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史上,大禹、李冰当然是名动千古、泽被后世的风云人物,而在四川历史上,还出现过另一位可以媲美大禹、李冰的水利工程大师,他就是安岳走出去的汤绍恩。
在今天浙江省绍兴北35里钱塘、曹娥、钱清三江汇合处,有一座桥闸结合的明代建筑——三江闸。四百多年来,三江闸及其堤坝就成功地阻挡着海潮的一次次侵袭,保护了绍兴平原不再受咸潮之害,使绍兴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膏腴之地。这是中国水利史上是继夏之大禹治水、秦之李冰治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之后旳又一个伟大的治水工程。代表了我国传统水利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领先世界300多年。
主持这项古代规模最大的挡潮排水闸工程的人,就是汤绍恩。
汤氏家谱上汤绍恩的画像
据《明史》载:汤绍恩,明弘治十三年(1499)3月25日出生于四川安岳县城北陶旵坝(今安岳县城北乡陶海村3组),朝廷官宦世家。嘉靖五年(1526)登进士,历任德安、绍兴郡守,官终山东布政使。
三江闸工程,平息绍兴水患
史书说汤绍恩“为人宽厚长者,其政务持大体,不事苛细,与人不欺,人亦不忍欺,始终清白”(乾隆《绍兴府志》卷三十四)。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汤绍恩中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德安(治今湖北安陆)知府。嘉靖十四年(1535年)调任绍兴知府。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汤绍恩出任知绍兴府,最让他寝食不安的是当地频繁出现的水旱灾害。绍兴平原是一块冲积平原,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边面临大海。每当大雨来临,群山上的雨水急速汇入曹娥江、钱塘江、钱清江等诸条河流,暴涨的河水涌向入海口。但由于年年钱塘江大潮的侵袭,将海中的泥沙顶托至海岸,造成泥沙淤积,河水入海不畅,形成一片汪洋。加之咸潮倒灌,盐渍的海水恶化了土壤。遇到极端天气,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严重威胁。
为此,汤绍恩组织人员查阅有关水利资料,亲率人员遍察水道,经多次实地踏勘,毅然选定距玉山斗门以北约6里处之三江口,作为闸基兴建三江闸。
三江闸工程始于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翌年竣工。设闸门28个,象征二十八宿,故又称“应宿闸”。闸内建有“泾溇”“撞塘”“平水”三内闸,备大闸冲溃之御;闸外筑石堤400余丈以扼潮水冲击。刻“水则石”于闸旁,用以根据水势潮情启闭闸门。
嘉靖十七年(1538),汤绍恩又主持将古鉴湖东塘、南塘及通塞之堰、闸改建为水浒,东西连亘百里皆成通衢,既利于蓄水,又便于交通。
三江闸修筑后,山、会和萧山周围数百里免水潦之患,士民德之。从明万历年起就于府城开元寺和三江闸旁建立汤公祠、汤太守庙奉祀。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敕赐汤绍恩为灵济侯,雍正三年(1725)敕封为宁江伯。
明代文学家徐渭撰联云:“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缵禹之绪;炼石补星辰,二月兴工当万历,于汤有光。”1987年新建连接三江闸左侧之大桥,绍兴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汤公大桥”,以志纪念。
三江闸发挥效益450余年后,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生命并没有随着使命的结束而终结,而是被列为浙江省重点保护文物,成为中华水利史上的永恒标本。
致仕归川,墓葬在安岳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5),汤绍恩在老家安岳去世,享年96岁,安葬在县城北乡陶海村的扯旗山山麓。
消息传到绍兴,当地百姓大为悲痛,并感念他的恩德,从明万历年起就于府城开元寺和三江闸旁建立汤公祠、汤太守庙奉祀。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敕赐汤绍恩为灵济侯,雍正三年(1725)敕封为宁江伯,享有“泽被三江”的声誉。
如今的绍兴南门,还建立了治水纪念馆和治水广场,大禹、马臻、汤绍恩的雕像屹立在馆场中央。在“绍兴名人苑”还有“治水青天——汤绍恩”的雕像:他身着官服,背后是那个启闭闸门数百年的转轮。
据汤绍恩第十九代孙汤铨叙介绍,安岳汤绍恩墓地是一处风景上好之地,墓后为山丘环绕,如一把座椅;在20世纪50年代,墓还较完整,墓体为石砌,虽不高大,却较齐整;墓下平台有一巨大龟石立有石碑,碑两侧有石狮一对,之外还有一石制雕刻精美的古牌坊,牌坊外坎有整齐的九级石阶,再之下有一口小水塘。墓及众多设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毁于一旦。今墓之下及村头田边还有残存的牌坊石雕及墓道刻石。
原安岳县城有汤氏宗祠,颇有规模和影响。《汤氏族谱·祠堂祠址》有十五世长房孙训的《宗祠条议单》记:考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初二日,于安岳县城营盤内建修宗祠,名曰三重堂。
安岳紫竹广场汤绍恩雕像
在汤铨叙的家里,其家的客堂中依旧供奉着汤太守的灵位。其主横额题:“三江砥柱”。
《安岳县志》(康熙本)收录有汤绍恩回到安岳后写的四篇文章:为明安岳知县董信祠堂所撰的《董公去思记》,为安岳文庙大成殿礼乐馆新建落成所记的《新修大成乐记》,为纪念明安岳县教谕李思文祠堂所撰写的《李公祠记》和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8)湖南宁乡县云溪人杨廷谔在安岳任教谕期间所著《十礼图说》所写的《十礼图说序》,这四篇文章,对后人了解和研究汤绍恩的思想、道德观至为关键。
安岳县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