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位名人曾经说: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向来淡薄。——这句话是错误的。
中国人民间的迷信活动,其实是很频繁的。特别是老一辈人。(笔者今天又去看了灵媒)但是本文主要介绍两晋历史上的正规宗教,如佛教、道教的传播。
I、道教(1)天师道
巴蜀汉中地区,本为天师道的发源地与传播地。张鲁降曹操北迁时,仅将汉中的部分迁走,巴蜀地区的道民并未迁移。只不过教主走了,组织自然涣散。在蜀汉时期,未见巴蜀地区天师道活动的记载。但到西晋武帝时,出现了陈瑞领导的天师道教团。史载: 瑞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斗,鱼一头,不奉他神,贵鲜洁。其死丧、产乳者不百日不得至道治。其为师者曰祭酒。父母妻子之丧不得抚摈入吊及问乳病者。后转奢靡,作朱衣、素带、朱帻、进贤冠。瑞自称天师,徒众以千百数。 可见陈瑞的教团仍为天师道,陈瑞为最高首领,称天师,以下称祭酒,道的据点称治。但又改变了原天师道的一些作法,入道者不缴五斗米,只用酒一斗、鱼一条作为奉献。这与当时的北方天师道 不按旧仪 的作法是一致的。
王濬为益州刺史后,于咸宁三年(公元227年)春,以不孝为名,杀了陈瑞及祭酒袁旌等。并焚毁山川神祠,禁止民间巫祀。这无疑对巴蜀的天师道是一次打击。但巴蜀的天师道并未因此而绝迹。
晋惠帝即位后,关中地区连年荒旱,严重饥馑。元康六年(公元296年)
范长生是涪陵人,当时率领千余户人家聚于青城山,有相当的实力。至李雄据蜀后,遂拜范长生为丞相,尊称 范贤 ;李雄称帝后,又 加范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复其部曲不预军征,租税一入其家 。
范长生之所以支持李流军,李雄据蜀称帝后又特别礼敬范长生,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都信奉天师道。
在成汉据蜀期间,巴蜀地区的天师道当有较大的发展。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三月,李势降桓温后,成汉灭亡。而四月,成汉故将邓定、隗文等又起兵反,至七月, 隗文、邓定等立故国师范长生之子贲为帝而奉之,以妖异(按即天师道)惑众,蜀人多归之 。可见范氏影响之大。直至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四月,晋将周抚、朱焘才击斩范贲。
II、道教(2)金丹道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出自江南士族。祖父葛系为孙吴大鸿胪。父葛悌入晋后为邵陵太守。葛洪13岁时父亲去世,因而家贫。读书都靠 伐薪卖之,以供纸笔 。
16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后遂以儒学知名。葛洪在博览群书中,对神仙导养之法特有兴趣。后便投郑隐学炼丹秘术。郑隐对葛洪特器重。他虽晚入郑门,却授与他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而其他人连书题都未得见。葛洪又曾从鲍靓学,也得器重。鲍靓还嫁女给他。
西晋末,葛洪见天下已乱,欲南下避乱,适逢故人嵇含为广州刺史,便为其参军到了南土。嵇含被仇人暗害后,葛洪仍停留多年才返回故里。晋元帝司马睿为丞相时,曾辟葛洪为掾,并因他参与镇压石冰有功,赐爵关内侯。
晋成帝咸和初,又曾为司徒掾、咨议参军。后便不欲为官, 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 非欲为荣,以有丹耳。' 帝从之 。葛洪便带子侄南行。而至广州时却被刺使邓岳留住,葛洪乃入罗浮山炼丹。葛洪在山中多年,除炼丹外,即写作著述。后卒于山中,时年81。
葛洪著作甚多,现存主要的有《抱朴子》70卷、《神仙传》10卷、《肘后要(备)急方》4卷等。其中又以《抱朴子》最为重要,最能代表葛洪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也最大。《抱朴子》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20卷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的神仙道教理论;《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的儒家与刑名家经邦治世之术。
葛洪的神仙道教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修道而长生不死,成为神仙。而汉晋以来有人否定神仙的存在,这是因为凡人的认识有限。从一般人来说,要成为神仙,必须修道。而修道又必须有决心。他说: 有了决心,又还须明师指点,方法正确。什么方法呢?葛洪说了多种不同的修持方法,但最主要的是宝精行气和服食还丹金液。葛洪 此法乃真人口口相传,本不书也,虽服名药,而复不知此要,亦不得长生也。 葛洪主张,房事不可禁,但也不可频繁。(这在养生学上是正确的)
行气,是指人体内元气的新陈代谢。行气的时间,则以每日的子夜到日中为宜,这段时间是 生气之时.而每日的日中到子夜这段时间,是 死气之时 , 死气之时行气,没有用处 。
葛洪很重视服食还丹金液,他说: 丹即丹砂,又称朱砂(即硫化汞)。用水银硫化即成朱砂,而朱砂又可还原为水银,故称朱砂为 还丹.经九次烧炼之丹称为 九丹 ,又叫 神丹.葛洪说:这就是葛洪认为服食还丹金液能够不老不死而成仙的依据。
金丹派的师承关系是左慈传授葛玄(葛洪从祖),葛玄传授郑隐,郑隐传授葛洪自己。其传授经典有《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与《金液丹经》等。
金丹道派炼丹所用的黄金、丹妙,价值昂贵,自然不是贫苦百姓所能办到的。并且葛洪认为,人的富贵贫贱及寿命长短,能否成仙,是命中注定的。
葛洪对民间道教的巫术萨满、巫婆神汉、灵媒神棍斥之为 妖道 、 邪道 ,说他们 多行欺诳世人,以收财利,无所不为矣。此等与彼穿窬之盗,异途而同归者也 。还说他们召集奸党,称合逆乱,……威倾邦君,势凌有司,亡命逋逃,因为窟薮 。这正是对民间迷信的咒骂。
然而葛洪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并不是他的神仙道教理论,而是他在炼丹中积累的化学知识。这对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葛洪对古代医学、药物学、养生学也有重要的贡献,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道教史上,葛洪的神仙道教理论,是集早期道教神仙思想之大成,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是天师道、太平道等早期民间道教向上清派、灵宝派等官方道教过渡的桥梁。
葛神仙语录1、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是宇宙万物生成、运动之根源, 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
2、眇眛乎其深也 , 绵邈乎其远也 , 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 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 。
3、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 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酿酝彝伦者也 。而 道起于一 ,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4、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存之则在,忽之则亡。
5、 可与为永 , 得之则贵,不待黄钺之威。体之者富,不须难得之货 。还可 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贯涵溶。出乎无上,入乎无下。
6、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彭、老犹是人耳,非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 。
7、 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
8、天地之间,无外之大,其中殊奇,岂遽有限?诣老戴天,而或无知其上;终身履地,而莫识其下。形骸己所自有也,而莫知其心志之所以然焉;寿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况乎神仙之远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浅之耳目,以断微妙之有无,岂不悲哉?……故不见鬼神,不见仙人,不可谓世间无仙人也 。
9、刘向 所撰《列仙传》,仙人七十有馀,诚无其事,妄造何为乎 ?又 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 。
10、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富贵也 ; 志诚坚果,无所不济,疑则无功 。
11、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服一大药便足,亦不多用也。
12、 九丹金液,最是仙主。然事大费重,不可卒办也。宝精行气,最其急也。 宝精,则要求清心寡欲,不为外物所诱扰而受伤耗。(论保精)
13、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则生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论两性)
14、《仙经》曰:' 养生以不伤为本。' 此要言也。 又说: 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滌除嗜欲。
15、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端,则不请福而福来,不禳祸而祸去矣。
16、宜知房中之术,所以尔者,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 而 房中之法十余家 ,但 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之一事耳。(节制房事)
17、 命之修短,……各有星宿。……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18、 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
19、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 金液神丹合称 金丹 ,又叫 神药 、 大药 、 上药.……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 。(外丹)
20、 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
21、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也。……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生,外以却恶。 (导引、行气)
22、 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丹道)III、道教(3)东晋士族与道教1、东晋士族信道者
汉末魏晋间,从北方和巴蜀地区流入江南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虽然在民间广为传播,但也不断在上层发展。至东晋时期,统治阶级中信奉天师道的明显增多。不论侨姓士族或吴姓士族,都有不少信奉天师道的。据陈寅恪先生研究,东晋南朝的琅邪王氏、高平郗氏、吴郡杜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陈郡殷氏、丹阳葛氏、东海鲍氏、丹阳陶氏、吴兴沈氏等,都信奉天师道。其中琅邪王氏最为典型。史谓王羲之 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採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又说: 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 与王羲之相交甚密的道士许迈,也是士族出身。 高平郗氏之郗愔、郗昙,信奉天师道甚虔诚。郗愔、郗昙为东晋司空、太尉郗鉴之子。郗昙先死,郗愔 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恂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 。郗愔还常服符箓由于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甚深,还引起时人的讥讽。陈郡殷氏的殷仲堪信道也深。 他自己还说:【 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闲强。】 在东晋,不仅不少士族信奉道教,就是皇室也有信奉者。简文帝就曾信奉。清水道为天师道的支派,托言张天师家奴所创。因以清水为人治病,故称清水道,王濮阳就是清水道首。《太平经》说:【 濮阳者,不知何许人,事道专心,祈请皆验。】( 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2、杜子恭道团与孙恩、卢循起义
东晋时期,在江南传播的天师道,以杜子恭一派影响较大。杜子恭名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即 参天师治箓,以之化导 ,到壮年时,识信精勤,宗事正一(即正一道) ,在东南一带影响甚大。《南史·沈约传》也说: 钱唐人杜炅字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都下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 在杜子恭弟子中,还有世奉五斗米道的琅邪孙氏。
《晋书·孙恩传》曾提到: 孙恩字灵秀,琅邪人,孙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道。恩叔父泰,字敬远,师事钱唐杜子恭。子恭死,泰传其术。 孙秀在八王之乱中,是赵王伦的谋主,《晋书》卷59《赵王伦传》说他们 :并惑巫鬼,听妖邪之说.孙泰是杜子恭的弟子,传道影响也大 :愚者敬之如神,皆竭财产,进子女,以祈福庆。 后来孙泰还得到一些朝官和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敬重。
时 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扇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 。
这时朝士已经看出孙泰将要谋反,但因他与司马元显关系密切,皆不敢明言。后来会稽内史谢輶揭发其谋,执政司马道子遂杀孙泰。
孙泰被杀后,其侄孙恩逃入海岛。而孙泰的徒众却以为孙泰 蝉蜕登仙,故就海中资给 孙恩。孙恩便聚合百余人欲为孙泰复仇。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东晋政府征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引起了东土依附农民的骚动。孙恩乘此机会带领百余人从海上登陆,攻破上虞县与会稽郡。
旬日之中,东土八郡同时俱起响应,人数达数十万,会稽内史王凝之、吴兴太守谢邈等多被杀。孙恩以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称其部下为 长生人 ,不断与官军周旋战斗。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失败入海,赴海自沉,其部属称之为 水仙 ,从投水者数百人。余众又推孙恩妹夫卢循为主。卢循与晋政府军时战时和,直至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卢循兵败投海自尽。长达11年零5个月的孙恩、卢循起义至此结束。
孙恩、卢循失败后之投水自尽,也是宗教的原因。《水经·淮水注》说:“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崔季珪之《叙初赋》言:' 郁洲者,故苍梧之山也,心悦而怪之,闻其上有仙士石室也。乃往观,见一道人,独处休休然,不谈不对。顾非己及也。” 杜子恭所传之天师道,并不因孙恩、卢循的失败而消灭。杜子恭的子孙一直在传播天师道。《南齐书》说杜京产 :“吴郡钱唐人,杜子恭之玄孙也。”
祖运,为刘毅卫军参军,父道鞠,州从事,善弹棊,世传五斗米道,至京产及子栖 (《南齐书》卷 54 《杜京产传》)。可见杜子恭所传之天师道,至南朝时仍未中断。
IV、佛教(1)般若学
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何晏强调“性”是先天之全,“情’是后天之欲,人们不能完全任情达理,还主张要合情合理。而佛教主张“出世”,把“情”看作是产生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源,主张灭除欲望,这完全是禁欲主义的。佛教用现世的虚无来为出世作辩护。佛教和立学推波助澜,以至许多知识分子由玄而入佛,愈陷愈深。西晋初年译出的佛学经典达上千卷之多。但最能引起中国士大夫兴趣的还是“般若’学。
魏晋时期,以《般若经》为中心的印度大乘空宗学说传入中国,它要论证的是物质世界存在的虚幻性。般若是佛教六度之一,指通过智慧达到涅槃的彼岸,这里的智慧具有神秘意义,不是指用来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专门用来体会佛教最高精神本体的特殊智慧。佛教中的“般若波罗蜜”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要领在于抛弃凡间世人的智慧,用般若来领悟现实世界的虚幻、不真实性。《般若经》通篇内容就在于诱导人们认识一个空字,但是,在如何解释空上,僧众中却有很大分歧,另外,受当时玄学的影响。佛教僧侣所宣传的般若空宗学说,基本上是以玄学理论为出发点的,因玄学中存在不同观点,导致般若空宗产生不同流派,因此,在早期般若学中有所谓“六家七宗”之学的争论,各家从不同角度解释般若空观,形成玄学化的佛学。般若到僧肇而发展到高峰。僧肇集前代般若学之大成而建立的哲学体系,虽然在理论上最后归于宗教神秘主义,但促进了中国哲学理论思想的发展,它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般若学之后,社会上广泛传播的就是涅槃学了。
范文澜曾说过:“佛教是设计极巧的一套大骗术。东汉以前,中国从来不曾出现过这样狡诈的大骗子,中国思想界无论在理论上经验上都缺乏有效的反对势力。自佛教传来后,它的神不灭说,因果报应说,以及有关天上人间,唯我独尊的无数神话,把人们催眠成昏迷状态,理智丧尽,贪欲炽盛,厌弃现世,或者贪得无厌,一心求来世更大的福根。……自东晋到唐初禅宗南宗兴起以前,中国役有一个力量能够战胜佛教。”
就这样,佛教构成外来文化对中国的第一次冲击。中国那古老而有顽强生命力的主体文化,不得不艰难地消化外来文明。这是一个痛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历史过程。
V、佛教(2)两晋名僧佛图澄
佛图澄(232~348),十六国时期后赵高僧,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本姓周,小时候学道,妙通玄术。永嘉六年(312),在葛坡(今河南新蔡县)目睹石勒部将滥杀无辜,想以道术感化石勒,便投身军门,以道术获得石勒信任,对其多有辅导。佛图澄虽未读过经史汉籍,却能够与儒生学士辩论。因为他常识渊博,且热心讲导,门下受业者常有数百人,前后门徒近万人。石勒称赵王后,称佛图澄为“大和尚”,对其十分敬重,有事必咨询其意见然后实行,石勒死后,佛图澄又学得石虎信任重用,穿绫锦,乘雕辇。朝会之日,佛图澄乘舆升殿,常侍以下官员都协助推舆,太子扶翼而上,主掌人唱“大和尚到”,从官员都起立恭迎。石虎又嘱咐司空李农每日前去问候,太子每5日探视,其所享受待遇无人能及,以致后赵举国崇信佛教,大肆营造寺庙,竞相出家,一时成为风尚。佛图澄在赵国所辖州郡共建立佛寺893所,创佛教传入内地后的最高纪录。石虎更是以佛为“戎神”,明令百姓信佛出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此外,佛图澄还参与后赵国政,对一些问题常有决定性意见,对后赵政局影响非常大。
法显,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沁县东南)人。20岁时受大戒。他感慨于国内律藏不全,立志赴印度求取。399年,法显约慧景等4人从长安出发,经张掖(今甘肃张掖附近),遇智严、宝云等5人,一并西进。402年,法显越过葱岭,进入北印度境内,那时,法显同行9人,或死或返,仅只剩法显与道整2人。法显在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居住了3年,求到经律论6部,并学习印度文字,抄写律文,实现求法宿愿。道整不再返回中土,留居印度。法显独自回国。413年秋回到建康。法显自399年离长安,413年返建康,共历时15年,经29国,取回了中土旧日所无的大小乘三藏中的基本要籍10余部,主要有《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摩诃僧祇律》、《萨波多律》等,并巡礼佛迹,参谒圣地。回国后,又译经多部。法显在416年撰成《佛国记》一书,详细记述了西行求法的经过,为中国古代以亲身经历介绍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情况的第一部旅行记,是后人了解当时沿途佛教情况的重要文献。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65岁高龄的法显慨叹佛教传人中土后佛法戒律残缺,“欲令戒律流通汉地”,遂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北线亲往天竺(今印度)瞻仰佛迹,取经求律。
在经历了三年的艰苦旅程,法显到达了天竺。七年后,又渡海来到了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法显的身后留下了一个谜团:这个漂流百日才到达的“耶提婆国”究竟是什么地方? 1761年,法国历史学家歧尼在法国文史学院曾提出《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和居住》的论文。1900年前后,法国史学界首先提出了法显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观点。国学大师章太炎注意到了法国学界的这一新进展,撰写了《法显发现西半球说》一文,并作了相应的论述。在文章结尾,章太炎不禁感叹:“哥伦布以求印度,妄而得此,法显以返自印度,妄而得此,亦异世同情哉。”
1992年,《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连云山先生经三十多年的研究,出版了《谁先到达美洲》一书,从科学角度对法显曾经到达美洲的观点进行了论证。法显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美洲新大陆,这也许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考证,但从法显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远洋航行的船舶和技术。
支遁
支遁(314~366),字道林,俗姓关,世称“支公”或“林公”。陈留(今河南开封东)人,一说云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州)人。永嘉中,他随家人流寓江南,25岁出家为僧,先后建立支山寺和栖光寺,与当时谢安、王羲之等交游往来,善谈玄理。在佛教内典中,支遁对《般若经》颇有研究。般若学分化为若干派,即所谓“六家七宗”,支遁为其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色即是空”,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其理论之成熟,超过了其他名学派。支遁也曾留意于神学,主张顿悟,认为顿悟生于第七地,七地以上尚须进修,因而被称为“小顿悟”。当时正值玄学和佛教并盛之世,僧侣崇尚清谈,支遁即是这种风尚的代表人物,时人将他与王弼媲美。清谈中他的见解揭示的境界契合于玄学,并且高于玄学,因此颇获当时名士赞赏。支遁还喜养马养鹤,擅草隶,工文章,能吟诗,俨然名士风范。
VI、道家思想:《杨朱篇》与纵欲论
在东晋张湛《列子注》一书中,有一篇题名为《杨朱篇》,近代学者一般认为是魏晋时期的作品。就该篇所表述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而言,当属魏晋人的作品,绝非战国魏国人杨朱所作。
《杨朱篇》所表达的思想主题为纵欲论,它追求的是 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 ,认为只有享受官能的刺激和满足,才是人生的趣味和幸福。因此,它与主张顺其自然的乐天安命说不同,与主张修养身心的养生说更是大相迳庭,是属于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纵欲论者的最大特色是不要虚名,不讲道德,不顾身后,抓紧现实,求得肉体的物质的最大快乐和满足。纵欲论者认为:人生几十年,孩童和衰老时期几乎占去一半,夜眠、午睡又占去剩余的一半,疾病、忧愁、哀苦的时间再占去剩余的一半,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了呢?就这么一点时间,如果还斤斤计较什么生时的名利地位与身后的虚誉和余荣,这岂不是白活一辈子吗?以此为基点,纵欲论者发挥了一通有关生死观的议论。《杨朱篇》写道: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杨朱篇》又说: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勿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彼二凶也,生有纵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称之勿知,此与株块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在纵欲论者看来,人生活在世上,虽有贤愚贵贱的不同,但人死了以后,都一样地归于臭腐与消灭。他们认为:大舜、夏禹、周公、孔子,虽有圣人的美名,在世时却过得很辛苦,没有享受人生的快乐。反之,夏桀、商纣虽然被骂为二凶,在世时却享受着无穷的快乐。那么,既然都是同归于死,为什么不趁此活着的现在,好好地享受一番呢!
纵欲论者为了给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还在《杨朱篇》里编造了不少故事:公孙朝好酒,喝醉以后,什么世道安危,九族亲疏,甚至水火兵刀摆在面前也无所谓了;公孙穆好色,后房有佳丽数十,昼夜宣淫,三月一出,还觉得意犹未尽;端木叔好玩,家中万金,举凡楼台、吃喝、穿戴、声乐、女色、旅游、宴客等,无所不好,又将家产先散给宗亲,乡里,最后散给国人,独不为子孙留遗财。端木叔六十岁时,有病无钱医治,死后连棺木也没有。
但是,凡是受过他恩惠的人,都凑钱安葬他,还给他的子孙好些钱财,以上是魏晋人的人生价值观中比较典型的三种流派情况,不论是乐天安命说也罢,还是养生说、纵欲说也罢,都是在人性觉醒为前提下的不同表现。
参考《晋书·王羲之传附许迈传》载: 许迈字叔玄,一名映,丹阳句容人也。家世士族,而迈少恬静,不慕仕进。……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世说新语·术解篇》说: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恶,诸医不可療。闻于法开有名,往迎之。既来,便脉云:' 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 合一剂汤与之。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 《晋书·何充传》载: 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 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晋书·殷仲堪传》说: 殷仲堪,陈郡人也。……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财贿,而怠行仁义,啬于周急,及桓玄来攻,犹勤请祷。《比丘尼传》卷1《道容尼传》说: 简文帝先事清水道。道师,京都所谓王濮阳也。 《三洞珠囊》卷 1《救导品》引《道学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据此,可知郁洲之地为神仙居处。……孙恩、卢循武力以水师为主,……其以投水为' 登仙堂' ,自沉为成' 水仙' ,皆海滨宗教之特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