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吕蒙正赶斋》
历史渊源
《吕蒙正赶斋》源于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杂剧及明王凌《彩楼记》传奇故事。河北梆子、评剧、丝弦、四股弦、老调、秧歌、楚剧等多剧种演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川剧《评雪辨踪》,昆剧、越剧《彩楼记》,武安落子、楚剧《吕蒙正赶斋》等。
演员介绍
《吕蒙正赶斋》是楚剧小生章炳炎的代表剧目,章炳炎为人诚恳、务实,在追求艺术中,博采众长,勇于革新,表演艺术精湛。扮相上,他借鉴京、汉、越、川剧化装特点,融汇楚剧传统粉饰,采用话剧现代手法,做到雅而不俗,给人以美的感受。唱功上,他气口控制得法,行腔收放自如,并讲究腔随字走,字随腔连,快慢强弱,顿挫鲜明,灵活多变。
《吕蒙正赶斋》一剧中,他饰演的吕蒙正一角,朴实丰满,把一个清高自负,主观迂腐和穷困潦倒的酸秀才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表演得惟妙惟肖,入情入理。
1960年由章炳炎主演的《吕蒙正赶斋》一剧,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后,都予以赞扬。此剧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畅销全国。
楚剧《吕蒙正赶斋》武汉市楚剧团演出
【人物】吕蒙正赶斋
《宋史》对北宋初期的宰相吕蒙正,评价很高,因为他是中国科举制度,从民间选拔英才,由一个百姓子弟得以位列宰辅的成功例子。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幼年贫寒,随母被逐出家门,居无定处,生活无着,幸得龙门寺主持收留,得以在庙旁的破窰洞里栖身。那个老和尚倒也不是独具慧眼,只是看他好学不倦,谅非偃蹇之材,遂赒济他一个暂且栖身的地方,也是照顾他无需花钱,赶斋蹭饭,不致饿肚。穷人最怕这个饿字,只有厚了脸皮,才能饱了肚皮。
庙里的规矩,是先撞钟,后吃斋,吕蒙正住在庙后的窑洞里,一听钟响,就端碗过来。那些大和尚,小和尚,见着这样讨一口饭吃的可怜之人,火不打一处来,这就是中国人最恶劣的一面了。强者面前,他比孙子还孙子,弱者面前,他比爷爷还爷爷。这些欺软怕硬,嫌贫爱富,狗眼看人低之辈,其实也很弱势,但绝不同情,更不宽容比他还不如的更为弱势的人。于是,他们挤兑老和尚,要赶走这个蹭饭的吕蒙正,老和尚强不过他们,遂将斋前钟改为斋后钟,吕蒙正听得钟响,再去吃斋饭时,那斋堂里的一众僧侣,早舔嘴巴舌,吃饱喝足,连一口粥也不剩下。爱莫能助的老和尚,只好对饿着肚子的吕蒙正说:“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年青人,还是另谋出路吧!
三十岁前的吕蒙正,真是很不走运,这个赶斋的故事,曾被元人王实甫写进了《风雪寒窰记》。
洛阳属大陆性气候,夏天很热。身无分文的他,看别人吃西瓜解渴避暑,他很馋,馋是人的一种本性,没办法,他只能捡瓜摊扔掉的“娄瓜”来吃,这当然很丢人,很没出息,很让人看不起,卖瓜人轰他走,连“娄瓜”也不让他捡,说,给你吃,还不如餵猪。他在《劝世文》中曾经写过:“蛟龙未遇,潜身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怕是那时贫贱没落的写照了。
因此,他刻苦努力,读书不辍,发奋用功,钻研学问。太平兴国二年(977),高榜得中,举进士第一,也就是中了状元。从此发达,走出寒窑。所以,他飞黄腾达以后,首先就在捡“娄瓜”吃的伊水河边,盖了一个供行人歇脚休憇的亭子,以志此事。亭名起得古怪,曰“饐瓜”。路人经过这里,都驻足打量,第一此字难识,第二此字费解,何谓“饐”?乃腐败变质之食物也。看来吕蒙正立亭之意,倒是为了提醒自己,告诫自己,第一,有了钱,千万不能忘了昨日的贫穷;第二,吃饱了,千万不能忘了曾经的饥饿。
也许这个记忆对他来说,太深刻了,饐瓜事小,教训终生。于是,三次入相,位极人臣的吕蒙正,不建功德碑美化自己,不写回忆录吹嘘自己,却要盖一座揭丑的饐瓜亭,看似给自己抹黑,但实是不断提醒自己。他在为太子太傅,给他学生也就是宋真宗写的《寒窰赋》中,就直陈自己的孤寒出身,贫穷家境。“昔时也,余在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虽然后来他“官至极品”,可他不像有些浅薄之徒,无能之辈,粗俗之人,侥幸之流,一阔脸就变,官升脾气长。连我认识的几位同行,得意文坛之后,全忘了当年奔走各编辑部,蝇营狗苟之相。如今,见了面不尊称为“某局”,“某处”,“某长”,眼皮也不抬的,更休想搭理你了。
太宗雍熙间,首次为相,任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间,二度入相;真宗即位,进左仆射,至是三度入相。北宋初期,只有他和赵普获得过如此重用。《宋史》称他:“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也许由于这段贫穷岁月的历练,明白了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光明磊落为人,如何兢兢业业做事的大道理。也许这多年困顿在底层,颠仆在人间,吕蒙正多少了解一点民间疾苦,多少体会一点百姓艰辛,所以他立志,有朝一日为官,得多少想着劳苦大众一些。所以他为官一生,始终如一地秉持着公道宽容,勇于担当,坚持真理,遇事敢言的精神,最为朝野钦服。
为官者能做到清廉,不易;能做到正直,更不易;而做到清廉和正直的同时,还能做到体卹百姓,那就尤为不易。吕蒙正最令人赞叹的,不但做到了清廉,正直,体卹百姓,而且还是一个敢于跟皇帝说真话的诤臣。有一年灯节,宋太宗赵光义设宴,欢庆元宵,满城灯火通明,万民歌舞同乐,看到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局面,赵光义不觉喜上眉梢,对陪同侍宴的吕蒙正说,“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周太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赵光义不是一个贤明之君,这种小富即安的满足,正是他小人嘴脸的表现。吕蒙正从席间走出来对这位帝王说:“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
听了这番令其扫兴的话以后,“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同列多其直谅。”
宰相,国之当家者,能对最高统治者直陈己见,哪怕犯颜,也敢哪壶不开提那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实在是很罕见的。不变质,不忘本,不贪不色,不忘老百姓,这位治国安邦的能臣,始终能把“饥寒而死”的普通民众,装在心里,尤其值得称道。
《民间传奇-吕蒙正》
孝感楚剧三杰对楚剧艺术的贡献
楚剧是在鄂东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早期的花鼓戏演出的都是“单边词”和“散戏”,情节和唱腔都较简单。曲调只有“讶腔”、“悲腔”和“四平调”等三种;乐器也只有锣、鼓、钹等行头。1922年后,楚剧(时名为黄孝花鼓戏或灯戏)名宿章炳炎、李百川等人对楚剧的声腔、扮相、唱法唱功进行改革,使楚剧得到了新的发展,焕发了新的活力。
一、倾力改革楚剧声腔的章炳炎
章炳炎,艺名“小桂芬”,1893年出生于孝感县(今孝南区)杨店镇高兴村。他幼时家贫,8岁多时才得以入私塾,12岁学木工,16岁师从花鼓戏名艺人杨喜贵学唱花鼓戏,初期习花旦,首次在汉口法租界登台演出《翠花女检过》。后改小生,经过多年的磨练,1914年他21岁时,以一出《吕蒙正赶斋》的黄孝花鼓戏名噪江城。同年,与他人一起创立了汉口第二家花鼓戏剧场玉壶春茶园。
1921年,各类剧种相继进入武汉,有的还深入租界“雅演”,黄孝花鼓属乡土小戏,其单调的情节和声腔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开创花鼓戏发展的新空间,章炳炎与李百川合作,以“楚歌社”的名义,赴上海拓展花鼓戏市场,兼学其他剧种改革经验。一年后回到汉口,为振兴“楚歌”,章炳炎与李百川等议定,必须突破原有花鼓戏声腔之囿。不久即聘请汉剧琴师严少尘共同为花鼓戏谱工尺、配过门,一改让人帮腔为胡琴伴奏,为后来的楚剧声腔继续改革奠定了基础。改革后的成果体现在新编《碧玉簪》一剧的演出过程中,该戏上演后吸引了无数戏迷,汉口百代唱片公司还灌制了章炳炎与李百川合唱的《碧玉簪》,唱片行销全国,并及海外。
1926年,黄孝花鼓正式定名为“楚剧”,章炳炎对楚剧的声腔、装扮改革实践并没有停止。在扮相上,他借鉴京、汉、川剧化装特点,融汇楚剧传统的“粉饰”技法,吸取话剧“念白”技巧,做到雅而不俗。在饰演吕蒙正时,他创新了10种“出指”动作,如“羞指”、“云手指”、“换花指”、“赞美指”、“反手指”等,把一个清高自负、主观迂腐和穷愁潦倒的寒酸秀才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唱法上,他吸取汉剧有益营养,融楚汉于一体,在不脱离黄孝声腔基本格调的同时,保持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章炳炎独创了“一字清”唱法,唱时吐字清楚,嗓音浑厚,情绪饱满,乡土味浓;在唱功上,他创新了“气口”控制法,行腔做到收放自如。讲究腔随字走,字随腔连,快慢、强弱、顿挫鲜明。章炳炎对楚剧的鼎力革新之举,收获了丰硕的艺术之果。特别在解放后,楚剧艺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60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章炳炎与沈云陔先生合演的《赶斋》、《泼粥》后,对他的演技给予了充分肯定。1964年,《赶斋》、《泼粥》还和陈伯华主演的汉剧《二度梅》共同拍成舞台艺术片《留住汉宫春》,在全国上演。
抗日初期,章为了避难,先后组班到洪湖、监利演出。1938年末回汉,再度振兴楚剧,邀请楚剧名流大会串,颇有影响。沦陷期间,他暗地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常与其在新四军五师楚剧队的徒弟彭某秘密来往,主动用三百银元购买戏装支援抗日根据地楚剧队,其行动令人敬佩。
解放后,章炳炎参予联营剧团,后转入国营武汉市楚剧团。除参加演出外,章潜心于楚剧改革,亲自整理了《送友》、《山伯归天》、《卖油郎》、《吕蒙正赶斋》等传统剧目。1954年参加防汛慰问演出,章被评为功臣。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章先后多次荣获省、市戏曲汇演“荣誉奖”。
1960年由章主演的《吕蒙正赶斋》一剧,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后,都予以赞扬。此剧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畅销全国。1960年秋章调省戏校任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章即受到迫害,1967年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章炳炎为人诚恳、务实,在追求艺术中,博采众长,勇于革新,表演艺术精湛,人称楚剧小生中“一杰”。其主要特点是:
扮相上,他借鉴京、汉、越、川剧化装特点,融汇楚剧传统粉饰,采用话剧现代手法,做到雅而不俗,给人以美的感受。
唱法上,他吸取汉剧有益营养,发声共鸣,咬字准确,融楚、汉于一体,不脱离黄孝声腔,突出了乡土气息曲调,使观众甜甜入耳。
唱功上,他气口控制得法,行腔收放自如,并讲究腔随字走,字随腔连,快慢强弱,顿挫鲜明,灵活多变。如《碧玉簪》洞房中大段唱词,他音色优美,颇有韵味。在与李百川的对唱中,腔调协调,有起有伏,配合默契,真可谓“珠联璧合”。
做功上,他讲究形体动作,使身段优美潇洒,对手、眼、身、步亦不疏忽。他戏路较宽,注重刻画人物,准确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吕蒙正赶斋》一剧中,他饰演的吕蒙正一角,朴实丰满,把一个清高自负,主观迂腐和穷困潦倒的酸秀才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表演得惟妙惟肖,入情入理。
章炳炎日常是“戏不离口,技不离手”,并以“练有益,成勿骄”而自勉。他从不以名角自居,甘当配角,提掖青年演员,被誉为“好老师”。
章炳炎对观众更为负责,做到克己为人。1950年防汛慰问中,因白天参加抢险,晚上演出时突然发烧,有人劝他停演,他执意抱病登台,完成演出任务,其精神难能可贵。
章炳炎很注重戏德,演出时,配角偶尔出现差错,接唱答对不上,他从不责备抱怨,而是克己宽人,自己刻意求工,为配角“兜漏”。
章炳炎具有高尚的品德。1931年,孝感家乡遭遇洪灾,章炳炎即为救灾义演两天;1933年,汉口球场街失火后,章又为救灾义演三场;1951年,章还为抗美援朝义演数日。他常对剧团、戏校有困难的同志给予帮助,并购买戏剧理论书籍赠给学员,使其提高艺术修养。
章炳炎的代表剧目有:《吕蒙正赶斋》、《卖油郎》、《碧玉簪》、《送香茶》、《送友》、《董永分别》、《山伯归天》、《豆汁记》、《左维明巧断绣鞋案》等。
章炳炎一生演出楚剧剧目200余种,演出达1000余场。从1950年起,他还从事楚剧剧目的定本工作,经他之手审定的楚剧剧目有全本的《吕蒙正》、《送端阳》等31个。1967年楚剧大师章炳炎因病去世,终年74岁。
二、兼收并蓄弘扬楚剧的关啸彬
关啸彬,字金庭,他原名官秀彬(官金庭),成名以后,同乡士绅常到汉口去找他麻烦,因不愿与这些人打交道,便改“官”为“关”,表示与这些人的界线。又因为恩师名“秀山”,要避讳,所以改名“啸彬”。1918年出生于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的官家河村,是本世纪60年代红遍武汉的著名楚剧花旦,是本地老一代人所熟知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在唱腔上,他以花鼓腔为基础,吸取京、汉、豫、越、黄梅戏等唱腔之髓,独创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关派”唱腔。
关啸彬七岁上学读书,他幼年生活很贫苦,只读了三年书,11岁时因父亲暴死被迫停学,后来到他叔叔家当放牛伢。他幼年因家境贫寒,形成沉静、少言寡语的性格。他家附近有楚剧戏班,耳濡目染,自幼便对楚剧喜欢,经常在家里模仿楚剧演员的表演。戏班领班看他聪明好学,就让他在彭秀山(后来成为他师傅)所在的戏班打杂工,因此有了较多的接触楚剧的机会。
由于他读过三年书,也喜欢看书,尤其是酷爱民间流行的唱本一类的书,所以对戏有了特殊的感情。楚戏,原来叫花鼓戏,也叫灯戏,在孝感一带颇为流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年节总要组织演唱几场。幼年的关啸彬,在这种环境中萌发出当演员的想法,于是花鼓戏演到哪村他就跟到哪村,看戏时睁圆双目,潜心哼唱和比试,放牛时也不断地边唱边做。俗话说事怕有心人,关啸彬还真的学会了几段戏。随后他便加入了当地业余戏班,学习真是如鱼得水,使他在楚剧生涯路上绽开出一枝秀丽的鲜花。
旧社会拜师学艺要请客喝酒,关啸彬家里穷,请不起客,彭秀山又格外看重关啸彬,就叫他在戏班打杂工。彭秀山和关啸彬之间没有正式的师徒关系。在彭秀山的默许下,关啸彬经常暗中观察演员的表演,记在心里,过后模仿着表演。
关于他的成名演出,说法不一。其妻沈凤英认为是在大众剧院(就是今天的民众乐园)演出《胡凤娇投水》之时。当天演女主角的演员突然生病倒下,后台师傅彭秀山急中生智让关啸彬临时救场,关啸彬一出场便一鸣惊人,获得满场喝彩,楚剧界从此升起了一颗新星。
自戏一演完,轰动远近城乡,他当即拜秀山为师,入专业班唱戏。为了取长补短,提高技艺,后来他搭班随同乡章炳炎到汉口民众乐园演出,在那里他结识了不少楚剧名人,学会了不少演技,技艺渐入佳境,名声也越来越大。他男扮女装主攻花旦,对少女在舞台上的手、眼、身、步以及唱、念、做、打的技巧,他都研究有数,表演得法,在上演《送友,中他以扮相之美丽,身材之窃窕,嗓音之甜润,表演之细腻而名声鹊起。
解放前,关啸彬随戏班在武汉三镇及湖北各地演出。因为他嗓子好,请他唱戏的人很多,他成为戏班的“台柱子”。但在旧社会,戏子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戏班的收入归老板所有,作为演员只能混一口饭吃。据关老太说,他们的生活很不稳定,有时还要随戏班到各地流落。
解放后,演员的社会地位有明显的提高。毛主席、李先念,都观看过关啸彬的演出。1953年,毛主席到武汉时,特意观看了他的演出,非常赞赏,还送给他一件黑呢子大衣。他还曾经多次参加对工农兵的巡回演出,并获得“一等功臣奖”。五六十年代,他的事业达到了高峰,创“关派唱腔”。他不仅表演,还创作和改编剧本。他创造的现代楚剧《三世仇》富有时代感,上演后反响很大。那时他是湖北省政协委员,是全国著名的艺术家。
1967年1月13日,关啸彬死于造反派的乱棍之下,他的遗体运回官家河埋葬。家乡人民对这位著名楚剧艺术家的不幸逝世无比悲痛。1976年,在李先念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关啸彬被平反昭雪。同年,在武汉楚剧团和家乡官河,分别召开了追悼大会。参加大会的可谓人山人海。80年代,为了纪念关啸彬,他的一些弟子回到官家河,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演出。
三、冲破传统敢为真旦的白莲花
楚剧最早是在清道光年间流行于孝感、黄陂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孝花鼓,1926年8月4日改名为楚剧。1926年以前,在楚剧(黄孝花鼓)发展的100多年里,演员统统是清一色的男士。
早在楚剧得名之前,黄孝花鼓舞台上有一位勇敢的女性,第一个冲破“真旦”不能上台的禁锢,屡次出演女性形象。这个勇敢的女子就是著名楚剧真旦胡桂香,艺名白莲花。
清代末年,孝感楚剧就有两个流派并存。那时,人们把黄孝花鼓叫黄孝路子,把后来从府河(涢水)流域传到这里的花鼓叫府河路子。孝感花鼓戏开始演唱时,就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花鼓淫戏”,而遭到严令禁演的厄运。因此,两个流派均不敢在县城附近演出,只能在鞭长莫及的边界地区活动。前者活动于县东的界河(黄孝两县交界处)流域,而后者则经常演出于县西澴河上游的山区。所以白莲花能在当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敢于成为第一位登台的真旦,是要冒多大的勇气和具有多么坚韧的毅力!
白莲花,孝感市城区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15岁时,胡桂香与戏班艺人罗柏山相识并相爱,还学了许多花鼓戏折子戏和一些全本戏。18岁成亲后,两人便随戏班出外接戏并演唱,但由于世俗的严重偏见,胡桂香此时还不敢上前台正式唱旦戏。
1926年春节刚过,胡桂香随丈夫的戏班到广水演出,正准备回孝感时,突然天降大雪,广水火车站不能通车,戏班几十号人被困在车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早已闻知胡桂香大名的广水火车站站长对胡桂香说:“只要你胡桂香肯上前台唱戏,这几十号人的吃饭我包了牎”为了戏班的生存,胡桂香在人们的再三央求下,和丈夫一起,在广水火车站合演了一出《打懒婆》的花鼓戏小喜剧。胡桂香一上前台,她那柔美的身段、俊俏的扮相、清澈圆润的唱腔,一下子轰动了广水和邻县的群众,大家都来争睹“真旦”的风采。
“一石激起千层浪”,开了“戒”的胡桂香一发而不可收,她接到一批又一批演出单子。当时,别说是还未正名为“楚剧”的黄孝花鼓戏“乡班”,就连武汉的京剧、汉剧,其旦角也都是男扮女装的。胡桂香作为真旦上台的新闻不但轰动了应山、孝感,在武汉戏剧界也引起强烈的反响。当时孝感有谚云:“看戏不看白莲花,心里好像鸡抓抓。”“真旦上了台,好比七姐下凡来。”
1926年8月,黄孝花鼓戏正式改名为楚剧后,胡桂香上台演出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她曾在孝感创造了连演40多场不停的纪录。1931年,汉口的“老圃剧场”、“满春剧场”还曾派专人来邀请胡桂香去汉口演戏。胡桂香不仅演戏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美,而且戏德高尚。孝感一恶霸企图强占她,她宁死不从,表现了一个真正艺人的耿耿气节。当地人得知此事,就送她“白莲花”的艺名,取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
1933年5月,年仅34岁的一代名旦白莲花因病不幸去世。
虽然胡桂香的舞台生涯只有短暂的几年,但由于演出的异常成功,还因此打破了世俗偏见,她勇敢打破世俗偏见,敢为人先,第一次以真旦的身份上台演出,这一行为为培养第二代、第三代女演员迈出了艰难但可喜的第一步。就在她去世后的几年间(19341938),在孝感北部的聂可、谭脚鱼、田丁友等戏班里,就相继培养出来陈云霞、李金翠、胡金凤、冯秀英(赛金花)、张素琴(张洪奎之女)等第二代真旦。抗战初期,在孝感东乡和南乡湖区草台上还出现了黄莲芬、张凤楼、汪明芝等几位唱做俱佳的女演员,其中大部分人从四十年代就活跃在花园、小河、王店、广水和河南信阳等地楚剧舞台上,有的人一直坚持演出到七十年代。
楚剧名剧319部集(点击播放器右上角显示菜单即可选择播放)
《打龙袍》
《桃花扇》
《碧玉簪》
《卖油郎》
《思凡》
《刘介梅》
《蝴蝶杯》
《葛麻》
《哑女告状》
《豆汁记》
《银屏公主》
《杀狗惊妻》
《合同记》
《送友》
《秦雪梅吊孝》
《穆桂英休夫》
《白玉明回家》
《蔡鸣凤辞店》
《卖花记》
《张德和辞店》
《三世仇》
《胡彦昌辞店》
《百日缘》
《九件衣》
《卖棉纱》
《云楼会》
《赶斋》
《赖婚》
《双教子》
《追报表》
《汲水》[楚剧]
《虎将军》
《白扇记》
《董永卖身》
《吴汉杀妻》
《西楼会》
《中原突围》[楚剧]
《尼姑思凡》
《费公智自杀》
《父之回家》
《岳飞的母亲》
《杀宫》
《新天河配》
《法场风波》
《赶杀记》
《反共害民记》
《长沙沦陷记》
《太平天国》[楚剧]
《不称心的女婿》
《狱卒平冤》
《花楼会》
《悠悠柳叶河》
《东方税官》
《吕蒙正赶斋》
《张朝忠》
《小清官》
《送香茶》
《乌金记》
《董永分别》
《山伯归天》
《东楼会》
《左维明巧断绣鞋案》
中国楚剧名家名段第一辑
中国楚剧名家名段第二辑
楚剧《碧玉簪》
楚剧《百日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