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复姓公孙名策。原本是一名落泊的秀才,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但却屡试不第名陨孙山,流落大相国寺,幸得包拯伯乐识马,并委以重用成为包拯身边的智囊。 开封府六品主簿,包拯的得力助手。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制造者,懂医术,心思缜密,性格和善;是《包青天》系列的电视剧中颇为重要的人物!
在《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以文人的形象出现,外貌温文儒雅、清秀绝伦,而且有些仙风道骨。他性格沉静、稳重、谦逊,和包拯对话时通常自称“学生”,而包拯和展昭等人都尊称他为“公孙先生”。公孙策微服出行时则常打扮成算命先生。而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则与包拯为同龄人,形象英俊帅气,性格不羁。虽然一开始他对包拯并不服气,而且两人更是死对头,但是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后,公孙策成立包拯的得力助手,两人更是成了挚友。
虽然,各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对公孙策都有着不同的描述,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公孙策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他才貌双全,与展昭一文一武形成互补,更是包青天的文胆智囊。
那么,历史上的公孙策是不是和影视剧中的形象是一样的呢?
其实,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公孙策此人。他是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 文学人物,是完全被架空的虚构人物。而包拯,历史上却真有此人!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清代的石玉昆以包拯为原型创作了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而虚构公孙策这一角色,实际是为了增加包拯传奇色彩罢了。
《三侠五义》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包公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在小说中,包公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在审郭槐时制造了刑具杏花雨。而一系列有关公孙策这形象的影视剧,便是以《三侠五义》这部小说为原型拍摄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公孙策到底有没有妻子。因为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是有钟爱的女子。第一部中,他的女友是庞飞燕;第二部中女友是陆湘湘;第三部中女友是小风筝,他还倾慕木兰……关于这个问题,小说《三侠五义》中也没有提及。至于影视剧中有,可能是为了剧情发展的必要。
其实,历史上有没有公孙策这个人并不重要,重要是公孙策与包拯,还有展昭等一系列人之间的情义,那种患难与共、同心协力的真情真意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
【文/李玉良】
2016年4月6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