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新课程历史选修高考模拟试题(人物、改革).doc 6页VIP

新课程历史选修高考模拟试题(人物、改革).doc 6页VIP

新课程历史选修高考模拟试题(人物、改革).doc 6页VIP新课程历史选修高考模拟试题(人物、改革).doc,新课程历史选修高考模拟试题(人物、改革) 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

新课程历史选修高考模拟试题(人物改革)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三 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一一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四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4分)?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2分)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2分)(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3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与甘地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4)一历史兴趣小组想对孙中山和甘地作一个专题性研究,请帮他们列出一个适当的专题名。(2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300年前,17世纪末,中国的康熙皇帝……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学几何题;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乾盛世,取得不少成绩。【材料二】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一一坚船利炮打跨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对康熙的作为作简要评价。(不能照抄原文)(4分)(2)试分析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社会原因。(5分)(3)为什么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6分)3.阅读下列材料: 国外还有一些人和报刊公开宣称:“中国能开凿关沟段(注:从南口到岔道城之间的路线)之工程师尚未诞生于世!”“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等等,国内也有一些丧失民族自尊感的崇洋媚外者嘲笑詹天佑“自不量力”、“胆大妄为”等等。

……(詹天佑)在致诺索布夫人的信中写道:“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若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英]彼得·科尔斯《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我的工作”指的是什么?(2分)当时詹天佑开展这一“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这一“工作”的完成有何意义?(2分)(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深奥理论”指的是什么?(2分)这些理论的创立有何意义?(2分)(3)上述材料表明詹天佑和爱因斯坦具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提炼出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2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6分)(3)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商鞅及其变法的?(3分)试选择一个角度举例说明。(2分)(4)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2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分)(3)材料三的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3.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而此时的欧洲是古希腊、罗马城邦共和时期,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着不同的政治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奠定了完全不同的基础。试从双方改革的背景、内容及目的作一比较,分析各自的深远影响。(9分)希腊改革家们如梭伦、克里斯提尼等因政绩显赫而流芳百世,但中国的改革家商鞅、吴起、李斯、韩非子最终却惨遭杀头、车裂、灭族之灾,这又是为什么?(3分)岳麓版历史选修试题(人物、改革)参考答案: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2分)辛亥革命(1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答对任2个给2分)(2)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1分)他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手工业和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2分)(3)侧重点:孙中山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共和;甘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2分)(4)亚洲觉醒的先驱(亚洲的“国父”或亚洲民主革命的先驱)等(2分)2.(1)善于吸收新知识,重视农业,对工业化不感兴趣。

(4分)(2)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需求很少,对世界缺乏认识;(5分)(3)君主专制;闭关锁国;文字狱。(共6分)3.(1)设计、建成京张铁路。(2分)工程复杂艰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4分)自行设计的中国第一条铁路,提高了民族自信心。(2分)(2)创立相对论、光电效应。(2分)带来了物理学的革命。(2分)(3)爱国;正义感和责任感。(3分)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坏井田,开阡陌”。(2分)(2)富国强兵;经济发展;社会安定。(6分)(3)从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商鞅的性格等。(3分)材料一“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等(措施),“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等(影响),材料四“天资刻薄”等(性格)。(凡举例正确,任答一点2分)(4)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运用生产力或实践的标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等。(任答两点2分)2.(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2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2分)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2分)(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1分)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1分)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1分)(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1分);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1分);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答对任3点给3分)3.背景:①中国变法是在东周王室衰败,周朝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分崩离析,诸侯列国崛起称雄的背景下出现的;②古希腊、罗马改革是在城邦共和制逐步发展,广大平民与贵族阶级矛盾对抗的背景下出现的。(4分)内容及目的:①中国变法的内容是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中心目标与结果是加强诸侯王权,为统一天下打下基础。(3分)②古希腊、罗马改革内容是减少贵族特权,扩大平民、公民权;中心目标与结果是缓和城邦阶级矛盾,扩大城邦统治基础,确立城邦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3分)原因:东西方改革家命运的不同在于西方改革家为广大平民群众请命,深得广大民众拥护而流芳百世。(2分)东方改革家是协助建立皇权至上制度的御用文人,是巩固皇权的工具而已,一旦皇权利益有异,他们就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3分)

上一篇: 独孤天下独孤曼陀的历史原型是谁?
下一篇: 唐姓的来源,姓唐的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