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渊源】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2、出自叶调国。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②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
◆迁徙分布
1、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这就是叶县虽然是叶姓的祖地,而叶姓族人并不多,河南一带的叶姓,多为后来南迁重返故乡留下来的原因。2、西晋末年,由于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流徙到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了以“南阳叶氏”为代表的望族概念。3、唐宋时期是叶姓迁徙最频繁时期,这次因支系较多,迁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乱的,有在宋朝为官随宋室南渡的,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对叶姓以后的流徙有很大的影响。宋末迁往福建的叶昂、叶洙、叶霆成为安柄、佛岭、莲溪叶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也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也是叶姓名人辈出的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4、明清之际,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其中就有叶姓名流。明朝过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不少,到清代去台湾的开创基业的更多。可以说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叶姓客家人,没有那个分支不出海发展,现居港、澳、台各地的叶氏都是其后裔。叶姓在台湾人口有20余万,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5、清末民初,沿海和港、澳、台的叶氏后裔开始发展到南洋诸国,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美、加、澳、日等国也出现了叶姓的贤达与精英。旅居马来西亚的叶亚来,其后裔在马来群岛成为大族。目前,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叶姓在当今中华百家大姓中排行第四十九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一。
广东叶姓开基祖正简公一一叶公66代孙颙公
祥公之长子,字子昂,别字诚美。谥正简。生於皇宋大观元年(丁亥年)正月十一日(1107年)福建省仙游县大济乡古濑村,由於少年勤奋好学,为人英迈异常,才优学博,登宋高宗绍兴元年考取进士(1131年),任南海县主部兼摄政尉,因捕盗等有功,升为江西省桂溪县令,又爱民多年政绩有功,调任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令,因办事简政爱民等,升至浙江丽水任知州,後又调任江苏常州知府,又提升吏部待郎。乾道元年(116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兼知枢密院事,进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又令为宰相兼国用正使参政同知国用事。颙公以“清廉公忠”文化,协助宋孝宗料理朝纲,在职37年一向都“以民为本,廉洁简政”。处大事毅然不可夺,生活、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乾道三年丁亥十一月合祀天地圆丘雷鸣。公以郊祀雷出非时,引汉故事奏王,当时公已是61岁高龄,以年老体弱奏上王上,因准辞官归故里,遂致仕卜居南海黄鼎司大圃乡颜峰村,终于1195年乙卯八月十五日未时,寿八十九岁,妣梁氏,朱氏俱封一品夫人,墓葬本地葫芦山。梁氏夫人因曾带第六子归闽后招魂回至大圃以木乃身穿带一品夫人凤冠葬近地外十余里湖岭,今南海官窑镇豸夏村後山。生七子、芾、蔶、蓁、荂、藻、葵、蘋是粤东、惠、广肇、佛、深、江、桂的开房始祖,也是宋皇追封五代以一郎公始祖,以正简公为六世祖,而七房支派详致於後。
关于正简公寿八十九的考证之一
证明入粤先祖叶颙公为八十九岁并非六十八岁的证据之一,今年初,南海叶正简纪念馆从民间收到一个古铜锣(是否南宋古铜锣有待考证),古铜锣上刻有叶颙于己酉年正月十一他生日时写的(己酉新正)诗,诗曰: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滿旧山河。梅柳芳容穉,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之二,一个月后,一位搞书画艺术品收藏和喜欢诗歌艺术的宗亲在一本古诗汇篇的书中又发现了这首传世名诗,并在百度网上的百度文库中又找到了叶颙这首八十二岁时写的过首充满乐观和庆祝春节的以松竹咏志的诗,还发现叶颙许多首名诗,可见叶颙既是政治家,又是不服老的诗人,多才多艺的宰相,退休老人,以诗励志。之三,一个人一般只能跨越两个甲子,1127年,叶颙才22岁,这年是己酉年,这个年龄不可能出仕当官,写不服老的诗。六十年后的第二个甲子,即1189年,又是己酉年,叶颙已82岁了,写了这首名诗,是铁定的,没有疑义的。7年后,89岁逝世,是南海颜峰村,叶颙的开基地有记载,也是事实的。至于他退位后为什么选择南海颜峰开基,有待后人进一步论证,我们认为多年离开的福建旧地已人是已非,经梅关入粤与几位儿子相聚,与当年在南海的好友知心和尚相聚,也不是不可能的,何况他大儿子当时还是南雄县县令呢!至于福建方面说他退位后不久就逝世了,这也是可理解的,音讯不通,家里直系也不多,传他已死也不是不可能的,他的后人也许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的亲人还在南海县这个魚米之乡,立足开基,艰苦奋斗,与儿子们开枝散叶,子孙繁衍,成就非凡呢!因为他的儿孙后人一代一代的记录承传才是可信的,谁也不能否认这八百多年传承奋斗的历史,这一百多万子孙的根本啊!(星辰)
广东梅州开基祖大经公。叶大经:诸梁85世字伯常(1202-1279),号封川,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岁(1226年)进士。为官清勤廉明。南宋度宗赵禥咸淳二年丙寅岁(1266年)升福建制置使(犹福建总督)。南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南宋丞相文天祥,分境内为四镇,以福建益江东疏入不报。宋朝先金后元,处患步频仍,国难相当深重。公知敌势如破竹,苍天不佑,宋室将倾,独力难持,狂澜难挽,忿恨成疾,因而乞休。行至梅州,时局纷纭,南北道梗,遂安家于梅,成为程乡叶氏始祖。(程乡后改名嘉应,即梅县)。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之一。《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记载,叶大经为诸梁公八十五世孙,字伯常,号封川,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20余载,咸淳间升闽制置使。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战乱不己,辞去了官职,在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区)住了下来,遂为梅州叶氏一世祖。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梅州叶氏便迅速地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盛,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徒。《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称闽粤交界的清流、龙川、博罗、河源、长乐、归善,兴宁、龙川、和平、平远、蕉岭、紫金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会昌、兴国,湖北、四川、浙江、湖广等处的叶氏子孙,皆“其一脉贯通之所发也”。大经公,定居程乡曾井(五马坊、大觉寺等处是其遗址)。公每言及国事,感慨流涕。自称宋室遗民,宋亡不仕。后人于城西水浪口建祠堂,即程乡县南阳堂叶氏始祖大经公祠。公葬梅州市梅江区域北镇黄明村西岩前油坑口燕子窝,庚山甲向。妣彭氏,诰封。
宗族特点
1、叶姓汉族支源仅有一支,颛顼为其传说祖先。
2、叶姓继承祖先美德,以“敦睦”、“百忍”、“永思”、“崇本”为其堂号,训示子孙。叶姓族人中不乏宰相、画家、文学家之名流。
3、字行辈份排序井然,字韵深远。如叶成忠所修《叶氏宗谱》,内有浙江叶姓一支字行为:“茂盛宗世万,嗣继启志成。”叶秋庭所修《叶氏家谱》,内有江苏叶姓一支字行为:“硕德缅先哲,宏谟发远枝,祯祥开南国,传烈绍西岐,孝悌绳其祖。”
郡望堂号
1、郡望
2、堂号
南阳堂:叶姓得姓于叶邑,而叶邑古属南阳郡,叶姓为南阳望族,故以南阳为堂号。
崇信堂:宋朝时有翰林学士叶梦得,在朝廷南渡的时候,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军节度使。
此外,叶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敦睦堂”、“点易堂”、“续古堂”、“继美堂”、“百忍堂”、“天叙堂”、“永思堂”、“享裕堂”、“天秩堂”、“青
【家风流韵】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位杰出领袖,他在九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在无数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