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州守故里 畲乡青街 | 这些故事你知道多少~

州守故里 畲乡青街 | 这些故事你知道多少~

州守故里 畲乡青街 | 这些故事你知道多少~青街,不是街道名称,而是一个地名,他是平阳县的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青街畲族乡,位于平阳县西南部北港山区,距平阳县城昆阳36公里,面积21.63平方千米,六普人口11580人

青街,不是街道名称,而是一个地名,他是平阳县的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青街畲族乡,位于平阳县西南部北港山区,距平阳县城昆阳36公里,面积21.63平方千米,六普人口11580人,其中畲族2547人,占总人口的22%。青街东邻闹村;南接桥墩;西连顺溪;北靠南雁。是为AAA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的组成部分,在平阳北港有“青街竹,顺溪屋”而著称;是个闻名遐迩的竹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美誉。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

青街地处鳌江上游,境内山脉属于南雁荡山山系,主要河流为鳌江支流青街溪,青街溪发源于杨家山北麓,源头在大田后,东流至大田外转而北行,约2.5公里转向西北,复行2公里至十五亩有青溪之水注入,青溪发源于白岩山,流经腾岩,黄神洞,南行与内垟之水汇合穿石拱桥东注入青街溪。青街溪纳青溪后北行,穿五十亩大桥,行约1公里至青街有南网山之水注入,旋又有帜头山之水注入,继穿通惠桥后继续北行约2公里,穿周岙大桥至矾岩注入鳌江干流,青街溪河总长10.07公里,流域面积31.36公里,这是一方秀山净水之地。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青街地方不仅有人们笔下优美自然风光,这里的畲情、竹乡、古屋、廊桥、矴步,是人们来此旅游的重点,春夏时节四周山峦叠嶂,山花烂漫。茂林修竹,溪河纵横。秋冬季节菊花黄、枫叶红,芦花遍地,点缀山野田畴,如诗如画。笔者曾来过青街,除去访友赏景,更多的是关注这里丰富人文历史景观。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悠久 畲族之乡

青街畲族乡历史悠久,据山门郭岙《周氏宗谱》载,早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周氏始祖周欲纳为避安禄山之乱,从陕西经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居横阳县睦源,建家立业,繁衍子孙,已有1260多年历史。这也是目前平阳历史上有族谱记载的最早迁入氏姓大族。在青街当地流传着其地名由来:南宋时,有村民周八奋发习文从武,其嫂承诺,若能中榜,将用青石铺路迎接。后来,周八中了进士,其嫂为不食言,先用青布铺路五十丈相迎,后改为青石,于是“青街”作为地名,千百年保留了下来。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

青街又名睦源。历史上行政区划多有变化,1992年由原青街畲族乡、睦源乡合并而成。1984年成立青街畲族乡;睦源,因此处有睦源山得名,宋周茂良建睦山堂于此,两地名皆源于旧时青街望族周氏。据目前平阳存世最早的明隆庆《平阳县志》载有崇政乡五十一都-“睦源”地名,而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此处清属崇政乡,民国14年(1925年)前后属北港镇,后改属水头区,民国30年(1941年)称青街乡,1958年为山门人民公社青街管理区。1961年,设立青街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根据浙政发(1984)125号文件建立了青街畲族乡,属山门区,1985年划归顺溪区,1992年“撤、扩、并”时把原睦源乡的六个行政村并入,仍名为青街畲族乡。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青街地处鳌江上游北港山区,属于山间小盆地地貌,古代沿鳌江上溯百里,唯有水路一条,重山阻隔,远离通衢大道。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古代交通不便,农耕时代,是氏家大族躲避战乱,遁世深隐,耕读传家的一方净土与绝好安身之地。鳌江上游北港这些古村落实际上与永嘉楠溪江流域的那些古村落隐居的氏家大族同理与此。唐代大诗人顾况《仙游记》曾载有鳌江流域上游类似于陶渊明桃花源之地,其地“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者。”民国《平阳县志》将它“落实”到平阳的南雁荡山,这也可能就是今天的青街之地。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

周氏安家此地之后600余年于明初战乱迁出至山门郭岙,后陆续有池氏、朱氏、张氏、李氏、蓝氏、雷氏及钟氏、蓝氏等姓氏族人迁居于此,而李氏、雷氏、蓝氏及钟氏四大姓是属于畲族,畲族人民自称“山客”,相传十四世纪晚期从广东潮州经福建陆续进入浙江。畲族,是平阳县19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于1956年12月被国家确认为单一民族,有11000余人,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其中以青街乡最为集中,有2500余人,因此于1984年5月建立青街乡畲族自治乡。这里至今保存着有浓郁的畲族民俗风情、传统的乡村风貌、绮丽的自然生态环境等旅游资源。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

历史上,青街地方地灵人杰,文风鼎盛,科甲绵延,人才辈出。特别是望族周氏,在居住此地400多年后,平民出身的周家,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在南宋庆元年间开始发迹。据历代《平阳县志》和《周氏宗谱》记载,南宋至清中叶先后出进士19名(除1人为缪氏外,其余均为周氏)其中7人做过知州、知县。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

在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周茂良及从侄周勉、周励、周勤四人,同科登进士第,“一门四进士,叔侄同登科”,传为一时美谈,实属历史罕见,后又有弟侄子孙多人考取文武进士及释褐,荫补入仕途者,有周博、周希俊、周履常、周效、周文郁、周杓、周栋、周自介、周熙夫等十多人。这也是青街的历史上荣耀。据文献记载,同时期的永嘉学派著名学者叶适与他们均有往来,还曾撰写过《睦山堂铭》序。此外,元末明初,周家的周嗣德曾任平阳知州、浙南道宣尉司同知副元帅,后因平寇有功升任浙江枢密院判官与江浙中书省参政,与刘基有过应和之作。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

青街人杰 保境安民

周氏,是为青街名门望族,除南宋周氏家族人才辈出外,元代的平阳知州周嗣德是个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他与他的家族与兄弟,虽然在镇压元末农民起义有历史争议,但仍然在元代的平阳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页。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

周嗣德(1306—1371),字宗道,一字从道。崇政乡睦源(今青街畬族乡)人。600多年前,周嗣德在抗击方国珍侵略平阳的保卫战中,为平阳的地方安宁做出过杰出贡献,又曾在万全乡三都蛟川(今湖岭瑶山村)建蛟川书院,所以后来平阳人民崇敬他,历来以乡贤来评价他并且入乡贤祠。当然他也镇压过当时的农民起义,并在入明后不仕朝廷,忠于蒙元朝廷,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大事记

据民国《平阳县志》载,周嗣德出身于将门世家,族内兄弟八人,其行二,个个自幼学文习武。周嗣德的曾祖父周汝临任南宋江阴军节度推官,由宋入元,父亲周应奎任元朝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副都元帅,封爵汝南郡侯。周嗣德出身在这样的豪门宦族,自幼深受儒家的忠君卫民的思想教育。年轻时他曾到青田的石门洞读书,并由此结识了刘基(伯温),后成为一生至交好友。元至正十三年(1353)刘基曾来平阳看望周嗣德,并写有《赠周宗道六十四韵》诗赠之,对其评价甚高。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元末,由于蒙元的高压统治,天下大乱,在红巾军大起义后,南方到处响应。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3),史载:“盗起闽栝”,暨浙南山区及沿海农民暴动反元,驻扎温州的元兵内讧,统领吴世显为部将所杀,处州朱君达、钟四、吴钢等举义旗反元,后农民军攻入平阳境内,次年,浙东道宣慰使思普宁来温州镇守,委任周嗣德代理平阳知州,左丞铁里帖木儿也倚仗他“讨贼安民”。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至正十五年(1355),从八月开始,一直到至正十九年(1359),周氏兄弟以各种手段镇压了李师, 金翁瑞、金安三、吴邦大等义军领袖。周诚德率兵又镇压瑞安、福建交界处义军,消灭了金龙十、程景安、葛兆、吴悌五、郑子敬。在血腥镇压中,周嗣德因功升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副元帅,总制本州及瑞安州军事,周诚德也授忠显校尉、同知州事兼行军镇抚。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当时方国珍控制台州、庆元(宁波)和温州部分地方,为元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其侄方明善为行省参政,兵镇温州。周嗣德不屑方国珍为人,而平阳父老曰:“方,虎狼也,公于我等数年安全之,一旦以遗虎狼,忍乎?”因此,始终不肯接受方的节制,而方明善屡次派兵骚扰平阳,但周嗣德防守森严,其阴谋不能得逞。至正二十二年(1362),方明善以3000余舟列营平阳、瑞安,被周嗣德所败,俘舟200艘,且上书朝廷揭发方国珍派兵侵犯事。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方国珍大怒,至正二十三年(1363),方国珍调动台、庆、温之兵直攻瑞、平,双方相持6个月。九月,由于叛徒内奸的出卖,平阳沦陷,周氏兄弟三人均被俘虏。其弟周绍德被坠石沉海死,周诚德被剥皮碎尸杀,临刑前他大骂不绝,始终不降,赢得了平阳州人民的同情与尊敬。后清乾隆、民国《平阳县志》均为其列传。周嗣德被押送到宁波,方国珍知道他很有威望,也是刘基的好友,想利用他对自己有好处,周嗣德回答的很干脆“我与你有血海深仇,岂能与你一同共事?”方国珍碰了钉子,但始终不敢加害他。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大事记

方明善占据平阳州后,“恣淫虐月余”到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周嗣德部下旧将童环等招集溃军五百余人,击败了方明善,收复平阳州。不久,方明善派其弟方文举来攻,童环于是向驻处州的朱元璋部将胡琛请降。胡琛遣将提兵攻克平阳,平阳州归顺朱元璋。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军队收复了台、温、庆三郡,方国珍投降,周嗣德被押到南京。好友刘基得知,在朱元璋面前极力劝谏周旋保全。但朱元璋对这个元朝忠臣终有疑忌,将他贬为庶民,放归故里。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

结 语

周嗣德回到故乡平阳,多年的戎马生涯已成过去,如今落的无官一身轻,他在家乡遨游南雁荡山的山山水水,他登上了老鹰山顶,发现了阔天河(即山顶的荡泊)和晓坑的石城,明王峰,他亲自赴顺溪的白云山,探索白云诸古洞,白云瀑布,又详细考察了南雁东西洞诸景,还跋涉至钱仓山与荆溪山,晚年他与家乡的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家乡的名胜风景多有考据,在前人的基础上,编撰了一部《重修南雁荡山志》,为后人的山志续修提供了大量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其功实不可泯。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明、洪武四年(1371年),周嗣德奉诏前往南京,这时66岁的周嗣德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同年八月他因病在南京去世,十月,由其女婿顾克敏扶梓归葬于故乡睦源岭,长暝于这片他曾经守护的故乡土地上。后明-翰林院编修金华-苏伯衡有《故元中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周公墓志铭》为之记。详细的介绍了周嗣德一生的功过是非。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

人们常言的人杰地灵,或说是地灵人杰。人杰地灵因有人杰之出,故地有名之显灵,因地灵之而出人杰。其实都有自然客观之规律。此乃大至国家及天下。小至地方及家族,不论是人杰地灵,还是地灵人杰,其实是相互相成的。秀山净水,人文青街,平阳历史文化名人周嗣德及家族与其故乡青街岂不就是人杰地灵和地灵人杰吗?

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

参考文献书目:

1、乾隆、民国、1993版《平阳县志》

2、《苏平仲文集》明、苏伯衡

3、《方国珍史料集 》 - 应再泉主编 2013

4、《方国珍乱郡考》清叶嘉棆、民国刘绍宽

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

大田县志历史人物篇_大田县志大事记_大田县历史文化名人

---------------------------------------------------------

上一篇: 中国文学史上的那些第一,你知道几个?(考考你的记忆力)
下一篇: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八仙”:竟都是身怀武功的越狱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