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白洋淀历史

白洋淀历史

白洋淀历史本资讯是关于白洋淀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白洋淀名字的由来,有关白洋淀的一些历史故事,白洋淀在那相关的内容,由花山教育信息网为您收集整理请点击查看详情

白洋淀纪事》主要内容简介: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地区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纯美的人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他那种寂寞冷清的状态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他所期盼的,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大隐”。他后半生恪守文人的清高和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孙犁,1913-2002,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作品特点熔写景、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作“诗体小说”。产生极大影响,形成数量可观的“河北作家群——白洋淀派(菏花淀派)”。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

⑻ 白洋淀在那

白洋淀在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⑼ 白洋淀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白洋淀的历史

一、古白洋淀的形成与演变

古白洋淀,是指历史上完全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化时期的白洋淀水域

根据《白洋淀国土经济初步研究》一书,古白洋淀位于新生代以来由于差异性断陷下沉所形成的冀中凹陷之中。

到新生代新三纪,冀中凹陷趋于填平,形成古白洋淀——文安洼古湖盆区。新生代第四纪,发源太行山的河系,在太行山东麓形成了冲积扇,低洼地带形成洼淀。随着气候变化,海水入浸,古白洋淀水域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在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白洋淀又经历了一次兴起、扩张与收缩的演变过程。即在距今10000~7500年的早全新世后期,原已干涸的白洋淀再度兴起。在距今7500~2500年的中全新世期间,河北平原东部发生海浸,海面上升,河流排水不畅。同时,气候潮湿多雨,河水增加,从而使白洋淀水域,扩张到全新世以来的最大范围。北起永清、霸县、雄县、容城,西至保定、清苑、望都、定县,南至安国、博野、肃宁、河间,东面与古文安洼水域相连。到距今2500年开始的晚全新世,气候转向干旱,雨量变小,白洋淀水变浅,水域范围收缩,局部干涸,水域连片的古白洋淀逐步解体。有些学者认为,古白洋淀的退缩解体还与古黄河在商(殷)、周时期曾长期流经白洋淀区域,由接近潴龙河、大清河一线至天津入海有关系。晚全新世,古白洋淀退缩解体,正值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燕长城”即位于徐水、白洋淀边缘至雄县一线。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在退缩的白洋淀边置县有鄚(今任丘市鄚州镇)、阿陵(任丘市陵城)、高阳等。

白洋淀解体后形成若干淀泊。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籍中对白洋淀区域的淀泊有了文字记载。

西晋左思(约公元250~305年)在《魏都赋》中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文中的掘鲤淀,唐代李善注,“在河间莫县之西”,位置相当于今白洋淀。

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在《水经注》易水篇中记述,“易水又东,渥水注之,其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南,谓之大渥淀小渥淀,水南流注易水”。据有关资料认为,大渥淀和小渥淀即大殷淀和殷家淀(清·乾隆《新安县志》),亦即今大王淀和小王淀,是白洋淀水域的两个洼淀(《海河今昔纪要》)。

二、汉末至民国时期的白洋淀

东汉以后白洋淀的变化,受着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出于军需运输的需要,开凿了白沟水渠、平虏渠,利漕渠、白马渠、鲁口渠,使“清、淇、漳、洹、滱、易、涞、濡、沽、滹沱,同归于海”,形成今海河水系,对白洋淀水域变化有一定影响。

隋统一了全国,为了沟通南北水道,修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南抵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的大运河。但永济渠(今南运河)的开挖,使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洪水排泄受阻,造成河道中下游决口漫溢,低洼处积水为淀泊。《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有九十九淀”即今白洋淀等泊。

北宋,为了抗御契丹的侵扰,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采取“导水实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的办法,开河引水与淀泊相连,形成了一道西起保州西北沈远泊(今满城东北),东至天津海边“泥沽海口”800里的屯田防线。这条防线“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既限制了辽(契丹)骑奔驰,又有利农业的发展。白洋淀是这条防线中的一段,据《宋史·河渠志》记载,“东南起保安(应为保定,今文安县新镇)军,西北雄州,合百家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衡广六十里,纵二十五里或十里,其深八尺或九尺。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起、白羊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纵三十里或四十五里,其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文中的“白羊淀”即“白洋淀”。随着屯田防线的形成,沿线引水灌溉,开辟了稻田。

北宋,白洋淀边州县,为防御穿淀河流洪水为害,相继在白洋淀边筑堤。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任丘在白洋淀水域东侧筑堤。白洋淀北侧,安州城北,易水河畔筑有古堤。白洋淀开始有堤防环绕。

元、明两代定都北京。封建帝王为修建宫殿大肆砍伐太行山林木,破坏了唐、宋时期茂密的森林植被,造成山区水土流失。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下游河道淤塞,洼淀淤积、退缩,以致湮废。地处唐河、沙河下游的白洋淀,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已淤成平地,“地可耕而实,中央为牧马场”(《新安县志》)。到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杨村一河决入,始成泽国”(《大清一统志》)。杨村河即今潴龙河。明代唐河流至蠡县境内,称杨村河。原经蠡县洪善堡村南,东流入河间,正德十二年自蔺家圈口北决,经刘氏(今留史)、玉田、绪口,过高阳、安新,入白洋淀,使白洋淀再度成为积水淀泊。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工部郎中徐元祉受命赈灾,在上言治理畿辅水患之策中,提到“白洋淀”之名称。徐上言:“一浚支河,令九河之流,经大清河,从紫城口入;经文都村,从涅盘口入;经白洋淀,从蔺家口入;经章哥洼,从杨河村入。”(《明史》卷八十八)。

嘉靖年间,白洋淀载入志书。明·嘉靖《河间府志》(1540年修)记载,“白洋淀(在)关城,周六十里,与安州、新安、高阳共之。深广四通,芰荷交匝,望之若江湖焉”。这里记述的是今白洋淀“本淀”,关城村是时隶属任丘,今属安新县。嘉靖、万历年间,白洋淀水域宽阔,遍布菱、荷、芦苇,风景秀丽,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赞美白洋淀的诗句,将白洋淀比作西湖、洞庭、太湖一样美丽。高阳孙敬宗的《白洋太湖歌》,将白洋淀比作太湖:“白洋太湖浪拍天,苍茫万顷无高田,鼋鼍隐见蛟龙走,菡萏参差菱荇连”。但当时白洋淀堤防矮小,淀边州县黎民百姓苦于水患频繁。

清代,白洋淀仍是堤防矮薄,常溃堤决口,洪灾严重。为此,多次修复堤防。雍正三年(1725年)潴龙河决口,白洋淀堤溃,雍正皇帝派怡贤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查勘后,怕贤亲王向皇帝呈报了《敬陈水利疏》。指出“畿内六十余河之水会于西淀,经霸州之苑家口会同河,合子牙、永定二河之水汇为东淀,盖群水之所潴也”。提出“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的治理意见,并得以实施。据《任丘县志》记载,雍正三年怡贤亲王以赵北口旧桥狭隘、阻碍泄水,将旧石桥8座改为木桥,升高加宽,又增建3桥,共11桥泄水,使西淀积水畅通下泄。赵北口南、北是西淀的泄水咽喉,北起雄县十里铺,南至千里堤十方院,长约3.5公里,修有高出水面的叠道。中间有桥11座,由北向南桥名为易易桥、新桥、炮台桥、广惠桥、徐家桥、赵北口南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第四桥、洪桥、太平桥,包括玉碑亭一座,称“十二连桥”,是南北旱路和东西水路的交通要冲。雍正四年成立营田局,在安州、任丘等地开辟了稻田。乾隆九年(1744年)利用河渠旧迹施工,将唐河水引入府河,以利航运。保定南关舟船云集,经府河,穿越白洋淀,直达天津,津保之间往返通航。乾隆二十八年划定了西淀和东淀的界线,大清河自雄县下行经过张青口(今文安县舍兴西北),口西为西淀,口东为东淀(《清史稿·地理志》)。据此,张青口以西的柴禾淀(今百草洼)、大港淀、烧车淀、白洋波等淀泊,均属西淀。乾隆中期,任丘知县刘统重修唐堤。经过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治理,白洋淀区经济有所发展,自然景色更为优美。“任丘六景”中的“长堤烟柳”指千里堤,“枣林晚渡”指枣林庄,“白洋夜月”指白洋淀,此三景均在白洋淀。诗人留下了很多赞美白洋淀景色的佳句。如任丘人李经垓的《白洋夜月》,“一水沓无际,平波静不流,三庚渔火熄,清影射双眸”。封建帝王在白洋淀内依村傍水修建了赵北口、圈头、端村等行宫,以观赏白洋淀秀丽的自然风景。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蔽,各淀之间有壕沟相连,成为淀区人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有利条件,是抗日根据地之一。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以芦苇掩护,乘小船来往于苇地壕沟,神出鬼没,歼灭敌人,袭击日军汽艇,粉碎了敌人利用津保航线运送军火物资,扫荡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企图。1940年5月,任丘县委和县政府在抗日斗争极艰苦时期,转移到白洋淀边的刘李庄、郝庄(原属任丘,今属安新县),利用白洋淀掩护,坚持抗日。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白洋淀回到人民手中。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白洋淀的名称,逐步取代了西淀的名称。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白洋淀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对白洋淀进行了综合治理,使白洋淀在缓洪、灌溉、水产、航运等方面的效益逐步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白洋淀基本状况

白洋淀由100多个大小淀泊组成,其中100亩以上的99个。超过1万亩的有:白洋淀(19899亩)、烧车淀(16701亩)、马棚淀(16410亩)、羊角淀(12755亩)、小北淀(11715亩)、池鱼淀(11167亩)、后塘淀(10113亩)等7个淀,总称白洋淀。淀的四周筑有堤防,东有千里堤,为宋·庆历年间所修;西有四门堤、马村小埝和障水埝,修筑年代颇不一致;南有淀南新堤(1960年新修)和龙化小埝;北有新安北堤,明·正德年间修筑。白洋淀四周围堤全长215公里。白洋淀围堤以内共有水围村36个,淀边半水围村62个,人口约19万(1983年)。白洋淀诸淀泊的淀底高程,一般5.5米至6米。低水位时,各淀泊轮廓分明,淀泊间有壕沟相通;高水位时各淀相连,一片汪洋。白洋淀在十方院水位10.5米时,周边围堤以内水域面积为366平方公里。十方院水位超过10.5米继续上涨时,为保白洋淀千里堤(主堤)安全,要扒开淀南新堤,新安北堤等次堤,白洋淀水域面积扩展到周边围堤以外。十方院水位达到11.0米时,白洋淀总面积为989平方公里。任丘所辖白洋淀面积为64.8平方公里(1966年7月《河北省任丘县农业区划报告》)。任丘市沿白洋淀千里堤,南起淀南新堤北至十方院溢流堰,共有水围村、半水围村19个(行政村),1985年6214户,26046人,涉及七间房、邦州、宗佐3个乡。白洋淀内尚有小部分园田地,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园田地按高程分为4等:一等园田8000亩,高程9.0米;二等园田9000亩,高程8.7米;三等园田7500亩,高程8.5米;四等园田3500亩,高程8.2米。

(二)白洋淀的缓洪效能

白洋淀位于大清河系中下游,发挥着缓洪,滞沥作用。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初期,入白洋淀的河流为大清河南支的潴龙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孝义河等。1954年8月,白洋淀十方院水位达到11.31米;1956年8月,十方院水位达到11.30米;1963年8月,白洋淀十方院水位达到11.58米,白洋淀拦洪37.8亿立方米,淹没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范围扩大到淀南新堤、四门堤、新安北堤以外。在这三次较大洪水期间,白洋淀发挥了重大缓供滞洪作用。

1965年.在任丘境内新辟枣林庄分洪道。1970年建成枣林庄枢纽工程,加大了白洋淀的泄洪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白洋淀蓄滞洪水的人为调控。1970年,在容城建成大清河新盖房枢纽,新辟白沟引河,引大清河北支河水入淀,增加了白洋淀的水源,也加大了白洋淀缓洪滞洪的负担。但大清河北支洪水主要由新盖房枢纽调控,经溢流洼分洪道泄洪。从此,大清河系80%流域面积(31200平方公里)的地表径流汇入白洋淀。为提高白洋淀堤防的抗洪能力,加固了千里堤。堤顶高程七孔闸南12.92米,按堤顶纵波1/17900,至枣林庄枢纽为12.50米。白洋淀千里堤是主堤。淀南新堤、四门提、新安北堤为次堤,堤顶高程低于主堤1米。枣林庄枢纽的兴建和千里堤的加固,提高了白洋淀堤防的抗洪能力和白洋淀的缓洪、滞洪能力。白洋淀水位、

(三)白洋淀周边的农田灌溉

白洋淀是天然淡水湖泊,新中国建立后,从50年代起淀边各县即不断兴建引水建筑物,发展农田灌溉。到1972年各县在白洋淀周边已修建引水闸涵17座,扬水站16座,引水能力225立方米每秒,淀边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46万亩。

任丘位于白洋淀东侧,处于白洋淀下游,引水条件优越。1957~1958年在白洋淀千里堤修建了七孔闸、十二孔闸和古佛堂闸,引水能力70多立方米每秒。1958年引白洋淀水灌溉面积达到36万亩。此后,在千里堤相继修建了枣林庄小闸、沽口闸和低孔闸。1980年任丘引用白洋淀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万多亩,除个别村外,村村使用白洋淀水灌溉。

上一篇: 古代的十二大酷刑,你知道几个,来瞧瞧吧!
下一篇: 寻找描绘人物、、山水、又有诗意的对联。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