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中华最古老的风姓,再到上古八大姓,姓氏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延续了下来。经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我们所使用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据记载,中国目前拥有姓氏5000余个,我们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列出的,不过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姓氏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武姓。说起武姓,大家脑海里首先想起的肯定是武则天。的确,武则天在我国堪称是最出名的女人了。那么,“武”这个姓氏是如何出现的呢?
最早可追溯于商朝国君武丁
得姓始祖
武丁,子姓,名昭。商朝国君,军事统帅。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在位59年而卒,祀为高宗。
具体来说,关于武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七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武姓出自姬姓。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他的儿子宜臼被其他诸侯拥戴为王,这就是东周,而宜臼就是历史上的周平王。当时,由于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个“武”字形状的纹路,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武为姓氏,他也被称为武姓的始祖。第二种说法武姓以国名为姓。根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记载,夏朝时的大臣武罗被封地为武罗国,后来武罗国灭亡后,其子孙就以国名武为氏。第三种说法武姓以祖字或谥号为氏。其一是商王武丁的后世子孙,以祖上武丁之名为姓氏,这种说法记载在《武班碑》中;其二是春秋时宋武公的后世子孙以祖上的谥号为姓氏,这种说法记载在《风俗通义》中。、第四种说法武姓以邑名为氏。根据《风俗通义》记载,汉朝有一个叫王梁的人,他的封地在今河北省的武强县,他的后世子孙因封地在“武强”而以武为姓氏。第五种说法武姓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这种复姓主要有两种,即武安氏和武疆氏。第六种说法武姓出自其他源流,例如被皇家赐姓为武。第七种说法武姓出自少数民族有武姓或有复姓改汉姓武的。例如满族武聂氏、武佳氏、武库登吉氏,后世子孙有直接单姓武的;鄂温克族中吴立西氏的汉姓就为武;此外,京、彝、蒙等族的汉姓也有姓武的。
武姓历史名人及现代名人
武训武氏家训
(一)爱国守法,诚信做人;厚德传家,敦亲睦邻。
(二)德行立命,善行立身;孝敬高堂,跪乳知恩。
(三)父慈子孝,婆善媳恭;夫妻如宾,家和为本。
(四)长幼有序,躬行己分;兄弟情深,子孙相亲。
(五)胸怀远志,书中有金;勤学不辍,敢攀高岑。
(六)重道守义,矜若济贫;施善积德,佑而厚昆。
(七)抑奢禁赌,拒毒戒淫;积谷防饥,惟劳惟勤。
(八)操行忠厚,交友择仁;三省宜勉,四知惟真。
(九)宗祠之重,昭穆所分;晓我宗支,奉祀先尊。
(十)承吾祖德,励我后人;与时俱进,永昌族运。
武姓源于河南,安阳、商丘、洛阳等地。武则天父亲因功晋封周国公,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使武姓成为中华著名姓氏之一。
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新《百家姓》和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95位,约有22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0。18%。武姓在越南亦有分布,约占越南总人口的3。8%。武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其中一支就源自于内蒙古,所以内蒙中部以及山西北部占比最高。
篇二: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饶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姓氏作为十分普及的一种文化,它既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问题的提出
这一单元在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我是一个姓“饶”的小女孩。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饶”,这使我觉得自己姓氏十分独特也感到了好奇:“饶”姓是怎么来的?“饶”姓主要分布在哪里?历史上姓饶的名人有哪些?于是我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饶氏起源
第一种说法认为: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古代的饶阳。饶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个邑。根据《史记》的“赵世家”记载,赵悼襄王六年,将饶邑这个地方赐封给其弟长安君,其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度,就把饶邑改茕为饶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饶阳县。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
第二种说法: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据说是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子孙。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卅白平阳、临川。
第三种说法:根据《百家姓考略》上的记载,饶氏出自妫姓,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讷而得妫姓。舜帝系主支姓氐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困,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因此,中国饶氏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
第四种说法: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住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围,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56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令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占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玮,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二)迁徙分布
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饶阳历史悠久,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记载:“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
饶姓自得姓至今已有超过2200年历史。饶姓的迁分路线始于河北饶阳(众多起源之一),继而是江西省饶州,再南迁浙江、福建、广东。有些因为华南地区山多田少,还迁往台湾一带。在上海图书馆中的饶姓家谱约有八九部,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谱。残本,上图没有新谱。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图书馆也有旧版《饶氏家谱》。
新编的家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图书馆有收藏。
(三)饶姓名人
饶威汉代,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
饶鲁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学者,著名的“双峰先生”
饶延年宋代,陆九渊弟子,以经学著称。
饶子仪宋代,从胡瑗受经,潜心经学。
饶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书法家,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饶瑄明代,学者。
饶位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工部右侍郎。
饶伸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刑部侍郎,著《学海君道部》。
饶礼明代,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饶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出知孟县。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宾州。
饶天民明代,1502-?,湖北省崇阳人,中书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绵州知州,书法家。
饶廷选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
饶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长沙县。
饶松清代,福建沙县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饶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
饶宗颐1917年生,祖籍广东潮州,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饶雪漫1972年-?,四川自贡,作家
饶天亮湖北省赤壁市,内地男歌手
四、研究结论
1、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
2、饶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录此姓。除北方外,饶氏亦见于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云贵以及台湾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两省约占饶姓人口总数44%,由2008年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饶氏人口全国排名172位,约72万
3、我们这个家族是个古老的家族,世世代代繁衍至今,也出了很多能人和强人。作为一个在“百家姓”排名207位,全国只有七十几万人口的“小”姓,我丝毫没有觉得它小,反而让我觉得很自豪。
篇三: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有一个姓,每个姓氏的后面都一个不一样的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我的“刘”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义之后,率兵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后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建立西汉。驾崩于公元前195年,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男,汉族,谱名绍选,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祖籍江西吉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首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二任、第三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6年至1966年,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刘累的子孙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刘姓。
2、历史上,“刘”姓名人辈出。有汉高祖刘邦,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刘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位国家主席,刘少奇。
2017年中国刘姓人口数量为6460万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刘姓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第四。
篇四: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性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刘”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刑。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姓的来源:刘姓,在《百家姓》之中排第二百五十二位,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六千五百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百分之五点三八。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尧之后,受封于刘,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以为源于祁姓,传说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刘国于,属于以国名为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
“刘”姓的历史名人: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刘”性的现状: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刘”姓的数量均超过六点二六万,并且“王”姓比“刘”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是劉姓的简写。
2、在历史长河中,刘姓人才辈出,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刘备、刘耀、刘渊、刘少奇、刘伯承等等,我们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刘”姓排名第四。
篇五: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刘,世世代代传不休。”现在全国刘姓人口大约7000万,是中国的第四大姓,古往今来,刘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刘,但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刘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
3、了解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
(一)起源及演变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帝尧之后,封于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
2、出自姬姓,周王室其中一支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其后裔以邑为姓。
3、外族的改姓,如: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
(二)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布衣之作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刘备刘玄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豪”刘禹锡风骨傲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人才辈出,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
(三)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刘姓人口众多,在我国超过7000万,大约占汉族人口5。4%,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另外,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分布,世界上,刘姓人口多达9000万,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姓氏。
四、研究总结
1、刘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源众多,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朝。
2、刘姓人才辈出,刘邦、刘彻、刘备、刘禹锡、刘伯温……,灿若繁星,光耀中华。
3、刘姓人口众多,是中国第四大姓,世界刘姓人口超过9000万。
4、刘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5、一部分刘姓是少数民族后裔。刘邦和亲,一些匈奴贵族从母姓刘;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刘姓海纳百川,蓬勃向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