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之名,最早见于《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7年)“召陵之盟”中楚国大夫屈完“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这句著名的战争策论。境内的楚长城始修于春秋战国时期,修筑在方城县北部的伏牛山上,为中国最早的长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为方城楚长城题词“天下第一古长城”。这一段伏牛山当时叫“方城山”,楚长城设的关门,叫方城塞,简称“方城”。西汉《淮南子》记载的天下九塞,将“方城”列入天下九塞之一。古缯国时就曾在此设置缯关。这里处于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接地带。境内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现已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县域内人类活动至少在7000年以上。方城夏商时属豫州。夏商分封有缯国(姒姓);西周分属缯(姬姓)、申(姜姓);春秋战国属楚;秦置阳城县,属南阳郡;西汉为堵阳县,属荆州南阳郡;三国、西晋因之;北魏首置方城县,属襄阳郡;隋唐宋仍为方城县,属唐州;金置裕州,属南京路;元明清仍为裕州,属南阳府;民国时恢复为方城县,属汝阳道,后直隶河南省;建国后一直称方城县。
方城地理特殊。方城县古称缯国、裕州,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与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三市的八个县(区)接壤,东邻舞钢区、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卧龙区、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境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五条分界线上,方城垭口是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在相接处因盆缘山地凹陷所形成的独特缺口,自东北向南逐渐敞开,成为全国著名的九大隘口之一。因此,素有“五界一口”之说。方城自古称为北通中原,南控荆湘,东出齐鲁,西连“三秦”的战略要地。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从方城垭口顺流而过,形成“一河清水向北流”的壮丽景观。
方城历史悠久。这里处于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接地带。境内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现已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县域内人类活动至少在7000年以上。方城夏商时属豫州。夏商分封有缯国(姒姓);西周分属缯(姬姓)、申(姜姓);春秋战国属楚;秦置阳城县,属南阳郡;西汉为堵阳县,属荆州南阳郡;三国、西晋因之;北魏首置方城县,属襄阳郡;隋唐宋仍为方城县,属唐州;金置裕州,属南京路;元明清仍为裕州,属南阳府;民国时恢复为方城县,属汝阳道,后直隶河南省;建国后一直称方城县。方城之名,最早见于《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7年)“召陵之盟”中楚国大夫屈完“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这句话,至今已有2670年历史。楚长城叫“方城”,修筑在今日方城县北部的伏牛山上。这一段伏牛山当时叫“方城山”。楚长城设的关门,叫方城塞,简称“方城”。西汉《淮南子》记载的天下九塞,也将“方城”列入天下九塞之一。因为方城塞是在原来古缯国缯关基础上修建的,所以方城塞也叫缯关。总之,“方城”之意,为山脉,为长城,为关塞,又为“方城县”。
方城人文厚重。这里是丝绸之路源头、古缯国遗址、中华曾氏祖根地、法圣张释之故里、使圣张骞封侯地和巨石文化岩书岩画之乡。全县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0处。其中,主要有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遗址、丝绸之路源头地标——佛沟摩崖造像、汉光武帝刘秀饮马处的扳倒井遗址、中国夏路上保存比较完好的古驿站——接官厅、三国诸葛亮火烧博望坡遗址、北宋的“南水北调工程——襄汉漕渠遗址、汉代湖阳公主修行的千年道观炼真宫、号称北武当的道教胜地黄石山、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大乘山普严禅寺等。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现有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平高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庙、博望故城、普严禅寺、红二十五军独树战斗纪念地6个省保单位,楚长城遗址、八里桥(古缯国)遗址、佛沟摩崖造像3个国保单位。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孕育出的张释之、韩暨、吴阿衡、杜凤瑞等历代名人和封侯博望的张骞,辉耀中国历史的天空。
张释之是西汉时的廷尉,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最早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理念:“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他的言行在皇帝专制、言出法随的封建时代确属难能可贵,时人称赞“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方城县城西北两公里的胡岗村有张释之墓。今方城县西关释之路北侧,有张释之祠。
张骞为西汉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是汉代卓越的外交家、探险家与旅游家,也是中国走向世界和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余载,历尽艰险,坚贞不屈,不辱使命,以著名的“凿空西域”外交战略,为西汉稳固北方边防,加强与西域各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因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今方城县城建有张骞广场、张骞大道,博望镇存有张骞桥、张骞祠和张骞封侯碑。
韩暨为东汉末及三国曹魏官员,最后官至司徒,为官体恤百姓,积德履行,厉行勤俭,民望甚高。韩暨还是一位发明家,任监冶谒者时,设计制造机械,置于长流河水中,用水力代替马力和人力鼓风冶铁,工效提高三倍。
吴阿衡官至明代兵部侍郎、蓟辽总督,清兵入侵,他在东北地区率兵抗清,孤军拒敌,力竭被俘,双膝被砍,齿被击落,舌被拔掉,英勇捐躯,后归葬方城县城南朱庄西北隅。今方城县城建有吴府大道。
杜凤瑞是我军的优秀空军飞行员,被誉为“铁杆僚机”。1958年10月10日,杜凤瑞驾机和长机一起,在福建龙田上空与国民党的空军激战,击落两架敌机后,跳伞时遭国民党飞机射击牺牲。国防部命名他生前的飞行大队为杜凤瑞大队。今方城县城建有杜凤瑞纪念馆和凤瑞路。
方城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有国家AAA级景区七十二潭景区、国家AA级景区望花湖风景区、国家AA级景区大乘山省级森林公园、七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景观。能源供应充沛,这里北临平顶山煤海,西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鸭河口火电厂,处于华中电网中部;中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开关站建成投用;风力发电风机高耸,蔚为壮观;西气东输工程贯穿全境。水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河流70余条,水资源总量11.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190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
农业优势明显。全县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连续五年保持在10亿斤以上,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95万亩。其中,烟叶面积5万亩,收购量连续6年居南阳市第一,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居全国前列;“方娇”牌小辣椒成为国家优质产品,面积达到35万亩,被评为全国辣椒生产十强县;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药材达到5万亩,“裕丹神”牌裕丹参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博望坡”牌黄金梨、八味丹参茶荣获第八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博望坡”黄金梨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供应产品。
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发现矿种29个120余处,探明储量的有10余种,其中,金红石预计储量为5000万吨,为世界级特大型矿床,居全国之首;白云岩、滑石储量居全国前列,萤石储量居全省之冠,均为全国大型矿床。方城特产黄石砚始创于汉,盛行于唐宋,为全国五大名砚之一,曾获全国名砚展览评比石质、工艺双项金奖。其砚石产于方城县独树镇境内的黄石山,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磬,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北宋书画家米芾在《砚史》中论及26种砚石,此石名列第二;北宋另一位书法家黄庭坚对黄石砚爱不释手,并亲登黄石山,写下了“乃知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的著名诗句;已故中国书法家名誉主席启功曾亲笔题写“中国黄石砚”品牌墨宝。方城石猴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猴”与“时候”谐音,“送石猴”亦即“送时候”,寓意“吉祥美好”,方城石猴已成为馈赠、珍藏的艺术珍品。
美食风味独特。方城有博望锅盔、方城烩面、花生粉浆面等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特别是方城烩面闻名全国,其味鲜美醇厚,回味绵长,物美价廉,成为老少咸宜的风味面食,深得人民群众和南来北往客商的赞誉,有“好饭吃遍,不如方城烩面”之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