法: 用筷子将其拉扯成几小块,然后再放进那一碗黑糖了滚滚滚,让黑糖粘到了烙粿上。这就是最最完美的吃法了。而每每这时候大人们都会吩咐孩子们扯开烙粿时不能将筷子折断了。

老爷上天之后,家家户户大扫除,务求将往年的不如意全都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包括洗头、冲凉及理发等,可消灾去病。

2、到过年的前一两天,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做粿,而这时候最主要的粿就属“菜头圆”和“土豆圆”。由名可知这两种粿品的材料分别就是白胡萝卜和土豆了,这两种的做法都是将其做成半个椭圆形,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将其做完后要再用红色的颜料点一点小红点在其上有代表着红红火火。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它的传统吃法:将其切片,然后放进油锅中煎炸至金黄,然后再根据个人口味配上辣椒或者番茄酱即可。

除了各种粿品之外,还会准备一些也寓意团团圆圆的小圆球,即虾枣,菜卷,发财丸。

虾枣和菜卷的做法大致相同都是用腐竹将其卷成条,然后再用刀切成小块,然后再放进油锅中炸,炸至金黄后即可品尝了。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材料不同,虾枣中除掰了壳之外的鲜虾还有蘑菇、马蹄再加淀粉。而菜卷的材料有肉沫、大白菜还有和虾枣一样的蘑菇、马蹄加淀粉。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接着还会做最最重要的汤圆了,与北方汤圆包有馅不一样的独特潮汕汤圆。潮汕特色汤圆充满五颜六色,而且即使有颜色那也是不加任何色素的天然色。如:紫色汤圆用紫薯做出、灰色汤圆用香芋做出、黄色汤圆用番薯做出等等都是充分的利用起了各种在食品中的天然色料。

3、到了除夕,自然就要吃团年饭了!团年饭之前,必须“拜公祖”(祭祖宗),请祖宗先用餐。还有就是贴春联了,而贴春联这件事也是孩子们与父亲携手完成的任务了,孩子们帮着各种涂上胶在春联上,还有的孩子就帮着扶着梯子,让父亲爬上扶梯将春联贴在了家门的石壁上。过后,一家人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迎来家庭大团圆的美好。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要齐聚“守岁”,俗称“熬年”。传统上认为,守岁是为了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就开始燃放炮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茂名年例

会计学院李静

在我的家乡——茂名,一般都会过“2个年”,除夕过后就是人们翘首以待的年例了,对于我们来说,年例仿佛是更为传统、隆重的节日,所以我们有着“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茂名地区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每个村子都会有特定的一天为“年例节”,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期的,年例还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天里,每家每户都会去寺庙前,摆出一张桌子,摆放着出阉鸡、茶水、水果……等待菩萨的到来。菩萨巡游、舞狮、烧炮竹、放烟花是年例必不可少的节目,龙狮队伍会来村子里热闹,人们用龙狮来驱瘟逐疫,预示着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能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年例现场非常地热闹壮观,人人都会来到菩萨前祭拜,祈祷菩萨保佑自家人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拜祭完菩萨,就到了年例节的重头戏——“吃年例”。只要村子“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都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客人登门,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甚至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这大概为了庆祝旧一年的顺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为了一种人气。年例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谈天说地,还能互相增进感情。儿童时期的我,最喜欢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吃年例”,饭桌上不仅有白切鸡、清蒸鱼、梅菜扣肉等传统菜式,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很多家庭筵席上甚至还有海参、鲍鱼、鱼翅等名贵菜式。不得不说,这是一场美食盛宴,简直让人大饱口福。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茶余饭后,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来到临时搭建的戏台前看粤剧,我们俗称“睇大戏”。一般粤剧团会在村子年例前后连续演出好几天,观众络绎不绝。在农村地区,传统粤剧依然是老一辈的最爱,在他们的心中,粤剧似乎是一种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文化与记忆。舞台上的粤剧演员表演得绘声绘色,将人们代入那个粤剧场景中,台下观众的眼球被深深吸引住,表演结束后,总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这就是茂名独特的年例文化,在我看来,年例是一种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而且不容忽视,它保留了茂名地区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文化,是研究茂名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同时,年例活动具有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

但是在现阶段,年轻人比较少参与到年例的传统活动中,而只是“吃年例”,这也导致了粤剧、木偶戏等传统文艺活动的迅速衰落。相比于这些戏曲的传统文艺活动,现在的青年一代更热衷于劲歌热舞。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年例传统文化的重视,出台相关政策,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流传下去。

古城家乡年俗

金融学院伍凯彤

北国大雪纷飞之时,我们南方早已春色盎然。对于身处广东的我们来说,新年的颜色是对联、利是的红和百花齐放的彩色,对于身在西江河畔上肇庆的我们来说,新年的颜色是春联的大红和花朵的茜色鹅黄色精白色,以及裹蒸的松花绿、宋城墙的秋色、阅江楼的灯光彩色。

肇庆又称端州,1118年建立肇庆府,意即宋徽宗自被封为端王开始,招来继承帝位而统治天下之吉庆。吉祥从此开始,年味紧跟此。

从腊月十五之后,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各地的迎春活动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韵味十足。要数肇庆最具特色的新年风俗,那当然是“包裹蒸粽”。虽然裹蒸也称为粽子,但它和端午节的粽子不同,用料不同,形状不同,意义更不相同。选用叶香,柔韧,色绿的冬叶作为包裹的材料,馅是肥瘦相间,偏肥为上的猪肉,拌之糯米、绿豆,熬制十小时,让猪肉的肥油和糯米绿豆混融一起,糯米多了肉香,偏肥猪肉在冬叶的包裹下多了份清香。连夜熬制,第二天清早,当锅盖掀开的那刻,整条巷子都知道谁家已经包好裹蒸了。十小时的熬制并不漫长,恰若正值寒冷,我们会围坐在炉子旁取暖,和从四方赶回家过年的亲友聊上一宿,此时,往炉火干柴中丢进几根红薯,过不久再夹出,扒开满是炭灰的红薯外皮,热腾腾的烤红薯和深夜最为般配。正月初一的第一顿一定是裹蒸,吃了裹蒸,好过年。走访亲戚时,裹蒸也成了一份不可缺少的礼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肇庆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一座特具活力的新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员,作为华南地区沟通我国中西部的纽扣城市,肇庆近几年积极举办市民活动,弘扬肇庆本土特色风俗文化的同时,紧贴潮流。用数字多媒体呈现历史,让历史更具活力,点缀城市,照耀城市。

南国的新年从来都不寒冷,晚饭后,最适合一家大小散步。从宋城墙一路慢慢地走着,经过最繁华的商业区,走到七星岩牌坊广场。星湖在眼下,商业区在手边,宋城墙在身后。有中年人结伴跳舞的,有情侣静静看着音乐喷泉的,有滑板团队在表演,身后的端州路是最忙碌的路段,车子里载着一家老少去走访亲戚,载着新婚夫妻来星湖游玩,载着一群好友相约看景等。就像奶奶说的:“新年并不仅是合家团圆,还有好友相聚,故友重逢,一切从新开始,万物之伊。”

正月十五是新年庆典的最后一天,如果说裹蒸粽是新年开始的标志,那么汤圆自然是这场盛宴的落幕音符。吃过汤圆,过了年。在肇庆的德庆正月十五有得特别的节目——炸狮。用爆竹声驱赶凶神恶煞的坏东西,预示着新的一年必定顺顺利利。元宵节那天,北京有紫禁城上元之夜,肇庆也有城墙上元夜。夜宫墙,雍华降,彩月蹬癫舞千芳,莹水如梦通灯芒,端城悠悠破春光。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无论是沉淀着千年历史的裹蒸粽,还是记载着斑驳岁月的城墙,无论是品尝了大半辈盐醋的老人,还有朝气向上的小孩,无论是常年身居外地的打拼族,还是每天都能看到星湖倩影的本地人,新年都是一个团圆日子。家人团圆,好友团圆,时代团圆,天地团圆。当你我汇聚一桌,当把曾经的琐碎尽付笑谈中,当古城默默地披上灯光之时,便是团圆。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新年的气息慢慢地飘散在人群中,但裹蒸的味香始终萦绕唇间,阅江楼的灯景始终在深夜伴你入眠。2018年是肇庆建府900周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间以年前进着,走过的每步都会呈现在此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古城换上霓裳。肇庆乘着时代的列车,做好贯通的纽扣,努力协助他市共同打造大湾区的美好明天。肇,起始;庆,吉祥,吉祥之伊。

春节意浓浓

金融学院卢思烁

日落星移,辗转之间,年末钟响,点点滴滴,终流入星海,新的一年,征程始开。

谈起春节,在我家乡,莫过于大家都会说起的便是卤鹅。单单是将其卤得色香味俱全,便是一道巨大的工程,从看鹅、抓鹅到卤鹅,都需要精挑细选。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除夕前夜,各家各户廊前灯笼亮起,空地上架起一个小灶,放上大锅,待清水煮沸,放入枸杞、当归、酱油、香草等一系列配料,将其混杂,中火慢煮,让香味融入清水中 。稍待会儿,便会闻到各处卤香溢满整条巷子,将盖子揭开,人们开始将挂在架上的鹅取下,慢慢放入。说起它,事前工作更是一道讲究的工序,为了买到一只更加有嚼劲儿的鹅,家乡的人通常要到澄海那边去买,待挑选过后,再将鹅全身洒满盐,通过不断按摩将盐味融入其中,并在里边放入各类中药,姜丝蒜头等,再等几小时的晾晒后便可放入锅中煮熟。卤鹅的过程是漫长的,人要坐在锅前,时不时用勺子将卤汤舀起浇灌着它,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便可翻身,大概两个小时,便可出炉。鹅身澄亮澄亮的,浅焦色的色泽令人不禁胃口大开,香味更是浓郁,芳香四溢。不过一会儿,便能闻到各家各户中传出一阵阵卤香味。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在潮州,每逢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卤鹅,用来祭拜先祖,祭拜老爷,以祈求来年家门平安。不仅仅是重大节日,在平常,我们也经常购买其作为一道菜,每个家庭基本只在年初买来自己卤制。卤鹅这一行为起源于清朝,到如今已成为潮汕地区重大活动 之一,更是潮汕地区一大标识。

或许说,卤鹅是我们家乡重大习俗的开场戏。新年伊始,在前三天走亲戚之后,便迎来了一场重头戏——迎老爷。在潮汕地区,我们将其称为“劳热”,大有“大家伙儿一起吃饭凑热闹”之意。不仅如此,不同地方迎老爷的日子各不相同 ,便使得许多人年初基本不在家吃饭,那天这边有活动便在这边吃,隔天又去另一个地方吃,应接不暇。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不同地方也有自己的锣鼓班。在这天,锣鼓班中的女孩子们穿上旗袍,男孩子们穿上马褂,所有五六岁的孩童,便是穿上小花裙和小西装,可爱极了。整条队伍望下来,走在最前边的便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扛着由两只竹竿撑起的横批,接着是姑娘们扛着每一根旗子,旗子上写着祝福的话语,旗头旗尾挂着小灯笼,走起来一摇一摆,好看极了。紧随着便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村中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扛着“老爷”,稳步走着,“老爷”相当于我们神话中各路神仙,姿态各式。后边便是锣鼓班的成员们。鼓声是一支队伍最核心的部分,敲锣的小伙子们,吹笛的吹喇叭的弹琵琶的人儿,都得跟着这鼓声弹奏适当的乐曲,好听极了。队伍要绕村里一圈,一路上走走停停,快到一户人家家门前,便点起鞭炮,炮声连连,红红火火,将好运迎进门。老人们通常会走到“老爷”旁边,从旁边座椅上折下一根花草,保佑家门平安。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大多到三月中旬,“迎老爷” 的活动便结束了,人们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

民俗活动是一个地区的具体标志,更是一个地区的精魂所在。它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代急不可待的任务。放眼中国,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渗透,人们不再是一昧固守传统,而倡导中西合并,却也有的一味崇洋,致使传统民俗的精髓不复当初。

当代的我们,少了一份迷信,多了一份理性。坚守民俗,坚守文化,让文化中充满古色古香,让文化中充满理性目光。

年俗大联播

金融学院邹敏玲

图片1、2、3,9:小时候对过年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左邻右舍互相串门,合力做油角、糖环,经过油炸之后,呈金黄色,吃起来又香又酥又有黄金满屋的寓意,满满的年味,浓浓的亲情。

图片舞狮:每逢佳节,都会以舞狮来庆祝,恰逢桃花盛开季时节,我们桃花小镇有幸请来了佛山黄飞鸿舞狮队来开市拜年,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图片米饼:“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每逢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打米饼的情形。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图片彩门:每逢元宵,村里,镇里都会举办掷彩门,男丁会点燃鞭炮,向事先挂在十多米高的彩门掷去,谁掷中并点燃彩门,谁就就是中彩门的那个,并有一定的奖励。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小时候的年味,就是左邻右舍互相串门,一边帮忙炸油角、糖环、煎堆,一边拉家常,也总免不了嘴馋的小孩子在旁边偷吃。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制作糖环工序很多,配料比例也很考究首先要分类别处理食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糯米粉、粘米粉、水、芝麻等,揉成大面团,然后捏一块小面团,一条一条,再围成一个圆圈捏花,最后放进油锅炸。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而制作米饼是先将米炒熟,然后把米打成粉,将糖片熔成糖浆,把米粉和糖浆按比例搅合在一起,接着把搅合好的米粉按到米饼的模具里,用木压实米饼,然后将模具里的米饼敲出来,自然吹干或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就大功告成了。而现在,制作这些的人已经少了,现在大家一般都是在外面买现成的,方便且省事。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就像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一起做油角、糖环等春节小吃,随着老一辈的老去,年轻一辈很多都不会去做或者不会做;就像发红包,现在都可以直接用手机发了。虽然春节的一些形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其本质都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美好心愿

希望曾经走街窜巷的鞭炮烟花气息,红红火火的对联和灯笼,对压岁钱的兴奋期待,那份在春节里温馨喜悦的气息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灯烛之盛,无逾闽中

旅游学院邓雅玟

我的家乡在福建泉州,它与宝岛台湾仅一江之隔,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更是海内外侨乡节日聚集最多的城市,正因为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汇集着数种文化的缩影,被称为东亚文化之都,由这个称谓开始,泉州这颗海上明珠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早在宋朝时期,就有记载说泉州的花灯品种色色俱全,到现在已多达二十几种,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琉璃灯彩扎灯、锡雕灯、大型座灯……让人眼花缭乱。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泉州花灯”就占了一份,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美得精美绝伦。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

泉州花灯不仅仅是种类多,这花灯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除了点灯、游灯、赏灯、猜灯谜,还有别有深意的送灯、博灯等。在闽南语中灯就相当于丁,丁在古汉语中指的就是子孙的意思,家家户户都希望人丁兴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因此灯也就多多益善了。从唐朝开始,泉州有新嫁女的人家,还会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目的都是祈求生子,子孙是古代家族传承的命脉,是家族发展的根基,闽南人重视子孙的程度由花灯也能见一二。

每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泉州每条街得各个商家、城市街道管理人员们就会陆陆续续把各种各样的灯悬挂出来,从初十开始就是各个街巷人头攒动的日子,这种盛况在十五时达到鼎盛。从唐朝,泉州建城之初,就有上元花灯活动,沿袭到现在已有千年历史,《宋书》中“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就是对古时泉州闹花灯盛况的真实的记载。

今年,仅泉州鲤城区就布置了精品花灯379盏,新门街、威远楼、开元盛世、新天城市广场等人流较多的地方,临漳门、泉山门、朝天门3处古城门,除此之外古城内还有32处标志性建筑和公共场所处处张灯结彩。悬挂的精品花灯保留旧时的花式和结构的同时,也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例如今年春节又火了一把的小猪佩奇,还有欧洲哥特式的菱角、东南亚神秘又独特的图腾等。不仅如此,花灯们的制作者还使它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变换颜色,有的甚至能够向地面投射出精美的图像,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感慨花灯与科技的融会贯通。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多多益善的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泉州的梨园古典剧院每年都有春节至元宵的公益演出,《陈三五娘》《李亚仙》《苏秦》《赠绣箧》……不仅有传统剧目、新编剧目,还有传统折子戏专场,从正月初五持续到正月十八。有些县城里也会搭戏台,请戏团连着上演好几天大戏。泉州古道新门街的活动也很多,非遗系列展演、南音、提线木偶、永春香道等轮番上阵,到了正月十五地方许多热闹的民俗活动也拉开帷幕,安海的攻炮城、丰州的踩街都可谓是人声鼎沸。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_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

多多益善的历史人物_很多历史人物_多多益善的人物

我的家乡泉州有着咿咿呀呀令人听着耳根子软的闽南小调,也有着传承千年不“褪色”的红砖燕尾,个中韵味百闻倒不如一见,或许明年正月我可以在泉州街头看到你。

本次晋级机制

线上投票30%+线下评委评分70%

此次比赛投票截止3月4日晚上19:00

快来pick最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文章叭

以上作品正在评审中

上一篇: 北大历史学系优秀博士论文写作感想 | 2023届郑鑫:关关难过关关过
下一篇: 名人因自律成功的故事 篇1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