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的由来,竟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的由来,竟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的由来,竟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为了确认这件事,班超唤来一个鄯善侍者,故意说:“匈奴的使者都来好些天了,你们怎么也不帮我引见一下,他们住哪儿? 如果我们不早点儿应对,搞不好鄯善国王把我们全抓起来送给匈奴人当礼物

西域人物历史出过使命吗_出使过西域的历史人物_西域著名人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词我们应该比较熟悉,在影视剧中,经常有英雄人物正气凛然地说起这句话,用来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或者表示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取真知。

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

班超很小的时候就立下了为国效力的大志向,他长大后,家里给他找了一份为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

班超抄写了一段时间,觉得很没有意思,他仰天长叹道:“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这么抄抄写写地混日子呢!”

说罢,班超把笔一扔,参军去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一到军旅中,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军事才能。在汉军北征匈奴的战役中,他率兵进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与北匈奴交战,并获得胜利。

班超的才干获得了当时的远征军主帅奉车都尉窦固的赏识。之后,窦固让班超率使团出使西域。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足足花费了班超三十一载的岁月。

也正是因为这个使命,让班超名垂千古。

西域著名人物_西域人物历史出过使命吗_出使过西域的历史人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有一天,班超和他的小伙伴们来到了鄯善国。鄯善国是西域古国之一,扼守着丝绸之路的要冲。

鄯善国的国王早就听说了班超的事迹,对班超等汉朝使节非常的热情,以最高规格来接待他们。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鄯善国国王的态度忽然变得有些疏远和冷漠。

班超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切,他立即跟身边的随从人员说:

“你们发觉没有,国王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使者来了,这使国王举棋不定,不知道该服从谁好。我们要提早应对。”

为了确认这件事,班超唤来一个鄯善侍者,故意说:“匈奴的使者都来好些天了,你们怎么也不帮我引见一下,他们住哪儿?要不我们自己过去拜访一下?”

这侍者一听就慌了,以为消息走漏,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主动把知道的情况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匈奴使者已经到了王宫,正在和国王秘密交涉。

班超当机立断,关押了侍者,然后召集使团成员一同喝酒。

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班超顺势用话煽动大家说:

“兄弟们跟我来到这个鬼地方,就是要立大功谋富贵。现在匈奴的使者也来了,而鄯善国王明摆着就是冷落我们。

如果我们不早点儿应对,搞不好鄯善国王把我们全抓起来送给匈奴人当礼物,那我们就等着成为豺狼的食物吧。大家说怎么办?”

大家都说:“现在是身处生死存亡的境地了,大不了一死,我们都听您的!”

班超趁热打铁说:

“别看匈奴人多,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乘着夜色去匈奴人的营地,偷偷放把火,然后趁乱把匈奴使者全杀了。再提着人头去见鄯善王,断了他的念想,我们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都说:“好!”

西域著名人物_西域人物历史出过使命吗_出使过西域的历史人物

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突袭匈奴使者营地。

正好当天刮大风,班超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事先做好约定,只要见到火焰燃烧,外面的人就擂鼓大声呼喊,扰乱匈奴人的军心,其余人趁乱攻入。

班超顺风点火,前后擂鼓呼喊,如同千军万马来袭,匈奴人从睡梦中惊醒,以为遭到大军伏击,一阵兵荒马乱。

天亮后,班超把鄯善王请来,并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告诉鄯善王,鄯善王大惊失色。

班超再上前好言抚慰,鄯善王一看,事已至此,与匈奴人再无和好可能,于是表示愿意归附朝廷,为了表示忠心,还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做人质。

出使过西域的历史人物_西域人物历史出过使命吗_西域著名人物

消息传到朝廷,汉明帝赞许班超的气概,任班超为军司马,继续完成出使西域的使命。

朝廷还想给他增派人手,班超却豪气地说:“人多反而成为累赘,我只需要原本跟从我的三十余人就足够了。”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班超和他的36个同伴纵横西域,克服种种苦难,奇迹般地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朝廷、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班超也因为这些功绩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唤醒阅读全能量!

在書果星球 悦读越优秀!(微信公众号shuguostar)

搜索加入!

上一篇: 张骞:用双脚改变世界历史的勇士
下一篇: 【方志四川•历史名人】康成 ​‖ 星耀天地的四川历史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