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可编辑文档可编辑关于傅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汇报问题的提出我们班上姓傅的只有我一个,整个年段大概也就5~10人,这次调查我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1.我想了解了解我的姓氏2.想弄懂“傅〞与“付〞的区别。调查方法了解历史上姓傅的名人阅读书籍《百家姓》上网查一查我国姓傅的人大概有多少,占全国姓氏的多少调查情况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书籍《百家姓》傅姓X傅姓的起源,史书相传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期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寻访民间,总算在傅岩〔今X平陆东部〕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因为出自傅岩,于是便让他以傅为姓,称他为“傅说〞。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上网傅姓名人傅说、傅宽、傅毅、傅肜、傅佥、傅玄、傅琰傅亮、傅奕、傅寅、傅霖、傅山、傅游艺、傅友德、傅以渐等上网傅姓人口当代傅姓的人口已达614万,为全国第三十六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1%。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4万,大约14倍。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傅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目前主要集中于X(13%)、X(11.5%)两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24.5%;其次分布于X(9.1%)、X(8.1%)、X(6.3%)、X(6.2%)、X(6.1%)、X(5.6%)、X(5.1%),七省的傅姓又集中了46.5%。X为傅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0.8%,全国形成了北X、南X、西南X三块傅姓聚集区。书籍、报刊傅姓X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1]?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X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在大由的一局部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源流二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X省X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
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奶奶的讲述、上网傅姓族谱?刘阳花园傅氏族谱, 三十卷,缺卷八,民国三十六年,金玉堂,共二十九册。傅氏族谱35卷首上中下,民国21年存40册齐30.5×17.6傅氏宁乡道林支谱12册齐傅氏宗谱 10卷(民国)傅鸿典纂修 民国八年石印本10册712页傅氏三修宗谱 8卷(清)傅起魁等纂修 光绪二十九年惟训堂铅印本10册908页傅氏重修宗谱 2卷(清)朱维城纂修 光绪二年刻本2册317页榜桥傅氏五修族谱 16卷首1卷(民国)傅儒弼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辅德堂铅印本16册1252页邵陵傅氏宗谱 5卷(清)傅祝豫纂 光绪二十三年刻本6册1072页傅氏源流世系聚集 甲集(民国)傅之鹏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石印本1册138页嵩邑傅氏宗谱 缺卷(清)陈德华纂修 民国十一年石印本2册196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