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研究

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研究

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研究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研究

2010年岁末,武汉出版社隆重推出《向阳湖文化丛书》,包括《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上、下)、《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向阳湖诗草》、《向阳湖文化研究》和《城外的向阳湖》(上、下)共7本,达300余万字。这是我国第一套综合反映干校文化的丛书,对研究当代政治史和文化史尤其是“文革”史极富参考价值。

向阳湖文化是如何发掘的,为什么要编著这套丛书?《向阳湖文化丛书》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出版的意义何在呢?

不可多得的“文化金矿”

1969年至1974年间,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文博专家、电影工作者及家属6000余人到咸宁向阳湖接受劳动锻炼。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鄂南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成为当代文化史上的奇观。如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电影公司、新闻电影制片厂、科学电影制片厂、新华书店总店等单位,大都是“连窝端”下放向阳湖。

下放向阳湖的知名人士如冯雪峰、沈从文、冰心、郭小川、臧克家、张光年、刘继卣、范曾、刘炳森、周巍峙、陈翰伯、单士元、徐邦达、史树青、罗哲文、周汝昌等,都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式的人物。泱泱文化大军驻扎荆楚“南大门”,实为罕见。这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文人不幸咸宁幸。

在当时遍布全国的五七干校中,鄂南向阳湖因为聚居的文化名流最多、文化人知名度更高而颇有特色,成为干校中的“文化名片”。它留下了对沧桑岁月的叹息,渗透了对荒唐“文革”的反思!由于文化人云集,在咸宁干校留下了许多逸事,种种酸甜苦辣不一而足——

无奈的事:在干校,军宣队许多做法不近人情。他们一到咸宁就称自己是“飞鸽牌”的,文化人是“永久牌”的;文化人家属寄来一点副食,他们就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收缴并展览,以一儆百。当时干校流传着许多顺口溜,如“大雨大干,小雨小干,天晴不干——搞大批判”、“五七宝,五七宝,穿得破,吃得好,每人一块大金表,想回北京回不了”、“身穿破棉袄,手戴大金表,走路拄拐棍,三步两跌倒”、“文化部不文化,干起活来挺泼辣”等等。

有趣的事:如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严文井在干校先后担任副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他自嘲在咸宁“连升三级”。著名画家许麟庐在向阳湖先是放鸭,后来改为养猪、放牛,他戏称自己的“官”越做越大。中华书局一帮学者在干校生活枯燥无聊时,议论谁人“惧内”(怕老婆),并进行排队,自发成立了“惧内协会”(简称“惧协”,与剧协谐音)。

感人的事:干校人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仍保持难得的闲情逸致,刻竹筒,编印《向阳湖诗选》,举办美术摄影展览,彰显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坦荡襟怀。长征老干部冯雪峰解放后受到不公正待遇,一直到下干校还挨斗挨批,但他任劳任怨,从不偷懒。尽管曾整过他的“大人物”当时亦遭大难,可他并不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严辞拒绝别有用心的人要他写整过自己的人的伪证材料,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人格!郭小川在干校受到江青迫害,但他不服高压,后来从咸宁转到静海干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歌》和《团泊洼的秋天》,被视为当时文坛首次唱出的叛逆之歌。

值得记载的大事:咸宁干校创办后,众多文化人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周总理高瞻远瞩,指示只转干部的粮油关系,不转户口,为他们日后调回北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五七干校这段历史注定要成为中国当代政治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向阳湖文化,可谓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向阳湖是一座“文化金矿”,它不应被人遗忘,也没有被人遗忘!

“历史沉船”如何被打捞起来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新版《咸宁市志》上读到关于向阳湖干校的几十字记载,我寻思,6000多文化人汇集在一起,是怎样大的场面?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在向阳湖留下了多少苦辣酸甜的故事?谁能想象,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在咸宁几度受“审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在干校当上“鸭司令”?这一段被扭曲的历史,足以写一部史诗!巴金先生曾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设想,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不忘“过去”。我们如果把这段历史挖掘出来,就能抢救大量珍贵史料,填补干校文化的某些空白。如果不及时做的话,随着那些老者们的离世,可能就再没有史迹留存下来。

我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鼓励和支持。从此,我开始着手联系曾下放咸宁的名人,先从采访入手,通过访谈的形式,记录当年五七战士在干校的生活经历,并请他们写回忆文章,然后汇集成册。我查阅了“文革”期间大量文献资料和新时期以来一整套《全国报刊索引》,多次去向阳湖实地考察,连咸宁干校的其它分布点——汀泗、双溪、金口、乌龙泉、丹江乃至天津静海团泊洼等地,我都一一踏访,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素材。我还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向阳湖文化人”出版的著作和一切与干校有关的书籍,并坚持订阅了几十种有参考价值的报刊。同时,我利用每次进京出差的机会遍访文化名流,遇到的是“一路绿灯”,无论是身居要职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无论他们是工作忙碌还是躺在医院病床上,都热情欢迎,并主动提供日记、书信、老照片和回忆文章等,还纷纷为向阳湖题词、题诗。1995年5月,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萧乾率先题词:“深深地怀念咸宁和向阳湖。”时隔不久,原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题写“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时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李琦写下“不能再发生文化大革命了”。其他名家的题词还有“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望,汇成向阳湖”(陈原),“向阳湖使我懂得了国情民情和友情”(陈早春),“历史在这里沉思”(周明),等等。王世襄、朱家■、顾学颉等纷纷录下干校旧作中的诗句相赠。全国文联主席曹禺、中国作协副主席张光年不顾体弱多病,分别为我编著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和《向阳湖文化人采风》题写了书名;曾担任文化部长的著名作家王蒙因父亲王锦第曾在向阳湖劳动3年半时间,也写来饱含深情的信。在短短的几年中,我先后搜集回忆向阳湖的文章近百万字、老照片200多幅、书简1000多封。

历史的责任感促使我奔忙着、劳碌着,自觉地进行着自己的“文化苦旅”。尽管只是“单枪匹马”,在北京,我仍像一股“旋风”满城旋转着,仅1995年至1998年3年多的时间里,就叩开了200多个文化名人的门扉。有了丰厚的积累,我在《咸宁日报》上开辟了有关向阳湖文化的专栏,历时5年之久,共发表人物专访100多篇,组织约请文化人写回忆文章60多篇。有些文章还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等报刊转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1997年和2001年,《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和《向阳湖文化人采风》,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经历的回忆录和散文集。萧乾先生生前评价:“我相信它们不但在当代拥有众多读者,将来也会有历史价值。”任继愈先生认为:“后来人如写文化大革命史的‘儒林传’,这是一批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种野史的真实性或为正史所不及。”著名历史学家王春瑜撰文《“沉舟”浮出水面》:“李城外的这些采访,可以说是文学、史学的抢救活动,功不可没……”

十多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咸宁市委、市政府都十分关注和支持向阳湖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一方面,注重史料的整理和抢救。如2000年6月,咸宁市成立全国唯一研究干校文化的群众社团——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有声有色地开展工作,编辑出版有关书报、拍摄专题片、发行纪念封、建立网站等。2006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中国文学编年史》对向阳湖文化作了重点介绍。2007年,湖北省第五次作代会将鄂南的“向阳湖文学”作为湖北最具影响的地方文化品牌之一,列入“文学湖北”实施工程。另一方面,注重旧址的保护与开发。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7位新闻出版界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领导重视并支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2002年11月7日,湖北省政府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全国之先。2010年春,2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向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和湖北省政府建议重视保护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其中省政府还计划实施向阳湖文化保护研究科研项目。湖北省和咸宁市有关单位将计划申报国家社科科研基金,依托武汉大学等名校专家力量,组织开展向阳湖田野采风,抓好史料征集基础工作,出版《向阳湖文化丛书》,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如今,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正积极组织一批有识之士探讨“向阳湖文化现象”,为建立一门新兴的“向阳湖学”而不懈努力!

“纸上的干校博物馆”

咸宁为何领全国之先,挖掘向阳湖文化资源?我认为,其意义凡四:一是吸取特殊年代的历史教训。共和国成立61年了,干校的历史就有10多年,占了六分之一强。研究这段历史大有裨益。我们铭记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积极地面向未来;我们弘扬文化,宣传“国宝”,是为了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和人才之风,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二是记录文化名人的心路历程。下放向阳湖的文化名人,有的堪称是当代的李白、杜甫、苏东坡。他们在干校随遇而安、忍辱负重的风骨,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的精神和虽处逆境却忧国忧民的情怀,都是值得我们和后人珍惜的精神财富。三是展示知识精英的丰硕成果。向阳湖文化名人在咸宁写下不少传世之作,如沈从文的书信,张光年、陈白尘的日记,臧克家、郭小川、牛汉的诗等等。他们返城以后埋头苦干在各个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人瞩目。四是填补干校研究的国内空白。16年来,我投身于为当代文化人立传的艰辛历程,积累了不少珍贵的史料,使向阳湖的历史价值引起关注,进入专家和读者的视野,为这一专题的研究奠定基础,从而填补了我国干校文化研究的某些空白。从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向阳湖文化书系》,到今日出版7本《向阳湖文化丛书》,国内外读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咸宁。

《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包括我对冰心等众多五七战士和曹禺等文化名流的专访102篇。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堪称不可多得、不可复得。时至今日,在书中采写的人物中,有三分之一的长者已经去世,他们精彩的谈话成了“生命的留言”,宝贵题词已是“名人的绝笔”,慈祥的面容定格为“永恒的微笑”。咸宁文化史从此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库也因此填补了某些“空白”。

《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共收入回忆咸宁五七干校文章115篇,作者中有的是文坛泰斗,有的是成就斐然的文化名人,更多的是普通的文化人和“向阳花”,还有两位干校的军代表。在全国有关五七干校的生活的回忆录中,这本书作者阵容最为强大,内容最为翔实,所忆全部系当事人亲历、亲见、亲闻,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五七干校乃至“文革”史不可或缺的案头参考书。

《向阳湖诗草》分三编,前两编收入31位老五七干校学员写于向阳湖或回忆咸宁干校的诗作,不少为首次公开发表;后一编重排原文化部干校政工组编印的油印本《向阳湖诗选》,选录了40余名五七战士的“墙报诗”。二者各具特色。有的精彩纷呈,不愧“名家大手笔”;有的原汁原味,真实地反映了五七战士的思想情感,读者可体会他们当年“不过尔尔”的认识水平。诗中既有思想的盲从、思考的痛苦,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既记录了干校劳动生活的艰辛,又反映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和民俗人情……它作为“文革”后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诗选,无疑是峥嵘岁月中众多文化人的“特殊影像”,是知识荒芜年代难得的一份“文化积累”,对研究干校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向阳湖文化研究》分论坛、书评、史料、争鸣、动态和笔会6个部分,共收入文章98篇。尤其是其中“论坛”部分,有文物专家罗哲文、文学评论家阎纲、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陈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审郑谦、《炎黄春秋》执行主编徐庆全等专家、学者的撰文,使这本书大为增色。它无疑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展示干校文化研究成果的著作。

《城外的向阳湖》,这部从1994年至2009年的日记,真实反映了开发咸宁五七干校文化的轨迹,可使读者了解一个地方文化品牌是如何打响,如何从鄂南走向全国乃至海外的。全书详细介绍了向阳湖文化的挖掘、抢救过程,记录了我一个人的“文化苦旅”,首次披露我与众多文化名人及“向阳花”们亲密接触的内幕,并收录了大量书信、题字等,配发插图若干幅。可以说,这是开发向阳湖文化珍贵的备忘录,亦是一个地方文化品牌的历史档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向阳湖文化丛书》的出版得到曾下放向阳湖的老五七战士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和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分别为“丛书”写了总序。宋先生评介:“湖北咸宁将向阳湖文化部五七干校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加以发掘研究并成书、成史,我十分赞成。”吕先生称赞:“‘向阳湖文化丛书’,为特殊时代留痕,为文化名人存照,功莫大焉。本丛书的出版,就如同建了一座纸上‘干校博物馆’。”

将《向阳湖文化丛书》捧在手上,会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在心头涌动。《向阳湖文化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的五七干校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委宣传部(本文编辑李文娟)

上一篇: 有名的历史人物故事.docx 2页VIP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惧内”名人那些事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