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论述百练:人物通讯题型专练

论述百练:人物通讯题型专练

论述百练:人物通讯题型专练通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叙述、描写和评论等多种方法,对事情、人物、经验、问题等进行比较详细、生动的报道。通讯有记叙文的特点,可以记叙描写,有人物和事件。

通讯:

新闻体裁的一种,以叙述、描写和评论等多种方法,对事情、人物、经验、问题等进行比较详细、生动的报道。

通讯有记叙文的特点,可以记叙描写,有人物和事件。(文学性)

通讯有新闻的特点,必须真实,有时效性。(新闻性)

通讯又具有二者没有的特点;可以加入作者的观点和评论。(评论性)

通讯有五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人物通讯阅读方法:

(1)首先要理清新闻事实(新闻性)

(2)在不虚构不夸张的前提下,叙述与描写并重: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多种文学手法 、曲折的情节,关注(文学性)

(3)要分析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梳理出那些突出地表明作者倾向性的评论,然后理清这些评论与事件、精神的内在联系。(评论性)

现代文阅读Ⅱ:(共22分)

阅读下面一则人物通讯,完成下面小题。

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6点,河南开封。

马保东与马奋勇挤坐在一张沙发上,兴奋地规划着今后的合作。

二人都姓马,兄弟相称,但不是亲兄弟。哥哥马奋勇是汉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马保东是回族,河南开封人。

过去的半年里,马保东一再约马奋勇来河南做事,马奋勇也打算在河南建立新疆名优产品展销中心,投资物流和生态农业。马年结束之前,马奋勇(①)。

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经历了些什么?故事还得从20年前说起。

1995年,马保东21岁,因做肠衣生意与长他一岁的同行马奋勇在河南省有一面之交。两人相互欣赏对方的实诚,(②)。

河南分手不久,马保东只身赴新疆,去找当时在哈密地区牧工商联合总公司肠衣厂工作的马奋勇。马奋勇在生意和生活上给了马保东(③)的关怀和帮助。马保东到新疆进货,货款足时就在当地付;不够时,货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时连个欠条都不用打。

1997年,马保东在新疆进了50多万元的货,资金缺口不小。马奋勇便拿出积蓄,又东拼西凑,借给马保东16万元。

没料想,货到河南,行情大变,肠衣价格狂跌不止,马保东顿时倾家荡产。此后的一年,马保东东挪西借,还了马奋勇近11万元,剩下的5.3万元再也无力偿还了。

在新疆,马奋勇的肠衣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1998年,马奋勇曾到马保东在开封县杜良乡扫东村的家,“想看看保东弟能不能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

两“兄弟”自此失联。

2003年,马保东东山再起。“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哥,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马保东说。

他几乎托遍国内认识的做肠衣生意的朋友,最后,总算知道马哥去了蒙古国,但就是联系不上。

“马奋勇”“5万元”,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2008年,马保东的哥哥刚学会上网,便试着在网上寻人。当时他用“哈密马奋勇”搜到了3个“马奋勇”,虽然都不是他们要找的“马奋勇”,但也使他们看到希望。马保东的哥哥说,俺弟兄俩没事就在网上“敲”“马奋勇”,一“敲”就是近4年。

2011年底,已是蒙古国中国农牧畜产商会会长的马奋勇,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半年后,他注册成立了喀尔里克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没多久,作为公司总经理的马奋勇便被马保东的哥哥在网上给“敲”了出来。

“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保东,欠你5万多元的保东啊……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④)。

“哥,我终于能还你钱了。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

电话那头的马奋勇也十分激动,连说:“使不得,兄弟,使不得。说真的,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

马保东告诉马奋勇,是他激励着自己奋斗了这些年,自己现在已是河南东信建设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东’是我的名字,'信’就是诚信。”

“兄弟”通话的当天,马保东就往哈密汇了10万元。他告诉马奋勇,剩余的90万元一分不动放在那里,等马哥来河南做事时用。

小年的开封已有了浓浓的年味。

饭时已过,马氏“兄弟”谈兴未阑。马保东向马奋勇介绍了东信公司今年向物流和生态农业拓展的打算。

“这真是不谋而合!我们公司的展销中心上半年就要在河南18个市铺货。”马奋勇说。

“哥,开封这一块儿可得交给我呀。咱马氏'兄弟’的合作可绝不止90万!”马保东说。

“有保东弟这样的朋友,我来河南发展就这样定了!”马奋勇说。

(选自2015年2月15日《河南日报》)

【相关链接】

①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于2016年11月2日揭晓,《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获得“文字通讯”项目一等奖。

(新华社电讯稿)

6.在文章①②③④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项()

A. 20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年后,哥俩又因“诚”重聚。诚,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B.马氏“兄弟”一个是回族、一个是汉族,一个居河南、一个住新疆,却都认一个理儿,那就是:做人和做事是画等号的。

C.马保东能仗义疏财、急人所难,马奋勇能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由于做人实诚,两“兄弟”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D.故事时间跨度20年;空间跨度几千公里,从河南开封到新疆哈密,又跨出国门到蒙古国;故事主题却很简单:借钱还债,诚信做人。

8.下列对这篇新闻报道的分析鉴赏恰当的是()

A.新闻作品讲究时效性,本文却花大量笔墨写两兄弟20年前的交往之事,因此本文时效性不强。

B.本文叙写二兄弟的诚信交往故事,情节安排以顺叙为主,从1992年写起,写到今年过小年。

C.“哥,……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语无伦次”,写得真挚感人,是因为前文有“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一'敲’就是近4年”等多处的铺垫。

D.本作品虽时空跨度大,但作者立足新闻事实,创新写作手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刻画马氏“兄弟”性格,展现故事情节。

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看似简单的细节,却能体现出当下“仗义互助”的新闻元素。

B.两马“兄弟”失联后,两“兄弟”的事业都蒸蒸日上,就连两人今后在河南的业务规划都是不谋而合,这充分体现了诚信为本的主题。

C.本文白描手法灵动自如,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说教评述,陈述事实,讲故事,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很有“可视性”。

D.文章首尾写两马“兄弟”共谋发展,展示了诚信可使生意兴隆的美好前景,有力地深化了作品主题。

10.作品描写马向东上网找马奋勇,多处用“敲”字,请比较分析“找”和“敲”字的艺术效果的差异。

11.这篇报道曾经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文字通讯”项目一等奖,如果你是评委,将给出怎样的获奖理由?试从主题、手法、选材三个角度作简要评析。

【答案】6.①如约而至②一见如故③无微不至④语无伦次7. C 8. C 9. B

10.新闻报导要求用语客观明确。上网“找”人的“找”,表意宽泛模糊,不如“敲”字准确具体。“敲”字既明确了“找”人的方式是“敲键盘”,同时使动作更具可视化的画面感。

11.这篇报道应该获奖,获奖理由如下:

①主题深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体现时代最强音;切合“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主题

②写法新颖: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细节生动形象,语言简洁明快。

③选材典型:故事的时空跨度极大,情节特别精巧,身份角色反差鲜明,使作品既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又主题鲜明深刻。

附:

浅析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

——以《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为例

新闻作品是新闻传播者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者按照受众的共同兴趣将真、善、美有机统一的审美意识反映出来的过程。“在新闻写作中,人人都具有艺术家的天性和追求,都力图将美带到新闻作品中。”

通讯是一种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基本新闻体裁,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主要体裁,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是新闻传播者的审美意识与受众对通讯作品的审美要求两者的有机统一。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它在通讯体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物通讯在写作上文笔细腻,描述事实详尽,常常和议论、抒情结合起来,人物形象较为丰满,精神境界得到充分揭示,因而篇幅较长,在时效性上不如人物消息,也正因为如此,它比人物消息具有更高的审美要求。

《人民日报》作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普遍信赖。典型人物通讯一直是《人民日报》宣传报道采用的主要文本样式,长期以来担负着教育、引导、宣传、鼓动和警示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塑造新闻人物形象并准确的提炼新闻语言,因此作者的审美意识以及作品体现出的审美原则就更具有借鉴意义。

一、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

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中,曾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本身也含有形象之意,因为事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既没有离开事实的人物,也没有离开人物的事实。新闻作品报道事实也好,描写人物也好,都是不能将人和事截然分开。写人必叙事,叙事必写人。新闻事实是新闻形象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以大量事实为基础,用事实去塑造形象的。

人物通讯表现的是人物与事件的联系,也就是人物在事件中的特殊价值与影响以及公众所关心的人物背后的故事。因此人物通讯的形象美体现为作者能够正确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1、选择出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例如描写医学界名人的一篇人物通讯———《多重角色王宁生》,这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人物专访,全文主要介绍了作为医学界重要人物对于其工作领域的贡献,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写道:

“王宁生在中医药学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三次归国记’:第一次回国他放弃了差一点到手的博士学位;第二次他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次,他放弃了德国国家药检所对他发出的正式邀请……其实,在三次归国记后还有一个尾声。王宁生的妻子宓穗卿教授也曾留学澳大利亚,也能在澳大利亚获得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王教授回国后打电话给妻子,两人在电话里承诺,选择回国,永不后悔。于是宓教授也回到了祖国,现从事生化药物研究。”

作者选取王宁生教授的三次归国记并强调妻子跟随归国这一事例,体现了王宁生的报国情怀以及对自己从事的医学事业的热爱,他和妻子在电话里的承诺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医学工作者回国创业的决心。为下文展开王宁生的事业成就奠定了人物形象基础。

2、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

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尽可能的把人物性格与细节融合在事件里,使文章可读,人物可亲。尤其是对高层人物的专访,选取合适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母亲节话母亲———访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这篇人物通讯的主角是在香港政界备受关注的一位女性,如何将这样的政治人物表现得可亲可敬呢?作者选取了“母亲节话母亲”的角度,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讲述这样一位非凡的女性,同时作为一位母亲的故事,特别是她捐肾救女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一位意志坚定、慈爱胸怀的女性情感。这样,政治人物也展现出了可亲的一面,文章的可读性也大大增加了。

3、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

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是展现新闻人物形象美最直接的方法。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情感、气质、性格的具体体现,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红星照我去长征———访95岁老红军寇延庆》一文中,主人公寇延庆老人曾在枪口下被朱德总司令救回一命,在后来经历的文革时期,老人依然不改革命初衷和坚定信念。作者特别记叙了这样一笔“'要是没有朱老总在关键时刻救我一命,我活不到今天,也就不可能接受你们现在的采访了。’寇老对我们哈哈一笑,话语明快而又不失幽默。”作为一位95岁的高龄老红军,说这话时的豪情与达观也就可见一斑了。

二、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

新闻作品的语言美,是指新闻作品的语言审美属性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人物通讯中人物形象以及相关事件都是通过新闻语言呈现出来的,因而掌握运用语言技巧来更好的描述人物,有着重要作用。

1、运用白描和零度修辞描写人物,审慎使用形容词

由于新闻的特性,新闻作品的语言美本就不是体现在华丽的辞藻上,它不像文学作品,可以合理想象、夸张、类比。人物通讯作品在运用语言时,不仅要真实的反映人物的本来面貌,还要运用文字将作者的审美意识顺利的传达给读者。白描和零度修辞是展现人物特色的好方法。

一方面,对形容词的选择应该尽量审慎,甚至少用。因为形容词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反映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如果不使用形容词,怎么将人物描写的具体准确呢?在《深度写作》一书中,作者曾提出“零度修辞”与纯文本写作的概念。作者指出,在新闻写作中,实际上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文字基本上只表现其记录意义,而隐没其评价意义,用对事实的本真记录方式,获得一种意义上相对中立的文本……零度修辞是尽可能的不添加任何主观意见和意向性词汇,在使用这种修辞方式时,新闻主题往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修辞性,所以从文字表面进行处理,反而使文章意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零度修辞和纯文本写作的方式,尤其适用于人物通讯。试看《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有将挽狂澜》中的一句:

“飞溅的浪涛打湿了将军的衣襟,随行人员拉住将军想往后移一步,将军岿然未动。”

整句话未见一个修辞性的形容词,然而这位将军临危不乱,英勇冷静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具体准确的描述比空洞华丽的形容更能立体的展现人物,也更具有语言上的美感和冲击力。

2、具体准确,少用含混不清、笼统的词语

人物通讯要求对人物进行详细深入的报道,因此语言的表述必须具体,同时人物通讯也要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少用含混不清、笼统的词语。文章中尽量不要用“不久前”“最近”等笼统的时间概念;也不要用“许多”“极少数”“大概”“也许”等模棱两可的词语。用词要确切,用语要恳切,才能做到人物描写的具体化。

《人民日报》人物通讯《为中华出一把力》讲述的是广西华力集团董事长李先明14年来的创业经历,其中的一段写到:“为了今天的事业,李先明忙碌奔波,断了一条腿,折了两根肋骨,动了3次大手术,身上留下了6个洞眼,但李先明说'值!’”,假若这段文字仅仅更换成“为了今天的事业,李先明忙碌奔波,鞠躬尽瘁,多次负伤却坚持工作……”,相比之下原文具体的数字和事实就更具说服力,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鲜活了。

3、语言通俗简练,富于个性美

人物通讯比起消息,在篇幅上虽然长得多,但作为新闻作品,同样要求语言的通俗简练。通俗简练,即能用常用词语说明的,就不用生疏词和生僻字,同时斟酌字句,删除多余的字词,比如(长期的)夙愿,平均每(一个)人,主要演员(的扮演者),避免词义重复的词语出现。

在通俗简练的基础上,新闻作品中的语言在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使新闻语言富于个性美。

如《燃烧的智慧与激情———记“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语言风格就具有独特的个性美。

李阳,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他把自己探索总结出的学习英语的快速突破方法,取名“李阳·克立兹”,英语为“STONE·CLIZ”,一如人们所言“疯狂英语”。STONE,意为石头、里程碑,李阳寓意为石头般顽强、坚定。CLIZ,读为克里兹,脱形与CRAZY(疯狂);克,克服、攻克;立,立定,挺立;兹,这里、在此。STONE·CLIZ,如石头般顽强坚定,克服困难挺立于此。有疯狂之情,无颠狂之意。

这是李阳的精神

这是一种意志与品格

这是燃烧的智慧与激情!

该篇通讯的新闻人物最鲜明的个性特征就是疯狂与激情,因此文章也采用了衬托人物性格的个性与激情的语言风格。

上一篇: 牛骏峰唱《赤伶》好好听,你有被他的戏腔惊艳到吗?
下一篇: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