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历史题材中的现代心态—— — 评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吴斯佳[浙江传媒学院, 杭州 310018]摘 要: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中有若干严重与历史真实不符之处,究其原因,均是为了拔高曹操的形象,正如郭沫若自己所说,写《蔡文姬》就是为了“替曹操翻案”,然而,郭沫若为何要如此创作,这是与他自身经历分不开的。本文拟分析《蔡文姬》中的与其他文学作品差异甚大的曹操形象,从而来探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与郭沫若当时自身处境的关联。关键词:《蔡文姬》 曹操 历史真实郭沫若于 1959 年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是他晚期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高峰。《蔡文姬》中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才华盖世的蔡伯喈之女蔡文姬,可是,郭沫若自己却说过这样的话: “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要替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① 对剧本中的一个次要人物的塑造却成为剧作者创作的主要目的,由此可见,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在郭沫若的心目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在剧本中,郭沫若如何“替曹操翻案”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一、 《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及其历史定位曹操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千百年以来,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难以盖棺定论。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是一位足智多谋,有勇有识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为人谲诈,多疑、嗜杀,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是他的做人信条,这些常常为后人所非议。大多数评论家都肯定曹操的才能而却非难其为人,将曹操称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② 。这种既褒又贬,寓贬于褒的说法还有很多种,司马光曾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而荀或舍魏武将谁事哉?”③ 这高度赞扬了曹操的才能,只有他才配做这个乱世英雄,可是司马光又说道: “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④ 司马光对于曹操的评价,可谓是比较客观的。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不论是戏剧还是小说,曹操的形象大多是反面的。在戏曲舞台上,曹操往往被塑造成大白脸,作为阴险奸诈的化身,而在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的《三国演义》中, “一是以‘篡逆’视操,把曹魏排除在正统之外;二是以‘谲诈’绘操,巧演历史,充分揭露、渲染曹操诡谲奸诈、残忍少信及其无君之心的一面。
”⑤而在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中,曹操则被描绘为一名心胸宽大、爱民如子、知错就改、以文治国、正直果敢的完美无缺的人物。固然史学家可以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像郭沫若这般如此彻底地“替曹操翻案”则实属少见。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并不是“替曹操翻案”的第一人,早在他之前,章太炎就已质疑文学作品中作为反面角色的曹操形象。再后又有鲁迅出来替曹操说话,在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道: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但是,不论是章太炎还是鲁迅,恐怕都没有像郭沫若这样意志坚定、言辞激烈地“替曹操翻案”。郭沫若替“替曹操翻案”,重塑曹操形象,与他创作《蔡文姬》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创作《蔡文姬》,时值 1959年,这对于当时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具有政治身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颇为敏感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是战战兢兢地生存着的,文化始终受到政治的约束。1957 年对知识分子的致命一击,还有 1958 年的狂热跃进,这些都在 1959 年显示出其灾难性的后果来。郭沫若当时所处的时代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经济都处于一个转型和待调整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中,如何恰当地争取到话语权便成为知识分子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历了战争,经历了建国,经历了大跃进,经历了文革,郭沫若始终在政治界,在文化界占有一席之地,在政治文化和文人文化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不能不说,郭沫若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则。郭沫若为了重塑曹操的形象,甚至不惜篡改历史真实。纵观《蔡文姬》全剧,可以发现多处与历史真实不相符合的地方。作为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剧情,其原因还是逃脱不了曹操的干系,戏剧天地 140
发表评论