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与闹羊花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有《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中也写道:“获撞人中军,只见帐中灯烛荧煌,孟优并番兵尽皆醉倒。原来孟优被孔明教马谬、吕凯二人管待,令乐人搬做杂剧,殷勤劝酒,酒内下药,尽皆昏倒,浑如醉死之人。孟获入帐问之,内有醒者,但指口而已”。这酒内下的药即麻醉药,古人称之为“蒙汗药”。
蒙汗药类似描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频有出现。如《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等好汉在黄泥岗用下了蒙汗药的酒,麻翻了杨志和众军士,夺取了生辰纲。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证明,闹羊花全株有毒,花和果毒性最大,历史流传的所谓“蒙汗药”组成之一就是这种植物的花,相传该花浓汁与酒同服,能使人麻醉、丧失知觉。
闹羊花,又名羊踯躅花、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4-5月间花开放时选择晴天采收。采下后立即晒干。以干燥、黄灰色、无杂质者为佳。中医认为,闹羊花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有祛风除湿,散瘀定痛之功,适用于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等。《本草蒙鉴》言其“主风湿藏肌肉里,濈濈麻痹”。《科学的民间药草》言其“是麻醉药,能镇痉镇痛。治气喘”。
闹羊花根,又名羊踯躅根,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根。中医认为,本品辛、温,入肝、脾经,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
蒲松龄与鹿衔草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传说很久以前,东北的深山密林中群居着野鹿。为此,当地许多好奇的居民都想观鹿逗乐,但人现鹿散,不能如愿。这倒越发激起了人们想了解这群自然生灵的欲望。
有一天,几个居民费心谋划后,戴着自制的鹿头模具,躲藏在深密草丛中,用卷起的树叶吹出阵阵鹿鸣声。不多一会儿,果然引来了大群野鹿。但见野鹿雌雄相嬉,有些还相与交配。奇怪的是,居民发现一对野鹿当交配完毕后,雄鹿便会倒“毙”于地。接下来,便有一群雌鹿围扰过来,发出悲鸣嚎叫,即而把头凑在一起,又四散而去。约莫半晌工夫,这散去的雌鹿都衔着相同的草回来,原来刚才是为雄鹿寻药草去了。这些雌鹿把草衔到雄鹿嘴边,磨来蹭去,没多久,奇迹出现了,倒地的雄鹿竟慢慢眨动眼睛,醒过来了,而且犹如刚从睡梦中醒来,重又神采飞扬,和雌鹿交颈摩肩,戏玩如初。
窥见此幕的居民颇感惊奇,想看这神草是什么样子,便窜出草丛,把鹿群吓跑。近前一看,这草长着圆圆的叶片,香气浓郁,当地生长很多,于是便采些拿回家,臆想人吃了可能也会有药效。后来验证,此药草确有益肾补虚救急之功。可给药草取个什么名字呢?当时观鹿的几个居民提议﹐叫“鹿衔草”吧,就这样定了名。后来又发现此药草还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
鹿衔草,又名鹿含草、小秦王草、鹿蹄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中医认为,鹿衔草味甘、苦,性温、平,入肝、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以及咯血、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
郭沫若与桑枝
郭沫若(1892-1978),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革命活动家。
郭沫若与桑枝颇有缘份。
1959年,身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以致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于是有人向郭老推荐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著名医学家郑卓人老先生医治。郭老知道郑老医术高超,并著有《灵枢经白话解》等著作,便欣然同意了。
郑老如约来到郭家,详细给郭老诊治后,知道郭老公务匆忙,无暇煎服中药,便对郭老说:“我从民间搜集到了一个验方,名桑枝酒,经20多年临床验证,医治半身不遂疗效颇佳,可否一试?”郭老听后,便请郑老处方,郑老便将桑枝酒的配伍、制法、服法告知了郭老:
炒桑枝100克,当归、菊花、五加皮各60克,苍术、地龙、夜交藤各30克,川牛膝25克,丝瓜络15克,木瓜12克,木通、炮附片各10克,配黄酒5千克,密封浸泡10天后,将药渣取出,焙干研为细末,装人胶囊,每粒0.3克,每次3粒,每日3次,用桑枝酒15-20毫升送服,两个月为1疗程,以微微呈醉为度,上半身瘫痪饭后服,下半身瘫痪饭前服。郭老按处方配好了桑枝酒,服用3个月之后,果然肢体活动自如了。
桑枝,又称嫩桑枝,桑条等,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嫩枝,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中医认为,桑枝味苦、性平,入肝经,有祛风通络,通利关节之功,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拘挛等。桑枝性平偏凉,尤适用于上肢风湿疼痛兼有热象者。《本草撮要》言其“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药理研究表明,桑枝含桑木素、桑皮素等,有镇静、利尿及降压作用。
文章部分小故事选自《名人用药与中医》
小伙伴们
你知道还有哪些中药材有祛风通络的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