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小编将通过“百家姓”栏目带大家追溯中国姓氏根源,了解中国传奇人物。
毛氏起源
毛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至2007年,毛姓总人口约250万。
毛氏的主要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来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名为氏。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
二是来源于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的封地毛邑,属于以封邑为氏。伯聃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在其后世子孙中,有以封地命姓者。
三是来源于改姓,元朝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福寿,归附明朝,因率明军讨还湖广、巴蜀等处有功,官至副总兵,明成祖朱棣赐予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
历史名人(部分)
【毛遂】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 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
公元前258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准备找二十个文武兼备的门客去楚国,游说楚王合纵抗秦。平原君找到了十九个人,余下一个名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毛遂便上前自我推荐说:“听说您将要去楚合纵,选门客二十人不足,希望您允许我凑足数一起去。” 著名的成语典故“毛遂自荐”便出自此处。
【毛宝】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东晋将领。
毛宝曾打败叛将祖约,击退叛将韩晃进攻,平定苏峻之乱、郭默之乱,立下重重功劳。后赵皇帝石虎派遣石鉴、夔安、李菟等率军五万进犯,攻陷邾城,毛宝溺水而死。
【毛伯温】
毛伯温(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祖籍浙江三衢,明朝兵部尚书,将领。
正德三年(1508年),毛伯温进士,而后仕途多舛。毛伯温工诗,著有《毛襄懋集》十八卷、《平南录》、《东塘诗集》十卷及《毛襄懋奏议》二十卷。
郝氏起源
郝姓在中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这三省的郝姓约占中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郝氏的主要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来源于改姓。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姓子,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赐居于商。商族不断壮大,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子氏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嚣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郝乡,称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朝亡国后,在郝伯子期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郝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是来源于古代乌桓国姓氏。古代乌桓国以太阳为图腾,其都城后来也以赤色为记。乌桓国后来与其他民族融合,接受汉文化,其人有以地为姓称郝。
三是来源于少数民族。今满族、土家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郝氏族人分布,世代相传至今。
历史名人(部分)
【郝懿行】
郝懿行(1757年~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嘉庆年间进士,官户部主事,清代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
郝懿行长于名物训诂及考据之学,对《尔雅》研究尤深。其著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易说》等书。
【郝隆】
郝隆,字佐治,山西省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人,东晋名士,生性诙谐。
郝隆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后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郝隆曾仰卧太阳下,露出腹部。有人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晒我腹中书。这便是典故 “郝隆坦腹晒书”的由来。
【郝昭】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 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武将。
郝昭少年从军,担任部曲督,后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魏明帝因此封其为关内侯,不久病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