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以来,广州市花都区立足全区在册的 306 座坛庙祠堂,把加强祠堂保护利用、弘扬祠堂文化,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和更多丰富内涵。
炭步镇投灯会
加强祠堂保护,打造精神文化家园
组织文物普查人员对全区具备历史价值、保存较好的祠堂建筑进行造册,组织专家论证、认定,严格按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通过设立控制地带、树立保护标志牌、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保护管理机构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祠堂文化保护。目前,全区在册的坛庙祠堂有 306 座,其中市级保护单位 13 座,省级保护单位 13 座。
组建文物保护监督队伍,制定文物监管机制,不定时走访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对因重点工程需异地迁移重建的祠堂,组织专人密切跟踪,确保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复建。
将文物维护专项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实现了古村落文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截至目前,在各祠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或演出 530 余场次,惠及群众超过 22 万人次。
花县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九湖村王氏大宗祠
做活祠堂研究,挖掘思想文化内涵
成立国内首家区县级祠堂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祠堂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举办祠堂壁画非遗价值研究展和学术论坛,出版《广州祠堂壁画》《花都祠堂壁画》,收录山水花鸟、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等三大类祠堂壁画 1300 余幅;编辑出版 170 万字的《花都祠堂风韵》2 部共 4 卷,收录文章 200 余篇,全面系统、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的介绍花都 300 多座在册祠堂。
撰写区内各祠堂风采、姓氏渊源、乡村风貌的文章,拍摄与祠堂有关的图片视频,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对“太公分猪肉”“元宵投灯”“外嫁女回乡”“清明祭祖”“耍狮舞龙”“飘色巡游”等民俗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先后推出原创文章 1430 多篇,“吸粉”13 万多人。
抓住祠堂史迹的精髓,充分挖掘骆秉章、“铁汉公”黄皞、肃贪先锋毕梅谷等花都本土历史名人文化资源,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更大正能量,不断增强家风家教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党员、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炭步镇塱头村岭南风格的建筑
盘活祠堂资源,引领精神文明创建
因地制宜建成村史馆、农耕馆、家训馆、好人馆等,打造成集宣讲理论、传承道德、传播文化、解读政策、学习科学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厨余垃圾不出村”的“锦山模式”“竹洞模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
倡导清明网上文明祭祖,方便旅居海外及外省的花都人了解和拜祭祖先,引导村民慎终追远,弘扬祖德,造福乡里。在 76 个祠堂建立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开展祠堂重光庆典、添丁祭祖、元宵投灯、扶贫济困等活动。编撰《花县(花都)族谱汇编》,开展花都祠堂上邮票活动 6 批次。
以祠堂文化研究会为桥梁,与花都各姓氏包括海内外宗亲广泛开展交流,组织“新乡贤”评选、建设乡贤长廊,引导各宗亲扶孤济困、捐资助学、投资兴业,增进民族感情和文化认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妥善化解乡村邻里纠纷,激发基层治理最大合力,梯面镇红山村、炭步镇步云村、花山镇小㘵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创建省级文明村镇 5 个、市级文明村镇 11 个、市级文明示范村 34 个。
花都民俗活动——投灯
激活祠堂属性,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花都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一址一策”对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分步骤实施抢救修复、重点修葺、整理开发,共梳理出革命斗争遗址 28 处,其中利用祠堂开展革命斗争的遗址 10 处。编撰《花都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花都革命印记》《花都革命旧(遗)址通览》《花县农民运动革命斗争故事(连环画)》《花都英烈》等红色读本 6 部。
利用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红四师成立大会遗址花山镇花城村福荫祠,打造花县农运史迹展、工农红军第四师历史陈列展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精品展陈展示,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旧址入选广东省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并被命名为第九批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王氏大宗祠、张氏宗祠、侯氏宗祠、钟氏宗祠、福荫祠等红色祠堂,开展现场教学和党史研学活动,举办“方寸天地 追梦百年”红色邮展,开展“花开有声 童心向党”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组织花都红色故事宣讲会,录播“党的故事我来讲”红色故事汇微视频,引导广大村民和中小学生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吴术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