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这表明,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体现人性,特别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培育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必要的,正确的,成熟的人生价值观。目前高中历史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要求上,例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很难有系统的体现,因为人生态度教育本身的内涵,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实施和评价等相关因素还没有被进一步挖掘,因此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已趋于共识的时候,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思想上,并且在认识上尚有误区,操作层面上面临较大困难。
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认识和概念界定,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个具体目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概念界定、目标特征、人生态度的人生认知,人生情感,人生意向三要素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
第二,通对当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认识与实施中的误区和原因的分析,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逐一进行剖析高中生人生态度的现状和变化的原因。
第三,关于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人生认知,人生情感,人生意向三个人生态度的维度来分析归纳中外历史人物的态度趋向以及解释三维度之间的关系变化,再结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相应的实例,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目标的制定实施原则、实施策略、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特别是具体到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培养这一层面提供参考,并在操作层面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展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