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简称“石”,河北省辖地级市、省会、石家庄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两大地貌,石家庄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市,时名“石门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境内京广、石太、石德、石太客运专线、京广高铁、石济高铁6条铁路干线交会,是中国铁路运输主枢纽城市,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石家庄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虽然石家庄是新建的城市,但是它的历史文化也是非常的丰厚的,例如石家庄正定,更是人才倍出。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石家庄的历史名人吧,希望河北的老乡们多多支持下。
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今石家庄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魏将乐羊后裔,官拜燕国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乐毅是魏将乐羊后裔,有贤才,爱好兵法,听闻燕昭王礼贤下士,离开魏国至燕,被任命为亚卿,建议燕昭王联络赵、魏、楚等国共同对付齐国,遂被派往诸国行合纵之事;公元前284年,乐毅被拜为燕上将军,统率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受封昌国君;后因燕惠王中齐将田单的反间计,使燕惠王对乐毅有猜忌,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无奈,只能投奔赵国,被赵国封为望诸君。乐毅和管仲齐名,他也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自贞观三年(629年)起,魏徵奉命总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即《周书》《梁书》《陈书》《北齐书》《隋书》。他对各史“多所损益,务存简正”,使这“五史”获得了“时称良史”的称誉。魏徵还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在文学上,其提倡文质并举,反对浮华文风,有助于矫正唐初专尚骈俪的文风。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后世辑存有《魏郑公集》。
南越武王赵佗(?—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人,南越国创建者,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
赵佗原为秦朝将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赵佗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汉元年(前206年),任嚣病亡,赵佗即向岭南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秦朝灭亡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夏,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成为汉朝藩属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崩而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发布对南越禁令,后赵佗称帝。文帝元年(前179年)后,吕后已崩,赵佗去帝号。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赵佗去世,时年已逾百岁。葬于番禺(今广州)。执政期间,能够尊重越俗,实行和辑百越政策,推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基本保持了岭南地区的安定,增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南越经济文化的发展,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作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统治岭南81年。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来将可留姓名?吾乃常山赵子龙。说起赵云,我们一般都会顺口说“常山赵子龙”,赵子龙几乎是和常山捆绑式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后离开公孙瓒选择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外,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逝世,刘禅于景耀四年(261年)三月追谥他为顺平侯。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事迹合记成《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又将该五人并称“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完美无缺。
刘琨(270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郡魏昌县(今河北省无极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
刘琨出身大族中山刘氏,青年时与范阳祖逖为友,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志意雄豪。有文名,在洛阳时,与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等号称“金谷二十四友”。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先从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永兴二年(305年)刘琨奉东海王之命,率军至长安,迎还因诸王之争被迫离开洛阳的晋惠帝,封广武侯。光熙元年(306年)官至并州刺史,募得千余人,冒险转战至晋阳,授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授其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苦于力弱,与代王拓跋猗卢约定共讨匈奴刘聪。羯人石勒进攻乐平,刘琨不听箕澹劝阻,悉发其众反击,全军覆没,遂放弃长期坚守的并州,到蓟城投奔幽州刺史鲜卑人段匹磾,并结为兄弟。建武元年(317年)段匹磾推刘琨为大都督,歃血为盟,传檄各地共讨石勒,会师襄国。
建武二年(318年),段匹磾堂弟段末波被后赵天王石勒收买,段匹磾与刘琨的关系遭到离间,最终刘琨为段匹磾缢杀。东晋朝廷追赠侍中、太尉,谥号为愍。刘琨仅存诗《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3首。强烈表达了效忠祖国、抗敌御侮的壮志和壮志未酬英雄末路的悲愤之情。慷慨悲壮,深挚感人,后世广为传诵。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大臣,文学家、史学家。
魏收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曾与王昕出使南梁,得南朝君臣礼遇。北齐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之前,令魏收与崔季舒等同掌枢密。东魏建立后,魏收被拜为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出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天保二年(551年)受命撰写北魏国史。后迁官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天保八年(557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魏收工诗善赋,文才显著于北方,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温子升去世后,魏收和邢邵成为北齐文坛两大派别的领袖,并称“大邢小魏”。在史学方面,魏收曾受命联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书成之后,受到众人质疑,被指称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魏书》是后世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著作。魏收的其余作品被后人辑为《魏特进集》。
李峤(644年/645年—713年/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诗人。
出身赵郡李氏,李峤幼通五经,二十岁登进士第三,举制河北策甲科,授官长安尉,后迁监察御史、给事中。因触犯武后旨意,出任润州司马,后被召回为凤阁舍人。武周圣历初年,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转任成均祭酒,责领修《三教珠英》,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爵赵国公。景龙年间,以特进守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唐睿宗即位后,贬为怀州刺史,后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后迁庐州别驾。李峤与崔融、苏味道、杜审言齐名,称为“文章四友”。为诗富有才思,与“初唐四杰”之王勃、杨炯接踪。李峤独为文章宿老,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唐武后、唐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学者取法的对象。《旧唐书》誉其为“一代之雄”。其著有七言歌行体《汾阴行》,风格慷慨激昂,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佳制。开元二年(714年)于庐州去世,享年七十岁。
苏味道(648年—705年),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区)人,宋朝“三苏”的先祖,中国唐代诗人、官员。
少有文名,与同乡李峤并称“苏李”,总章二年(669年),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得到吏部侍郎裴行俭认可,三次从征突厥,授监察御史,迁侍御史、中书舍人。长寿三年(694年)三月,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初居相位。圣历元年(698年)、长安二年(702年),先后两次拜相,熟识台阁故事。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以亲附张易之兄弟,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享年五十八,获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与李峤并称“苏李”,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苏味道善于律诗,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所作诗今存十五首,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对唐代律诗的定型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名篇《正月十五夜》,咏长安元宵夜观赏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而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至武宗朝方再次入相。他执政期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宣宗继位后,他因位高权重而遭忌,被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终年六十三岁。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历朝历代对其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誉之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地理学家,宰相李德裕父亲。
李吉甫自幼好学能文,初以门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唐德宗贞元初年,任太常博士,后外任明州长史、忠州刺史。唐宪宗即位,以考功郎中、知制诰,后入为翰林学士,复迁中书舍人。元和二年(807年)杜黄裳罢相,李吉甫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策划讨平西川、镇海。后因窦群弹劾其交通术士,贬为淮南节度使,在高邮筑堤为塘,溉田数千顷,民受其惠。元和六年(811年)还京秉政,再任宰相,裁减冗官。元和九年(814年)主张讨伐淮西,并积极策划用兵之策。同年十月,暴病去世。
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宋代《太平寰宇记》,元、明、清各代的《一统志》等有很大影响,堪称中国总地志的先河,亦著有《元和国计簿》《元和姓纂》《百司举要》等。柳宗元评价其:“相天子,致太平,用之郊报,则天神降、地祗出;用之经邦,则百货殖、万物成;用之文教,则经术兴行;用之武事,则暴乱剪灭。”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外戚。
曹彬出身武将之家,五代后汉时,为成德军牙将,后周时,由于是周太祖外甥,颇受信用,累官引进使。入宋后,改左神武将军,又兼枢密承旨。太祖时,历任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太宗时,加同平章事兼侍中。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罢为天平军节度使,后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徙平卢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复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召拜枢密使。入宋后,曹彬主要参加了4次大战,一是乾德二年(964年)为都监,随刘光义出征后蜀;二是在开宝七年(974年)为都部署,率军讨平江南;三是在太祖时期多次率兵讨伐北汉;四是在雍熙三年(986年)宋军三路攻辽时,为主力东路主帅。讨平江南,是曹彬一生的得意之战,因其约束部下不杀掠,而享盛誉,咸平二年(999年)逝世,时年六十九岁。
曹彬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也是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在协助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海内、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曹彬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但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以宽厚仁爱的品德、不妄杀无辜的行为悦服朝野,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宋王朝收拢民心、巩固政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宋良将第一”。
李冶(1192年—1279年),原名李治,字仁卿,自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
金正大末进士,辟知钧州,金亡北渡后,流落忻崞间,常与元好问唱和,世称“元李”。晚家封龙山(今河北省元氏县)下,隐居讲学。元世祖至元初,以翰林学士召,就职期月,以老病辞归。能诗词,有《敬斋集》,今有考订之作《敬斋古今黈》40卷传世。另著有《测圆海镜》12卷(1248年)、《益古演段》3卷(1259年)、《泛说》40卷、《壁书丛削》12卷。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设未知数并列方程的方法),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与杨辉、秦九韶、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苏天爵(1294年—1352年),字伯修,号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
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学,藏书万卷的望族,少从安熙学,为国子学生,得吴澄、虞集、齐履谦先后为之师。延祐四年(1317年)参加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释褐授大都路蓟州判官。至正十二年(1352年),江淮红巾军起义,奉命参政江淮行省,总兵于饶、信。卒于军中,年五十九岁。
苏天爵曾前后三度任职史馆,参与实录修撰,为后世元史研究留下重要史料文献。同时,他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其诗文平易温厚,朴实无华。在思想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笃信理学,时时以倡明理学自命,是元代后期著名儒臣的代表,其政治思想无处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
赵南星(1550年—1628年),字拱极、梦白,号鹤亭、侪鹤,别号清都散客。北直隶真定府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人,明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东林党的首领之一。
赵南星明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万历四年(1576年)授汝宁推官。入为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司主事,以劾奏科举舞弊忤上司,托病辞官。万历十二年(1584年)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转任稽勋司员外郎。官复原职,调文选司员外郎。万历十七年(1589年)任会考房考。上四害书,冒犯权贵,托病辞官。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任吏部考功司郎中,京察冒犯权贵,被罢黜。时与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三君”。天启元年(1621年)授礼部太常寺少卿,改通政使司右通政。天启二年(1622年)任太常寺卿,拜都察院左都御史。天启三年(1623年)主持京察,上四凶议,升吏部尚书。天启四年(1624年)因进贤嫉恶忤魏忠贤,以朋谋结党罪罢官归乡,流放山西代州。天启七年(1628年)卒于戍所。
赵南星诗文如其人,颇具风骨。其著作颇丰,所著注疏、讲习著述,儒家典籍有《学庸正说》3卷。另有文集《味檗斋文集》15卷。
梁梦龙(1527年—1602年),字乾吉,号鸣泉,北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北圣板村)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据《梁氏族谱》载,梁氏原是山西蔚州之巨族,明洪武初年为避战乱徙至真定。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任顺天府丞、河南副使。治理黄河决口有功。隆庆时巡抚山东,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明神宗初为户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坚持抗击蒙古土蛮,加兵部尚书。后遭弹劾去官,在真定家居19年卒。为官颇享清名,人称“梁阁老”。天启中,赵南星讼其边功,赠少保。崇祯末,追谥“贞敏”。
李杲(1180年—1251年),字明之,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补土派。
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李杲认为人体内在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以发生,而元气充足与否,关键在于脾胃是否健旺,他在所著的《脾胃论》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当时中原战乱,人民生活动荡,三餐不得温饱,以致百病丛生,亲创“补中益气汤”、“龙胆泻肝汤”等名方,由于李东垣生活于北方,所以被誉为北医。
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韩山童(约1310—1351年),赵州栾城县(今河北栾城区)人,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
出生于一个信仰白莲教的家庭,早年传播白莲教,宣传“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刘福通,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朝廷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怨声载道。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谶书,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韩、刘乘机在颍州发动起义,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并“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后被军队围剿,不幸被俘,随即被杀害。
元史演义绣像
韩林儿(?—1366年),祖籍栾城(今属河北)人,韩山童之子,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
1351年,其父韩山童借白莲教鼓动百姓推翻元王朝,后被捕遇害。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入武安(今属河北)山中。1355年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拥立其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但权事实际为刘福通所掌握。1358年刘福通率军攻占汴梁,定汴梁为都城。1359年,元军围困汴梁城,起义军屡战失利,刘福通挟持韩林儿逃回安丰。1363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部将吕珍攻入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被朱元璋救至滁州(今属安徽),左右侍从尽被朱元璋撤换,1366年,朱元璋命部将廖永忠以迎韩林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名,把韩林儿淹死在瓜步长江中。
韩林儿虽徒有“小明王”虚名,但农民起义军以其名号,前后活动达十二年之久,影响深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也起了不少作用。
《抗战军人忠烈录》(第一辑)中的郝梦龄烈士遗像
郝梦龄(1898年2月18日—1937年10月16日),字锡九,河北藁城庄合村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阵亡后追授)。
郝梦龄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奉军第三军,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后投入冯玉祥的国民军,升任旅长,1927年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由于作战英勇,提升为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副军长、军长,193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卫立煌任命郝梦龄为中央兵团长,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山西运到武汉,武汉各界举行公祭,之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洪山卓刀泉。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何基沣(1898年10月—1980年1月20日),字芑荪,河北藁城人,抗日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何基沣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加冯玉祥部队,中原大战后其部被改编为改编为第二十九军,1933年春赴喜峰口抗击日军,以战功升为第110旅旅长,卢沟桥事变前夕,率部驻守卢沟桥一带,多次挫败日军。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直接指挥驻军抵抗。以机智顽强的作战赢得时人赞誉,成为一代抗日名将。1938年春秘密赴延安,1939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何基沣同张克侠一起率领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和第五十九军共两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驻地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于1980年病逝于北京,按照何基沣同志遗愿,他的骨灰一半洒在卢沟桥畔,一半洒在当年的淮海战场上。
韩振纪(1905年—1975年3月3日),河北高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韩振纪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后考入保定陆军讲武堂,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1931年12月,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宁都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三四四旅687团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40年2月随黄克诚率部南下,到苏北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韩振纪奉命率部分批乘船渡海开赴东北,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军工部部长,韩振纪坚决执行东北局、东总的指示,组织接收、建设兵工厂,在战争被动的环境下,他坐镇南满,全面领导史无前例、艰难异常的军工大转移,边转移,边建厂,边生产大批武器弹药,1946年在珲春创建了东北解放区第一个、也是北满最大的军工基地,他领导东北军工的同志们艰苦奋斗,创建了以珲春为中心;兴山(现鹤岗市)、佳木斯地区;鸡宁(现鸡西)、东安地区;哈尔滨地区四大军工基地,为解放战争做出极大的贡献。
1949年转到地方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5年3月30日晨,韩振纪将军患心肌梗塞症在北京病逝。
石家庄籍开国将领
高占杰少将(1921年—2007年4月3日),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
李镜如少将(1914年—199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束鹿县(今辛集市)人。
谷广善少将(1909年6月26日—2007年7月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人。
宗凤洲少将(1912年8月—2009年6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县人。
李震少将(1914年12月—1973年10月2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县人。
吕炳安少将(1917年—196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人。
聂济峰少将(1914年6月—1992年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县(今晋州市)人。
栗彬成少将(1918年—198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人。
邢荣杰少将(1911年—199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人。
徐信少将(1921年3月—2005年11月1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
张清化少将(1915年—200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获鹿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人。
张蕴钰少将(1917年1月14日—2008年8月2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
石家庄市人文地图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